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运用生态学和经济学原理,寻找有利于生态环境并提高茶叶品质的生态茶园建设模式是世界茶叶生产地区关注的问题。目前,关于生态茶园建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利用生物配置资源优势的不同植物栽培模式和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等方面,然而有关生态茶园建设的现状及其建设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尚缺乏整体且系统的总结。以云南省生态茶园为例,首先综述了生态茶园的发展现状;其次,从立体栽培模式、病虫害防治和茶农认知意识3方面分析了影响生态茶园建设的关键因素;同时探讨了生态茶园对土壤、小气候、生物多样性等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最后,展望了生态茶园建设的进一步研究及其发展方向,以期为我国茶园种植提供相关理论研究基础,促进茶园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  相似文献   

2.
茶园不同栽培方式有机质和氮磷钾的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5年定点定位研究了在相同的土壤、气候和施肥条件下,人工生态茶园、密植免耕茶园、常规栽培茶园3种主要栽培方式对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人工生态茶园栽培方式不仅能提高土壤肥力,而且土壤养分有富集上升趋势;密植免耕方式虽然能较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土壤肥力也得以提高,但较人工生态茶园群落结构差;常规栽培方式其土壤肥力有下降趋势。因此,综合衡量,人工生态茶园栽培是较为理想的栽培方式。  相似文献   

3.
茶园覆盖木屑与间作作物的生态循环模式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茶园杂草生态防控和土壤培肥问题,初步研究了茶园覆盖木屑与间作作物的生态循环模式效应.调查发现,茶园原有杂草26科46种,主要恶性杂草为马唐(Digitariasanguinalis(L.)Scop.)、藿香蓟(AgeratumconyzoidesL.)、小蓬草(Conyzacanadensi(L.)Cronq.)、双穗雀稗(Paspalumpaspaloides(Michx.)Scribn.)、野茼蒿(Crassocephalumcrepidioides(Benth.)S.Moore).通过茶园覆盖木屑,间作多花黑麦草(LoliummultiflorumLamk.)、蚕豆(ViciafabaL.)、豌豆(Pisumsativum)和覆盖木屑+间作多花黑麦草形式,探讨对茶园杂草防控和土壤培肥的效果.结果表明,覆盖与间作处理都能够提高土壤的含水量,但是覆盖比间作更能提高茶园土壤的含水量;覆盖与间作都能有效的降低土壤容重,但两者差异不显著;覆盖与间作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降低土壤的pH,其中间作蚕豆对pH的影响较大,能够显著降低土壤的pH值.覆盖与间作方式能有效的防控茶园杂草与培肥土壤,覆盖木屑+间作多花黑麦草对杂草的防控效果最好,间作蚕豆与豌豆对土壤的改良效果最好,间作多花黑麦草、蚕豆、豌豆又能提高茶园的覆盖率,创造简单的立体复合栽培模式,优化茶园环境.  相似文献   

4.
为破解茶园因忽视生态建设造成的问题,提高茶园生态、经济及社会效益,促进新时代生态茶园的科学发展,本文对生态茶园概念的演变历程和新的内涵进行了概述,就部分茶区在长期实践中探索出的生态茶园模式进行了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茶树-次要植物块状复合、立体复合和综合复合等3种新的生态茶园模式定义及其建设要点。同时,针对生态茶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构建生态茶园理念推广应用体系、完善生态茶园技术体系、拓展生态茶园文旅服务功能、构建生态茶园碳汇方法学、建立生态茶园认证体系等方面提出了推进我国生态茶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陕西省生态茶园的建设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巩雪峰  余有本  肖斌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6):8262-8263
通过对陕西省茶叶现状的分析对比,提出了发展生态茶园对促进该省茶叶产业发展的必要性,探讨了陕西省陕南地区发展生态茶园的条件,并论述了适合陕南发展生态茶园的模式、茶园规划思路及生态茶园的栽培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6.
对"乔—灌—草"生态茶园效应进行了分析,指出"乔—灌—草"立体复合栽培方式能够有效地促进茶树生长和优质高产。详细介绍了"乔—灌—草"立体复合种植技术,以期促进该模式在茅山丘陵地区的推广。  相似文献   

