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采用红外光谱的三级鉴定法,通过所获得的一维红外光谱、二阶导数谱和二维红外相关谱,可逐步提高红外谱图的分辨率,并从不同的角度上体现其差异性来分析鉴别区分栽培与野生春、冬天麻。结果表明三类天麻样品的一维红外光谱和二阶导数谱整体上十分相似,只是在部分吸收峰略有偏移,对比该区域的二维相关红外光谱,差异主要表现在950-800 cm^-1和相关峰的不同。因此红外三级鉴定法可以对栽培与野生春、冬天麻进行快速、无损、简便的分析与鉴定。  相似文献   

2.
为不同产地金银花药材的快速、准确鉴定提供技术支撑,采用红外光谱指纹图谱的一阶、二阶导数图谱,鉴定云南、山东、安徽、湖北及江苏5个产地的10份金银花药材。结果表明:5个产地的金银花红外指纹原始谱图整体上无太大差异且振动峰位置基本相似,无法区分产地;一阶谱图中,湖北产金银花的吸收峰3 411cm~(-1)、1 632cm~(-1)、1 378cm~(-1)、1 259cm~(-1)、1 047cm~(-1)、804cm~(-1),江苏产金银花的吸收峰510cm~(-1)、1 410cm~(-1)、827cm~(-1),均可将其与其余产地金银花区分开;二阶谱图中,安徽产金银花的吸收峰2 800cm~(-1)、2 900cm~(-1)和2 300cm~(-1),云南产金银花吸收峰3 668cm~(-1),湖北、江苏产金银花的吸收峰600cm~(-1)、700cm~(-1)、1 700cm~(-1)、2 300cm~(-1)、3 600cm~(-1),均可与其余产地的样品进行区分。红外光谱的一阶、二阶导数光谱各个区段振动吸收峰的峰强、峰位及峰形可将5个产地的金银花区分开。  相似文献   

3.
为白花蛇舌草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优化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的检测条件,建立白花蛇舌草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的测定方法,并对云南7个不同产地的白花蛇舌草中齐墩果酸和熊果酸含量进行检测。结果表明:HPLC的最佳检测条件为ZORBAX Eclipse XBD-C18色谱柱(4.6×1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2%冰乙酸水溶液(85∶15),柱温20℃,流速为1mL/min,检测波长为210nm,进样量为30μL。该条件下,齐墩果酸和熊果酸混合标准溶液在0.025~0.4μg/μL内线性关系良好,且齐墩果酸加标回收率在82.26%~88.01%,RSD为2.77%;熊果酸加标回收率在80.84%~93.08%,RSD为4.47%,方法的精密度、重复性、稳定性、准确度均良好。经检测,不同产地齐墩果酸含量在0.139 7~0.523 8mg/g,平均值为0.409 6mg/g。熊果酸含量在0.656 6~2.645 6mg/g,平均值为1.888 8mg/g。其中,普洱市景谷县景谷镇、红河州个旧市大屯镇产白花蛇舌草中齐墩果酸含量最高,达0.523 8mg/g;普洱市镇沅县者东镇产白花蛇舌草熊果酸含量最高,达2.645 6mg/g。  相似文献   

