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崔海丽 《北方蚕业》2003,24(4):49-49
我市现有桑园0.2万hm^2,年养蚕3万余张,667m^2均养蚕仅1张,管理好的桑园667m^2产叶量在2000~2500kg以上,年可养蚕3~4张,管理差的桑园667m^2产叶量还不到500kg,年养蚕还不到1张,单位面积产量很不平衡。而中低产桑园在我市约占40%以上,可见现有桑园的增产潜力很大,我们要在拓植新桑园的同时,改造现有低产桑园,提高单位面积产量,这对我市的蚕桑生产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成片桑园管理的综合技术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殷工  李京华 《北方蚕业》2007,28(2):57-58
针对桑园管理工作中由于投入和技术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导致桑园缺肥、缺株、杂草多,产叶量低,品种退化等现象,提出了相应的综合管理技术措施,旨在恢复和增强桑树生长势和产叶量,提高桑园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单位面积桑园条数条长和施肥量与产叶量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文奇 《蚕桑通报》2000,31(1):31-33
单位面积桑园的产叶量与桑树总条数、总条长正相关 ,在一定施肥量范围内 ,施肥越多 ,产叶量越高 ,对丝茧育与种茧育桑园 ,在施用上有不同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方礼德 《蚕桑通报》1990,21(4):25-27
我市桑园大多是溪滩桑园,亩桑产叶量较低,平均在750kg左右,为了提高亩桑产叶量,1989年对本市亩桑产叶2600~2800kg(产茧150~180kg)的7个农户的施肥情况进行了检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一、调查方法1.桑园面积:对7户的桑园面积全部实地丈量。  相似文献   

5.
续春桑园是指当年饲养续春蚕之后进行伐条的桑园。由于续春蚕的饲养使当年夏伐时间推迟了 20d以上,增加了桑树的产叶量,增大了桑树的消耗, 缩短了夏秋叶的生长时间。为了解续春桑园冬季的剪梢时间和留梢长度对产叶量的影响而进行了对比试验,现将初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桑园受晚霜危害的程度,因是否及时熏烟、桑园周围小环境以及上年秋季桑园肥水状况的不同而异,上年肥水充足、桑树枝条充实,可减轻危害。桑树遭受霜害后,采取及时抹去霜害桑芽、二次剪梢、增施肥料等技术措施,有利于促进桑树生长,可显提高霜害桑园的产叶量,是有效的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7.
笔者针对安康地区桑园普遍产叶量低,经济效益不高的现状,提出了抓好基础建设,加强桑园科学管理,采用合理的桑叶收获技术等三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关于桑园间作的几个问题郑海燕(江西樟树农校330202)一桑园进行间作能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是提高产叶量和叶质的重要措施之一。间作各种绿肥和经济作物应考虑到桑园的实际情况,特别注意以下几个问题:一、间作经济作物不能盲目进行,要符合实际最忌不考...  相似文献   

9.
对低产桑园的改造,各地已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对促进我省蚕桑生产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但目前我省低产桑园面积还不少。本文就低产桑园的改造谈点个人浅见,供参考。对低产桑园的分析低产桑园是单位面积的桑园产叶量低、  相似文献   

10.
赖祥地 《四川蚕业》2009,37(1):37-38
近几年来,由于城市建设快速发展,我场桑园面积减少近500亩,现有的桑园面积只够饲养选、原种和普种共育用叶,普种饲育90%在原蚕队进行。农村桑树剪伐型式主要是冬季重修,冬重修的春季产叶量只占全年产叶量的20%~25%,春季由于气候条件好,病源少,作为种场普种生产主要以春季为主。因此,提高春季产叶量,是种场在原蚕桑树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我场从2006年开始,在安宁原蚕区进行桑树夏伐试点工作,通过三年的努力,现已建成夏伐式桑园近400亩,春季产叶量和质量得到很大提高,与冬季重剪相比提高桑叶春季产叶量25%以上,  相似文献   

11.
通过春伐桑树不同伐条部位对产叶量影响的初步试验表明,在其它桑园管理措施一致的前提下,采取距离一年生枝条基部4~6 cm处(留芽2~3芽)伐条的剪伐方式,可显著提高芽条生长量和春叶产量,极显著提高秋叶产量,同时影响桑树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2.
用辐射与杂交育成新桑品种川799,其树型紧凑,枝条粗壮、直立,生长旺盛,易采摘,平均年667m2桑园产叶1551.53kg,比对照荷叶白高11.64%,万蚕产茧量和万蚕产茧层量分别比对照高6.84%和7.88%,5龄50kg桑产茧量比对照高9.45%,667m2桑园产茧量和茧层量分别比对照高16.18%和17.83%。秋叶硬化迟,属晚生桑品种。  相似文献   

13.
涝害对桑树生长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调查表明 :桑树受淹轻、受淹时间短 ,对桑树生长影响小 ,受淹持续时间与桑叶产量呈直线相关 ,回归方程为 ( Y=16 .36 5- 0 .90 92 X) ,受淹后加强肥培管理 ,能显著提高桑叶产量  相似文献   

