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从杂种马褂木的生理生态学特性、遗传学研究、苗木繁殖的理论和技术,以及马褂木的造林技术等方面综述了杂种马褂木的研究现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当前杂种马褂木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处。提出了马褂木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
马褂木育苗造林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马褂木生态特性进行了调查研究,探讨了马褂木的引种育苗造林技术,为扩大造林和城乡绿化提供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3.
就亚美马褂木在湖北省低山丘陵地区引种试验与造林示范的关键技术成果进行总结。自2006年以来,在湖北京山县丘陵山区已营造了333.3 hm2亚美马褂木工业人工林。林木生长旺盛,树干通直圆满,胸径年平均生长量为1.5~2.0 cm,树高年平均生长量为1.5~2.0 m,结果表明亚美马褂木是丘陵山地造林的优良树种。成功营造大面积亚美马褂木人工林的关键技术是:选用纯正的亚美马褂木良种壮苗造林,把好种苗关;选择土层深厚、排水良好的立地条件造林,把好立地关;采用高标准整地、抓住深秋初春的良好造林时机,做好幼林抚育管护,确保造林成活、成林,把好关键技术措施关;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确保营林关键生产技术顺利实施。  相似文献   

4.
福建邵武引种杂种马褂木幼林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福建省邵武市二都国有林场引种的9年生杂种马褂木纯林和6年生杂种马褂木杉木混交林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纯林杂种马褂木直径生长整齐度最好的是下坡的,最差的是上部的;而混交林中下坡、中坡、上坡的杂种马褂木直径生长整齐度都很好.在纯林和混交林中,杂种马褂木胸径和树高年均生长量都是下坡远大于中坡和上坡.由此可见,杂种马褂木在福建省邵武市种植的生产潜力较大,长势良好,但较为适宜在土层深厚、土壤肥沃的下坡位造林.  相似文献   

5.
报道了试种于安徽泾县丘陵山区亚关马褂木22个全同胞家系5 a的生长表现与家系间差异.结果表明,亚美马褂木在当地生长迅速,平均树高7.76 m,平均胸径11.2 cm.亚美马褂木幼林期生长量在家系间差异显著,表明开展亚美马褂木家系选择是可行的.参考家系生长量与变异系数,从中初选出L×YY1、M×S这2个速生型家系.以此为据,笔者分析了亚美马褂木在皖南丘陵山区的推广造林前景.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毛竹—马褂木不同配比混交造林方式的成效观测和调查数据的统计分析,初步获得:毛竹—马褂木混交造林对林分新生竹的株数和新生竹的平均高、平均地径存在显著影响;在四种不同配比方式的毛竹—马褂木混交造林中,以单株星状2(以株为单位,按照毛竹∶马褂木为8∶1的配比方式)的混交造林方式有利于毛竹的出笋和新竹生长。  相似文献   

7.
马褂木的习性、分布与造林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挂木(Liriodendron chinesis)是我国亚热带地区重要的造林绿化树种之一,过去对该树种的研究甚少。根据笔者的调查试验资料及各地报告的汇集,本文从营林角度对马褂木的地理分布、生长习性、生态要求和造林等进行综合介绍,目的为深化马褂木的阐述并开拓今后的研究思路。  相似文献   

8.
探讨了应用南京林业大学的杂交马褂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成果,在仙游县适宜区开展杂交马褂木的引种造林试验,以期为仙游县大面积推广栽培杂交马褂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一、树种选择。根据小班立地状况和营造速生丰产林的要求,每个小班选择l~3种适宜的造林树种,再根据培育目标和立地指数选定造林模型。造林树种可选择木荷、枫香、樟树、杜英、马褂木及其它阔叶树等。  相似文献   

10.
对体细胞胚胎发生杂种马褂木引种试验林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试验林总体生长良好,生长迅速,在排除造林初期根系恢复及生态适应过程的影响的情况下,年均抽高可达0.95m。体细胞胚胎发生杂种马褂木适应性强,但对水分反应敏感,生长期内降水不足将明显影响其生长。体细胞胚胎发生杂种马褂木在福建省可顺利越冬,生长不会受到冻害影响,但应着重选择降水充足、排水良好的林地造林。  相似文献   

11.
对造林地进行深沟秸秆覆盖,可降低土壤蒸发量,增加土壤蓄水空间和能力,提高降水的利用率,是缓解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水分匮乏的有效措施。在位于干旱区的塔城盆地老风口生态区,进行了造林地深沟覆盖秸秆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覆盖条件比未覆盖的土壤蒸发量明显降低,含水率显著增高,随着深沟加深和覆盖厚度的增加,抑制土壤蒸发、蓄水保墒的效果越显著。  相似文献   

12.
Soil water is an important factor restricting afforestation on the semi-arid Loess Plateau.The microtopography of the loess slope has changed the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soil water on the slope.To improve water utilization efficiency and optimize afforestation configuration pattern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il water and precipitation at micro-topographic scale must be studied.We used time series analysis to study the temporal variation of soil water and its response to precipitation in four kinds of micro-topographies and undisturbed slope on loess slopes.Micro-topographies significantly influenced soil water distribution and dynamics on the slopes.Soil water stored in the platform,sinkhole,and ephemeral gully influenced subsequent soil water for 4 weeks,whereas soil water stored in the scarp and undisturbed slope could influence soil water for 2 weeks.It took 12 weeks,10 weeks,18 weeks,6 weeks,and 12 weeks for precipitation to reach the deeper soil layer in the platform,sinkhole,scarp,ephemeral gully,and undisturbed slope,respectively.These soil water characteristics in different micro-topographies are vital factors that should be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when undertaking afforestation on the Loess Plateau.  相似文献   

