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家兔大肠杆菌病有腹泻或败血性感染等类型。败血性感染一般无特征性症状和病变,而腹泻病例易与其它某些致腹泻病原感染相混淆或混合感染,如魏氏梭菌性下痢、沙门氏菌感染、泰泽氏病、肠球虫感染等。因此,确诊本病有赖于病原的分离与鉴定。鉴于败血症病死兔实质脏器中能检出大肠杆菌,而腹泻型病例肠内容物(尤其是小肠段)大肠杆菌异常增殖,部分腹泻兔尚能在实质脏器中检出大肠杆菌。笔者用常规间接荧光抗体技术对本病进行快速诊断,结果较为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荧光抗体染色法检测猪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荧光抗体技术检测病猪内脏器官可能存在的猪瘟病毒,对猪瘟的早期诊断具有十分重要意义,猪瘟的常规诊断需要4~5天,而该项技术可在半天之内作出判断,既快速又客观、准确,在规模化猪场临床上可得到很多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3.
犬瘟热的荧光抗体技术诊断及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犬瘟热(canine distemper,CD)是由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感染引起的犬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流行广,发病率、致死率高,对养犬业危害巨大.目前,我国兽医临床上对CD的诊断主要为经验性判断,常导致误诊.因而,研制一种简便、准确、快速的诊断CDV的方法就成为当务之急.免疫荧光抗体(IFA)是目前国际公认的诊断CDV的较好方法.此研究采用间接荧光抗体技术,进一步提高了该技术检测CD的敏感性、特异性和临床实用性,并对检出的CD病例进行治疗,现将具体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荧光抗体技术(FAT)是一种灵敏而又特异的诊断方法,被世界各国作为猪瘟的法定诊断方法。采用FAT对猪瘟病毒进行控制和净化,其方法简单、快速、技术可靠,检测成本相对较低。2005~2007年笔者采用FAT对规模化猪场猪瘟进行2~3次净化,可以稳定地控制猪瘟,使猪瘟的阳性率下降至3%左右,大大降低了各阶段猪群的死亡率,并明显提高了母猪的繁殖性能,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荧光抗体技术在猪瘟净化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猪瘟(HC)是由黄病毒科瘟病毒属的猪瘟病毒引起猪的一种高度传染性、致病性病毒病.控制和净化猪瘟的关键在于采取有效方法尽快查出抗原体,找出"带毒猪"并淘汰.采用荧光抗体试验(fluorescentantibody teclmology,FAT)检测猪瘟病毒是一种灵敏而又特异的诊断方法.因此,2005年应用FAT技术在广西一些规模化猪场进行了检测猪扁桃体猪瘟病毒、清除带毒猪、控制与净化猪瘟的试验,达到了预期的净化效果.  相似文献   

6.
荧光抗体技术诊断犬瘟热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研究建立了用于检测犬瘟热病毒的间接荧光抗体染色法。试验确定了1:80稀释的抗犬瘟热单克隆抗体和1:32倍稀释的荧光素标记羊抗鼠IgG为适宜的工作浓度。采用该方法检测21只犬瘟热自然感染犬的血液样品,CDV检出率为76%。对3只犬细小病毒自然感染犬,6只健康犬进行检测,各有一例为CDV抗原阳性。此外,用该方法检测了此21只犬瘟热病犬的眼分泌物、鼻汁、粪便和血涂片,其检出率分别为21%、14%、15%和76%。该方法与临床诊断的符合率为77%。另外,对稀释荧光素标记抗体冷冻保存,测定其保存期至少为7个月,染色后荧光稳定性为2周。该方法是一种简便、快速、特异的检测犬瘟热的方法,适于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7.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侵害1~8周龄小鸭的一种传染性疾病,病原是鸭疫里默氏菌,RA感染鸭后主要引起纤维素性心包炎、肝周炎、气囊炎等病变.由于这些病理变化亦可发生于鸭大肠杆菌病病例和鸭沙门氏菌病的某些病例,因此,仅依靠剖检难以对这3种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8.
藻红蛋白标记抗鸡IgG荧光抗体的高效制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藻红蛋白的斯托克位移大,荧光量子产率高,荧光明亮,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荧光染料.制约藻红蛋白应用的主要因素是分离纯化困难及其成品售价昂贵.通过我们已经建立的藻红蛋白低成本高效制备平台.使其应用于预防兽医学检测成为可能.首次采用适宜摩尔浓度的交联剂SPDP将藻红蛋白与抗鸡IgG抗抗体以摩尔比1:1高效交联,经高效液相色谱法纯化制备出藻红蛋白标记的抗鸡IgG荧光抗抗体.本研究对制备的荧光抗抗体从荧光特性、吸收光谱特性、抗体活性、纯度及稳定性等方面进行了鉴定.结果表明,藻红蛋白标记的抗鸡IgG荧光抗体为电泳纯,荧光明亮,抗体活性高,性质稳定,可用于鸡传染病的间接免疫荧光检测.  相似文献   

