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家蚕一代杂交种母蛾微粒子病检疫之我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掌林 《中国蚕业》2002,23(1):45-48
家蚕母蛾微粒子病检疫方法诞生百余年来,为各国蚕种生产、科研、教学同仁普遍采用,成为防治微粒子病确保蚕业生产安全的有效方法.近几年来,随着茧丝绸产业结构的调整,质量意识的强化,蚕种生产单位及质量检验机构对母蛾微粒子病检疫工作更为重视并有较大投入,一代杂交种质量的提高有目共睹,已成业内外之共识.然笔者以为,做好此项工作尚须努力,思想认识应进一步深化,相关措施应更扎实、具体.  相似文献   

2.
潘丽芬 《江苏蚕业》2000,22(1):46-47
蚕种作为蚕桑生产乃至丝绸行业最基础的原料产品,因其具有鲜活、季节、专用的特点,故被称之为特殊商品,其质量的优劣,除直接影响到蚕农的利益外,还关系到整个蚕桑行业是否能健康、稳定、有序地发展。因此,蚕种质量的管理一直倍受管理、生产部门的重视。自1870年巴斯德查明家蚕微粒子孢子虫是引起家蚕微粒子病的病原,并证实具有胚种传染性和建立了母蛾检验淘汰有毒蚕种的方法以来,蚕种行业一直把母蛾微粒子病的检验作为蚕种质量检验项目中的重中之重来抓。我省在家蚕微粒子病的检疫上,无论是母蛾抽样数量,还是检验方法,都进行…  相似文献   

3.
母蛾检验样本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母蛾微粒子病是否具有代表性、科学性和准确性。各蚕种生产单位及检种室应从母蛾抽样袋蛾、蛾盒验收及烘晒处理保存等方面规范检蛾盒标准,确保母蛾检验质量。  相似文献   

4.
蚕种的新法抽检与集团磨蛾检查及其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家蚕微粒子病在我区分布较广,自1978年以来,一直威胁着蚕种生产,是我区主要蚕病之一。如何防除微粒子病,保证蚕种质量是蚕种生产上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为此,在检种实践中不断寻求检出毒率高、检种速度快的办法。从1981年春季开始采用根据概率理论设计的新法抽检蚕种母蛾,提高了毒蛾检出率;又从1986年春  相似文献   

5.
潘丽芬 《江苏蚕业》2000,22(4):50-51
1985年后,我省各级蚕种的母蛾微粒子病检疫均由省蚕种公司负责,并采用较先进的集团磨蛾检验方法。每年要检数十万个样本,以此推断样本对应批(段)蚕种的母蛾微粒子病检验合格与否。检验样本母蛾由各生产单位抽取装盒,然后送检。而袋蛾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母蛾检验是否具有代表性。科学性和准确性。从近几年一代杂交种送检蛾盒的情况来看,尚有少数的生产单位还不能按袋蛾标准进行袋蛾,在样本蛾盒送检时,时有发现袋蛾数量不足、蛾盒破损、蛾盒标记不清等送检蛾盒质量问题,给烘蛾、检验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为了规范送检蛾盒…  相似文献   

6.
张福林 《四川蚕业》2005,33(4):21-23
家蚕微粒子病是威胁蚕种生产最严重的传染性蚕病,从1996年至2004年,乐山市蚕种母蛾和成品微粒子病检疫检出不合格蚕种累计达75800余张,直接经济损失1516000余元。总结这些年的经验和教训,凡是桑叶全程消毒工作做得扎实的蚕种场,母蛾和成品微粒子病检疫的情况就非常好,  相似文献   

7.
蚕桑母蛾微粒子病标准化检验,由原来的母蛾镜检演化而来,是当前蚕种生产中预防本病具有高度精确性和信赖度的检验办法。亦称母蛾集团检查法。标准化检验主要借助于科学的抽样方法,新型的机械磨蛾与熟练的镜检技术,从而提高了检验工作效率。标准化检验的实施有利于搞活企业、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解决了生产单位、管理部门以前检验工作中解决不了的问题;促进了蚕种、蚕桑生产的发  相似文献   

8.
王欣 《中国蚕业》2023,(3):23-28
基于2018—2022年间江苏省家蚕微粒子病检验数据,分析了母蛾和成品卵微粒子病检验的数据变化、风险、监督抽查及样本数量和真实性等情况,讨论了蚕种生产企业在微粒子病检验中遇到的生产环境风险加大、质量管理水平滞后、自检能力不足、检验人员水平有限等问题,对提高企业自检能力、健全蚕种质量管理体系、加大质量监管力度等方面提出建议,以期推动江苏蚕种生产质量稳步提升,确保蚕农使用上放心合格的蚕种。  相似文献   

9.
普通蚕种成品检疫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家蚕感染微粒子病后的次代蚁蚕可检出微粒子孢子。其经卵胚垂直传染个体频率约30%左右。如依母蛾批毒率0.5%为容许极限,胚传病卵率的容许值是0.15%。且在整批散卵蚕种中呈超几何分布,故可运用f二项近似式进行数理统计,确定抽检数量及其合格标准。此项检疫是弥补母蛾检疫中难予判定的再检验;也是加强蚕种生产监管,全面提高蚕种质量,禁发重毒蚕种,确保丝茧育安全的商品化检疫。  相似文献   

