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姬松茸菌丝及担孢子核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荧光染色法观察姬松茸菌丝体和担孢子的核,用扫描电镜观察姬松茸担孢子着生情况。结果表明:姬松茸菌丝体为多核,未见到锁状联合;姬松茸担孢子56.3%为双核,17.6%为单核;姬松茸每个担子上着生4个或3个担孢子。  相似文献   

2.
用荧光染色法观察姬松茸菌丝体和担孢子的核,用扫描电镜观察姬松茸担孢子着生情况.结果表明:姬松茸菌丝体为多核,未见到锁状联合;姬松茸担孢子56.3%为双核,17.6%为单核;姬松茸每个担子上着生4个或3个担孢子.  相似文献   

3.
玉米芯培育金针茹最佳配方及品种筛选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玉米芯做培养基质,发菌期短,鲜菇产量高,经济效益好,可以代替棉籽壳。5个金针茹品种中,以129产量最高,平均212.12g/袋。  相似文献   

4.
运用荧光染色方法对4株不同地域来源的柱状田头菇子实体的担子和担孢子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来自欧洲希腊的Ag8、中国四川省的Ag10和台湾省的AaT菌株的有性繁殖结构特征是4孢双核;而来自贵州省的Ag9菌株的有性繁殖结构特征是双孢4核。这种4核现象首次在蕈菌中观察到。  相似文献   

5.
担孢子的核相是担子菌现代分类的重要鉴别特征之一,观察担孢子的核相也是进行食用菌遗传育种研究的一项基础工作。近年来我国的食用菌事业发展迅速,引进和选育了许多人工栽培的食用担子菌种和菌系,但关于这些食用真菌担孢子的核相尚缺乏研究。我们于1988年开始进行此项工作,以期为食用菌的遗传育种工作和分类鉴定提供依据。现将初步结果简报如下。1 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7.
黑木耳与毛木耳担孢子核相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8.
金针菇担孢子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金针菇担孢子特性,为金针菇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对金针菇黄色,白色品种孢子进行了观察及几个主要因素对孢子弹射,孢子生活力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金针菇孢子核为2个,白色品系孢子略大于黄色品系,前者萌发速度也略快于后者;5-35℃下孢子的均可弹射,弹射最佳温度为15℃;金针菇孢子具有后熟性,低温贮藏4个月萌发热大大提高,但贮藏8个月的生活为完全裘失;  相似文献   

9.
在真菌分类中,菌丝和孢子的显微特征是区分种的一个重要依据。本研究对绣球菌担孢子和菌丝进行电镜观察。结果表明:菌丝白色,粗细比较均匀,菌丝直径为1.40~2.12μm ,双核菌丝有明显的锁状联合现象;孢子近圆形至椭圆形,孢子大小为(3.1~4.4)μm ×(3.8~5.5)μm。此研究有助于绣球菌属的鉴别和分类。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用细胞核荧光染料联苯并咪唑Hoechst33258分别以0.6M MgSO4、NaCl、KCl、山梨醇、甘露醇为稳渗剂对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毛木耳(A、Polytricha)单核菌丝所获得的原生质体进行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原生质体细胞核,试验证明:以0.6M山梨醇为稳渗剂、浓度为50ug/ml PH7.2、7.4的Hoechst33258对新鲜的原生质体染色效果最佳;原生质体的有核率极低,分别为12%和7.1%,此结果与木耳属原生质体的再生率及融合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从担孢子的体外萌发,人工接种方法、萌发,侵染和扩展过程的扫描电镜及乳酚油组织透明法观察几个方面研究了相互亲和的基因型的玉蜀黍黑粉菌担孢子培养物。结果表明(1)担孢子体外环境水份的连续蒸发和丧失可能是担孢子萌发的决定性因素;(2)玉蜀黍黑粉菌的质配及双棱菌丝体的形成需要在寄主组织内的特珠环境下才能完成;(3)注射接种是用担孢子诱发玉米苗发病的最有效的方法,其技术关键是让悬浮液自苗基部注入沿未展开的叶束上升到顶部苗心溢出;(4)担孢子的萌发及侵入完成于接种后3~24h;(5)接种后4~6d 左右,寄主肿瘤出现前,受侵杂组织内已充满网状的双棱菌丝体。  相似文献   

12.
灵芝,紫芝担孢子及其孢壁的超微结构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探讨了担孢子其孢壁的超微结构在灵芝科真菌鉴定研究中的应用。研究表明,灵芝,紫芝担孢子的显微形态相似,但在扫描电镜下观察到的超微结构差异显著。灵芝担孢子大小为5.26-6.05μm*7.89-8.64μm,顶端平截或钝圆锥形,表面分布着一些或明或暗的微小的凹陷或坑穴;而紫芝担孢子大小为6.84-7.37μm*10.26-11.05μm,顶端脐突,表面有纵向分布的或长或短的沟,嵴和数条环状波纹;这两种  相似文献   

13.
研究了落叶松-青杨叶锈病菌(Melampsora larici-populina)担孢子在不同温度和不同光照条件下的萌发规律。结果表明:担孢子在10℃以下时不萌发,20℃时担孢子的萌发率最高,平均可达83.42%,25、30℃时萌发的担孢子芽管扭曲。担孢子必须经过冷冻才能获得萌发能力,担孢子芽管在黑暗中生长最好。  相似文献   