9.
将表达的胸膜肺炎放线杆菌(APP)外膜脂蛋白(OmlA)纯化后免疫新西兰白兔,收集高免血清作为一抗,建立了间接荧光抗体检测方法(IFA)。同时用提纯IgG标记FITC,作为荧光抗体,建立了直接荧光抗体检测方法(FA)。这2种检测方法对血清1型~12型APP标准株检测结果均为阳性,而血清13型和15型APP标准株、副猪嗜血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支气管败血性波氏杆菌、大肠杆菌、沙门氏茵、葡萄球菌和链球菌等其它相关细菌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IFA和FA对APP的最小检出浓度分别为5.32×10^4CFU/mL和4.17×10^5CFU/mL。TFA和FA对人工感染动物和139份临床送检病料进行检测,并与细菌学检测结果和apxlV-PCR进行比较。其中,上述4种方法检测实验感染动物样品结果均为阳性,有较好的符合率;临床可疑病料中,有36份(25.90%1为IFA阳性,29份(20.86%)为FA阳性,42份(30.22%)为PCR阳性,从7份(5.03%)病料中分离到本病原。这些初步研究结果表明,所建立的荧光抗体检测方法可以应用于APP感染的检测,在检出率方面优于细菌分离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10.
间接荧光抗体技术检测鸭疫里氏杆菌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鸭疫里氏杆菌是危害养鸭业的重要的传染病之一,主要侵害1~8周龄肉鸭。自然感染情况下主要表现为心包炎、肝周炎,发病和死亡随着饲养环境条件有所差异,平均死亡率在20%左右。该病在我国养鸭地区普遍存在,由于该细菌的分离和鉴定方法未能够被广大的兽医工作人员所...  相似文献   

11.
为建立鸡奇异变形杆菌(P.mirabilis)直接荧光标记抗体检测方法,本研究提取P.mirabilis外膜蛋白(OMP),以OMP免疫健康新西兰家兔制备兔抗鸡P.mirabilis OMP高免血清,纯化的IgG,用FITC标记得到兔抗鸡P.mirabilis OMP-IgG的荧光标记抗体,建立直接荧光标记抗体检测方法。应用该方法检测临床样品184份,检测结果与细菌分离法和微量平板凝集比较,结果表明提取的OMP含有6种成分,分子量分别为67.0ku、63.1ku、57.5ku、53.7ku、43.0ku和31.6ku,经过优化的OMP-IgG荧光标记抗体最佳工作浓度为0.25mg/mL,最佳感作时间为30min。临床检测结果显示该方法具有简便、快速、敏感和特异性强等优点,为鸡P.mirabilis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临床快速诊断提供了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2.
免疫荧光技术快速检测鸡轮状病毒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分离的轮状病毒与福氏完全佐剂和福氏不完全佐剂免疫家兔制备高免血清,分离球蛋白,用荧光素标记,建立荧光抗体快速诊断鸡轮状病毒技术。阴性试验、阳性试验、类症试验表明,建立的荧光抗体诊断技术特异性强、敏感性高,与新城疫病毒、禽流感病毒、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大肠杆菌不发生交叉反应。人工感染试验结果表明,20日龄SPF鸡感染轮状病毒后12h,肠粘膜深层涂片可出现较强荧光。自然感染检测结果表明,荧光抗体诊断结果与病毒的分离鉴定结果一致,符合率达100%。  相似文献   

13.
建立了一种鸡传染性喉气管炎(ILT)的荧光抗体检测技术,用荧光素标记ILT兔源超免疫血清抗体,对15份人工感染ILT病鸡、5份ND病鸡和10份健康鸡的气管分泌物进行了检测,并对该技术做了特异性和敏感性测定。结果显示,人工感染ILT病鸡的阳性检出率高达100%,ND病鸡和健康鸡的阳性检出率均为0;该ILT兔源超免疫血清荧光抗体检测技术特异性强、敏感性高。  相似文献   

