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该研究对兴安落叶松的生物量模型进行了研究,在寒温带兴安落叶松林均匀设置了60块标准地,每块标准地内又设置9个灌草小样方,对单木、灌草和林分的生物量进行测定并建模,再通过检测样地验证模型的精度。结果表明:在寒温带地区,对兴安落叶松以D2H为参数的模型预测精度普遍高于仅以D为自变量的模型;幂函数B=3.7×(D2H)0.95拟合效果最佳,其R值和F值分别达到0.92和857,在统计上表现为极显著回归;灌木和草本生物量的估计误差和取样精度密切相关;在建立林分生物量模型时,通过相关性分析和逐步回归法可以剔除无效变量和冗余信息;在建立的模型中,树干生物量的估测精度最高(95.78%);树冠生物量精度次之(94.36%);林下灌木和草本层的估测精度较低。通过联合估计得到的林木、树皮、树叶和森林总生物量模型分别达到94.3%、91.22%、90.34%和93.43%的精度。  相似文献   

2.
文章通过对大兴安岭林区兴安落叶松生物量的测定,根据各样本的鲜重和含水率计算出样本各部分(干、根、枝、叶)的绝干重(生物量)和总生物量。通过对回归方程的检验,兴安落叶松单株生物量及各器官生物量均与林木的径阶呈显著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合理经营密度的确定应以能够保证林木在整个生长过程中对光照、温度和养份的合理需要为原则。根据调查观测认为,兴安落叶松天然林合理经营密度以郁闭度0.6~0.7为宜。  相似文献   

4.
兴安落叶松天然林粗根生物量及分布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森林粗根生物量是森林生态系统生物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兴安落叶天然林粗根生物量为研究对象,利用平均标准木法和全部挖掘法测定了不同年龄兴安落叶松天然林的粗根生物量,研究了粗根根系的空间分布格局,并建立了粗根生物量回归模型。结果表明:林分粗根生物量随林龄的增加而增加,幼龄林(26a,38a)的根系生物量为7.92 t/hm2,中龄林(49a,68a)为39.77 t/hm2,近熟林(96a)为49.80 t/hm2,成过熟林(132a)为74.11t/hm2;兴安落叶松根生物量占林木个体生物量的15.12%~27.25%,且根系生物量的65%以上集中分布在0~20 cm土壤层中;根生物量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呈幂函数降低;建立的胸径—粗根生物量模型B=0.011314D2.7629达到极显著水平(R2=0.97)。  相似文献   

5.
兴安落叶松天然林树冠生长特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分析兴安落叶松天然林分级木和林分冠生长特性,建立冠幅生长及单株冠、枝、叶生物量模型。结果表明:1)年龄36~39年、密度983~3263株·hm-2林分和年龄54~61年、密度1101~2241株·hm-2林分,随林分密度增加,分级木冠幅差距趋于减小;冠长占树高比例及冠长与冠幅比值增加;优势木、平均木和被压木平均冠积分别达22.479,15.296,6.179和26.864,11.154,8.192m3。2)年龄36~39年和54~61年林分优势木、平均木和被压木平均单株冠生物量分别为0.0082,0.0049,0.0009和0.0079,0.0038,0.0014t;占单株地上生物量平均比例分别达18.5%,24.2%,17.3%和15.9%,12.0%,20.5%。3)单株冠生物量分配中,枝比例高于叶比例,并因分级木不同而不同。年龄36~39年和54~61年林分,优势木、平均木、被压木枝生物量比例分别为76.6%,74.7%,66.6%和76.8%,73.3%,71.4%;叶生物量比例分别为23.4%,25.3%,33.4%和23.2%,26.7%,28.6%。4)年龄36~39年和54~61年林分,林分...  相似文献   

