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农业科研单位劳资管理的工作内容主要包括社会保险的缴纳、晋升职务工资与津贴的调整、退休审批、人员招聘以及劳动工资统计报表等,这些关系到每个职工的福利待遇,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工作之一。劳资管理工作是人事管理工作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其政策性强、具体工作琐碎,每项工作都会涉及职工切身利益,在工作中不可以有半点疏忽。同时,也要求劳资管理管理者在工作中要不断学习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和政策法规,以使更好地为农业科研单位的发展做好保障工作。  相似文献   

2.
《南方农业》2008,(4):F0004-F0004
位于重庆市綦江县古南镇的重庆金星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一个生产水果糖的小企业。20世纪80年代中期,企业领导层结合市场的需要,以发展的远大战略眼光,将单一的水果糖生产转移到以生产牛肉干为主导的系列产品上来,1994年,成立了以重庆金星食品厂为基础,数十家企业投资入股,经重庆市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该公司领导层带领全体员工勇于开拓、顽强进取,  相似文献   

3.
农业科研机构以公益性事业单位为主,其人员结构主要有科研专业技术人员,科研管理人员与农业技术工人三类。人事劳资管理工作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它不仅直接关系到职工的切身利益,同时也是人事管理的专家、思想工作的行家、单位文化的守卫。  相似文献   

4.
"数字黄土高原"到"数字水土保持"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立足于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与生态环境建设及其科学研究的要求和空间信息科学技术发展的最新动态,通过:数字黄土高原”建立的时代背景及其技术背景,讨论了“数字黄土高原”研究与建设的目标,基本内容,关键技术环节(包括数据库结构,数据集成方法,数据更新,元数据体系建设和数字共享机制)和推广应用等,初步讨论了“数字水土保持”及其与国家空间数据基础设施(NSDI)建设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生活设施布局优化对乡村发展、农村居民幸福感提升具有重要意义。针对农村可达性研究中评价对象与视角单一等问题,考虑四类生活设施,采用"面向服务需求的等时线分析方法"与改进的"两步移动搜索法",从"门槛"与"供需"角度分析高安市农村生活可达性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而提出一种基于耦合视角的可达性分区模式,并探讨农村生活可达性的驱动机制与优化路径。结果表明:1)从最低时间成本来看,农村学前教育、大病就医、物流快递、文体活动均存在较大障碍,城乡发展的不均衡现象显著。2)从供需关系来看,教育资源与人口形成相对平衡的区域供需关系。部分乡镇中心医疗设施供给高于城区,商业与文体的供给普遍具有明显的城镇偏向性。3)基于"门槛-供需"耦合视角的农村可达性分区将高安市按四类设施分为高门槛-低供给、高门槛-高供给、低门槛-低供给、低门槛-高供给四种可达区和不可达区。农村生活可达性受空间阻抗与供需关系的影响,可从空间关系调整、生活设施与道路建设、生活服务服务要素流动三方面进行优化。研究可为县域农村生活设施、农村居民点的布局优化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6.
在当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下,如何抓住历史机遇、迎击挑战、缩小区域内部及区域之间的差距,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是区域经济学等学科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以全国大的中心、周边关系为背景,运用亚“中心-周边”结构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采用规范和实证的方法、区域比较法、个量与总量结合法、定性与定量结合法,从市县域层次分析了宁夏经济的亚“中心-周边”结构、“中心-周边”关系的发展变化及未来发展趋势,接着从自然条件、区位、资源、政策等方面剖析了造成宁夏当今及未来的中心、周边差异及两极分化趋势存在并进一步恶化的原因。最后,提出了消散周边地区、促进宁夏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生态伦理学的建立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述了生态伦学在西方和我国的建立与发展,讨论了生态伦理观与绿色经济的关系及其不同同的发展阶段。生态伦理观不但支持将伦理中个人的权力和利益延伸至当代所有的人群(同代间的平等标准),而且还将其延伸至未来的后代人(不同代际间的平等标准)。深生态学则要求更高,提出一个道德参照级,延伸至非人类的权力和利益(动物、植物、物种和生态系统)。  相似文献   

