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介绍了河南省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情况及水保监测现状。分析了全省开发建设项目水保监测工作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提出如下对策:(1)加大宣传力度,提高认识,强调水保监测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制定水保监测管理办法,健全监测规章制度,完善技术标准体系;(3)加强培训,提高监测队伍素质,做好水保监测的基础性工作;(4)加强监督检查,将水保监测和行政执法有机结合起来;(5)深入研究监测技术和方法,提高监测精度,确保监测数据科学客观。 相似文献
2.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指标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土保持监测是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内容,是水土保持法律法规赋予的重要职责,是水土保持预防、监督、治理等宏观决策的基础。由于地理位置、地貌以及气候特征的复杂多样,使得不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有着各自的特点,通过对不同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的内容与指标体系进行探讨,以及在工作实践中收集的大量资料,分析了开发建设项目监测的内容和重点,并对监测指标体系做了简要论述。 相似文献
3.
游翔 《中国水土保持科学》2008,6(Z1):86-87
水土保持监测是水土保持工作的基础,目前尚处于起步发展阶段.论述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的目的和意义、监测内容、指标及监测特点,针对目前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建议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遥感监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廖章志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09,(2):48-49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是资源与环境监测中较年轻的分支之一,利用遥感技术对开发建设项目区域进行水土保持监测,是实现该区域水土流失及水土保持效益全面准确的实时、动态监测和预报的重要手段,是作为建设单位控制水土流失及水行政主管部门实施监督管理的有力支持,是实践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5.
线状工程线路长,跨越区域多,地质地貌条件复杂多样,导致水土流失的因素多,进行水土保持监测的难度大,任务重。通过对鹤岗—群林—方正输变电工程的水土保持监测时段、监测分区、监测内容、监测方法等的阐述,探讨一种科学、合理的水土保持监测思路,及时反映监测工程建设和运行的各个阶段水土流失情况及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后的防治效果,为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预测、防治措施布设和管理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6.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是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监测成果是水土保持预防监督工作的重要基础。在分析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特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的内容和重点,并对其具体指标做了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7.
8.
苑军 《水土保持应用技术》2006,(1):35-36
水土保持法赋予了水行政管理部门审批水土保持方案的权力。由于市场经济活动范围和规模的不断扩大,传统的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审批程序和方式已远不能满足人们对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和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的需要,这就对水行政管理部门“方案”报告书的审批提出了新要求。现有的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大都对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审批机关、审批权限作了设定,而对水行政管理部门内部如何行使审批职权及审批程序等方面显得尤为欠缺,就2005年水利部下发的有关水土保持方案评审程序的两个文件,仍存在着缺乏针对性。故需充实和完善。 相似文献
9.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理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开发建设项目水保管理及监理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一项不可缺少的内容,亦是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中的难点与重点,在大型水电开发建设项目中尤为重要,以雅砻江锦屏二级水电站工程为例,总结开发建设项目水保监理及管理新模式应用的经验,期望为今后更多从事水保监理工作的人员提供借鉴和参考,探索更为积极有效的水保管理及监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试论陕西省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指标体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对陕西省开展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实践工作进行大量调查基础上,对水土流失影响因子、水土流失状况、水土流失危害、水土保持措施和防治效果等主要的水土保持监测内容进行了系统分析。提出了陕西省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指标体系框架和具体监测指标。监测指标体系分为水土流失动态变化监测指标类,水土流失危害指标类,水土保持措施监测指标类,水土保持效益监测指标类等4类。可为科学、有序地开展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工作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理与传统的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建设监理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两者的区别在于任务来源、服务对象、管理关系、工作程序不同。在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理中,监理人员要理清任务、行使权力,找准位置、协调关系,积极建议、搞好监理。 相似文献
12.
