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仙居县杂交中晚稻细条病常年重发 ,分析原因 :一是农民习惯于用病草捆扎秧苗 ;二是单双混栽程度的不断上升 ;三是大面积种植的杂交组合均不抗病 ;四是气候条件有利于病害发生 ,特别是连晚易感生育期遭遇台风暴雨多发季节 ;五是肥水管理不当。针对其发生原因提出了以农业防治为基础 ,药剂防治为辅助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2.
仙居县地处括苍山麓 ,是典型的山区县。水稻细条病发生始见于 1 987年 ,现已上升为杂交水稻的主要病害。杂交中晚稻常年发生面积占种植面积的70 %以上。一般田块损失 5%~ 2 0 % ,重病田块损失3 0 %~ 40 % ,且病害发生有不断加重的趋势。为进一步开发和做好水稻细条病的综合治理工作 ,我们对该病发生流行的因子及防治技术进行了较系统的调查和研究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流行因子分析1 .1 病源(1 )初侵染来源 :带病种子和病稻草是该病的主要初侵染来源。其中带病种子既是初侵染源 ,又是该病远距离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县细条病始见于 1…  相似文献   

3.
沈建新  董国Kun 《江西植保》2001,24(2):44-46,49
仙居县杂交中晚稻细条病常年重发,分析原因:一是农民习惯于用病草捆扎秧苗,二是单双混栽程度的不断上升;三是大面积种植的杂交组合均不抗病;四是气候条件有利于病害发生,特别是连晚易感生育期遭遇台风暴雨多发季节;五是肥水管理不当,针对其发生原因提出了以农业防治为基础,药剂防治为辅助的综合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4.
孙正明 《植物检疫》1993,7(5):393-394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oryzicola是国家规定的植物检疫对象。该病发生以后,一般病田可减产10%~20%,重病田可达4~6成。近年来,该病在我国南部稻区呈传播蔓延趋势,已危及水稻生产的安全。尤其在杂交水稻制繁种基地,一旦发现该病,则直接影响水稻种子的使用,其后果更为严重。实践表明,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可随带病种  相似文献   

5.
黄茂进 《植物检疫》1999,13(1):61-61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简称细条病)是国内植物检疫对象,1983年在我市双季晚稻上始发流行,此后每年在晚稻上均有不同程度发生危害,且发病面积逐年扩大,危害加重,成为水稻上的主要病害。为了控制细条病发生,减少损失,笔者在摸索其发生流行规律的基础上也进行了综合...  相似文献   

6.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以下简称细条病)是一种检疫性病害。贵州省镇宁县于1999年8月10日首次在大山乡沙戈村发现,3年来均有不同程度的发生及 危害,一般田块造成损失5%~10%,严重的高达30%,远望稻田一片枯黄。为了控制此病在该县蔓延危害,探讨一套可行的综防技术,笔者几年来对该  相似文献   

7.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综合防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细菌l生条斑病(简称细条病)属于重要植物检疫性病害之一。该病传播途径多,蔓延速度快,发病时间长,防控难度大,近年来湖北省水稻细条病的发生面积逐年在扩大,新疫情点在增加,如不采取得力措施,加大防控力度,将给水稻生产和粮食安全造成重大威胁。为防止水稻细条病的进一步扩散蔓延,确保水稻生产安全,2009.2010年湖北省植保总站在潜江、天门、沙洋、枝江、荆州等地举办示范样板,广泛开展水稻细条病综合防控技术推广应用,堵防并重,扑控结合,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8.
方养平 《植物检疫》1993,7(2):152-152
我县自1987年发现水稻细菌性条斑病(下面简称细条病)以来,经过5年综合防治,取得一定经验,效果显著。 1991年全县早晚稻种植面积50.31万亩,实行综合防治细条病面积26.7万亩、占53%。细条病发生面积从1990年8532.45亩,下降到1991年4891.75亩。  相似文献   

