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91年,我县有23户农户进行湖桑绿枝土钵扦插试验,试验苗床面积1.41亩,扦插绿枝插穗134700株,成活101808株,扦插成活率为75.5%。移栽大田育苗面积5.25亩,移栽土钵苗95720株,成活88605株,移栽成活率为92.6%。土钵苗直接栽桑(一步建园)1.9亩,栽种土钵苗6008株,成活5469株,栽桑成活率91%。总成活94074株,最终成活率69.8%。  相似文献   

2.
<正> 武进县浦河乡,1984年由点到面积极推广湖桑绿枝土钵扦插育苗新技术,花半年时间就培育出湖桑苗23万多株。管理好的成活率平均在百分之八十以上。农民邹如正扦插的8000株,成活率高达98%。浦西村的农民巢共新在5月28日扦插的4000株(适期扦插日期应在5月20日至25日),成活率75%。  相似文献   

3.
王承元 《江苏蚕业》1998,20(2):32-33
<正>湖桑绿枝土钵扦插育苗方法具有取材方便、技术简便、成活率高的特点。但在春蚕5龄后期正值农忙高峰期,劳动力比较紧张之际,要大面积实施扦插育苗难度较大。为此,我们经过多年的探索、总结,推广了“简易绿枝扦插法”,取得较好的效果。1988年,我市首次扦插328万株,成活209万,出圃181.4万株。1989年全市扦插300万株,大面积成活率达70%以上,1990年,我市又扦插220  相似文献   

4.
<正> 我县从1985年开始推广湖桑绿枝扦插,1988年有8个乡,13个村进行湖桑绿枝扦插,平均成活率在70%以上,其中高桥乡新民村扦插21.5万株。通过三年来的推广实践,我们对提高湖桑绿枝扦插成活率有以下几点体会:一、立地条件要好。平原圩区扦插用地的选择,地势要高,沟系要配套,要做到雨后苗床不积水。高桥乡新民村有一蚕户扦插2.1万株,由于苗床地势低洼,在6月28、29日下了639mm 雨的情况下,导致苗床积水,插穗霉烂,成活率较低。另有一户选择苗床的地势一边高一边低,低的一边成活率在10%左右,高的一边成活率达60%以上。二、塑料薄膜密闭性能要好,上下层棚架要有一定的距离(上层离地90cm,下层离地50cm),使塑棚内保湿,两个棚架之间又能通风散热。有些苗床用的是旧塑料薄膜,孔洞较多,影响棚内的相对湿度,致使插穗  相似文献   

5.
<正> 溧阳县湖边乡马建新说:湖桑绿枝土钵扦插是以春蚕五龄期的桑树新梢为插穗,扦插在钵内,生根后再连苗带钵移到大田的育苗方法。84年开始我乡推广了绿枝土钵扦插15万株,成活142500株,平均成活率95%。经精心管理,当年苗木高度普遍在4尺左右。通过实践,使我们体会到这一新技术具有插  相似文献   

6.
<正> 1988年本省推广湖桑绿枝扦插育苗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共扦插1.65亿株,成活1.07亿株,平均成活率达65%,其中加强扦插后的管理是提高扦插成活率的重要环节,尤其灵活调节苗床水分和坚持喷药防腐更为重要。现就苗床水分调节谈几点体会。一、绿枝扦插对水分的要求:根据试验测定,为保持插穗枝叶新鲜,苗床膜内的湿度  相似文献   

7.
<正> 湖桑绿枝扦插不制钵、不移栽的方格育苗方法,在1989年启东市合作乡悦西村薛松平、倪汉新、黄瑞兵等三户共插13600株,平均成活率68.8%;1990年合作、志良、王鲍、和合、永阳等乡共插90多万株,成活率都在60%以上;1991年全市进一步推广,共插1500多万株。这种方法不制钵、不移栽,可节省劳力。其主要技术要点为:  相似文献   

8.
<正> 桑树绿枝扦插,已有许多试验报导,但移栽困难,生产上未能推广。我们于1980年设计了一种用焦糠作扦插基质的薄膜钵,进行绿枝扦插及移栽试验,获得了扦插成活率40%,移栽成活率100%的成绩。为开展工厂化扦插育苗,解决移栽成活问题,得到了启示。  相似文献   

9.
<正>为提高桑树育苗效率,我们引进了全光自动喷雾绿枝扦插育苗技术,进行了湖桑育苗的应用试验,取得了良好效果。 这种方法大大缩短了育苗时间,一年可育苗2~3次。我们设置了直径20m与直径8m的大小扦插育苗圆盘各4个,共1756m~2,移栽面积31亩。1993年共扦插育苗2批,第1批于5月28~29日扦插,共插湖桑32号76.37万株(尚有其它品种3000余株),成活70.03万株,扦插成活率为91.3%;移栽成活61.4万株,移栽成活率为80.4%。第2批于7月21~22日扦插,共插48.3万株,成活44.2万株,成活率91.5%,因生长期短,直接留床不移栽。当年育成甲级苗6.6万株,乙级苗30.5万株,丙级苗59.4万株,丙级以下苗8.65万株。  相似文献   

10.
<正> 为了提高湖桑土钵绿枝扦插育苗的成活率,1988年我们对沙土进行潮桑绿枝扦插的适合技术进行了一点对比试验(扦插日期为5月27日),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1.
扳桑是我县桑树的优良品种,正大量繁殖滿足蚕桑大发展的需要。国营苗圃采用扦插方法育苗成活率达97.6%,共产苗木4980株,高达2.23公尺,最高达2.90公尺,根一般粗达3公分,最粗今公分,当年覃株平均产秋叶的片,覃片最大重0 .5雨,最小重  相似文献   

