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谭永堂 《蜜蜂杂志》2005,25(9):24-24
中蜂是一个好蜂种,可以定地饲养也可以小转地饲养,虽然收入相对来说少些,但养蜂成本较低,如果养得好的话,其总体经济效益不低于其他蜂种,尤其对于老年养蜂者来说更是一个好蜂种。根据目前的情况,如何育好中蜂王,如何把中蜂培育成强群,是解决中蜂问题的关键。1选择合适的育王时间一般来说,养蜂者都是选择在大流蜜期育王,但在此时无论多强的群势,只要发生分蜂,劣质蜂王和雄蜂就会满天飞,使养蜂者无法控制蜂王不与劣质雄蜂交尾。选择一合适的育王时间,能人为控制优质蜂王和优质雄蜂交尾,为下一代蜂创造良好的遗传基因。在大流蜜期后有很长一段…  相似文献   

2.
选王小经验     
孙立广 《中国蜂业》2011,(10):32-32
养蜂者深知蜂种的好坏与养蜂的效益密切相关。购种蜂王似乎算不了什么大问题。但对那些初学养蜂者来说,在购蜂王问题上往往举棋不定,考虑再三,生怕花了钱买不到理想的种蜂王。那么,应该买什么样的种蜂王,从何处购买蜂王,本人就此事谈点浅见,供初学蜂友参考:  相似文献   

3.
控王器的作用基本上与隔王板相同,都是把蜂王限制在一定的区域内产卵,都可随意增减子脾张数,使子脾与蜜脾分开,取蜜方便,不损伤子脾,对提高蜂蜜的产量和质量起很大的作用。使用隔王板或控王器,都能实现在有王群内生产王浆。控王器还具有一些隔王板没有的优点,故我地不少蜂场用控王器替代了隔王板;但控王器也有一些适用性的问题,如不生产王浆的蜂场就不必采用,有些蜂场应部分使用。应该具体分析,合理使用控王器。……  相似文献   

4.
适时幽王、计划繁殖提高养蜂经济效益黑龙江省林口县农业局蜂管站徐令胜在养蜂生产中,抓好繁殖、培养强群是获得高产的重要条件之一,而有效地利用蜜蜂进行计划繁殖,又是进一步提高养蜂经济效益的有效措施。所谓计划繁殖就是人为地控制蜂王产卵,使群蜂在最佳时机哺育出...  相似文献   

5.
米勒养王方法美国怀亚特曼格姆养蜂者为了保持高产蜂群需要新蜂王。假如只需要少量蜂王,养蜂者可以利用自然王台或米勒养王法来培育蜂王。自然王台发生在分蜂期和蜂王自然交替时。当没有自然王台可用时,采用米勒养王法,这种不移虫的养王法是由米勒博士发明的。数年...  相似文献   

6.
育王与分蜂     
正蜂王是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蜂群强弱取决于蜂王。因此,培育优质蜂王是养蜂者必须掌握的技术。怎样才能培育出优质的蜂王呢?每个养蜂者都有自己的一套办法,下面就谈谈我培育蜂王的经验:一、选种1.根据生产需要选种:不同蜂种具有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在我国目前饲养的西方蜜蜂品种中,东北黑  相似文献   

7.
利用声音分析技术自动检测蜂群中蜂王情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蜂王是蜂群中的核心,蜂王质量直接关系到蜂群强弱和蜂蜜产量高低。在养蜂生产中,养蜂者要定期开箱提脾检查蜂群中蜂王情况(比如蜂群中是否有蜂王?蜂王是老蜂王,还是新蜂王?)。  相似文献   

8.
在养蜂界内众所周知,蜂王是决定养蜂经济效益高低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养蜂人往往都不惜花巨资引进蜂王良种。有时从国外引进一只蜂王良种往往高达数千元,远远超过一头大黄牛的售价。业外人士为此咋舌。所以养蜂人和科研者对于蜂王也就加倍呵护,关怀倍致。特别是对引进的蜂王良种就更加如此。然而为了生产、科研、治螨等其他方面的需要,人们又不得不频繁的将蜂王囚禁在王笼内。种蜂育王场,在处女王刚刚完成婚配不久,就将其塞进狭小王笼远嫁他乡,于是蜂王一生中的囚禁之路也就从此开始了。尽管许多养蜂人和科研者也都明白:每次对蜂王的囚禁也…  相似文献   

9.
王志 《中国蜂业》2004,55(3):17-17
蜂王是蜂群中几万只个体中唯一生殖器官发育完全的雌性蜂,控制着整个蜂群的工作情绪,其生活力、健康情况直接影响着蜂群的发展。一只品质优良的蜂王产卵旺盛、维持强群,其后代生活力强,抗病力强,从而能够保证蜂产品的优质高产;而一只劣王或带病蜂王,生存能力差,蜂群难以发展。养蜂实践中,常采用换王加药物和物理防治等综合手段进行蜜蜂病敌害防治。  相似文献   

10.
在养蜂生产中,养蜂者都希望把蜂养好,有较高的经济收益。养蜂不仅要求好的气候环境、蜜源条件,更主要的是还要有优良蜂王,加上精心的饲养管理。单以蜂王而论,蜂王素质的优劣,年龄大小,对蜂群的盛衰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也可以说蜂王品质好坏是养蜂成败的关键。但目前在推广中蜂新法饲养中,往往还忽视了一点,认为活框加蜂王即等于新法养蜂。由于不重视蜂王选育和应  相似文献   

