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7 毫秒
1.
正2015财年(截至2015年9月30日),美国环境保护局(EPA)农药项目办公室(OPP)依据农药登记改进法案(PRIA)共批准了2111项农药登记,相对于2014财年增加了9%。这些农药登记决定包括了960项(占45.5%)常规农药,154项(7%)生物农药,319项(15%)抗微生物剂,56项(3%)农药助剂以及622项(29.5%)  相似文献   

2.
农药环境安全评价是农药登记管理的重要内容 ,申请农药登记的单位必须按农业部《农药登记资料要求》提供所须的农药环境安全评价资料。申请临时登记的农药应提供详细的农药环境行为特征和对非靶生物毒性试验资料 ,但根据农药特性和用途 ,至少应提供鱼、鸟、家蚕、蜜蜂的毒性资料 ;申请正式登记的农药必须提供齐备的农药环境影响资料。农药登记部门根据提供资料进行农药环境安全评价 ,提出农药登记评审意见。另外 ,农药企业出口农药 ,必须向出口国提供系统的农药环境影响资料。农药登记涉及面较广 ,其中农药登记中的环境安全评价部分分工由国…  相似文献   

3.
美国登记注册的生物农药主要分为生物化学农药和微生物类农药,其中生物化学农药包括引诱剂、驱避剂、天然昆虫/植物生长调节剂及除草剂、信息素、其他生化农药等;微生物类农药包括细菌、真菌、病毒、酵母、原生动物、工程菌、转基因植物等。  相似文献   

4.
农药作为农业投入品对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人类健康和环境安全至关重要。加强对登记后农药的管理是农药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各国政府为长期有效地控制农药风险.保证安全,逐步将登记后农药的再登记和再评价纳入登记管理范畴。本文着重探讨农药再评价的内涵.介绍欧盟和美国的农药登记再评价的基本情况,在分析我国农药登记后管理工作的基础上,提出加强农药登记后管理需要完善法律规定,建立长期的再评价制度和科学评价机制,提高公众参与意识,增强与社会体系的开放性与协作性。  相似文献   

5.
美国1996年颁布的“食品质量保护法”(FQPA)。将用于防治和控制病媒微生物和病媒害虫,包括对公众健康存在威胁的病毒、细菌、其他微生物(非存在或寄生于人体和动物的病毒、细菌和其他微生物)和蚊子、苍蝇、蜚蠊、虱子、跳蚤、鼠类的农药定义为卫生用农药。现将美国对卫生用农药登记管理情况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6.
《农药科学与管理》2003,24(2):10-11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贯彻实施《农药管理条例》和《农药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加强对农药登记试验样品的管理,确保农药登记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规定的试验样品是指用于农药登记田间药效试验、毒理学试验、环境生态试验、残留试验的样品,并对上述样品实行封样和检验管理。 第三条 农业部农药检定所负责农药登记试验样品的管理工作,省级农药检定机构负责本辖区内农药登记试验样品的具体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7.
申继忠 《新农药》2004,(3):6-10
引言 要做全套技术资料在美国EPA获得农药登记,所需成本在几十万美元(对非食品用的抗微生物农药)到几百万美元(对传统的农用农药)。根据美国法律,在美国申请农药登记,必须提供全部所需的登记资料、引用以前提交给EPA的现有的登记资料,或者遵守所谓的“加工商豁免”规则(即从  相似文献   

8.
农药登记田间药效试验有别于一般防治示范或简单的效果观察。它是农药在进入市场之前,国家为保证农药对有害生物的防治效果和对作物及环境的安全性而开展的一项重要工作。农药田间药效试验需要对农药产品防治效果、负面效应以及环境影响作出客观、公正的综合评价,为农药生产企业办理农药登记提供资料,为农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为保证农药田间药效试验的准确性和对试验药剂进行客观合理的分析、评价,笔者通过多年的实践经历,总结了做好农药田间药效试验经验以及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9.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药检定(管理)所(站):2003年4月30日农业部发布了第274号公告,决定撤销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混配制剂登记,撤销丁酰肼在花生上的登记,并要求强化杀鼠剂管理。为了贯彻落实公告精神,切实做好此项工作,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撤销甲胺磷等5种高毒农药混配制剂和丁酰肼产品的登记1、自2003年12月31日起,撤销122个甲胺磷混配制剂、216个甲基对硫磷混配制剂、93个久效磷混配制剂、25个对硫磷混配制剂、1个磷胺混配制剂,共计321家企业的457个产品的登记(见附件1);并且自2003年4月30日起,不再批准这些产品的续展登记。2、自…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推动微生物农药的研发和应用,支持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与农业农村部农药检定所相关创新团队成员,近期完成了《微生物农药研发与管理》,由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出版。全书近60万字,分为十章,系统总结了近三十年来国内外细菌、真菌、病毒等不同类别微生物农药的特点特性、作用机理、生产与应用方面的研究进展和新趋势,汇总了微生物农药剂型、质量、有效性与安全性评价相关标准和准则的发展,简述了登记管理现状和政策新变化。截至目前,全球登记注册的微生物农药有效成分达到153个物种(含株系),按类别细菌、真菌、病毒分别占35.3%、38.6%和26.1%,按区域列前三位的是美国146、欧盟50、中国47。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农药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及农药登记环境影响审评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农药登记环境风险评估的重要性及风险评估的基本要素;介绍了我国农药登记环境风险评估进展情况,并展望了今后相关工作。  相似文献   