9.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是国内植物检疫对象之一,多年来,此病在杂交水稻发生面积大而严重.为了控制、扑灭其发生,促进杂交水稻的发展,在自治区植保总站的支持下,玉林地区于1985~1987年,分别在北流县隆盛镇糖梨径和陆川县马坡镇介洞水稻杂交制种基地,进行了大面积综合防治试验.针对这两个基地在1984年晚稻曾不同程度地发生过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制种单位提出开辟新的基地有实际困难,而当地群众又坚持要搞水稻杂交制种的现实,我们选择了这两个疫区基地,根据“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采取了重点放在消灭病原菌,杜绝初次侵染为重要环节,进行了综合预防的技术探讨,结果,大面积采用综合防治方法,在水稻杂交制种基地预防水稻细条病的发生.效果是显著的,其中又以杜绝病源措施起决定性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0.
人工接种及病区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种植感病品种情况下,气温决定了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发生与否和潜育期的和短衣病斑长度;病害发生的最低温为12℃,发病最适温度为25-30℃以上,而湿度决定此病发病率及严重度。结合主成分分析,该病在田间的流行取决于温度/湿度及降雨量。台风暴雨造成的伤口有利于病害的流行。  相似文献   

11.
为准确检测水稻白叶枯病菌、细菌性条斑病菌及这两种病菌的复合发生,利用软件DNAStar分析比较这两种菌的部分核酸序列,设计了检测这两种病菌的特异性引物。引物Xoo F-Xoo R能特异性扩增出水稻白叶枯病菌中一条大小162 bp的条带;引物Xooc F1-Xooc R1和Xooc F2-Xooc R2能够分别特异性扩增出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中690 bp和945 bp的条带。通过优化PCR反应条件,成功建立了多重PCR技术,可以对不同国家的水稻白叶枯病菌和细菌性条斑病菌进行准确检测,对由这两种病菌引起的复合侵染实现了准确诊断。  相似文献   

12.
 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和细菌性条斑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icola)是水稻种子产地检疫中最重要的两种检疫对象,且同属于水稻黄单胞杆菌。本研究基于生物信息学技术构建比较基因组学算法对两种病原的全基因组序列比对分析,得到一系列能够区分两种病原的特异性PCR引物。结合简单的PCR技术及全自动DNA分析系统,我们选取了12对引物分别对23株水稻白叶枯病菌和5株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及其它相关菌株进行验证。结果获得了2对显性标记(Xoo-Hpa1和Xoc-ORF2)以及3对共显性分子标记(M568、M897和M1575)可以达到理想的区分检测两种病原的效果。分子标记的检测灵敏度从5×104到5 × 107cfu·mL-1不等,且从水稻种子浸提液中也能成功地检测水稻白叶枯病菌和细菌性条斑病菌。本研究丰富了检测标记的靶位点,并有效的结合了高通量检测的手段对多位点联合分析,增强了检测的可靠性,有望在今后的植物检疫及病原鉴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水稻品种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抗性鉴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用致病力强的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Rs105对206个水稻品种进行抗性鉴定,结果表明,供试品种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的抗性存在明显差异,粳型水稻的抗性一般比籼型水稻好。品种抗侵入和抗扩展呈显著相关关系(r=0.7949)。  相似文献   

14.
利用PCR技术专化性检测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设计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的专化性引物,并建立相应的PCR检测体系,分别对31株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和15株水稻白叶枯病菌及其它相关菌株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建立的PCR检测体系可专化性检测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而水稻白叶枯病菌和其它菌株均没有扩增信号。检测灵敏度可以达到20个细菌菌体,从自然发病和人工接种发病的水稻种子成功地检测出条斑病菌。实现了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的快速和专化性检测。  相似文献   

15.
水稻条斑病细菌类Harpin蛋白的纯化与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用硫酸铵沉淀、制备等电聚焦电泳、阴离子交换层析等方法从水稻条斑病细菌(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icola,Xooc) RS105菌株突变体M51菌体破碎液中纯化出可激发烟草产生过敏性反应(hypersensitive response,HR)的蛋白类物质,分子量约为25.5 kDa。该物质与梨火疫病菌(Erwinia amylovora))的HarpinEa和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Xoo)的HarpinXoo具有相似的生物活性和理化特性:可激发烟草产生典型的HR反应;对热稳定,对蛋白酶K敏感;RNA转录抑制剂放线菌素D、蛋白质合成抑制剂环己酰亚铵和钙离子通道阻断剂氯化镧能够抑制该物质激发烟草产生HR;该物质具有诱导烟草抗TMV的功能。据此,将该物质命名为类Harpin蛋白(Harpin-like protein,HLPXooc)。  相似文献   