13.
鱼鳞坑整地改善土壤水分状况与造林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引入土壤储水量、树冠覆盖率等指标,对鱼鳞坑整地改善土壤水分状况及其在侧柏造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采用鱼鳞坑整地可显著提高土壤含水率和土壤储水量;随着林地土壤水分状况的改善,造林保存率、林木生长量、林地生产力、郁闭成林的速度随之提高;在不同的土壤水分状况下,种群通过生物量投资与分配格局调节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种群行为及个体形态特征,从而提高种群的稳定性或持久性。  相似文献   

14.
半干旱地区平缓地退耕还林组合造林新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抗旱节水、提高造林效果为出发点,在借鉴单项造林技术经验的基础上,根据不同的立地条件,科学地组装创新了机械大坑整地+打浆造林,机械大坑整地十ABT3号生根粉+植物保水剂+打浆造林。ABT3号生根粉+打浆造林+地膜覆盖,ABT3号生根粉+DJS造林等4种造林新技术组合方法,通过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这4种组合方法显著地提高了造林成活率、保存率和生长量,当年平均生长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66.3%、49.2%、23.1%和37.3%。  相似文献   

15.
采用EM 50土壤水分测定系统,对4种不同整地规格的土壤含水量进行连续监测。以整地成本、土壤平均含水量、造林成活率、林木生长量为指标,综合分析不同整地规格的效果。结果表明,4种整地规格中,2 m×1 m×0.5 m(G2)规格的土壤平均含水量最低,整地成本最高。由于太行山北段土壤干旱瘠薄,造林困难,整地时优先选取0.8 m×0.6 m×0.4 m(G0.8),0.6 m×0.5 m×0.4 m(G0.6)这两种规格。  相似文献   

16.
3年来在滇东南岩溶山区开展的树种配置试验的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影响岩溶山地林木生长的主要因素是坡度、岩石裸露率、土类、土层厚度和土壤中的石砾含量 ,而坡向、坡位、土壤的吸湿水、旱季土壤含水率、pH值及土壤养分对林木生长的影响不明显。在岩溶地区的造林应采取特殊的措施 ,尽量保护原有植被 ,对于形成复层的林分结构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在多石的薄层石灰土类型上 ,人工种植的阔叶树生长较差 ,通过种植针叶树 ,能形成乔灌草结构的复层林分 ,对改善岩溶山区的生态环境效果十分明显。在吸湿水、全氮、水解氮、速效磷、速效钾、pH值、有机质和旱季土壤含水率等 8个土壤性状中 ,吸湿水、速效磷、速效钾 3个性状在年度间的差异非常显著 ,其中吸湿水平均增加 3 6 6 % ,每kg干土中的速效磷和速效钾平均分别增加9 99mg和 4 2 5 9mg ,显示出林木对土壤的改良作用。在多石的石灰土类型上 ,适宜营造墨西哥柏、郭芬柏和冲天柏等针叶树 ,在其中土层较厚的地方可种植银荆 ;在厚层山地红壤类型上 ,适宜营造墨西哥柏、冲天柏、郭芬柏、川滇桤木、滇合欢、银荆、杜仲、酸枣、苦刺等针阔、阔阔混交林以提高其生态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黄土丘陵沟壑区抗旱造林综合措施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黄土丘陵沟壑区半阴坡立地上,采用正交设计进行抗旱造林综合措施分析。结果表明,采取整地,保水剂浸根和穴施菌根菌综合措施营造油松,刺槐和侧柏,虽然增加了造林成本,但造林成活率和苗木生根数量都明显高于对照。经济有效的综合措施为:造林树种为刺槐,鱼鳞坑整地上保水剂浸根,穴施菌根菌。  相似文献   

18.
辽宁省西部干旱低山丘陵区人工造林成活率较低影响辽西干地区植被恢复与重建,为探索这一生态问题,进行了采取竹节壕整地方式对土壤含水量、造林成活率影响相关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采取竹节壕整地技术措施,对提高造林成活率及促进幼树生长具有显的作用,土壤含水量提高58.8%~64.3%,造林成活率可提高41.5%~45.9%,幼树高生长提高158%以上。  相似文献   

19.
干热河谷是造林困难区域,过去造林遵循以树、草种的选择和造林时间、造林方法的选下来适应或逃避不利因素.但在经济条件制约下,采用现代育苗技术和造林方法受到限制,同时可选树、草资源十分有限,长期以来严重影响造林工作的进行和造林质量的提高.作者提出通过整地和防渗处理,人工引起并拦蓄地表径流,改善林木生长的上壤水分条件,以达到林木在干旱区域正常生长.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试验区6个类型水土保持生态林进行分结构的调查和分析得出,在内蒙古黄土丘陵区建立水土保持生态林关键在正确划分造林地立条件类型和选择相适宜树种的基础上,严把造林技术关,加快造林前三年的抚育管理,通过树干解析,8-19年林分均处于生长旺盛阶段,郁闭度在0.6-10.0之间,已发挥出有效控制水土流失的目的,也为我国西部大开发生态建设树立了样板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