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四环素类抗生素快速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四环素类抗生素是一类广谱性抗生素,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和阴性菌均有抑制作用,广泛应用于疾病治疗或饲料添加剂以促进动物生长;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大量使用,使其广泛残留在水体、土壤、动物性食品中,对人体和环境会造成潜在危害。目前,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检测方法主要有微生物法、免疫分析方法、仪器分析方法,其中以抗原抗体特异性结合为基础的免疫分析方法在四环素类抗生素的快速分析中占有重要地位,并随着不同的识别元件和分析方法的引入,不断丰富和发展。主要综述了能够特异性识别四环素类抗生素的生物元件以及各种快速分析方法在四环素类抗生素检测中的应用,以期为该领域的发展趋势和方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动物源性食品中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晓冬  林洪  江洁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8):4128-4132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在畜牧业中被普遍应用,但其在动物组织中的残留给人类带来很大的危害。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在动物源性食品中的残留问题。一些发达国家和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限量,都作了很严格的规定,并且该抗生素的检测技术已成为研究的热点。笔者对目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检测技术作了综述,并对以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牛奶抗生素残留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不仅操作简便、快速、特异,而且特别适用于广大基层检验人员的现场检测。介绍了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综述了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牛奶中14种β-内酰胺类抗生素、5种四环素类抗生素、1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1种氯霉素类抗生素、2种大环内酯类抗生素、12种磺胺类抗生素和11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残留检测中的应用;同时对胶体金免疫层析技术在牛奶中抗生素残留检测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指出了其未来的4个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4.
沙门氏菌是一种重要的人畜共患病病原菌,在世界各地的食物中毒中,该菌引起的中毒事件数量位居前列。目前,基于抗原/抗体、核酸适配体、细胞等传感元件的生物传感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沙门氏菌的定量检测中。其中,核酸适配体是一种短的核酸序列,具有特异性强、亲和力高、合成速度快、重现性好、修饰方便等优点。核酸适配体的这些优点可能会取代抗体,成为分析领域中的潜在识别探针。因此,核酸适配体生物传感技术在沙门氏菌定量检测中具有独特优势。主要综述了核酸适配体生物传感技术在沙门氏菌定量检测中的应用研究。首先对沙门氏菌及其常用检测方法进行简单介绍,其次介绍沙门氏菌核酸适配体的SELEX筛选方法,重点对基于核酸适配体的比色、荧光、表面增强拉曼散射(SERS)、电化学等生物传感技术在沙门氏菌定量检测中的应用进行详细论述,最后对核酸适配体生物传感技术应用于沙门氏菌定量检测的发展前景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5.
通过指数富集配体系统进化技术筛选的核酸适配体,依靠其特定的三维结构可以和包括小分子、蛋白、核酸,甚至细胞、组织等在内的各种靶分子高亲和力高特异性结合。与传统识别分子抗体相比,具有制备简单、性能稳定、便于标记等优点,成为分析化学领域一种新的分析工具。本文综述了适配体制备技术以及适配体在农产品中农兽药残留、违禁添加物、生物毒素检测方面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6.
氨基糖苷类药物的危害及其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氨基糖苷类药物是一个种类丰富的抗生素类别,因其能防治某些动物性疾病且能促进动物的生长发育,在养殖业中应用广泛。但长期高剂量使用该类药物,会因其降解困难对环境造成危害,并且可通过食物链传递给人。该类药物能够在人体内蓄积,从而产生耳毒性、肾毒性等危害。因此,检测食物中氨基糖苷类药物的残留十分必要。对氨基糖苷类药物的危害及其检测方法进行综述,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7.
