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佳佳 《安徽农业科学》2020,(15):105-108+118
采用LPS诱导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炎症模型,通过研究细胞因子IL-1β、TNF-αmRNA的表达验证模型,为进一步对子宫内膜炎发病机理的研究和治疗药物疗效的评价奠定基础。经组织块原代培养和胰酶纯化分离得到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并通过免疫组化鉴定细胞纯度。采用0、10、30、50、100μg/mL的LPS分别在3、6、9、12、18 h刺激纯化后的子宫内膜上皮细胞,采用MTT法筛选出最佳刺激浓度时间为30μg/mL,12 h,然后以最佳刺激浓度刺激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在12 h后收集细胞,最后通过荧光定量RT-PCR检测IL-1β、TNF-αmRNA的表达差异性。  相似文献   

2.
小鼠子宫内膜细胞炎症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0.25%胰酶-EDTA消化法分离培养小鼠子宫内膜细胞,用细菌脂多糖(LPS)诱导子宫内膜细胞炎症,以培养细胞的形态学和传统炎症指标作为炎症发生和发展的判断标准.以不同浓度的LPS作用于细胞,收集不同时段的细胞,用RT-PCR的方法测定细胞中IFN-γmRNA的表达丰度.结果表明,100 ng/mL LPS是体外培养...  相似文献   

3.
吴庆侠  董海龙  芮亚培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1085-11087,11110
[目的]建立牦牛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体外分离培养方法。[方法]分别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和消化培养法分离、纯化牦牛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结果]组织块培养约8d细胞可汇合成片,经胰蛋白酶分次消化,可得到纯化的子宫内膜上皮细胞;使用2g/L的胶原酶Ⅱ消化2.5h,更换新鲜消化液继续消化2.5h,消化悬液经74斗“滤网过滤,400r/rain离心5min,收集沉淀,重悬后自然沉降,可得到纯净的腺细胞团。免疫细胞化学显示所得细胞角蛋白染色阳性,阳性率达到95%以上。[结论]2种方法均可得到纯净的牦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  相似文献   

4.
胶原酶消化法分离和培养家兔子宫内膜细胞,大肠杆茵细茵脂多糖(LPS)诱导子宫内膜细胞炎症,以培养细胞的形态学和传统炎症指标作为炎症发生和发展的判断标准.以不同浓度的LPS作用于细胞,收集不同时段培养上清液,ELISA法测定TNF-a、IL-1β的含量.结果表明,100 ng/ml LPS是体外培养的子宫内膜细胞诱导炎症的最适浓度.炎症模型组培养上清液中TNF-a、IL-1β的含量比同期空白组高(P<0.01),表明炎症模型建立成功.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脂多糖(LPS)作为刺激源,建立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BEEC)氧化损伤模型.[方法]体外培养BEEC并进行细胞鉴定,用不同浓度的LPS刺激细胞,在不同时间点用CCK-8法测定细胞存活率,以确定BEEC氧化损伤模型条件.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DCFH-DA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OS)含量,比色法检测细胞中的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结果]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当LPS浓度为80μg/mL,作用时间为12 h时,造成细胞损伤,其细胞凋亡率、ROS产生量和MDA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SOD和CAT活性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建立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氧化损伤模型的条件为LPS作用浓度80 μg/mL,作用时间12 h.  相似文献   

6.
【目的】旨在探明槲皮素对LPS诱导的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bEECs)炎症反应的作用。【方法】用组织块和差时消化法分离纯化bEECs, 1μg/mL脂多糖(LPS)作用12 h后,添加不同浓度槲皮素(10, 20, 40μM)孵育12 h,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TLR4和MyD88蛋白的表达,同时通过qRT-PCR法检测炎症因子IL-1β、IL-6和TNF-α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经CK18免疫荧光染色证实获得的bEECs纯度较高。LPS作用后,细胞炎症因子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相比于LPS组,槲皮素孵育后,可降低炎症因子和TLR4/MyD88的表达(P<0.01)。【结论】槲皮素可通过抑制TLR4/MyD88的表达,改善LPS诱导的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炎症反应,该结果将为奶牛子宫内膜炎的治疗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大鼠子宫内膜炎模型,为子宫内膜炎的发病机理及其预防治疗研究提供合适的动物病理模型。【方法】将30只清洁级雌性大鼠随机分为感染组(22只)和对照组(8只),采用手术法给大鼠子宫腔内感染致病性大肠埃希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菌液体积比为2∶1∶1)的混合菌液,对照组大鼠未感染致病菌的混合菌液。分别于感染后第3,6,9,12天剖杀大鼠,检测其大体剖检病变和组织病理学变化,计算子宫指数,并对子宫内容物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结果】感染后3~12 d,感染组大鼠子宫指数均较对照组大鼠极显著增加(P0.01),感染大鼠子宫出现急性卡他性炎症(感染后第3天和第6天)、化脓性炎症(感染后第9天)和慢性增生性炎症(感染后第12天);感染前期可见子宫内膜上皮细胞脱落,黏膜层水肿、充血、出血,炎症细胞浸润;感染后期可见肌层增厚等病变。【结论】采用手术法成功建立了大鼠子宫内膜炎模型,且感染后第3天为造模成功的最佳时间。  相似文献   

