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介绍了江淮地区小麦主要病虫害,如小麦赤霉痛、小麦白粉病、小麦锈病、小麦蚜虫、小麦吸浆虫和麦蜘蛛的识别特征和危害症状,提出防治这些病虫害应以预防为主,在加强栽培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的基础上,在发病初期及时施用化学药剂,以达综合防治的目的。为减轻江淮地区小麦病虫害危害,提高小麦的产量和品质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湖北小麦病虫害主要有:赤霉病、条锈病、白粉病、纹枯病和小麦蚜虫。针对湖北省小麦各生育期病虫害发生特点.制定如下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以有效减轻病虫害对小麦的危害。  相似文献   

3.
小麦生长中后期是多种病虫害高发、重发期,病虫危害直接影响小麦产量和品质,综合防治各种病虫害是夺取小麦丰收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4.
小麦主要病虫害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总结小麦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及危害症状,针对小麦病虫害的发生种类提出具体防治方法,以为小麦病虫害的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对小麦病虫害发生与防治措施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是我国北方地区广泛种植的粮食作物,在其整个生长过程中都会受到病虫害的危害,病虫害已经成为严重影响小麦产量和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加强对小麦病虫害的研究和分析,进而研究小麦病虫害的发病特点,提出了相应的防治对策,为更好的提高小麦的产量和质量奠定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正>小麦病虫害是小麦生产的大敌,小麦病虫害防治的好坏与小麦的产量、品质关系极大。冬小麦病虫害的发生与气候条件、栽培管理、生长发育和地块类型有着很大关系,本文总结了冬小麦病虫害防治技术,供参考。1小麦病虫害的种类及其特点危害冬小麦的病害主要有小麦锈病、小麦白秆病、小麦根腐病、赤霉病等。虫害主要有蚜虫、吸浆虫等,下面就对冬小麦的主要病虫害发生原因和特点逐  相似文献   

7.
随着温度的不断升高,小麦快速生长,随之而来的病虫害也开始发生,特别是中后期,小麦杨花、灌浆期,是防治小麦病虫害的有利阶段。该文介绍了小麦病虫害的危害特征及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8.
病虫害是影响小麦丰产的主要因素,想要保证小麦整体发展,要最大程度的减小病虫害的危害,药剂拌种就是一种有效措施。该文针对药剂拌种防治小麦病虫害技术进行分析,提出这项技术在小麦病虫害防治工作的意义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9.
小麦是我国种植的主要农作物之一,但小麦的生产过程中,会受到病虫害的影响,笔者对小麦可能产生的病虫害主要类型加以分析,并提出防治对策,以有效地预防和防治小麦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  相似文献   

10.
我国是一个农业生产大国,小麦无论是种植面积和产量都在我国粮食生产中占据主要地位。所以,要想实现小麦的高产增收,控制小麦病虫害危害是关键举措。在小麦病虫害的防治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抓住治理的最佳时机,多措并举,把病虫害防治贯穿于整个麦田管理的全过程。坚持预防与防治相结合的方式,多措并举,综合防治,降低病虫害对小麦造成的各种危害,从而为小麦丰产丰收奠定坚实的基础,为我国实现供给侧改革做出应有的贡献。本文就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进行了简要分析阐述。  相似文献   

11.
对2013年河北省冬小麦病虫发生情况和特点进行了概述;针对2013年小麦病虫害发生程度轻于往年的原因进行了详细分析,确定了小麦重大病虫防控工作对于保障粮食生产安全的重要性。提出了在创建重大病虫防控体系中,采取“政府主导、企业运作、农民监督”方针的建议,从而保障重大病虫防控的效果和质量。  相似文献   

12.
高琪娟  李梦飞  李旸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5):17788-17789
介绍了安徽省小麦病虫害监测系统的框架搭建以及利用SharpMap类和AJAx技术构建信息监测系统的方法和关键技术,最后示例说明了安徽省小麦病虫害监测系统核心功能实现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高波 《农业灾害研究》2020,10(2):3-4,12
采用试验示范,通过农业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科学用药等多种途径控制稻、麦病虫害,集成稻、麦化学农药减量控害技术,实现病虫综合治理、保护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4.
小麦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主要的食物来源,农业发展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 文围绕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在小麦上的应用与研究展开了深入探讨,阐述了小麦病虫害种类, 并提出了可行性应用对策。  相似文献   

15.
小麦是三大谷物之一,也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要实现小麦高产、优质、丰产丰收, 不仅要提高小麦种植技术,还应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因此,探索小麦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具 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小麦种植为切入点,结合小麦种植的特点,分析了小麦种植技术 要求,探讨了小麦种植的病虫害及其防治策略,旨在说明优化小麦种植技术、防治病虫害的重要 性,以期为小麦种植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6.
针对陇东冬小麦主要病虫发生规律和危害特点,从确定重点防治对象,做好测报工作;利用薄弱环节防治病虫;立足全局预防远距离传播;利用农业防治措施;利用天敌资源及合理采用化学防治措施等方面提出了陇东冬小麦病虫无公害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17.
小麦是中国主要粮食作物,栽培品种多、种植面积大、分布区域广、生长周期长,容易遭受病虫害威胁,快速监测和准确识别病虫害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基于前期构建的小麦物联网监控系统平台,研发了集成图像获取、图像识别诊断于一体的应用系统。初步研究了小麦比较常见的三种病虫害的识别与诊断方法,并利用图像分割、特征提取及数字图像分类识别技术,将物联网系统获取的感白粉病、锈病、蚜虫的不健康叶片与健康小麦叶片的图片分别进行对比实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识别率都较为理想,其中白粉病的识别率为82.5%,锈病、蚜虫和健康叶片的识别率都在95%以上。将病虫害图像识别技术与物联网技术结合,方便病虫害图像的远程传输、多点获取等优点,大幅度提升对病虫害远程识别和诊断能力,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8.
乙酰辅酶A 羧化酶( ACC)是一种生物素酶,分为同质型和异质型两种类型,可以催化 脂肪酸合成,是脂肪酸合成过程中的限速酶,广泛存在于生物界中。动物中的乙酰辅酶A 羧化 酶属于同质型,分为ACC1 和ACC2 两种亚型。本文综述了动物中ACC 的结构功能及ACC 在 动物中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未来发展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19.
为筛选防治小麦地下害虫、土传病害的高效、低毒化学种衣剂,试验选用32%戊唑·吡虫啉悬浮种衣剂(奥拜瑞)、26%苯甲·吡虫啉悬浮种衣剂(大决战)、27%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酷拉斯)、22%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拌多乐)、22%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燕化安保)、38%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巧易)、22%苯甲唑·吡虫啉·萎锈灵悬浮种衣剂(金麦红)、15%五硝·辛硫磷悬浮种衣剂(海兰)、23%吡虫·咯·苯甲悬浮种衣剂(燕化保粒泰)共9种市场上代表性化学种衣剂,分别按推荐最低用量经包衣机搅拌均匀包衣小麦种子,出苗后7 d调查各处理药害,播种20 d后调查地下害虫种类及虫口数,灌浆期调查小麦土传病害发生情况,收获期调查小麦株高、产量构成因素。分析表明:27%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酷拉斯)处理未发现地下害虫,防效最佳;32%戊唑·吡虫啉悬浮种衣剂(奥拜瑞)、26%苯甲·吡虫啉悬浮种衣剂(大决战)、27%苯醚·咯·噻虫悬浮种衣剂(酷拉斯)对小麦茎基腐病防效在80%以上,并能显著增加小麦株高、单位公顷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结果表明,9种化学种衣剂防治小麦地下害虫、茎基腐病效果差异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