7.
茶园坡改梯配套技术及生态效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坡地茶园土壤流失比较严重,特别是新植茶园.提高茶园土壤覆盖度是减少茶园土壤侵蚀的有效手段.重庆地区山地茶园实行坡改梯后,再配套绿肥等复合种植技术及开沟集中深度施入速效追肥技术,提高茶园覆盖度,可显著提高坡地茶园持续的保土保水保肥能力,其土壤年侵蚀量仅为64.3~174.2 kg/667 m2,是降低山地茶园土壤侵蚀,形成山地茶园生态栽培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8.
坡地茶园土壤流失比较严重,特别是新植茶园。提高茶园土壤覆盖度是减少茶园土壤侵蚀的有效手段。重庆地区山地茶园实行坡改梯后,再配套绿肥等复合种植技术及开沟集中深度施入速效追肥技术,提高茶园覆盖度,可显著提高坡地茶园持续的保土保水保肥能力,其土壤年侵蚀量仅为64.3~174.2kg/667m^2,是降低山地茶园土壤侵蚀,形成山地茶园生态栽培的有效模式。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茶-桂花(T1)、茶-罗汉松(T2)、茶-红豆杉(T3)、茶-猕猴桃(T4)和茶-美国曼地亚红豆杉(T5)5种套种模式对茶园温湿度、土壤含水量、土壤酶活性、茶叶叶绿素含量的影响,为建立适宜茶园栽培模式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在不同观测日期,茶园温度总体表现为T5>T4>T3>T1>T2,茶园空气湿度均表现为T2>T1>T3>T4>T5,T2的叶片含水量和土壤含水量均最高,T2茶园套种模式具有较好的温湿度调控性;5种茶园套种模式下茶叶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叶绿素总含量、类胡萝卜素及土壤酶活性均表现为T2>T1>T3>T4>T5,T2茶园套种模式具有显著的正向响应,值得在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及生态茶园种养复合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筛选适宜的生态茶园种养复合模式并验证模式的可行性。【方法】以养殖业废弃物为对象,对养分进行分析检测,筛选了适宜于生态茶园的种养复合模式;以筛选的"猪-肥-茶"种养复合模式为对象,以试验小区的形式,采用检测分析、产量观测等方法,研究分析了模式的安全性、营养成分以及应用的肥力、发芽密度、产量等效果。【结果】通过对牛、羊、猪、鸡等养殖废弃物检测分析,排泄废弃物的全氮和全磷为羊猪牛,粪便的有机质含量为羊猪牛,畜禽粪便中都含有丰富养分;经模式验证,肥液的平均氮磷钾比例为2.39∶1.78∶1,较为适合乌龙茶茶园需要,特别是氮含量达1.17 g/L,土壤pH值从约3.6到3年后上升为4.3,有机质从低于10 g/kg上升为21.2 g/kg,水解性氮含量从低于200 mg/kg,上升为567 mg/kg,有效磷含量变化没有明显规律,采用浇灌肥液处理后茶园春季发芽密度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从53个/1109 cm~2增长到了71个/1109 cm~2,产量也逐年上升。【结论】在福建茶区生态茶园建设以"猪-肥-茶"种养复合模式较为适宜;通过验证显示,猪-肥-茶复合模式的生态茶园安全性有保障,养分含量较为丰富,氮磷钾比例合适,可改善土壤pH值,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显著提高土壤水解性氮、有效钾的含量,使春季发芽密度和全年亩产量显著提高,"猪-肥-茶"种养复合模式技术可应用于福建茶区生态茶园建设。  相似文献   

11.
总结了茶园行间开展免耕覆盖农作物秸秆的生态效应,包括:可以有效减少水土流失,改善茶园土壤理化性质,提高土壤水肥条件,协调茶园土壤养分供应,调节茶园生态小气候,有效防控茶树病虫害等内容,可以作为发展山区茶叶经济的重要栽培措施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2.
正周迪元,1966年初中毕业就到新化县孟公镇园艺场学习采茶、种茶、制茶技术。由于他勤奋好学,很快掌握了一套过硬的茶叶种植、制作技术。1989年,周迪元承包了孟公镇园艺场,从此开始建立自己的茶场和茶厂,摸索生态茶园种植和茶园立体栽培模式。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  相似文献   