4.
以不同产地中药党参样品的红外指纹图谱为依据,利用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两个指标,计算并建立所测样品的共有峰率和变异峰率双指标序列,同时结合二阶导数谱进一步放大分析,探讨不同产地和品种党参的相似度并进行快速鉴别.结果表明:4种不同产地的川党参共有峰率均大于71.4%,5种不同产地党参共有峰率最高达到83.3%,最低为55.0%;川党参与党参之间共有峰率最高达到94.4%,最低为59.1%;素花党参与不同产地的川党参与党参的共有峰率均大于65.0%.不同产地和品种的党参随着种质资源的变化,化学成分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在红外光谱指纹图谱中均有差异,在具有高分辨力的二阶导数谱1 800~400cm-1波段区分更加明显.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结合二阶导数能从整体上分析谱图特征峰的变化规律,可以解决中药品质差异和产地归属的问题,为党参药材的质量控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FTIR光谱主成分分析鉴别不同产地青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通过主成分分析法对3个不同产地的19份青稞(Hordeum vulgare L.var.nudum Hook.f.)种子进行了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个不同产地青稞的平均红外光谱图整体上相似,借助指纹特征区域800~1 600 cm-1红外光谱,利用DPS统计软件对其进行主成分分析,其中前3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超过99%,同时从荷栽图可知,3个主成分代表了样品在该段光谱上的主要信息,主成分空间中样品汇集成不同的类别,可基本鉴别不同产地的青稞.在某种程度上,样本分布密度稀疏,也反映了样本间的亲缘关系.该方法为无损鉴别不同产地青稞种子提供了一种简便快速的方法,可有效反映不同产地青稞种子主要化学成分的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系统聚类分析(HCA)技术对不同品种辣椒(Capsicum frutescens L)进行鉴别研究.[方法]测试了5种辣椒50个辣椒的红外光谱.[结果]5个不同品种辣椒的红外图谱相似,但在1 800 ~ 800 cm-范围内红外光谱的峰位、峰形及吸收强度有一些微小差异.对原始光谱作二阶导数光谱处理,发现在1 800~ 800 cm-1范围内5种辣椒的二阶导数光谱图差异明显,利用1 800~800 cm-1范围二阶导数光谱数据对5个品种50个样品进行聚类和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其正确率为100%;主成分析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到94.47%,其正确率达98%,能把5个辣椒品种分开.[结论]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结合统计分析的方法可以把不同品种的辣椒区分开来.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红外指纹图谱在山银花产域鉴别中的可行性.[方法]以山银花(华南忍冬)的红外指纹图谱(红外光谱、二阶导数谱)为依据,采用聚类分析对来自6个产地(海南和广东)的华南忍冬进行了分析.[结果]药材粉末的一维红外光谱分析表明,海口、湛江和韶关3个产地与其他3个产地(文昌、琼中、屯昌)在某些化学成分方面有着较显著的差异,表现为湛江区具有3407 cm-1特征吸收峰,韶关区具有1 637 cm-1特征吸收峰,第3号海口区和韶关区分别为具有1 066、1 074 cm-1特征吸收峰,海口、湛江和韶关区具有611、610和615 cm-1特征吸收峰;而另外3个地域(文昌、琼中和屯昌)的华南忍冬化学成分则较相似;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可将6个产地分为四类.[结论]红外光谱可为药材的质量控制和产区鉴别提供一个快捷、准确、可行的鉴别方法.  相似文献   

8.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二阶导数谱和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技术对不同干燥温度的黄芩药材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干燥温度的黄芩药材一维光谱非常相似,相关系数随着温度的升高逐渐加大。黄酮类成分1 614cm~(-1)附近特征吸收峰及糖类成分1 055cm~(-1)附近吸收峰的相对峰强度差别显著。不同干燥温度的黄芩药材二维相关红外光谱存在差异,在糖环振动区域800~1 000cm~(-1)波段内的二维相关谱比较,黄芩采用80℃、100℃和120℃干燥均出现了2个强自动吸收峰,在糖骨架振动区域1 000~1 200cm~(-1),黄芩采用自然干燥和60℃干燥,有3个强自动吸收峰,最强吸收峰在1 094cm~(-1);采用80℃、100℃和120℃干燥,3个样品自动吸收峰强度发生变化,最强吸收峰在1 005cm~(-1)。表明红外光谱法结合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技术可为同一批次药材采用不同的干燥温度所存在的细微差别分析与研究提供一种快速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9.
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测试6个产地共82株玛咖块根样品的红外光谱;在Omnic 8.0光谱软件中用一阶、二阶导数等方法对光谱进行优化处理;用SPSS 18.5统计分析软件对经优化的光谱数据在950~1 800、1 200~1 800 cm-1范围建立Mahalanobis distance(马氏距离)、Wilks’Lambda、Unexplained variance(未解释方差)、Smallest F ratio(最小F值)及Rao's V判别分析模型。结果显示,各样品的红外光谱非常相似,玛咖块根的主要成分是淀粉多糖、蛋白质、纤维素和脂类物质;以950~1 800 cm-1范围的二阶导数光谱数据为判别指标进行Mahalanobis distance判别分析效果较好,且模型较稳定,回判正确率为100%,平均预测正确率为81.8%,总判别正确率为92.7%。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结合判别分析,可以有效鉴别玛咖产地来源,为玛咖的鉴别分类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0.
二维相关红外光谱分析鉴别不同产地黑木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产地黑木耳的营养成分含量存在差异,因此对黑木耳的产地鉴别具有实用价值。选取8个不同产地的黑木耳,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ourier transform infrared spectroscopy,FT-IR)和二维相关红外光谱(two-dimensional correlation infrared spectroscopy,2D-IR),对不同样本的2D-IR谱图进行处理和分析,并结合系统聚类分析以鉴别黑木耳的不同产地。结果显示,不同产地黑木耳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整体特征极为相似,偏相关系数的最小值为0.955,不能用于区分黑木耳的产地。不同产地黑木耳在1 730~1 400 cm-1、1 350~1 040 cm-1以及1 030~900 cm-1范围内的二维相关红外光谱中自动峰数目不同,它们之间的自动峰和交叉峰的强度也有较大差异;对1 700~950 cm-1范围内的FT-IR光谱进行系统聚类分析,不同产地黑木耳都得到正确归类。结果表明,二维相关红外光谱分析,结合系统聚类分析能够简单、快速、无损地鉴别不同产地黑木耳。  相似文献   

