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落叶果树》2021,53(5)
在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进行了蓝莓品种莱格西和都克的冷棚栽培试验,明确两个品种的栽培表现和生产潜力。结果表明,相比露地栽培,冷棚栽培提早了两个蓝莓品种的成熟期20 d左右,平均666.7 m~2产量超过750 kg,比露地栽培(650~700 kg)提高10%左右,同时单果重增加5%~10%,效益超过2万元。介绍了其冷棚栽培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温室蓝莓栽培关键技术,包括温室建设、品种选择、提早休眠、打破休眠、采后修剪等内容,以期为蓝莓温室栽培提早成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闽北山地葡萄优质丰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闽北是福建省主要葡萄产区之一,面积达1 667 hm^2,其中以水田改造种植的占95%以上.葡萄种植占用水田,影响了粮食生产.建瓯市徐墩镇北津村葡萄在山地红壤土上栽培了十几年,每667 m^2产量达1 500 kg以上,并且在产量不超过1 500 kg的葡萄园中,果实外观内质均比水田种植的更好,还提早4~6天成熟.现将山地葡萄优质丰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为闽北葡萄上山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随着冬枣栽培面积的不断增大,产量的大幅度提高,枣果集中上市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虽然冬枣贮藏保鲜库的发展可延长冬枣成熟后的后供应期,但怎样提早上市也是值得枣区探讨的一个课题。无棣县小泊头镇林业站从2002年开始对冬枣的保护地栽培进行探索和试验,通过8年的努力和反复试验,总结出了"冬枣温室提早成熟栽培技术",为枣农增收提供了新的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随着保护地面积的不断扩大,西瓜也由露地进入棚室内栽培,这样可以使成熟期提前,提早上市,经济效益得到明显提高.现将棚室西瓜栽培关键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通过黑色地膜覆盖蓝莓栽培试验结果分析,蓝莓覆黑色地膜春季能明显提高表层土壤温度,有利于保水保肥,提早物候期,促进蓝莓生长,提高蓝莓产量、质量,除草效果好,降低管理成本。  相似文献   

7.
我国蓝莓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及解决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国辉 《北方园艺》2008,(3):120-121
我国蓝莓栽培起步较晚,1983年开始引入并进行栽培和研究工作,最近几年发展迅速,已初步形成产业化栽培.在栽培面积不断扩大的同时,生产中也暴露出很多的问题,如:引育种和品种筛选工作滞后,缺乏适宜的主栽品种;土壤改良工作缺乏或不达标;栽培方式混乱;北方栽培区防寒效果不理想等.只有尽快解决存在的问题,才能使蓝莓产业迅速、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我国自 20 世纪末开始引种栽培蓝莓,截至2020年底栽培面积已达6.64万公顷,随着栽培面积的不断扩大和栽培年限的延长,病虫害发生种类越来越多,且某些病虫发生程度亦越来越严重.枝枯病在蓝莓实际生产中常有发生,发生范围广泛,在山东、辽宁、贵州、浙江、云南等蓝莓种植区均有枝枯病发生,蓝莓枝枯病俨然成为我国蓝莓生产上流行性...  相似文献   

9.
巨峰葡萄提早成熟栽培技术使深受消费者欢迎的大粒中熟品种巨峰葡萄提早成熟,可显著提高经济效益。其技术措施如下:1保护地栽培利用塑料大栅或日光温室栽培巨峰葡萄,可比露地栽培提早上市30天以上;地膜覆盖栽培可提早成熟10~15天。2小拱栅催芽在3月15~2...  相似文献   

10.
江苏盐城地区的草莓产业发展迅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但草莓种植品种和种植技术存在差异,致使上市时间、种植效益不一,究其原因主要是草莓花芽分化时间有差异.提早花芽分化是实现草莓早熟化栽培的关键措施,也是提高草莓种植效益的重要手段.该文从选用早熟品种、提高种苗质量、改进育苗方式、加强栽培管理等方面介绍了促进草莓提早花芽分化的...  相似文献   

11.
马铃薯是粮菜兼用作物,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随着现代加工业的发展,马铃薯的利用途径更加广阔。马铃薯采用地膜覆盖栽培,可提高地温、防御春寒低温,有利于提早播种,促使早出苗、出齐苗,达到早熟高产的目的。据试验,春季马铃薯地膜覆盖栽培比露地栽培不仅可增产20%~70%,大薯率增加25%左右,还可以提早成熟15-20d,提早上市,  相似文献   

12.
总结了青岛西海岸地区日光温室蓝莓促早成熟上市的栽培技术。根据青岛地区秋季气温变化,于10月中旬开始降低温室温度,促使蓝莓休眠,待满足植株需冷量后,在11月中旬开始提温,次年2月中下旬蓝莓即可成熟,相较传统日出温室栽培方式,可提前1个月左右上市。  相似文献   