8.
长汀是我国南方花岗岩地区水土流最为严重的县份之一,十几年来,经过治理,水土流失生态环境得到初步改善,但仍有水土流失面积上百万亩。面对新的形势,紧迫的治理任务,本提出实施“大封育小治理”模式,坚持自然修复和人工治理相结合,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与发展农村经济相结合,摆正了生态建设过程中眼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自然力与人力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构成要素与发展类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构成要素包括市场、主导产业、龙型企业或经济组织、商品生产基地、农户、契约关系,这些要素的不同组合与发展,构成了市场产业化经营的不同发展类型,如主导产业带动型、专业市场带动型,等等,各地应从实际出发科学选择发展类型,采取相应对策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相似文献   

10.
中国特色的精细农作的技术支持体系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分析比较近十几年来西方精细农业思想和中国农业生态工程等精耕细作主要思想基础上,肯定了中国农业生态工程研究与实践在中国具有不可取代的独特作用。主张优先研究开发4S一体化的技术支持体系,结合吸纳西方精细农业的思想和技术,发展中国特色的精细农业。提出了4S一体化技术支持体系的基本构架,并且指出我国应以4S一体化技术支持体系为依托,结合各地具体情况逐步组装相关技术,由精细农作、精细养殖向精细农业发展的思路。同时指出精细农业要用数字地球的相关标准来规范自身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探究区域"三生空间"时空演化规律和未来发展态势是进行国土空间规划和治理的重要基础,可为区域国土空间有序利用和整治修复指明方向。该研究运用转移矩阵、动态度模型分析1990-2020年三峡库区重庆市石柱县"三生空间"规模、结构及格局的动态演变特征,基于FLUS模型模拟在自然发展、耕地保护和生态保护3种情景下石柱县2035年的国土空间格局。结果表明:1)石柱县以生态空间为主,生产空间次之,生活空间占比最小,总体呈现出西部以生产空间为主,东部以生态空间为主的空间特征。2)研究期内,石柱县生产空间小幅减少,生态空间略有增加,生活空间增幅显著。"三生空间"转移呈现出"整体分散、局部集中"的空间特征。3)3种情景模拟下,石柱县"三生空间"变化显著。自然发展情景下,农业生产空间向其他空间均有转出,但转出转入面积基本平衡,其他空间均呈现出不同程度的扩张,而绿被生态空间呈现大幅度萎缩趋势。耕地保护情景下,农业生产空间的转出得到严格控制,耕地得到有效保护,但绿被生态空间成为最大的转出空间。生态保护情景下,生态空间格局得到有效保护,其面积有所增加,但农业生产空间萎缩明显,其他类型空间面积均有所增加。总体而言,研究结果与研究区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和区域发展格局形成较好的对应关系,可为研究区国土空间治理和优化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2.
主要从企业层面来看,企业信用、企业社会关系网络和企业内部关系网络是企业社会资本比较集中的体现。赣南脐橙企业在产业发展过程中,缺乏对企业社会资本的培育和积累,因而需要建立良好的信用体系,加强企业社会关系网络的培养和维护,进一步加强内部关系网络的管理,从而形成特色产业的特有社会资本,促进脐橙产业进一步向纵深发展。  相似文献   

13.
图书馆对馆员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视与否,直接关系到图书馆高层次人才的去留,是图书馆人力资源是否得以充分开发的衡量标准。图书馆应制订切实可行的馆员职业发展规划,为员工创造良好的职业发展环境,在馆员职业生涯规划中通过多种方式,让馆员充分实现自我价值,以达到图书馆事业与个人事业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4.
生态农业的景观规划、循环设计及生物关系重建   总被引:12,自引:5,他引:12  
景观生态规划、循环系统建设和生物关系重建是生态农业建设的核心和重点,是分别在景观层次、生态系统层次和群落以下层次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营造基本格局。景观生态规划包括生物保护规划、资源利用规划、生态安全规划和景观美学规划等。循环系统建设包括农田系统循环、农牧系统循环、农业加工循环、农村内部循环、城市农村循环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物关系重建是针对当前农业的生物关系被简化、被分割的情况提出的,以作物为核心的生物关系为例,可通过与昆虫、微生物、大型动物、乔、灌、草和其他作物建立起恰当关系,改善作物养分供应,实现对有害生物控制和对资源高效利用。这三大措施所支撑的中国生态农业不同于西方工业化国家农业发展的道路,能够很好地继承中国传统农业的精华,促进现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材料科学和先进机械制造等现代科学技术在农业的应用,有利于推动农业现代企业、农业相关法规和制度建设。明确了这些措施也就为生态农业建设的科学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两工"取消后水土保持工作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工”取消后,农村水保工作的管理体制、组织方式、投入方式、基层水保组织都面临着严竣挑战。为迎接这些挑战,应采取的对策是:正确认识“两工”取消与农村水保工作的关系,加强监督管理预防人为新增水土流失,切实搞好水保规划,多渠道增加水保投入,强化行业服务意识。  相似文献   

