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胚龄和基因型对小麦幼胚体细胞胚性无性系的诱导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幼胚胚龄和供体植株的基因型都会影响小麦幼胚体细胞胚性无性系的产生。胚龄对小麦幼胚体细胞胚性无性系的高频率诱导有显著影响 ,表现为愈伤组织诱导率 (出愈率 )和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在不同胚龄下差异显著。在最适胚龄条件下 ,基因型对小麦幼胚培养出愈率的影响不大 ,而主要影响胚性愈伤组织的发生频率。在培养当代 ,以小偃 2 2、千斤早和西农 88(1)的培养效果为最好  相似文献   

2.
激素对小麦幼胚胚性无性系高频率诱导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3.
激素对小麦幼胚胚性无性系高频率诱导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研究了 3种外源激素对 3个小麦品种 (系 )幼胚体细胞胚性无性系高频率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 :2 ,4- D能显著促进小麦幼胚体细胞胚性无性系的形成 ,并存在着基因型间的差异 ,在小麦体细胞无性系形成中起主要作用。其最佳适用质量浓度为 2 .0~ 3.0 m g/ L ,2 ,4- D的这种作用能被培养基中加入的细胞分裂素所加强 ,这种作用在不同的细胞分裂素间是有差异的 ,在质量浓度 0 .1~ 2 .0 m g· L- 1 内 ,随 KT浓度的升高 ,6 - BA浓度的降低 ,胚性愈伤诱导率提高  相似文献   

4.
小麦幼胚体细胞无性系及其继代过程的微观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了由小麦“千斤早”和“小偃22”幼胚离体培养产生的体细胞胚性无性系继代过程中微观结构的变化,以及胚性无性系和非胚性无性系的结构差异。结果发现,小麦“千斤早”和“小偃22”的幼胚体细胞胚性无性系的微观结构存在较大差异,主要表现在体细胞之间的组织形式上,胚性无性系发生能力强的小麦具有较好的细胞组织形式,胚性无性系发生能力弱的小麦其体细胞组织形式也较差。随着继代次数的增加,体细胞胚性无性系在组织结构上趋于无序化,且这种无序化的进程也受到小麦基因型的影响:对于耐离体培养小麦,在经历多次继代后,组织的有序化程度仍然保持着较高的水平;对于胚性无性系产生频率低的小麦,不仅其早期培养过程中胚性细胞所占的比例较低,且组织间的有序性很快在有限的继代过程中趋于崩溃。  相似文献   

5.
小麦幼胚愈伤组织培养和抗赤霉病体细胞筛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相似文献   

6.
7.
本试验以小麦与堰麦草属间杂种的幼嫩叶片、茎节、叶鞘和幼穗为外植体进行了离体培养。结果表明,不同基因型和不同外植体之间的愈伤组织诱导率及分化率都存在明显差异,愈伤组织的诱导率及分化率均以幼穗外植体为最高,余者较低。最终,建立了各种供试基因型的体细胞无性系。  相似文献   

8.
小偃 2 2是选用具有多种优良性状的小偃 6号、小偃 10 7和著名的抗病材料 775 - 1为亲本 ,采用复合杂交 ,以常规系谱法为主选育而成的一个小麦新品种。它属于中间偏多穗类型 ,产量三因素在较高水平上达到协调 ,具有株型结构好、结实性突出、增产潜力大、品质优良、综合抗病性好、抗旱耐寒、抗倒性强、适应范围广等优点 ,1998~ 2 0 0 0年累计种植 89.3万 hm2。  相似文献   