13.
蓝莓,又名蓝浆果,学名越桔,属杜鹃花科越桔属。近年随着人们对蓝莓保健作用的认识,我国蓝莓栽培已从北向南迁移。浙江省临海市地处浙江沿海中部,属亚热带季风气候,2004年开始引进种植蓝莓,全市现有栽培面积200hm2,常年产量750t,每667m2产值达3万多元,种植效益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4.
浙江蓝莓整形修剪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蓝莓Vaccinium spp.又称越桔、蓝浆果,属杜鹃花科,越桔亚科,越桔属多年生植物.其果实色泽美观,果肉细腻,含有丰富的维生素、矿物质及熊果苷、花青苷等物质,具有独特的营养价值和医疗保健功能[1-2]. 浙江省山区多酸性红壤,年平均气温15~20℃,年均降水量在1 500 mm以上,光热充足,雨量充沛,非常适合蓝莓生长.自2003年引种以来,栽培面积逐年扩大,蓝莓种植已经成为当前浙江新兴的效益水果产业[3].由于引种栽培历史较短,生产上规范化整形修剪技术推广还比较缺乏,成为制约当前蓝莓产业发展的一个主要问题.本文主要依据浙江蓝莓主栽类型和生产栽培实践,对主栽蓝莓品种的修剪原则、修剪时期、修剪方法等整形修剪关键环节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5.
钢架塑料大棚水萝卜套种辣椒栽培模式,既提早多种了一茬水萝卜,又实现了辣椒的春提早和秋延后的正常生产,提高了大棚的利用率,增加了蔬菜种类,是充分利用光热资源的有效栽培措施.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近年来大力推广这一种植模式,目前面积已达133.3多hm2.这种套种模式一般667 m2产水萝卜2 500 kg以上,收入3 000余元,667 m2产辣椒4 000 kg以上,收入5 000余元,每667 m2水萝卜和辣椒的总收入可达8 000元以上,经济效益十分显著,现将其主要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保护地设施果树雪灾防范与减灾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设施果树促成栽培起自20世纪末期,现在全国设施果树栽培面积约50万hm2以上,900多万t[1],面积和产量均居世界首位。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其中辽宁省设施果树面积4万hm2,产量60万t。辽宁省处于温带果树和寒带果树的过渡区域,具有提前升温、促早果实成熟的光、热和低温等条件,是全国温室生产的发源地[2],特色水果葡萄、草莓、桃、樱桃、蓝莓、李、杏等设施农业已发展成为我省的支柱产业。近年来,  相似文献   

17.
红灯、早大果、美早、拉宾斯4个甜樱桃品种在甘肃省天水地区进行日光温室栽培,1月6—10日扣棚,4月28日至5月8日果实成熟上市,上市时间较露地栽培提早20天左右。同时甜樱桃日光温室栽培能避免晚霜危害造成的减产甚至绝收,提高优质果品率。  相似文献   

18.
山西北部气候寒冷,一般果树较难栽培,而杏树能正常生长,成为当地主要栽培果树.由于栽培历史悠久,形成了许多地方品种,进而形成了独特品种的栽培区.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当地杏树总面积大约3 000~4 000hm2;20世纪90年代中期,受仁用杏被林业、水利部门确定为绿化、水土保持的主栽品种之一的影响,仁用杏与鲜用杏竞相发展.目前该地区鲜用杏栽培面积在9 300hm2以上,仁用杏栽培面积为1.67万hm2,总计栽培面积在2.6万hm2左右.由于前些年栽种的杏现已见效益,再加上杏树在绿化、水土保持方面的良好表现,可预见杏树在当地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将健康的发展下去,栽培面积会稳步增加.  相似文献   

19.
正蓝莓是一种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较高的果树。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蓝莓认知不断提高,国内对蓝莓需求量逐年增加,蓝莓栽培面积也随之快速增加。然而,我国单位面积产量远落后发达国家,仅为其1/2~1/3。中国蓝莓栽培技术不到位是导致蓝莓产量不高的主要因素之一。本文就蓝莓栽培中易犯的错误——种植过深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20.
<正>丹东的地理位置、自然资源、气候条件等方面都适合发展蓝莓产业,经过多年的引种、试验、示范和推广,截至2020年,蓝莓栽培面积已达到4000 hm2,总产量2万t,总产值4亿元左右。不管露地、大棚还是温室蓝莓栽培都已经形成规模,在全国市域经济中规模最大。栽培管理技术也逐渐成熟,效益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