10.
曾华明  吴钢 《四川蚕业》2006,34(4):11-14
四川在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期,家蚕微粒子病暴发,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在当时,母蛾微粒子病检疫合格的蚕种,农村大面积使用时,时有发生微粒子病、农民减产减收的情况。究其原因,一是蚕种质量检验检疫体系不健全,多为蚕种场自检;二是蚕种微粒子病检疫仅开展了母蛾检疫,因  相似文献   

11.
家蚕微粒子病是由家蚕微孢子虫(Nosema bombycis)侵染引起的一种家蚕疾病,可经胚胎传染给子代,对蚕桑生产危害很大,是蚕种生产中唯一的检疫对象。根据浙江省30多年来家蚕一代杂交种母蛾微粒子病检疫数据分析,浙江省家蚕一代杂交种微粒子病发生情况及其一代杂交种的淘汰率和未检出率的相关性,进而从不同生产季节、不同品种方面分析了家蚕一代杂交种微粒子病发生情况,结果表明:家蚕一代杂交种的淘汰率(因母蛾微粒子病检疫不合格而淘汰蚕种的比例)和未检出率(母蛾微粒子病检疫时未检出微粒子孢子蚕种的比例)呈负相关,秋期生产的一代杂交种淘汰率较高,不同家蚕品种之间的淘汰率差异不大。建议根据浙江省近年来家蚕微粒子病发生的原因和趋势,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控制方案,最大程度上降低家蚕微粒子病给蚕种生产带来的损失。  相似文献   

12.
《四川蚕业》2017,(3):24-26
在蚕种生产中常遇到微粒子病预知检查时检出的微粒子很少,但在母蛾检验时却出现超毒的现象。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对这种现象的发生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办法,以提高预知检查的检出率,促进家蚕微粒子病的有效防治,提高蚕种生产质量。  相似文献   

13.
蚁蚕镜检与母蛾镜检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解放以来,母蛾镜检一直作为家蚕微粒子病毒的主要检测方法。毒率的计算,有毒蚕种的淘汰,都是以母蛾镜检结果为唯一依据。母蛾镜检为控制微粒子病的发生,减轻微粒子病对蚕业生产的危害起有巨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由于单交制种模式与常规蚕种制种模式不同,因此需要建立适合单交制种模式的新蚕种生产技术规程和质量检疫检验标准。本文对雌蚕无性克隆和常规交配制种条件下的母蛾微粒子病检出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雌蚕无性克隆制种方式下的母蛾对微粒子病检疫没有产生不良影响,即使摘除卵管和蚕卵,其检测灵敏度也是足够的。  相似文献   

15.
正3广东家蚕微粒子病综合防治配套技术3.1实施蚕种母蛾集中集团磨蛾镜检,杜绝胚种传染执行"广东省家蚕微粒子病集团磨蛾检验细则",对全省原种和普通种实施集中检验。蚕种检疫方法分别采取1986年和1992年通过技术鉴定的"广东省家蚕普通种母蛾微粒子病集团检验法"和"广东省家蚕原种母蛾微粒子病集团检验法"。两种检疫法的病蛾检出概率均达0.99,高于原检疫法,原种可确保无毒,普通种采用分户制种,  相似文献   

16.
近年家蚕微粒子病对我省蚕茧、蚕种生产造成较大的损失,检验母蛾微粒子病淘汰病卵是防治的有效措施。目前执行省的蚕种品质监管条例中的抽检方法亦存在一些问题。为此,1980年华南农学院蚕桑系开展家蚕普通种微粒子病检查方法改进的研究,提出改进的检验方案。1981年与南海县沙头蚕种场协作进行中间试验及生产试验。经过实  相似文献   

17.
开展蚕种质量检验,是确保蚕种质量,保护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利益的有效措施,尤其是母蛾微粒子病的统一检疫,更是控制疫病流行不可缺少的手段.  相似文献   

18.
家蚕母蛾微粒子病检验方法的确立,对有效地预防家蚕微粒子病的传播、确保蚕作生产的安全、保护蚕农利益等,一直起着不可替代的积极作用,至今仍为控制家蚕微粒子病传播的有效和基本方法.但是当生产单位对原检验结果提出疑义时,由于母蛾检验的特殊性,检验机构往往难以重复检验或出示可视性的检验结果.为克服这一缺憾,我们结合贯彻检验工作的公正性、正确性和科学性的要求和更好地为客户服务的指导思想,通过研究和开发,在蚕种质量检验行业,率先将数码显微摄影技术应用于家蚕母蛾微粒子病检验中,实现了母蛾微粒子病检验结果以照片和文字形式的同时保存.  相似文献   

19.
分析广西实行桑蚕种母蛾微粒子病集团磨蛾检疫20年来母蛾抽样送检存在的一些问题,认为绝大多数问题都是人为因素造成的,是可以改进的;强调必须从思想上提高认识,强化重质量、讲信誉的意识,增强蚕种生产者的自觉性、责任感和使命感,遵纪守法,依规抽样,按章送检,才能确保送样的质量,确保蚕种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20.
<正> 防止微粒子病,全面提高蚕种质量,是蚕业生产发展形势的需要,也是蚕种工作者的目标和宗旨。补正检查,是对母蛾结构的补充和修正,是防止微粒子病胚种传染途径的重要措施。作为普通蚕种生产者,非常重视原种的补正硷查工作,因此,如何提高原种的补正检出率,成为大家共同研究和商讨的问题。在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