食物中毒是一类重要的食源性疾病,近年来由生物毒素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频繁出现,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对于食品中生物毒素的快速、高效检测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众多快速检测技术中,基于适配体的检测方法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作为新型识别工具,适配体具有特异性强、亲和力高、制备成本低等明显优势,已被应用于食品中危害物质的识别检测。对适配体及其在各类生物毒素检测中的应用进行综述,并对该技术存在的问题及其发展方向进行探讨,以期促进基于适配体的检测方法在生物毒素快速检测中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植物体和水体中残留的多菌灵通过食物链进入生物体,最终对生物体健康造成威胁,已经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现有的检测方法虽然具有一定的灵敏度和精确性,但往往需要昂贵的大型设备、专业的技术人员和较长的检测时间,因此建立快速、高效的检测方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本文中,我们使用无标记的多菌灵特异性适配体作为传感探针,NaCl溶液作为聚集诱导剂,纳米金粒子作为颜色指示剂,开发了一种比色适配体传感器用于检测水溶液中的多菌灵。在没有多菌灵时,纳米金颗粒被多菌灵适配体包裹,在NaCl溶液中依然维持分散。当多菌灵存在时,多菌灵适配体与多菌灵特异性结合形成稳定的复合物,此时,溶液中裸露的纳米金在NaCl的作用下聚集,整个体系从红色变为蓝色。该比色法的检测限低至2.3nmol/L,线性检测范围为2.3~800nmol/L。加标水样中多菌灵的平均回收率为96.3%~111.2%,相对标准偏差为1.5%~8.9%。该比色适配体传感器操作简单,检测时间短,仪器要求低,因此具有在水环境中快速检测多菌灵的潜力。  相似文献   

9.
动物源性食品中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残留分析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MALs)是畜禽、水产养殖业中广泛使用的一类抗生素.由于这类抗生素被大量或超量使用,目前在许多动物源性食品中均能检测到该类物质的存在.主要对当前动物源性食品中MALs残留分析过程中样品前处理和检测方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0.
核酸适配体技术在食品有害物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核酸适配体是一段可以特异性识别并结合靶分子的寡聚核苷酸片段,具有亲和力强、稳定性好、易于修饰等特点,已经广泛用于检测、分离纯化和医疗三大领域。基于核酸适配体技术的检测方法得到了迅速地发展,已经应用于小分子、蛋白质、细菌病毒等方面的检测。主要综述了核酸适配体检测食品中有害物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农药残留是威胁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危害因素之一,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的重要对象。当前已被开发和投入使用的农药种类纷繁复杂,农药残留检测工作任务多、责任大,因此建立一套可用于农药残留检测用的免疫学快速检测方法一直是广大科研工作者努力探索的目标。本文分门别类梳理农产品中主要农药残留及其危害,探讨国内外抗体创制领域最新热点技术,并就农药残留检测用广谱特异性抗体研发和应用现状进行概述及展望,旨在为指导农药残留快速检测技术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了检测动物原性食品中氨苄青霉素残留,利用氨苄青霉素与核酸适配体的特异性结合能使其脱离纳米金粒子表面的特性,并利用核酸适配体杂交链式反应(HCR)将信号放大,最终通过检测纳米金溶液吸收光谱的变化建立一种氨苄青霉素残留的高灵敏检测方法.首先对各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筛选出HCR放大纳米金比色法的最优检测方法,优化后的检测方法中,NaC1溶液最优浓度为1 mol·L-1,HCR的最优终浓度为11.5% (V/V),HCR与纳米金孵育的最优反应条件为37℃、30min.氨苄青霉素的检测范围是0~1.2 μmol· L-1,线性方程为y=0.1636x+0.025,R2=0.9953,最低检测限可达到10 nmol·L-1,在实际样品中的检测回收率是92.30%~103.27%.建立的氨苄青霉素适配体的HCR放大纳米金比色法具有操作简便、反应快速、灵敏度高等优点,可用于氨苄青霉素残留量的快速检测.  相似文献   

13.
磺胺类药物是一类常用的广谱型抗菌药,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并可作为添加剂在动物饲料中长期添加。但磺胺类药物的不规范使用会导致不同程度的药物残留,从而引起生态环境污染,威胁人类健康。磺胺类药物在人体内蓄积会引起过敏反应、造血功能紊乱、肾脏损伤等。因此,研究简单快速、灵敏度高、特异性强的磺胺类药物残留检测方法十分必要。免疫分析方法利用高亲和力抗体对抗原进行特异性识别,是近几年磺胺类药物残留快速检测的研究热点。综述了放射性免疫、化学发光免疫、酶联免疫、免疫层析、免疫传感器等免疫分析方法在磺胺类药物残留快速检测中的应用,并对免疫分析方法今后的发展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4.