11.
正养蜂者追求蜂产品产量,找到好蜜源才能带来好的收成,但在育王问题上往往马虎了事,认为每群有个蜂王就行了。特别是一些初学养蜂者,对优质蜂王的概念认识不足。其实,有经验的养蜂师傅则不然,他们会把养蜂看成是养王,只有王养好了才能养好蜂。培育优良的蜂王是一项系统技术。从种群选择、蜜源的选择、育王过程到处女王交尾成功,每个不同环节不同处理过程都会对蜂王质量产生不同影响,因此,每个环节要  相似文献   

12.
为什么需要在冬季贮备大量的蜂王?这是由于在加拿大和美国北部每年5月之前,养蜂者就亟需大量的蜂王,但因气候的限制养王场在此时无法生产出蜂王的缘故。所以养蜂生产上迫切需要一种可贮存蜂王安全越冬长达6个月的技术。此项技术的成功,一  相似文献   

13.
谈盗蜂     
谈盗蜂盗蜂:顾名思义,是指一箱蜂中的工蜂侵入另一箱蜂群中,强行偷取蜂蜜、蜂蜡、蜂胶和花粉。这种偷取行为的工蜂称之为盗蜂。雄蜂、蜂王无此种行为。在养蜂生产中,一旦发生盗蜂,最使养蜂管理人员头疼,轻者造成蜂场混乱,群势减弱,影响正常的繁殖和生产,重者造成...  相似文献   

14.
检查蜂王,是养蜂者常遇到的事情,并且每次查王,总想尽快找到,但中蜂蜂王是不易找的。为此,将多年来中蜂快速查王的方法介绍如下。当箱内外观察都不能准确判断蜂王是否存在的情况下而需要亲眼看到,亲手捉到蜂王时,就需要进行快速查王。  相似文献   

15.
夏季天气炎热,蜜源缺乏,蜂王产卵减少,蜂螨密度增高,是养蜂的困难时期。如果管理不好,会造成蜂群衰弱,甚至逃亡,因此夏季养蜂必须注意以下十点: 1.调换蜂王:老劣蜂王要全部换成新的优良蜂王,新峰王产卵早,繁殖新蜂快,这样在过夏后就能在短期内使蜂群恢复和扩大,提高采蜜能力。 2.调整群势:将蜂群尽可能调整为强群6~7  相似文献   

16.
随着蜂产品价格的上升,养蜂者也越来越重视蜂种的改良,种蜂王的售价也随之提高。养蜂者邮购种王前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从蜂种的选择、款的汇出到收到种王的日期、移虫育王都是有计划的。如果诱王不成功,由于受季节的限制会打乱全年养蜂计划,因此对于邮购的种蜂王,养...  相似文献   

17.
初学养蜂者应注意的方面阳晓勇,阳小林养蜂高雅轻松、技术性强、投资不很大,但见效快,是一门前景辉煌的甜蜜事业。现代社会,学养蜂者越来越多,但许多初学养蜂朋友总是叹息自己不是养蜂的料,蜜蜂与自己无缘。在此,笔者就与初学养蜂者谈两个方面的内容。第一,要努力...  相似文献   

18.
<正>陕北地区定地结合小转地养蜂模式,是本地区专业技术人员与蜂农经过多年实践总结出的一套管理技术,供本区域养蜂者采用,尤其是初养蜂者能少走弯路。一、育王计划及品种组配模式陕北地区定地养蜂以每年换一次蜂王的居多。养蜂生产提倡使用新蜂王,根据养蜂生产实践:每年6月上旬与9月中上旬培育2次蜂王较为适宜。秋季换新王对来年春繁和防止分蜂热的提早产生有益,养蜂人应改变观念,逐步培养1年2次换王的习惯。陕北地区定地结合小转地养蜂以生产蜂蜜和授粉为主要目标,本地区四季分明,冬季气候寒冷,在品种选择上主要有以下两种模式:1.意大利蜂为主体模式对于以繁殖销售蜂群或授粉为主要目的的,应以意大利蜂为母本进行杂交,能够保持较好群势,不易发生分蜂,“中蜜一号”是不错的选择。中蜜一号是以意大利蜂与卡尼鄂拉蜜蜂作为选育品种进行培育的高产蜜型蜂种,适合陕北地区饲养,具有抗螨力强、蜂王产卵力强、能维持大群等特点。  相似文献   

19.
邹化效 《中国蜂业》2002,53(2):14-14
蜂群失王是每个养蜂者都不愿看到的情况,因为它会给养蜂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在黑龙江椴树蜜源区,春繁期只有90天,如果春季失王,既没有备用王,又远离育王期,养蜂者只好将失王群合并,失去一只蜂王就等于丢掉一群蜂的产蜜量。如果……  相似文献   

20.
适时更换老劣蜂王,是养蜂管理过程中的主要内容之一,也是夺得蜂产品高产、提高养蜂经济效益的重要措施。从养蜂资料及养蜂实践来看,同蜂种不同蜂群的蜂王是不能任意交换的,只能通过繁琐的管理方法或造成无王状态后方能成功。既费时费力,又人为地缩短了蜂群的繁殖期,是当前养蜂事业迅速发展中的一大障碍。为解决这一难题,本人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采用快速换王法,经五年来的上百次试验,成功率达98%以上。现将其方法与利用介绍如下:一、产卵蜂王的相互调换需交换的两群蜂王,不论是群势强弱,只需提出蜂王所在的巢脾,将甲、乙两王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