8.
中药对奶牛子宫内膜炎主要致病菌的体外抑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开发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中药制剂提供依据。[方法]选取连翘、黄连、丹参、大黄、大青叶、益母草、当归、红花对奶牛子宫内膜炎的主要致病菌(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进行单味中药抑菌试验,在此基础上配成3个复方,确定复方的抑菌效果。[结果]连翘、黄连、大黄对3种致病菌均有很好的抑菌效果,抑菌直径都超过了15.0 mm,其次是红花、大青叶和丹参。复方1、复方2、复方3对3种致病菌均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其中复方1(连翘、大黄、益母草、红花按一定比例组成)对3种致病菌极度敏感,平均抑菌直径为22.3 mm,其他2个复方对3种致病菌高度敏感。[结论]选用复方中药治疗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9.
为建立大肠埃希菌O_(111)黏附牦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致炎模型,体外分离、培养牦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培养5d后,加入大肠埃希菌O_(111),通过计算细胞上细菌的黏附数量研究细菌数量和孵育时间对黏附效果的影响,得到最佳黏附条件,通过ELISA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质量浓度变化来鉴定模型。结果表明,大肠埃希菌为1×10~5 CFU/mL、孵育时间为120min是黏附的最佳条件。ELISA法检测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60、90、120min组TNF-α、IL-6、IL~(-1)β的质量浓度显著升高,致炎效果明显,表明致炎模型建立成功。  相似文献   

10.
子宫内膜炎是奶牛养殖业常见的一种繁殖疾病,目前主要利用抗生素进行治疗.本试验利用已成功构建的子宫内膜细胞炎症模型,研究添加1μmol/L虾青素对脂多糖(LPS)诱导奶牛子宫内膜细胞调亡的影响,处理24 h后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的凋亡比例,利用荧光定量RT-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Bax、Bcl-2、F...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猪伪狂犬病毒(Pseudorabies virus,PRV)感染对小鼠单核巨噬细胞(RAW264.7)炎症反应的影响,确定PRV的最佳感染剂量和感染时间,为建立RAW264.7细胞体外病毒感染炎症反应模型打下基础。【方法】PRV按10倍递增稀释成10-5~10-1 PRV稀释液,感染RAW264.7细胞并孵育1.5 h,弃病毒液后加入含5%胎牛血清的DMEM维持培养液继续培养,分别于继续培养2、4、8、12、24和48 h时收集细胞上清液,采用ELISA测定IL-6、IL-10、IL-1β、TNF-α、MCP-1和IFN-γ分泌水平及环氧合酶(COX-1和COX-2)活性,并以CCK-8法测定细胞活性。【结果】以PRV感染RAW264.7细胞4~48 h后均能通过PCR扩增获得PRV核酸的特异性条带,故选择4~48 h作为后续研究的PRV感染时间范围;10-2 PRV~10-1 PRV感染可显著降低RAW264.7细胞活性(P<0.05,下同),10-3 PRV组仅在培养48 h时出现下降趋势,而10-5 PRV~10-4 PRV感染对RAW264.7细胞活性无显著影响。PRV感染RAW264.7细胞后,其胞内炎症因子IL-6、IFN-γ、TNF-α、IL-1β和MCP-1的分泌水平整体上呈升高趋势,其中10-3 PRV感染RAW264.7细胞12 h能显著或极显著(P<0.01)提高IL-6、IFN-γ、TNF-α、IL-1β和MCP-1的分泌水平;10-4 PRV~10-1 PRV感染组的IL-10分泌水平均呈升高趋势,而10-5 PRV感染组在感染8和24 h时IL-10分泌水平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至感染48 h所有病毒感染组的IL-10分泌水平均降低;10-3 PRV~10-1 PRV感染8~24 h能有效提高RAW264.7细胞的COX-2活性,但对COX-1活性的影响不明显。【结论】PRV感染能诱导RAW264.7细胞发生炎症反应,其中10-3 PRV体外感染RAW264.7细胞8~12 h是建立RAW264.7细胞炎症反应模型的最佳条件。该模型可应用于PRV感染与RAW264.7细胞炎症反应相关干预药物的研究,为进一步揭示PRV感染机理及开发抗病毒感染药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建立大鼠实验性子宫内膜炎模型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5%的氨水或3%的冰乙酸刺激大鼠子宫,然后子宫内接种能引起家畜子宫内膜炎的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溶血性链球菌的混和病原菌,建立了大鼠实验性子宫内膜炎模型.该模型可用于子宫内膜炎病因学和治疗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3.
牦牛成纤维细胞的体外培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组织块培养法,分别以DMEM(高糖)和DMEM/F12两种合成培养基为基础液,添加15mL·L-1胎牛血清(FBS)为细胞生长液对牦牛耳组织进行原代培养.同时,比较不同冷冻程序对细胞冷冻的影响,探讨牦牛体细胞在体外环境下的生长参数及染色体变化.结果表明,组织块在第6天开始有细胞游离,14天长至单层,两种基础培养基对细胞生长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细胞在-20℃短时间(不超过1h)冷冻效果较好,但平衡时间过长对细胞解冻后生长影响差异极显著(P<0.01).染色体分析显示,牦牛成纤维细胞在体外条件下生长,不同传代次数(3代和12代)细胞染色体核型稳定,在所得的中期分裂相细胞中,二倍体细胞都在96%以上.可用于体细胞核移植操作和其他研究.  相似文献   