9.
以阿勃小麦缺体植株未抽出的幼穗为外植体,通过离体培养获得了幼穗愈伤组织和再生植株,从而建立了这些缺体的体细胞无性系。不同缺体间在幼穗愈伤组织诱导率及分化率上表明明显差异,阿勃2D缺体的幼穗愈伤组织诱导率和分化率最高,缺体小麦幼穗愈伤组织诱导率和分化率与缺失的染色体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小麦幼胚体细胞无性系在继代过程中发生的组织化学变化以及胚性和非胚性无性系的POD活性和组织化学差异。【方法】以小偃22等12个小麦品种(系)幼胚为试材,诱导愈伤组织,测定其POD活性,并采用番红-固绿染色法观察小麦幼胚胚性无性系在继代过程中的组织学变化及其与非胚性无性系的组织结构差异。【结果】与非胚性无性系相比,小麦胚性无性系的POD活性较高。在组织切片上,胚性无性系(胚性愈伤组织)细胞排列有序,体积小,核大,胞质浓厚;个别细胞出现纤维素化的细胞壁,胚性细胞团与周围细胞呈明显的隔离状态,有体细胞胚和纤维素化的环纹导管出现。非胚性无性系的细胞排列松散,组织性差,细胞质稀薄,核小或无,多为薄壁细胞,其细胞壁多木质化,有木质化的导管出现。在继代过程中,以小偃22为代表的小麦品种,其幼胚胚性无性系有胚性细胞团积聚,在组织表面或内部有胚状体分化,个别组织中甚至有环纹导管出现;而非胚性无性系除具有上述非胚性细胞的特征外,不能或很少出现胚性细胞团和胚状体。【结论】与非胚性无性系相比,胚性无性系具有更好的细胞组织性和较高的POD活性,胚性细胞比例更高。小麦幼胚无性系在继代过程中发生的胚性降低与细胞的组织化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11.
试验以IE8515-28(77(2)春品种的胚培后代)14个早熟株系的IE5代植株为材料,观察植株后代花粉粒育性.结果表明.小麦未熟胚离体培养后所产生的后代,结实均表现正常,但在成熟花粉粒育性观察中发现空瘪、小型以及多萌发孔等畸形花粉粒.而且不同株系各种异常花粉粒所占比例不同.说明胚培无性系后代遗传基础受到深刻影响,包括小孢子形成和发育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2.
在前文研究基础上 ,轰击的 2 80 4个幼胚经 L - PPT筛选后共获得 2 5 9个抗性愈伤 ,对其中 2 0 0个抗性愈伤组织和再生的 32个植株 GU S gene的表达进行组织化学检测 ,以及再生植株的 PCR检测。研究结果表明 ,有 4 5个抗性愈伤组织呈 GUS阳性。32株再生植株中获得 4个抗性株系 ,经 X- Gluc染色 ,在花药中检测到 GU S基因表达 ,PCR检测也呈阳性 ,而在对照和其它再生植株中未发现 GU S和 BAR基因表达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采用在田间条件下栽培的6个不同基因型的未熟胚培再生植株后代(IE_2),分析其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结果表明,在成熟期、株高、产量性状以及抗病性方面均表现明显变异。但基因型间反应不同。同一基因型的株系间或同一株系内仍存在分离。IE_2代所观察到的表型变异在以后世代中的遗传稳定性和选择利用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陕西关中中部灌区12个小麦品种幼胚脱分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璟琦  马伶  魏翠 《安徽农业科学》2012,(18):9615-9616,9687
[目的]对陕西关中中部灌区推广的12个小麦品种幼胚脱分化特性进行研究,以筛选出优良转化受体的基因型。[方法]供试小麦品种为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小偃22、西农9871、西农979、阎麦8911、西农889、西农2611、陕麦159、陕农138、西农2000、西农3517、小偃216和西农538。培养基A:MS基本培养基+2,4-D 2.0 mg/L+6-BA 0.5 mg/L+蔗糖30 g/L+琼脂4 g/L;培养基B:MS基本培养基+2,4-D 2.0 mg/L+6-BA 0.5 mg/L+AgNO32.5 mg/L+蔗糖30 g/L+琼脂4 g/L。培养温度25~26℃,暗培养,28~35 d继代培养1次。[结果]不同小麦品种之间愈伤组织的形成时间、愈伤组织诱导率、胚芽率和胚性愈伤组织诱导率明显不同,且在2种培养基间的波动趋势具有一致性;培养基中附加的AgNO3可以减轻胚发芽的发生概率而促进胚性愈伤组织产生;12个品种中,小偃22、陕农138和小偃216表现出较好的脱分化综合性状,可用于小麦的基因转化研究。[结论]该研究可为建立高效稳定的小麦植株再生体系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不同小麦品种成熟胚愈伤组织诱导及分化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以长江流域及华中地区推广的24个小麦品种为材料,分析、比较其成熟胚在3种诱导培养基和1种分化培养基上的愈伤诱导和分化频率。结果表明:不同诱导培养基在愈伤诱导率上存在显著差异,添加ABA的MB5培养基诱导效果最佳;不同小麦品种对培养条件的反应不同,华9943、华9914等4个品种在3种培养基上的诱导频率相同,而其余品种在3种培养基上的愈伤诱导率差异极显著。在分化绿点和成苗率上,品种间差异十分明显,农大146、苏麦6号、扬麦158、华麦12号和华麦8号的再生力强。因此,在小麦成熟胚培养中,筛选优良的基因型培养基组合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6.
利用基因枪法将抗除草剂 Bar基因导入春小麦东农 774 2 ,IE4 7和辽 10。在本试验条件下以培养 2 0~ 2 2 d的幼胚为受体 ,在 80 ︼g·枪金粉量和 6 cm的轰击距离下的基因枪转化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7.
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胚培再生植株后代主要农艺性状变异的可遗传性及在小麦品种改良中利用的前景.结果表明,早熟及大粒性有很强的遗传力,株高也是可遗传的,所有性状在IE3代趋于稳定,IE4代完全稳定.某些优良的变异材料可直接应用于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