12.
夏安扣  杨益民 《蚕业科学》1990,16(3):177-179
<正>湖桑简易扦插育苗由我县蚕桑科研组于1984年在湖边乡试验成功,通过1988年多点示范,1989年着重在横涧乡四个村推广185万株,平均成活率83.1%.本文根据100户的定点调查资料,经分析研究,初步探明了影响成活率的相关因子.现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13.
2001年春夏期我们进行了较大面积,6个桑树新品种绿枝土钵扦插与进一步建园,并作了有关的技术探讨,结果表明:1、盛东1号扦插成活率最高(97.5%),其次是农桑12号和农桑14号(91.4%、86.1%)、育71-1和对照品种湖桑32号并插成活率在80%左右、大中华成活率最低(40%);2、绿枝土钵扦插生根成活,各品种土钵幼苗的定植成活率均达到95%左右;3、经试验,绿枝土钵扦插幼苗一步建园的主要技术是:适时出床(炼苗时间15天)、移前床内搞芯、定植时避免烈日高温(阴天或傍晚定植最好,清晨次之,日中最差),定植时浇足水量(每株水量500ml以上),定植后加强肥水、病虫害防治等管理。  相似文献   

14.
<正> 关于湖桑扦插育苗国内已有不少研究。在扦插方法方面,六十年代报道了绿枝薄膜复盖扦插和硬枝扦插以及七十年代温床硬枝密插,大田移栽等试验。最近顾青虹等又连续报道了自动间歇喷雾绿枝扦插,上述小区试验都获得了成功。通过上述扦插方法在成活率和实用化方面的比较与分析,1980年我们提出了湖桑绿枝土钵扦插研究新方案,于1981~1983年在校内外进行这项试验,探索了实用化效果。  相似文献   

15.
季晓琴  陆琴  孙杰 《中国蚕业》2006,27(2):43-44
优良桑品种育71-1具有枝条直立、节间密、发芽早、叶形大、叶肉厚、产叶量高、叶质好等优点,深受广大蚕农欢迎。但该品种因木质较松,嫁接成活率相对而言不太理想,因而采取春秋季绿枝扦插育苗的方法。育71-1春秋季绿枝扦插育苗具有方法简便、省工、省本、成活率高、成苗快、植株健壮等优点,而且其特点显著:春季绿枝扦插育苗周期短、苗木根系发达;秋季绿枝扦插可避开农忙矛盾,节省物料消耗,因而很受群众欢迎。夏秋季扦插育苗制作土钵,也可搞平床扦插,但由于平床扦插育苗操作更简便,所以更易为群众接受。现就如何提高育71-1春秋季绿枝扦插育苗…  相似文献   

16.
<正> 在进行桑树绿枝扦插育苗时,在剪取穗梢前10~12天先行摘芯处理,不但可促进叶质成熟,而且可提高扦插成活率,促进扦插苗长势。作者于1990年对扦插用的新梢于5月15日摘芯,5月26日剪取穗梢扦插,以不摘芯的新梢扦插作对照,扦插方法、插后管理均为常规处理,于6月29日调查(各插200根),结果:摘芯处理的成活率为82.5%,苗高7cm、对照区成活率71.59%,苗高  相似文献   

17.
<正> 为了简化绿枝土钵扦插技术,我们从83年10月开始研究设计了不需要特制的设备和工具的“泥块简易扦插”方法,84年在湖边乡双桥、闸口、浪圩三个村的四户蚕农进行试验,获得了成功。这是绿枝土钵扦插的改进和简化,使绿枝扦插这一快速育苗技术更趋于实用,现将情况汇报于下。  相似文献   

18.
李春祥 《江苏蚕业》2009,31(4):56-57
2009年5月下旬,金坛市蚕桑技术指导站在直溪镇杨家舍村进行果桑土钵绿枝扦插育苗试验。选择果桑“大十”品种作为穗源,扦插5000余株,苗床成活率80%以上。但在练苗之际遭受强降雨袭击,苗床两次被水淹没,导致幼苗全部死亡。为了完成既定项目计划任务,充分利用土地和物力资源,  相似文献   

19.
<正> 1983年春期我们在吴县光福乡陈华村试点推广湖桑绿枝土钵扦插育苗获得成功后,1984年春期在继续扩大湖桑绿枝土钵扦插育苗的同时,还在光福、胥口两个乡作了绿枝土钵扦插苗当年夏栽建园试验,以探索土钵扦插育苗的建园效果与技术措施。现就建园当年的情况简报如下。  相似文献   

20.
本试验以发根力弱的当家品种湖桑32号剪梢枝条为插穗,通过扦插生根规律研究和采用温床捆插(每捆20株,每平方米扦插2000株左右)、加温(床温27~28℃,气温11~13℃)催根、床内炼苗、大田移栽等措施,湖桑扦插有了突破。即使不用激素处理,插穗发根率达95%左右,移栽成活率60~70%。扦插1株所花成本0.015元左右。试验还表明:春伐枝条的中下部作插穗,经NHM生根剂处理,在温床内可使发根率由58%提高到95%。插穗充实粗壮(直径1.2厘米左右),发根苗移栽成活率高,扦插适期苏州地区三月十日前后,留床38天左右移入大田,插穗生根率和移栽成活率分别达95%和7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