16.
X. Chen  C. Sun  P. Laborda  Y. He  Y. Zhao  C. Li  F. Liu 《Plant pathology》2019,68(2):288-296
Rice bacterial leaf streak (BLS), caused by 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icola (Xoc), is a prevalent disease worldwide. Melatonin, an indoleamine with the chemical name N-acetyl-5-methoxytryptamine, is known to inhibit the growth of human pathogenic bacteria. However, the impact of melatonin on agricultural pathogenic bacteria remains poorly understood. In this study, the effect of melatonin on Xoc was investigated. Exogenous melatonin (200 μg mL−1) significantly inhibited the growth of Xoc and reduced the mRNA expression level of seven cell division-related genes. Melatonin reduced the pathogenicity of Xoc towards the susceptible rice IR24. The lesion length in IR24 infected by Xoc pretreated with melatonin (200 μg mL−1) was more than 23% smaller than the lesion length of the control group. Similarly, infection of IR24 leaves by Xoc pretreated with melatonin (200 μg mL−1) reduced the bacterial population by 45%. The biofilm formation, swimming motility and extracellular protease activities of Xoc also decreased under melatonin treatment. Melatonin only slightly changed the morphology of Xoc but significantly reduced the mRNA expression of toxin genes. Furthermore, treating leaves with exogenous melatonin reduced the incidence of BLS by 17%. It is reported for the first time that melatonin reduces pathogenicity and may serve as a bactericide for controlling BLS disease.  相似文献   

17.
 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 oryzae, Xoo)和条斑病菌(X. oryzae pv. oryzicola, Xoc)在非寄主烟草上产生过敏反应(HR)和在寄主水稻上具有致病性,是由hrp致病岛决定的,其中HrpG为关键调控因子。Xoo和Xoc侵染水稻途径和在水稻上产生病害症状的不同,是否与hrpG基因有关,还不清楚。本研究利用反向遗传学方法获得了Xoo和Xoc的hrpG突变体PΔhrpG和RΔhrpG,并用hrpGXoo基因和hrpGXoc基因分别互补上述2个突变体,获得了相应的互补菌株。致病性测定结果显示,PΔhrpG和RΔhrpG突变体丧失了在水稻上的致病性和在非寄主烟草上产生HR的能力,而hrpGXoo基因和hrpGXoc基因可分别互补上述突变体至野生型水平。利用GUS报告基因检测基因启动子活性发现,hrpGXoo和hrpGXoc的启动子活性没有显著差别;RT-PCR和Western杂交结果显示,hrpG基因交叉互补菌株中HrpG调控的下游基因hrpX、hpaR、hrcT、hpa2和hrpD6的表达没有差异,且III型分泌系统分泌蛋白Hpa2的分泌性没有受到影响。这些结果表明,稻黄单胞菌hrpG基因可在Xoo和Xoc中交叉互置,位于其上游和下游的调控途径可能相似,而决定Xoo和Xoc在水稻上的侵染途径以及所致病害症状差异可能与hrpG基因位点无关。  相似文献   

18.
应用数学模型模拟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发生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影响水稻稳产、高产的主要病害--水稻细菌性条斑病,并应用数学模型模拟该病的发展动态,直观地反映了该病的病情走势,对于分析其发展过程,及时进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中生菌素对水稻白叶枯病的防治机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对不同白叶枯病抗性水稻品种用200μg/ml中生菌素55℃温汤药液浸种,自然降温,秧田3—4叶期和移栽前5d各用30μg/ml中生菌素处理后,于成株期剪叶接种白叶枯病菌。结果表明中生菌素前期处理,于成株期接种白叶枯病菌时,高抗、中等抗性和感病品种中过氧化物酶、苯丙氨酸解氨酶和多酚氧化酶3种酶活性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且以中等抗性品种酶活提高最多,接种24和48h,3种酶活性较清水对照分别增加26.92%、26.74%、24.06%和7.09%、1.31%、1.60%。盆栽试验表明,中生菌素对中抗品种的防治效果最好,达58.4%。说明中生菌素对水稻防御酶活性的诱激作用是其防治白叶枯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20.
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拮抗细菌的筛选、评价与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江苏省南京、泰州、扬州和宿迁等地区水稻田采集水稻病叶、健叶、根围土等样品90份,分离纯化得到1173个细菌分离物,对其进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Xanthomonasoryzaepv.oryzicola皿内抑制试验,共获得12株拮抗能力较强的细菌,其中4株拮抗细菌抑菌圈直径大于27mm。盆栽试验结果表明,12株拮抗能力较强的细菌中有4株对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防效大于50%,其中菌株Lx-1l盆栽防效达62.5%。大面积示范试验结果表明菌株Lx.11田间防效达60.2%,显著高于化学药剂20%叶枯唑的防效(51.2%和45.8%)。形态特征、理化特性和分子鉴定分析确定菌株Lx.11为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amyloliquefacien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