14.
小麦条锈菌夏孢子和芽管细胞核荧光染色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5.
紫芝的子实体、担孢子形态及其营养成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描述了原木栽培的紫芝的子实体形态,并采用扫描电镜观察了紫芝担孢子形态。分析结果表明:紫芝子实体含水分12.49%-13.02%,粗蛋白为11.98%-13.87%,粗脂肪为0.81%1.96%,粗纤维为44.0%-47.6%,总醣为7.34%-8.10%,灰分为1.06%-1.33%;其多糖含量为1.06%-1.33%。紫芝含有钙1550μg/g、镁483μg/g、锌44.7μg/g及磷37.5μg/g等人体必需的常量或微量元素。比紫芝中检出18种常见氨基酸,总量为6.07%-6.38%,其中必需氨基酸含量丰富(E/T=0.528-0.545);其脂肪酸构成以油酸(35.4%)、亚油酸(43.5%)等不饱和脂肪及饱和脂肪棕榈酸(18.5%)等为主。  相似文献   

16.
用荧光染料DAPI研究结果表明,小麦条锈菌夏孢子染核的最适浓度为5μg/mL,染色时间为3min;夏孢子芽管染核的适宜浓度为3μg/mL,染色时间为2~3min。本研究还发现DAPI对分属于5个亚门中的30种植物病原真菌的孢子(孢子囊)、芽管和菌丝同样具有较好的染核效果。  相似文献   

17.
以8个杨柳田头菇菌株为材料,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担孢子单核体的各类交配型比例。结果表明,不同菌株都存在一定的偏分离现象但程度不同,12.5%的菌株担孢子交配型不呈预期的比例;单孢挑取时间过短会导致一些菌株极性的丢失,多数菌株其亲本型孢子多于重组型孢子的趋势,若将生长速度极慢单孢菌株排除在统计之外,发生偏分离的菌株占供试菌株的25%,在各菌株4种交配型中,除菌株Y2外,菌株Y1也发生严重的偏分离现象(χ2=47.40),菌株Y1亲本型出现了处理前没有的偏分离现象(χ2=38.19),整个群体亲本型和重组型的担孢子分布偏分离程度加重,而Y1自交后代因挑取的单孢数量相对少(37~75个单孢菌株)并未发生偏分离现象。因此,挑取时间作为一个人为因素会导致生长速度极慢的菌株丢失,而表现出虚假的偏分离现象,所以担子菌的交配型偏分离应该是孢子萌发力或生长速度导致的结果,而不是孢子比例差别的结果。  相似文献   

18.
香菇担孢子交配型比例偏分离的遗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水明  林范学 《中国农业科学》2007,40(10):2296-2302
 【目的】验证香菇中担孢子交配型因子分离是否存在普遍意义的偏分离现象及其在栽培菌株与野生菌株中的表现。【方法】以17个野生和栽培香菇菌株为样本,采用交配型分析、OWE-SOJ技术鉴定孢子的交配型,对各类交配型的比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占供试总数64.71%的菌株担孢子交配型不呈预期的分离比,其中12个供试栽培菌株中有9个,5个供试野生菌株中有2个;偏分离菌株中均有亲本型孢子数量多于重组型孢子的趋势,偏分离双核菌丝体的F1代担孢子的核型主要取决于双核亲本的组成。【结论】香菇中担孢子交配型因子分离偏离理论预期是一种统计学意义的普遍现象;偏离程度栽培菌株大于野生菌株。  相似文献   

19.
福建灵芝科真菌资源及担孢子形态结构数据库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998-2000年,在标本采集和鉴定工作的基础上,整理出福建省灵芝科真菌名录(2属32种),明确福建省野生灵芝种类,并考察4种主要灵芝种类的生态习性, 分布情况及其适生树种。在人工驯化栽培的野生灵芝种类中,已实现人工栽培的主要灵芝Ganoderma lucidum;对短段木(原木)仿野生栽培的灵芝子实体(微粉末)的一般化学成分和糖、膳食纤维及灵芝三萜酸等功能性成分进行了分析。同时,测定了灵芝G.lucidum孢子粉化学成分,并采用超声波破壁-电子探针技术研究其孢壁结构;采用计算机多媒体创作工具,建立福建灵芝科真菌资源及主要属种多媒体。  相似文献   

20.
用不同的热刺激温度和时间处理草菇担孢子并进行不同的培养基和碳源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适宜的热刺激可促进草菇担孢子的萌发,45℃热激30min萌发率达8.7%,而无热刺激处理仅1.2%;PDA培养基比CYM培养基更利于草菇担孢子的萌发;添加蛋白胨和酵母膏可促进萌发,并使萌发后的菌丝生长浓密;草菇担孢子在蔗糖、麦芽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中的萌发率显著高于乳糖为碳源的,而乳糖又显著高于葡萄糖,四者的萌发率分别为32.1%、30.0%、24.0%和18.2%;萌发后的菌丝在葡萄糖为碳源的培养基中生长最好,而在乳糖培养基中生长最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