2006年以来,黄河流域和西北内陆河地区生产建设项目急剧增加,黄委、流域内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严格监督执法,与各生产建设单位一道,使本区大型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水土保持理念日益深入人心,水土保持法律法规逐步落实到位,水土保持监管力度明显加大,水土保持先进典型大量涌现。面临国家继续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与挑战,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大规模经济开发给黄河流域及西北内陆河地区本来十分脆弱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新的巨大压力。我们必须深刻领会中央精神,把握新形势、顺应新要求,在新的起点上全力做好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作,一要根据形势需要,实施最严格的水土保持监督监测制度;二要根据依法行政要求,不断提高水土保持监管水平;三要根据现代企业标准,督促生产建设单位履行好水土保持法律职责。 相似文献
13.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与监控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对当前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监控工作中普遍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监测与监控工作的定位、任务、工作机制及重点内容,对重要区域提出了实施红线控制、在线监视、封闭施工、预警监测的监测、监控方式,对监测成果质量管理提出了建立技术认证认可、成果公告、与资质管理挂钩等制度设想。 相似文献
14.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审查审批的工作量愈来愈繁重,而技术要求也愈来愈高。根据中央转变政府职能,对专业性、技术性较强的重大事项须进行专业化论证和技术咨询的规定和要求,水土保持方案的技术评审应由水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水土保持专业机构承担。技术评审机构应加强自身队伍建设和服务能力的提高,保证评审质量,提高评审效率,规范评审行为,严格按法律法规、国家标准组织审查,以便为水行政主管部门的方案审批提供技术支撑和决策支持,促进开发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的落实,确保决策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15.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1 开发建设中水土保持问题的提出水土保持工作不仅关系到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民脱贫致富和生态环境的改善,而且也关系到江河湖泊的开发治理和国家能源、铁路、交通、工矿等方面的建设.开展水土保持工作,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水土保持工程实行建设监理制积极可行,成效显著,对工程的质量、进度、投资起到了有效的控制作用。通过对山西省21世纪初期首都水资源可持续利用项目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程实行建设监理制的实践经验总结,提出了目前水土保持工程监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把依法行政分解为法律基础和行政体系2个方面,分析了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体系在法律基础和行政体系2个方面存在的问题。法律基础方面存在的问题:一是相关法律中提到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的内容较少,各项职责落实不到位;二是法律中没有明确流域机构的水土保持职能。行政体系方面存在的问题有:规范化建设还不够完善,个别地方水保部门对监督管理工作内容不了解,权大于法的情况时有出现。提出了完善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体系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综合评价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综合评价是不同项目分类治理的依据。采用层次分析法,以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最主要的水土流失状况、水土保持防治效果、水土流失危害3个方面为基础,构建了水土保持评价模型,并对不同类型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效益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点状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效益要大于线状项目,点状项目水土保持效益波动性比线状项目要小;点状生产建设项目中房地产类项目水土保持效益最大,其次为电厂项目,最后为矿场项目,水土保持效益波动性从大到小顺序依次为电厂项目、矿场项目、房地产项目。 相似文献
19.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管是水利行业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做好监管是今后水土保持工作的重心。按照水利部强监管和加强信息化的要求,宁夏回族自治区2015—2018年先后在太阳山开发区、灵武市、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开展了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管示范推广工作,并开发了水土保持管理系统,形成了一套高效、可行的监管模式,为全区实现“天地一体”信息化监管全覆盖奠定了基础,也为水土保持监管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家"长江经济带""一带一路"等区域发展战略的实施,涉及区域生态保护的责任越来越重,社会关注和影响度越来越高,给生产建设项目集中区水土保持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传统的监管方式和手段难以满足"保护优先""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要求,已成为水土保持改革发展的短板和当前面临的突出问题。以黄河上中游管理局组织实施的晋陕蒙接壤地区水土保持动态监管项目为例,对照动态监管目标,梳理了生产建设项目动态监管工作的任务与内容,分析了实际工作中的工作流程与技术路线,总结了生产建设项目集中区水土保持动态监管工作经验,探讨了存在问题与下一步工作重点方向与技术环节,为全面贯彻落实水利部关于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动态监管的任务,提高区域水土保持动态监督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和现代化水平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