14.
荧光抗体法检测猪细小病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细小病毒(porcine parvovirus,PPV)为引起母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主要病原之一.猪细小病毒感染的主要特征是孕猪在怀孕前容易受到感染,可引起胚胎或胎儿的感染和死亡,导致母猪发生流产,死胎,胎儿木乃伊化及新生仔猪的死亡.目前,国内外检测猪细小病毒的方法主要有原位杂交、银加胶体金检测法、ELISA双抗体夹心法、聚合酶链反应和荧光抗体法等.免疫荧光技术是将不影响抗原抗体活性的荧光色素标记在抗体(或抗原)上,与其相应的抗原(或抗体)结合后,在荧光显微镜下呈现一种特异性荧光反应.笔者认为荧光抗体法较适用,而关于此方法的报道甚少,因此进行了以寻求快速、特异的直接荧光抗体检测方法为目的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用于检测牦牛致病性大肠杆菌的间接荧光免疫技术,对人工感染动物和自然感染病例进行了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检测,并作了阻断试验和类症试验。结果表明,试验建立的间接荧光免疫技术具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适用于牦牛致病性大肠杆菌的常规检测。  相似文献   

16.
间接荧光抗体试验诊断犬吉氏巴贝斯虫病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利用冷藏抗原玻片 ,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检测感染吉氏巴贝斯虫犬血清 ,具有特异性强、敏感性高、快速、准确、操作简单等特点。对疫区 82份犬血清的检查 ,阳性率为 37 8% ;对非疫区 50份犬血清的检查 ,假阳性率为 2 %。与血液涂片染色检查比较 ,该法检出率高 ,结果可靠 ,可用于犬吉氏巴贝斯虫病的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7.
用链球菌自制荧光抗体检测猪链球菌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为达到利用荧光抗体建立一种诊断猪链球菌病的有效方法的目的.先提取兔抗猪链球菌IgG,用FITC标记并进一步用G50过滤,制备出兔抗猪链球菌荧光抗体.同时利用吸收试验、特异性抑制试验对自制的荧光抗体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利用自制荧光抗体进行链球菌病的诊断可在2~3 h内对链球菌作出诊断,比直接镜检更具有特异性和敏感性.试验中发现人工感染小白鼠20h后,小鼠荧光抗体染色均呈阳性,其中以血液及肺脏中荧光强度最强;链球菌荧光抗体染色与葡萄球菌有一定的交叉,与其它几种常见病原菌之间则没有交叉反应.  相似文献   

18.
采用常规方法建立杂交瘤细胞株并制备抗犬瘟热病毒(Canine distemper virus,CDV)(Onderstepoort株)核蛋白单克隆抗体(MAb);小鼠腹腔注射阳性克隆生产腹水;以G蛋白亲和层析法进行纯化;用透析法对单抗进行FlTC(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Sephadex G-25去除游离荧光素;测定F/P值及荧光抗体工作浓度;以吸收、阻断、抗原交叉试验对荧光抗体进行特异性鉴定.结果表明,获得6株能稳定分泌CDV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选取抗CDV核蛋白的CE3单抗成功地制备了质量较高的荧光抗体.  相似文献   

19.
随着医疗设备以及医疗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布鲁氏菌病抗体的研究也有了新的进展和方向,通过使用胶体免疫层析技术,将大肠杆菌进行转化和重组,利用其产生的重组蛋白作为检测布鲁氏菌病抗体的原料,本文主要对该种方法进行简单的叙述,希望能够对布鲁氏菌病抗体检测技术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一些文本思考和帮助.  相似文献   

20.
直接荧光抗体法检测禽波氏杆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制备了兔抗禽波氏杆菌特异性荧光抗体并建立了直接荧光抗体检测方法 ,对禽波氏杆菌在人工感染雏鸡内的致病机理作了初步研究。结果 ,该荧光抗体只与其相应菌株发生特异性荧光反应 ,而不与其他病原菌株发生反应。对人工感染发病雏鸡的检测结果表明 ,禽波氏杆菌主要定植于上呼吸道黏膜 ,并造成损害。该技术具有简便、快速、敏感和特异性强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