12.
胡笑形 《新农药》2005,(2):28-28,42
美国与加拿大登记局正在考虑对两个未命名的农药和3个微生物产品进行联合审查或分担审查工作。美国EPA和加拿大PMRA已经考虑一个在两国用于小麦、大麦和木薯,在美国用于花生的杀菌剂和一个用于小麦和燕麦的杀虫剂。微生物产品包括一个杀菌剂,一个人用驱虫剂和一个防治苹果潜叶蝇和小卷蛾的外激素。  相似文献   

13.
美国农药残留监控概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美国农药残留监测工作始于1963年 ,至今已有38年的历史 ,而有些州开展农药残留监控的历史更长。如加州于1902年实行农药登记管理 ,1926年开始农药残留监控工作 ,目前已长达75年之久。他们在长期的工作中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农药残留监控法律法规和监测体系 ,积累了丰富的经验。1机构体系健全 ,职责分工明确美国农药残留监控工作由环保局 (EPA)、食品与药品管理局 (FDA)、农业部 (USDA)三个部门共同负责。环保局负责农药登记和农药最高残留限量 (MRL)的制定 ;食品与药品管理局监督实施农药残留限量 ,并负责对进口…  相似文献   

14.
1台湾农药管理概况 1.1台湾农药管理相关部门及职能农业委员会动植物防疫检疫局,负责农药登记及证照管理、法规修订、农药生产者管理与质量监督、伪劣农药查处等。农业委员会农业药物毒物所,负责农药登记申请受理、登记资料审查、产品质量规格检验、残留量测定、  相似文献   

15.
我国生物源农药门类齐全,涉及微生物农药、植物源农药、生物化学农药、天敌生物及农用抗生素等不同品种,目前已登记的有效成分115种,产品近3800个。本文总结了100多项国内已制定的生物源农药相关标准,涵盖产品质量、毒理学、药效评价、环境安全及农药残留等领域。我国生物源农药标准制定工作存在系统性不强、发展不均衡、基础性和通用型标准缺乏等问题,生物源农药的产品质量标准和登记管理配套的试验和评价准则是将来标准制定的重点和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6.
苏云金芽胞杆菌(Bacillus thuringiensis,简称Bt)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类微生物农药。本文分析比较了我国及美国Bt产品登记和安全评价等情况,并对Bt制剂的风险评价进行了分析。Bt菌株不是人或其他哺乳动物的已知病原体,对哺乳动物无毒性、感染性和致病性;其种群数量在环境中呈逐渐减少趋势,无残留风险;对非靶标昆虫的生存和繁殖及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7.
《农药学学报》2005,7(1):F003-F003
安徽农业大学农药学学科依托于资源与环境学院农药科学系.现包括农药残留检测中心.农药研究所.安徽省“农产品安全”重点实验室。设有4个研究方向:农药残留与环境毒理农药制剂加工与使用技术;生物(微生物.植物源)农药研究与开发.农药毒理及有害生物抗药性。本学科现有教学和科研人员22人.其中教授(研究员)8人,副教授10人.博士生导师5人.是农药登记残留试验和田间药效试验认证单位。实验室面积1500m^2.拥有气相色谱仪.  相似文献   

18.
农药检定所与美国孟山都公司于1 985年2月6日在京联合举办了农药安全性评价学术讨论会。参加会议的美国孟山都方面有靳乃琳、约翰逊、白须泰彦;我方参加会议的有卫生、农业、环保、林业、农垦、商业、科学院等系统的农药毒理和农药管理工作者35人。会上首先由日本环境毒理学研究所的白须泰彦博士介绍日本农药管理体制、农药登记的程序和登记时所需要的毒理学资料。他说,根据农药管理法,管理农药的主要负责部门是农林水产省,具体工作由农药检查所(ACIS)负责。  相似文献   

19.
微生物农药管理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生物农药,是指利用微生物或其代谢产物来防治危害农业的病、虫、草、鼠等有害生物以保护或促进植物生长的生防制剂。近几年来,由于化学农药的滥用,使得害虫抗药性、农药残留、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峻,而作为化学农药替代品的微生物农药则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重点回顾了国内外微生物农药登记管理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各国微生物农药登记管理的资料要求,结合我国农业生产现状,分析了我国微生物农药登记管理的现状,为进一步完善我国微生物农药登记管理工作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0.
作为美国农药再评价工作的长效机制,登记再评审是在风险评估技术和管理政策发生变化的情况下,以确保所有已登记农药持续满足管理要求与登记标准。本文从法律法规、专题、时间表、实施、利益相关方和公众参与、当前工作情况等方面介绍了美国登记再评审。最后,从法律依据、工作程序、风险分析等方面探讨了美国农药登记再评审对我国农药再评价工作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