试验建立了动物肌肉组织中6种氨基糖苷类药物残留的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检测方法。链霉素、双氢链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卡那霉素、壮观霉素和潮霉素B标准曲线的相关系数均0.99,呈良好线性关系。链霉素、双氢链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卡那霉素、壮观霉素和潮霉素B的检出限(LOD)分别为5.3、6.9、6.5、2.9、4.1和1.7μg·kg~(-1),在加标回收实验中的回收率范围分别为80.6%~96.9%、93.8%~102.0%、72.4%~104.0%、84.8%~99.5%、80.6%~99.0%和78.8%~97.9%。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简单、快速、准确,且检出限低、回收率高,适用于动物肌肉组织中氨基糖苷类药物残留的检测。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辽宁地区猪源大肠埃希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耐药情况,采用K-B纸片法对65株猪源大肠埃希菌菌株进行6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药敏试验,同时采用PCR方法对耐药菌株rpsl基因和4种氨基糖苷类钝化酶基因aac(3)-Ⅳ、aad A、aac(6')-Ⅰb-cr、aac C4进行检测及序列分析,并将阳性样品与Gen Bank中登录的序列进行同源性比较。结果显示,辽宁地区猪源大肠埃希菌对链霉素、妥布霉素、新霉素、卡那霉素、丁胺卡那霉素、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26.2%、15.4%、18.5%、29.2%、4.6%、21.5%;23株耐药菌株rpsl基因检出率为100%;4种氨基糖苷类钝化酶基因aac(3)-Ⅳ、aad A、aac(6')-Ⅰb-cr、aac C4检出率分别为13.0%、8.7%、69.6%、4.3%。以上结果表明,在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中耐药性最低的是丁胺卡那霉素,rpsl基因及氨基糖苷类钝化酶基因普遍存在于辽宁地区猪源大肠埃希菌中。  相似文献   

16.
为验证细胞穿透肽能否增强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杀菌作用,选用具代表性的3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妥布霉素、卡那霉素及链霉素)处理平台期大肠杆菌.在特定抗生素处理浓度和处理时间下,进行平台期大肠杆菌杀伤效果组间比较,用ANOVA算法分析试验结果差异性;并使用N PN染色法探究细胞穿透肽增强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杀菌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细...  相似文献   

17.
玉米赤霉烯酮(ZEN)是一种能对动物和人类产生毒性的真菌毒素。研发灵敏而准确的玉米赤霉烯酮快速检测技术对于保障食品动物安全至关重要。该研究以PicoGree荧光染料为检测探针,利用其仅与dsDNA结合后才发出荧光的特性(激发波长:480nm,发射波长:520nm),当ZEN不存在时,适配体能够与其互补链结合而形成dsDNA,导致荧光强度增强;当ZEN存在时,适配体与ZEN结合而不能形成dsDNA,导致荧光强度减弱。建立了一种基于核酸适配体识别的ZEN快速检测方法。灵敏度试验表明:该方法的最低检测限为0.1μg/L(0.1ppb),线性范围为0.1~1μg/L(0.1~1ppb)。检测时间可以控制在40min内。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ZEN核酸适配体与桔青毒素(CTN)、赭曲霉毒素A(OTA)、黄曲霉毒素B_1(AFB_1)和伏马毒素B_1(FB_1)等真菌毒素不会出现交叉反应。本研究与传统的基于抗体识别的ELISA快检方法进行比较,Kappa值为0.805,表明二者一致性相当。由于核酸适配体价廉,检测时间短,因此本文开发的ZEN检测方法较常用的ELISA方法更具有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渔业中由于抗生素等相关药物的使用,使得创伤弧菌等水产菌产生了耐药性,增强现有抗生素的杀菌效果是解决该问题的重要途径。在低离子和创伤弧菌生理渗透压环境下用多种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平台期创伤弧菌进行处理,并测定创伤弧菌在低离子和生理渗透压环境下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摄取量。