14.
桑人工三倍体品种丰田2号经济性状的试验调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正国 《蚕桑通报》2004,35(1):14-17
为把蚕桑实用新品种新技术尽快转化成生产力,增加单位桑园面积的经济效益,江油市引进了若干近年育成的新桑树多倍体品种,进行多年多点的产叶量、叶质、抗逆性等实用经济性状的试验调查.结果表明,桑人工三倍体品种丰田2号,与标准品种荷叶白相比,单位面积桑园产叶量增加36.8%,桑叶养蚕万头产茧层量提高6.6%,抗逆性强,农艺性状好,是一优质高产的好品种,现今重点推广.  相似文献   

15.
四川丘陵地区桑园合理施氮方案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四川丘陵地区桑园偏施和过量施用氮肥的问题,设置0、120、240、360、480 kg/hm2尿素共5个施氮量试验组,通过比较与分析不同试验组桑叶产量和部分品质性状成绩,建立不同生产目的桑园施氮效应函数,提供合理的施氮方案。试验结果表明,少施或过量施氮都会降低桑叶产量及桑叶中营养活性物质的含量和桑叶营养活性物质的产量。240 kg/hm2的桑园施氮量能显著提高桑叶营养活性物质的含量;360 kg/hm2的桑园施氮量能显著提高桑叶产量及桑叶营养活性物质的产量。依据分别建立的桑园施氮量与桑叶产量、桑叶中的1-脱氧野尻霉素(DNJ)含量、桑叶DNJ产量的肥料效应函数,推荐以生产养蚕用叶为目的的桑园最佳施氮量为360 kg/hm2,以提高桑叶DNJ含量和产量为目的的桑园最佳施氮量分别为299.56 kg/hm2和294.72 kg/hm2。  相似文献   

16.
对5个栽培桑品种(杂交组合)的桑园进行全年片叶收获和全年条桑收获试验,研究不同收获形式对桑园产量、桑叶生产成本、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与全年条桑收获桑园相比,全年片叶收获桑园每公顷产叶量可增加11955~14985 kg,增产率达26.12%~33.63%,每公顷枝叶量增加27915~37 830 kg,增产率达29.78%~44.97%;全年条桑收获形式虽然桑叶收获的劳动工效比片叶收获提高96.77%~136.00%,但其桑园产叶量较片叶收获形式下降了20.86%~25.16%,要取得与片叶收获桑园同等的桑叶产量,需增加26.12%~33.63%的桑园面积,最终使桑园总成本费用与片叶收获桑园没有显著差异,不能有效降低桑叶成本。测算结果表明,5个栽培桑品种的桑园采用两种收获形式的桑叶成本平均为0.42元/kg;全年片叶收获桑园比条桑收获桑园每公顷增产蚕茧797~999 kg,新增产值13430~16844元,新增纯收入10625~13 325元。分析认为,推广条桑收获技术需要采取措施减少条桑收获后光能损失和桑树生长的停滞时间,才能达到高产高效的目标。  相似文献   

17.
桑树人工四倍体品种丰田5号的栽培试验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正国 《蚕桑通报》2004,35(2):31-33
对引进的桑人工四倍体品种丰田5号,作了品种比较栽培试验调查.结果表明,丰田5号枝条粗壮,桑叶肥大,表现出典型的桑四倍体性状;且桑叶产量高,与标准二倍体品种荷叶白相比,单位面积桑园产叶量增加23.8%;抗逆性强,农艺性状好.说明在桑的多倍体育种中,选育高产的四倍体是有可能的.  相似文献   

18.
为了节省桑园管理劳动力的投入,作了桑园桔杆覆盖,施包膜肥料,化学除草和简化除虫等省力化培桑试验。由于用工投入减少,可使每667m^3桑园节约工本33.33元。但是由于施肥和除草次数等的减少,使桑叶减产,每667m^2减收12%。  相似文献   

19.
果桑品种“大10”的引种与栽培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果用及果叶兼用桑品种大10,三倍体,由浙江省从广东省引进。经在浙江省种植表明,成林桑园每667m^2可产鲜果约1000kg,果型大、味甜,无籽;同时还可产桑叶约1600kg,桑叶养蚕叶质较好。耐寒性较弱,易感桑椹菌核病。  相似文献   

20.
在桑园管理措施一致的前提下,用5种常用叶面肥对桑叶产量的影响进行了比对,结果表明,667 m2产叶量依次为:0.3-0.5%的磷酸二氢钾[KH2PO4]>0.5-0.7%的尿素[CO(NH2)2]水溶液>0.3-0.5%的硫酸铵[(NH4)2SO4]>0.4-0.6%的硫酸钾[K2SO4]>0.5-0.8%的过磷酸钙[Ca(H2PO4)2]。据此认为,桑园施用叶面肥应首选0.3-0.5%的磷酸二氢钾[KH2PO4]和0.5-0.7%的尿素[CO(NH2)2]水溶液。考虑到生产成本及工作之便,生产上推荐使用0.5-0.7%的尿素[CO(NH2)2]水溶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