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一、棉花出苗率低的原因
1.整地作业质量差,达不到“齐、平、松、碎、墒、净”六字标准。主要是土地不平整,犁沟未合,表现为点片墒情不均,有些地方干土层过厚,点播器鸭嘴无法将种子点到墒上,造成不能出全苗。 相似文献
3.
彭松柏 《新农村(黑龙江)》2014,(6):200-200
棉花高密度栽培作为增产最直接最有效技术措施已经全面得到推广和应用,就我场棉花而言,已经实现了高密度栽培,理论株数在1.7~2万株。但实际生产中我们发现高密度栽培并没有实现干密度收获,在很大程度上收获株数低仍然是制约和影响棉花产量的主要因素。围绕如何提高棉花的出苗率和保苗率,实现高密度播种、高密度出苗和高密度收获,切实提高棉花单产,我们进行一些探讨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徐海峰 《新农村(黑龙江)》2014,(6):201-201
棉花高密度栽培作为增产最直接最有效技术措施已经全面得到推广和应用,就我场棉花而言,已经实现了高密度栽培,理论株数在1.865万株。但实际生产中我们发现高密度栽培并没有实现干密度收获,在很大程度上收获株数低仍然是制约和影响棉花产量的主要因素。如何提高棉花的出苗率和保苗率,实现高密度播种、高密度出苗和高密度收获,以切实提高棉花单产是我们须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6.
7.
8.
9.
介绍提高棉花倒三节成铃率和增加棉花产量的技术,包括化调化控、水肥运筹、病虫害防治、防止早衰等方面内容,以为棉花高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11.
南疆棉花出苗率的影响因素和一播全苗关键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俗话说"全苗三分收、断垄三分丢"。近两年南疆棉区由于各种因素造成棉花不能一播全苗。不少棉田"远看一片青、近看净窟窿",虽然是高密度播种,但并没有实现高密度出苗、高密度收获, 相似文献
12.
整地是指耕地后、播种之前对表层土壤进行碎土、松土、平土、镇压等各种加工的作业项目。整地作业的目的:一是为作物种子的发芽和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二是为保证高效、优质、低耗地完成后续作业创造必要的条件。提高整地作业质量,达到"齐、平、松、碎、净、墒"六字标准,为播种作业创造良好的条件,是实现一播全苗的前提和基础。一、棉花整地作业中存在的问题1.土地不平整土地不平整导致整地作业均匀度差,表现为:点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机播密植春玉米田间实际保苗率,以4个玉米品种(CI6502、M752、XY335和XY420)为试验材料,设置5个播种密度,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机播密植条件下,提高春玉米田间保苗率的措施。结果表明:采用John Deer公司1030型指夹式播种机,平均田间保苗率可达到85%~94%;采用国产小型指夹式播种机(2BZF-2吉林康达农机公司),平均田间保苗率可达到79%~88%。为保证出苗率达到计划种植密度,当种植密度低于7万株/hm2时,田间实际播种量应高于计划种植密度8%~10%;当种植密度高于7万株/hm2时,田间实际播种量应高于计划种植密度12%~15%。验证试验时采用国产小型播种机,结果表明当种植密度较低时(7万株/hm2),田间实际播种量应高于计划种植密度13%~15%;当种植密度较高时(7万株/hm2),田间实际播种量应高于计划种植密度17%~20%。提出机播密植条件下提高春玉米田间保苗率的措施:精细整地、适时播种、精心播种、适当提高用种量。 相似文献
14.
<正>随着种植结构的调整,村庄附近熟地、好地改种玉米、小麦,棉花良繁田大多为边缘和新开荒地。我们从调整灌溉方式、协调个体与群体矛盾、增加肥料投入及病虫害综合治理等技术入手,力争使整个良繁区籽棉单产由原来的每公顷4500~5250千克,提高到6000千克。 相似文献
15.
棉花制种高产高效技术措施有很多,笔者从事棉花制种多年,长期在湖北、湖南各个制种点上奔波,认为提高棉花制种产效的有效途径不外乎这几条:促集中成铃,促营养集中杂交铃,减少损耗,减少用工等。现介绍如下,以供长江流域广大种子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16.
整地作业的目的:一是为作物种子的发芽和生长创造良好的土壤条件;二是为保证高效、优质、低耗的完成后续作业创造必要的条件。提高整地作业质量,达到齐、平、松、碎、净、墒六字标准,为播种作业创造良好的条件,是实现一播全苗的前提和基础。 相似文献
17.
2002—2003年,由于气候原因,河南省棉区棉花出苗和苗病问题严重。通过研究温度和种衣剂对棉种的作用,找出解决棉花出苗问题的途径。在适和温度条件下,用卫福,华农,多菌灵,适时乐四种种衣剂对棉种的毛籽和硫酸脱绒籽进行处理。通过各处理的出苗率、病苗率、死苗率和出苗时间的调查,找出最佳处理。结果表明,用卫福种衣剂在温度为27℃时处理棉种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8.
19.
木薯是我区大宗的旱地作物,如何提高木薯的保苗率对提高木薯的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我区桂中北地区历年都不同程度存在保苗率低缺苗严重的问题。为探索1987年木薯种植后种茎腐烂普遍缺苗的原因,我们在雒容农场生产科的支持协助下,于1987年6月对该场5484亩木薯的缺苗问题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情况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