结果表明:低离子休克能高效增强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创伤弧菌的杀灭效果,且促进杀菌效果具有抗生素浓度和时间依赖效应。低离子处理促进氨基糖苷类抗生素杀灭创伤弧菌的分子机制是增加了细菌对抗生素的摄取。该研究为进一步揭示细菌耐药机制奠定了基础,并为解决细菌耐药性问题提供了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沙门氏菌是食品中致病菌检测的一项重要指标。本研究拟构建一种实用性更强的用于沙门氏菌检测的新型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以克服各种沙门氏菌传统检测方法的缺陷。【方法】通过混合还原氧化石墨烯(rGO)溶液与甲苯胺蓝(Tb)溶液制得Tb-rGO复合物,再将此复合物分散于纳米金(Au NPs)溶胶中得到Au NPs-Tb-rGO复合物。最后将Au NPs-Tb-rGO复合物与带有氨基的DNA链(S1)孵育得DNA-复合纳米材料(S1-Au NPs-Tb-rGO)。通过金硫键将沙门氏菌适配体互补链(S2)修饰在金电极表面,以己硫醇为封闭剂消除非特异性吸附后,滴涂沙门氏菌适配体(Apt)于电极表面,使Apt与S2杂交结合。将修饰好的电极浸入含有沙门氏菌与核酸外切酶I(Exo I)的混合液中,基于Exo I信号放大效应,利用适配体对沙门氏菌的特异性结合作用,循环带离适配体,再通过S1-Au NPs-Tb-rGO中的S1与S2杂交将S1-Au NPs-Tb-rGO负载到电极表面,监测电极表面的电化学信号,并对在菌液中的孵育时间、Exo I浓度和S1-Au NPs-Tb-rGO浓度进行优化,构建沙门氏菌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使用该传感器,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氏菌、单增李斯特菌和阪崎肠杆菌进行检测,以确定沙门氏菌电化学适配体的特异性;对6×10~2—6×10~6 cfu/mL的沙门氏菌进行检测,以确定沙门氏菌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的敏感性;对羊奶样品进行检测,以确定沙门氏菌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的实用性。【结果】所建立的沙门氏菌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在菌液中的最佳孵育时间为1 h,Exo I的最适浓度为0.6 U·μL~(-1),S1-Au NPs-Tb-rGO的最适浓度为200 nmol·L~(-1)。在进行沙门氏菌的检测时,沙门氏菌与Apt特异结合,S1-Au NPs-Tb-rGO复合纳米材料被结合到电极表面使其线性伏安曲线氧化峰升高。特异性试验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仅对沙门氏菌的检测有电信号响应,而对非目标菌无响应。敏感性试验结果表明,所构建的沙门氏菌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对沙门氏菌检测的敏感性达200 cfu/mL。使用建立的沙门氏菌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对羊奶中的沙门氏菌含量进行测定,加标回收率在91.6%—106.3%,结果令人满意。【结论】所建立的沙门氏菌电化学适配体传感器具有操作简便、检测范围宽、检出限低和成本低廉等优点,有望应用于食品工业中沙门氏菌的现场快速定量检测。  相似文献   

20.
为了寻找新靶点解决抗生素滥用所造成的细菌耐药问题,通过比较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庆大霉素、妥布霉素、链霉素、阿米卡星、新霉素)、喹诺酮类抗生素(氧氟沙星、环丙沙星)和β-内酰胺类抗生素(氨苄西林、羧苄西林)对大肠杆菌野生型BW25113(WT)和ydiB基因敲除菌株(△ydiB)杀菌表型的差异,并且通过进一步测试以庆大霉素为代表的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对过表达菌株BW25113-pCA24N和BW25113-pCA24N(ydiB)的杀菌表型,以此来确认ydiB基因对细菌耐药的重要性。结果表明:与大肠杆菌野生型BW25113(WT)相比,ydiB基因敲除菌株(△ydiB)仅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耐受,并且发现过表达菌株BW25113-PCA24N(ydiB)能恢复对庆大霉素的敏感性。因此,证明ydiB基因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作用的关键基因,有望成为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作用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