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有利于提高农村土地利用率,增加建设用地存量,也是推动城乡土地市场一体 化的重要途径。流转潜力测算是量化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数量、合理安排建设用地指标的重要依据。针对现有测 算模型中未考虑经济发展速度差异、保障性预留比例区域特征不明显等现象,运用经济分析和手段建立农村集体建 设用地流转的潜力测算模型。并以重庆为例,以2011 年为基期年,对重庆市各区县2020 年相关修正指标数据进行 预测。并根据复垦修正系数确定保障性建设用地比例,对重庆市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现实潜力加以测算。结果 表明院(1)重庆市到2020 年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现实潜力达到19 800.48 hm2,流转区域差异明显,主要分布在渝 西经济走廊在内的一小时经济圈;(2)通过对流转潜力计算模型的改进,使得土地流转潜力总量和各区县分布和顺 序更加精确,对于提高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潜力计算精度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制度建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中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现状分析,提出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前提,再次基础上提出了一些制度上的建议:完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法律制度、集体土地利用规划制度、集体建设用地地价管理制度、集体建设用地地籍管理与登记制度、建立集体建设用地产权交易中介机构、建立集体建设用地产权交易中介机构、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收益的分配制度。确保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健康有序。  相似文献   

3.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潜力评价是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价值实现和城乡统筹发展的客观依据,为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理提供依据.本研究首先界定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潜力的内涵,而后建立模型,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综合确定指标权重,对河北省易县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潜力进行估算,并划分不同类型,结合地域特点因地制宜分析各区流转潜力,以促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高效有序流转.  相似文献   

4.
为了推动贵州省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工作有序、高效开展,研究综合采用实地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和统计分析法从流转的主体、形式、规模、价格、收益分配以及农户意愿等方面分析贵州省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现状和问题,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了推进贵州省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工作有效开展的对策建议。现状如下:(1)流转意愿较强;(2)流转形式和主体丰富多元;(3)自发隐形流转普遍,流转无序化现象严重;(4)流转规模不集中、规模小、区位差异明显;(5)各地区流转收益分配方式存在差异,缺乏流转定价标准。在实践中存在缺乏具体政策规范、欠缺符合地域特点的集体建设用地发展模式,流转利益滋生违法用地现象,隐形流转扰乱流转市场管理等问题。建议加快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建设,严格控制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增量,积极探索流转市场管理机制,合理分配流转收益,构建集体建设用地基准地价体系,因地制宜,探索符合贵州省的集体建设用地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5.
在新形势下,基于中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现状,探讨了我国集体建设用地的流转机制和保障机制,分别提出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长期和短期路径,并提出为规范我国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保障各方利益,政府应提供法制建设、制度环境、发展规划、改革税制、社会监督等方面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6.
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制度改革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行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制度存在很大缺陷。笔者分析了现行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制度存在的4 个主要缺陷, 并提出改革现行征地制度、完善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制度的设想。  相似文献   

7.
杨希越 《现代农业科技》2011,(15):394-395,397
在回顾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相关概念的基础上,阐述了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必然性和客观性,重点综述了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运行模式,包括流转的形式、流转的模式以及流转的收益分配,也对近年来学者们关于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的建议等方面的主要内容和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梳理。以期对我国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发展与深化研究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一些经济较发达的城乡结合部形成了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的隐形市场。我国法律上并没有承认该流转的合法地位,但是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自由流转的趋势却愈演愈烈、屡禁不止。本文将对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的必然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通过分析海南省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现状及流转交易特征,借鉴国内其他省市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试点经验,结合国际旅游岛建设背景下海南省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面临的有利条件,合理设计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制度与模式,构建了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市场体系,统筹城乡经济发展,合理优化配置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10.
我国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客观上要求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权进行流转。在分析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问题的基础上,从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建立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运作制度、制定配套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法律法规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1.
当前许多省市都出台了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管理办法,结合实践对集体建设用地流转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如对流转限制过多、流转收益分配混乱、流转方式单一等问题进行了分析介绍。  相似文献   

12.
加强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管理以促进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的完善,关键在于相关法律法规的修改、土地产权的明确、流转条件和范围的界定、流转方式和年期的确定、流转程序的规范化、流转收益分配制度的健全、集体建设用地评价体系的构建、集体建设用地交易制度的创建,以及土地利用的统一管理.  相似文献   

13.
利用文献资料法、实证研究法,对甘肃省陇西县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进行实证研究,指出法律不完备成为农村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流转的制约因素,收入分歧已成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的难点,主体不明、产权模糊、缺乏统一流转平台、不符合规划用途管制等因素严重制约着农村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流转。为全面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合法有序流转,必须修改完善《土地管理办法》等相关法律,出台《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流转管理办法》,建立科学的流转利益分配机制,加强规划管控,完善流转机制,加快推进不动产统一登记。  相似文献   

14.
王琳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3):19139-19141,19145
通过对集体建设用地在流转过程中的“入股”方式的文献调研,并对近年来学者比较关注的集体建设用地入股方式进行分类整理、并对“入股”流转形式的产权结构特征、社会效应、问题与对策及实施条件进行总结,以期为集体建设用地入股的进一步探索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审视新形势下规范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意见出台缘起的背景,洞悉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放开流转的意义,并探究其理论基础,提出完善建议。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历史分析法;理论联系实际。研究结论:必须打破城乡二元体制的限制,允许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我国当前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现状、简要分析了存在问题。据此,提出了完善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制度的几点思考。  相似文献   

17.
全坚  韦燕飞  严志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6):16191-16193,16196
我国建设用地市场城乡分割的现状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城乡统筹发展的进程。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扭转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状态,促进耕地保护和土地集约利用,确立国有与集体土地所有权主体平等地位,实现城乡统筹发展的需要。建议按照严格界定经营性和公益性用地、平等开放和同等待遇、切实保护农民的根本利益、完善集体土地所有权的原则,加快集体建设用地市场建设,完善土地征收和征用市场,设立城乡统一的流转方式,实行地、价、权的进一步统一,构建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  相似文献   

18.
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及收益分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方文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4):13428-13431
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是工业化城市化发展进程的必然结果,也是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和实现土地资产价值的内在要求。收益分配是土地流转中的核心问题。正确界定农村集体非农建设用地的内涵,探究农村非农建设用地流转的动因、内在机理和形式,分析不同类型和不同流转方式下收益分配的矛盾及其影响,是推进集体非农建设用地流转,进一步规范现有集体建设用地流转机制,制定流转的各项政策法规和制度创新的核心所在。  相似文献   

19.
傅孙萍  李建成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4):16966-16969
在对泉州市农村集体土地流转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的现状,并指出土地流转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针对农村集体土地流转的问题提出解决对策和建议,为泉州市全面开展农村集体土地流转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