14.
对目前现有的山羊子宫内膜细胞的体外培养技术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旨在为该技术在山羊上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探明阿魏酸的抗炎机制.[方法]采用组织块培养法获得奶牛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用噻唑蓝(MTT法)检测细胞活力.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分别对对照组、模型组、药物作用高、中、低剂量组在LPS作用3h、6h炎症基因IL-1β、IL-6、IL-8和TNF-α的mRNA变化进行检测.[结果]阿魏酸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对细胞增殖无显著影响.药物预处理细胞能够显著降低LPS诱导的IL-1β、IL-6、IL-8和TNF-α的mRNA表达.[结论]阿魏酸能够显著降低LPS刺激细胞后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说明阿魏酸是通过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发挥其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16.
对孕兔子宫内膜的对比消化及统计分析表明 ,用浓度为 2 .5g/L或 1 .2 5g/L的胰酶 0~ 4℃消化7h3 0 min至 8h55min,可分离到正常的子宫内膜淋巴细胞 ( EML) ;培养条件单独作用或与酶浓度共同作用分别可极显著影响 ( P<0 .0 1 )或显著影响 ( P<0 .0 5)孕兔子宫内膜淋巴细胞的活化作用。试验表明 ,孕兔子宫内膜经 1 .2 5g/L的胰酶 0~ 4℃消化 8~ 9h,所获淋巴细胞在体外培养 4 8h是孕兔子宫内膜淋巴细胞制备及体外培养的可行方案 ;培养出的淋巴细胞适合用噻唑蓝 ( MTT)比色法进行活性检测。  相似文献   

17.
为改善牦牛卵丘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牦牛发情季节从屠宰场采集卵巢收集卵丘卵母细胞复合体,进行原代分离培养和传代培养。结果显示:牦牛卵丘细胞原代培养改良后,第二代细胞生长曲线呈“S”型。接种后,经过2d的潜伏期,第3天细胞开始迅速生长,进入对数生长期,到第7天细胞开始发生接触抑制,进入生长缓慢的平台期;细胞可传至15代以上不老化,可用于建立牦牛卵丘细胞株。而常规方法培养的牦牛卵丘细胞传至第7~8代就开始老化,表明建立的牦牛卵丘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可行、有效,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18.
子宫内膜炎是奶牛一种较常发生的产科疾病,给养殖业带来了一定程度的经济损失,目前冶疗子宫内膜炎的方法很多,本文就近几年治疗子宫内模炎的常用药物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农村科技》2004,(6):15-15
牛子宫内膜炎是引起母牛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笔者近10年来治疗了近百头患此病牛,对子宫内直接用药,药效明显,治疗病程短,2~3次即可痊愈,多数病牛到下一个发情周期即可配种。现将疗法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0.
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引起奶牛繁殖障碍的一个重要原因,主要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产后急性子宫内膜炎主要是由于分娩和助产过程中母牛产道受到损伤或因胎衣不下、子宫脱、流产、子宫复旧不全等,使子宫受到感染而引起的子宫急性疾病。慢性子宫内膜炎多数由急性炎症转化而来,但也有一开始即为慢性炎症,主要与病原有关,病原为非特异性细菌,如链球菌、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此外,棒状杆菌、单孢菌、衣原体和霉形体也可感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