16.
“3S”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发展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3S”技术在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工作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水土保持规划、工程设计、效益评估等提供准确、快速的手段;为领导决策提供全面、科学、准确的依据。使水土保持管理工作实现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和高效化,进一步提高水土流失的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17.
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是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格局的重要保障,科学划定与管控保护修复关键区对维持区域生态系统功能与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该研究以福建上杭县作为典型研究案例区,在综合生态系统完整性、系统性与生态效益的基础上,构建了"重要性-脆弱性-服务价值"(I-F-V)的多维生态系统测度框架,进而分析了区域生态系统的多维特征、测度因子间的权衡与协同关系,运用空间聚类(分组分析)划定了生态保护与修复空间,并基于各分区的空间分异性及生态系统结构特征,提出分区管控措施。结果表明:1)上杭县生态系统具有较强的空间异质性,整体上呈现重要性较高、脆弱性程度低、服务价值较高的空间分异格局;2)上杭县各生态系统测度因子间协同与权衡关系并存,综合重要性、脆弱性和服务价值之间均为协同关系,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区域可能存在高度重叠;3)上杭县可划分为III-I-V(中等重要-一般脆弱-极高价值)、III-III-V(中等重要-中等脆弱-极高价值)、III-II-V(中等重要-较为脆弱-极高价值)、III-III-IV(中等重要-中等脆弱-较高价值)、II-III-I(较为重要-中等脆弱-低价值)和IV-I-I(高度重要- 一般脆弱-低价值)6个分区,其中,III-I-V和III-II-V两个分区面积较大,是区域发展的生态系统功能基底,各分区所在的土地覆被类型构成也存在明显的空间异质性,林地、灌丛、耕地和园地属于优势土地覆被类型;4)依据生态保护与修复措施将研究区进一步划分为生态保护区(生态保育区、绿色发展区、适度开发区)和生态修复区(生态修复区、保护修复统筹发展区)。研究结果可为区域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规划与建设、生态安全格局维护提供较为科学、全面的研究思路和实践借鉴。  相似文献   

18.
浅谈"3S"技术在水土保持工作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3S”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发展中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3S”技术在水土保持行业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水土保持规划、工程设计、效益评估等提供准确、快速的手段;为领导决策提供全面、科学、准确的依据。使水土保持管理工作实现信息化、自动化、智能化和高效化,进一步提高水土流失的防治水平。  相似文献   

19.
退耕还林中"经济林"和"生态林"的概念和比例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剖析了“经济林”和“生态林”在森林学和退耕还林政策中的不同含义,在总结不同学者认识的基础上,结合对西北退耕还林地区以及安徽砀山县的考察,讨论了国家退耕还林政策所规定的“经济林”和“生态林”的比例问题。分析表明:我国在森林学和国家退耕还林政策中的经济林、生态林的概念,需要进一步明确;退耕还林政策中的生态林与经济林比例一刀切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许多地区的实践经验表明,种植经济林同样可以兼顾生态和经济社会效益的提高,并有利于退耕还林工作的持续实施。因此,应当在条件允许的地方,适当扩大经济林的比例,并力图通过经济林的发展,在确保生态效益提高的同时,达到促进农民经济增收和社会稳定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我国工厂化农业企业经济效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工厂化农业是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如何有效的提高工厂化农业企业的经济效益是工厂化农业快速发展的关键。该文在对工厂化农业企业综合经济效益介绍的基础上,比较分析了不同种植因素、不同生产环境等条件下对工厂化农业企业经济效益的影响,进而对产量、价格、成本以及费用等因素影响我国工厂化农业企业的经济效益进行了探讨,为提高工厂化农业企业经济效益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