6.
大兴安岭北部兴安落叶松种群年龄结构及其与...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兴安落叶松生物量增长率对氮沉降是否存在响应,年际间是否存在差异;不同径级是否会影响兴安落叶松生物量增长率对氮沉降的响应。[方法]通过人工氮添加的方法模拟大气氮沉降变化,探究兴安落叶松林连续3年(2014—2016)树木生物量的变化对氮沉降的响应。从2012年开始,共设置4个氮添加水平,分别为对照(CK,0 g·m-2·a-1)、低氮(TL,2.5 g·m-2·a-1)、中氮(TM,5 g·m-2·a-1)和高氮(TH,7.5 g·m-2·a-1),每年的生长季(5—10月)按月将NH4NO3溶于32 L蒸馏水,利用背喷式喷雾器均匀喷洒于样方内,对照样地喷洒等量纯净水。[结果](1)3年间各施氮处理生物量增长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年份生物量增长率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而且2016年生物量增长率明显高于前两年(P0.05)。(2)2014年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2015年TL处理的生物量增长率显著高于TM和TH处理(P0.05),2016年TL处理的生物量增长率显著高于TH处理(P0.05)。(3)不同处理对年际间不同径级生物量增长率也产生不同影响。TL处理对2014和2016年的10 15cm径级的兴安落叶松生物量增长率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TM处理对所有年份10 15 cm和15 20 cm径级兴安落叶松生物量增长率均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TH处理对所有年份胸径大于10 cm的3个径级(1015、15 20、20 cm)兴安落叶松生物量增长率均有显著促进作用(P0.05)。[结论](1)长期氮添加有可能导致树木生长率的增量逐渐减少甚至出现抑制,将改变现有北方森林生态系统碳源汇动态;(2)由于不同径级树木对氮沉降的响应不同,为提高氮沉降对北方森林碳库影响的模型预测精度,应按不同径级分别模拟。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设置样地,作树干解析,阐明了兴安落叶松天然林分级木(优势木、平均木、被压木)生长特性,并分析了分级木生长特性与林分因子和立地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兴安落叶松分级木在不同年龄阶段有相互转换现象,其转换率38.9%,其中,平均木转换率占50%,优势木和被压木转换率均33.3%.分级木从优势木转平均木和平均木转被压木的转换率最高,相反方向则低.优势木转被压木和被压木转优势木的转换率最低;随着林分密度和林分中落叶松比例增加,分级木相互转换数也增多;分级木转换现象主要集中在海拔<1 000 m、坡度<25°、坡向为阳坡、坡位为中下、土壤厚度>17 cm的林分中;被压木中,无转换的占66.7%,抚育采伐时应考虑伐除这些被压木.  相似文献   

9.
以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指南为依据,以内蒙古大兴安岭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根据实测生物量数据,计算兴安落叶松人工林碳计量参数,结果表明:1)生物量转化与扩展因子(BCEF)平均值为0.92t/m3,生物量扩展因子(BEF)平均值为1.39;根茎比(R)平均值为0.14;木材基本密度(WD)平均值为0.61t/m3;2)回归分析发现:BCEF,BEF,WD均与林龄(A)、平均胸径(DBH)呈负相关,均与林分密度(D)无明显相关,R与A,DBH,D均无显著相关性;3)IPCC指南缺省值与碳计量参数实测值估算生物量结果差异显著,本研究可为进一步校正IPCC法中碳计量参数,准确估算森林碳储量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运用过程模型模拟天然林的生物量及蓄积生长.[方法]以大兴安岭落叶松天然林为研究对象,探索研究基于生理过程的动态模型3-PG模型在天然林中的应用情况,通过调整模型内置模块方程的参数,优化实测值与模拟值的拟合结果,最终得出适用于该地区落叶林天然林的模型参数组,并对不同林龄的林分预测效果进行了对比.[结果]模型在胸径...  相似文献   

12.
兴安落叶松天然林2种林型林分更新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分结构对兴安落叶松林更新的影响。结果表明:1)年龄56~65 a草类-落叶松林平均更新密度达1 363株/hm2,较54~63 a杜香-落叶松林和36~48 a草类-落叶松林分别高12.8%,36.5%。2)年龄36~65 a,密度315~3 263株/hm2范围内的草类-落叶松和年龄54~63 a密度865~2 241株/hm2范围内的杜香-落叶松林,在其它条件相近情况下,随着林分年龄和密度增加,林分更新呈增加趋势;随着枯倒木数量和其腐烂程度的增加,更新密度增加;随着林下草本和灌木盖度增加,更新密度呈下降趋势。3)不同水平格局的林分更新不同,当聚集分布、随机分布和均匀分布时,平均更新密度分别为1 415株/hm2,1 165株/hm2,118株/hm2。  相似文献   