13.
为了探讨贵州省烟叶主产区植烟土壤微生态变化规律及其生态培肥途径,采用盆栽方式研究了有机栽培模式、常规栽培模式及对照不施肥模式对烟草耕层土壤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栽培模式和常规栽培模式提高了旺长期和圆顶期土壤蔗糖酶活性、磷酸酶活性、脲酶活性,表明有机生产模式可以提高土壤中碳、氮、磷的代谢水平,有利于烟田微生态的改善及烟田的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4.
茶树与食用菌复合栽培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茶园的生态环境,结合食用菌覆土栽培的技术要求,开展了“茶树与食用菌复合栽培模式”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茶树和食用菌复合栽培模式具有增加茶园产出与收入;提高茶叶品质与产量;培肥茶园土壤;节省劳力减少支出等优点.为改变茶园种植管理模式单一、总体效益低,改善茶园环境,提高茶园综合效益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生态茶园的关键技术是对茶树栽培的方法进行改革创新,主要是针对目前茶园生产中存在问题提出。生态茶园的关键技术能够突破生态茶园建设问题,使得生态茶园的技术研究得到进一步的发展,除此以外,还能够将茶园周边的地区建设带动起来。大大提高茶农们的收入,促进茶产业可持续的发展。本篇文章主要从茶产业土壤的管理技术、现状、病虫的防治等方面总结生态茶园的管理技术。  相似文献   

16.
生态茶园复合栽培的农学与生态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复合茶园配置植物的种类、栽植方法,并综述了茶园复合栽培对茶园气温和土壤温度、茶园空气湿度和土壤含水量及茶园光照强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临沂生态茶园建设是引领茶叶转型升级,实现茶叶生态、节本、提质增效,绿色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从生态茶园基地选择、园区规划、茶园配套设施建设、茶园生态建设模式、优良品种的选择与应用、生态茶园优质高效栽培、病虫草害综合生态防控等方面系统地介绍了临沂生态茶园建设与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增刊启事     
生态茶园指的是,在同一片茶园上以茶树为主要物种。通过实施立体复合栽培,人为地创造良好的多物种并存的生态环境,使茶树生长与茶园生态系统和谐统一,保持茶叶持续发展的茶园。两年来,我乡建设1200多亩生态茶园。同时取得显著的成效。  相似文献   

19.
五指山茶园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危害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评价五指山茶园表层土壤重金属污染的危害程度。[方法]采样分析五指山茶园表层土壤重金属(Cr、Ni、Cu、Zn、As、Cd、Pb)的平均含量及富集状况,分别以现代工业化以前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全球最高背景值和我国《土壤环境质量标准》的一级自然背景值为参比值,采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五指山茶园表层土壤重金属的富集系数和生态危害系数以及生态危害指数进行了评价。[结果]以2种背景值为参比得出的重金属污染水平相近,Cd和Pb是对五指山茶园表层土壤生态环境具有潜在影响的主要重金属元素。[结论]五指山茶园表层土壤重金属的潜在危害程度为轻微-中等污染水平。。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探究斜背高山茶的品质特征和独特风味与产地所处的自然环境有着密切关系。[方法]通过对斜背茶的品质、化学成分分析,以及对茶区土壤、空气、水质的调查检测分析。[结果]得出斜背茶其水浸出物和多酚类化合物含量均较高,香气高爽、有栗香;茶区空气、水等生态环境质量优;茶园土壤有机质偏低,土壤酸化比较明显,养分低。[结论]茶园应适时适量增施有机肥提高土壤养分,增施石灰来改变土壤酸化情况。仿生态茶园模式:①茶园开垦以除了种植茶树以外的地块生态不作任何破坏、保持原有的生态为原则;②茶园采取双行稀植,行距1.5 m,株距1.5-2.0 m;③生态茶园水土保持以生物措施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