13.
根据在大兴安岭调查兴安落叶松天然林林隙结构,阐述了林隙地被物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从林隙中心向外随着距林隙中心距离的增加,灌木高度和盖度呈先增加,后减小趋势.在林隙内,随着离林隙中心距离增加,灌木高度和盖度逐渐增加.越过林隙边缘进人林内后,灌木高度和盖度随着距离增加,又逐渐减小.灌木种数呈少一多一少的变化过程.在林隙边缘地带,灌木盖度最大、种类最多;从林隙中心到林内随着距离增加,草本高度、盖度、种数逐渐变小;随着林隙内枯倒木腐烂程度增加,林隙更新株数有增多趋势.更新株数随着林隙面积增加,总体上趋于减少,呈现单峰型变化;林隙内死地被物厚度比林内小.从林隙中心到林内,随着距离增加,藓类高度和盖度、死地被物厚度和盖度趋于增加.  相似文献   

14.
本文应用主坐标分析、ISODATA-模糊聚类分析、极点排序等3种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以各森林群落的主要植物种为属性,结合定性分析,对漠河林区的6个兴安落叶松林型进行了分类和排序。结果表明,二维排序图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植被及生境梯度的变化。并分析了这3种方法的优缺点。在有条件时,最好同时应用几种方法,以便于比较,更能说明问题。  相似文献   

15.
抚育间伐对兴安落叶松天然林生长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用标准地调查采样方法,研究抚育间伐对大兴安岭林区兴安落叶松天然林生长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间伐12a后,间伐林分和对照林分平均胸径和每公顷蓄积量分别为9.67 cm、133.311 7 m3和5.44 cm和65.422 7m3(P〈0.05);二林分在土壤容重、pH值、水解性氮、有效磷、全氮、全磷、全钾和碳氮比(全碳/全氮)方面差异不显著(P〉0.05),间伐林分土壤速效钾含量显著降低(P〈0.05)。说明抚育间伐能有效促进兴安落叶松林木生长,同时间伐不会对土壤理化性质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6.
兴安落叶松林分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样地调查,对内蒙古大兴安岭北部兴安落叶松3种森林类型(原始林、渐伐林、皆伐更新林)的林分空间分布格局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3种林分的分布格局均为聚集分布,但聚集程度存在差异,聚集强度依次为皆伐更新林>原始林>渐伐林。并提出了兴安落叶松合理经营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目的】随着森林的发育过程,林木个体的生长和生物量分配,以及林分水平的结构和功能均发生了明显的变化。然而,细根生物量与林分年龄的联系,目前仍然了解有限。本研究以黑龙江省帽儿山地区兴安落叶松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比较了同一林分在19年和32年生时林分水平(单位面积)和单株水平细根生物量的垂直分布和季节动态,分析了影响细根生物量变化的林分与土壤因子,旨在明确林分年龄对细根生物量的影响和潜在的机制。【方法】在生长季内的5月、7月和9月,采用土钻法获取土壤0~30 cm深度细根并测定生物量,同时测定林分特征和土壤养分和水分含量。【结果】随林龄增加,落叶松人工林单位面积细根生物量显著下降,而单株细根生物量变化不显著;与19年生林分相比,32年生林分土壤表层(0~10 cm)细根生物量占总细根生物量的比例明显下降,土壤亚表层(10~20 cm)和底层(20~30 cm)细根生物量所占比例增加,呈现出细根向深层土壤增生的趋势。土壤表层(0~10cm)单位面积细根生物量随林分年龄的变化趋势与林分密度和胸高断面积、土壤铵态氮浓度变化有关,但是单株细根生物量受林分和土壤因子的影响均不显著。【结论】林分发育过程中,落叶松细根生物量降低,细根的资源吸收策略发生了明显的改变。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大兴安岭北部兴安落叶松原始林公顷样地的调查,利用Hegyi单木竞争模型分析了兴安落叶松天然林的种内、种间竞争强度。研究结果表明:兴安落叶松天然林的种内、种间竞争强度分别占竞争强度的56%和44%,说明兴安落叶松种间竞争较小,主要竞争来自种内。兴安落叶松伴生树种种类较少,种内与主要伴生树种种间的竞争顺序为:兴安落叶松种内>兴安落叶松种间>白桦种内>白桦种间。兴安落叶松种内竞争强度及白桦种内竞争强度与对象木的胸径大小之间呈指数函数关系,而兴安落叶松种间竞争强度及白桦种间竞争强度与对象木的胸径大小之间呈幂函数关系。随着兴安落叶松胸径的增大,受到的竞争强度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