11.
不同产地白花蛇舌草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技术,建立了白花蛇舌草指纹图谱分析方法.不同产地白花蛇舌草共有13个共有峰,除栽培白花蛇舌草外,与对照图谱相比,各地野生白花蛇舌草相似度均在0.90以上,说明高效液相色谱色谱指纹图谱技术可用来对白花蛇舌草进行定性及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玉米胚乳胚芽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为鉴别不同种类玉米提供科学手段.[方法]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结合系统聚类分析对3种类型的玉米实体样本的胚乳胚芽进行研究.[结果]原始红外光谱700~1 800 cm-1总体特征相似,主要是由多糖、蛋白质、脂类等吸收谱峰组成,在此范围内3种样本的原始光谱存在微的差异.对光谱进行一阶导数和二阶导数处理,用二阶导数光谱进行系统聚类分析(HCA),结果表明二阶导数光谱700 ~1 800 cm-1范围按玉米胚芽和胚乳样本聚类效果较好,52个样本能按3个种类很好地聚类,分类正确率达96.1%.[结论]红外光谱结合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可用于鉴别不同种玉米胚乳胚芽,具有方便、快速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为了比较火龙果与昙花的成分差异,以火龙果与昙花的茎为试验材料,采用红外光谱、二阶导数光谱和二维相关同步光谱技术对其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红外光谱图显示火龙果茎有5个明显的特征峰,昙花茎有4个;其中两者相同的吸收峰对应的官能团为C—O—C(脂肪烃)、C—O—C、N—H、O—H(二聚体),不同的吸收峰为1 041 cm~(-1)(火龙果)、1 077 cm~(-1)(火龙果)、1 033 cm~(-1)(昙花);667~1 866 cm~(-1)区间的二阶导数红外光谱图显示,火龙果茎有14个吸收峰,昙花茎有16个,955 cm~(-1)为火龙果茎特有的吸收峰,对应的官能团为酸酐C—O;1 520 cm~(-1)为昙花茎特有的吸收峰,对应的官能团为胺N—H;890~1 800 cm~(-1)区间的二维相关同步红外光谱图显示,火龙果茎和昙花茎的交叉峰相同,其中1 321 cm~(-1)与1 630 cm~(-1)形成了较强正交叉峰,1 046 cm~(-1)与1 634 cm~(-1)、1 049 cm~(-1)与1 329 cm~(-1)形成了较弱的正交叉峰,无负交叉峰;二维相关红外光谱图显示的自动峰位置与红外光谱的一致。  相似文献   

14.
本文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法测定了7种红茶的化学成分,并对所得的红外图谱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各种样品所含化学成分基本相同,但由于各成分间相对含量不同,每一种红茶都有其独特的红外光谱。根据红外光谱吸收频率、峰形和相对强度的差异,傅里叶红外光谱法能为不同产地、不同品种、不同等级红茶的鉴别提供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为建立一种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光谱检索和逐步判别分析的苹果叶部病害快速鉴别方法,以白粉病、花叶病、炭疽叶枯病和早期落叶病4种病害,共60份样本的红外光谱、一阶导数光谱和二阶导数光谱为指标,利用Omnic 8.5软件中光谱检索功能依次与相应光谱库进行检索鉴别。检索结果显示:基于一阶导数光谱和二阶导数光谱的检索正确率均为96.7%,高于基于红外光谱检索的83.3%。同时,以样品光谱差异较大的1 800~1 000 cm~(-1)波数内的二阶导数红外光谱数据作为判别变量,利用SPSS 20.0软件中的逐步判别分析功能,比较了基于5种挑选判别变量方法建立的判别模型的鉴别效果。鉴别结果显示:采用Mahalanobis距离逐步判别法建立的模型对苹果叶部病害的鉴别效果最好,对训练样本的回判正确率为100.0%,对测试样本的预测正确率为80.8%,总正确率最高,为92.3%。综上表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光谱检索法或逐步判别分析法,均能较好地诊断苹果叶部病害种类,可为苹果叶部病害的鉴别和诊断提供一种省时、易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利用傅里叶变换红外(FTIR)光谱结合主成分分析(PCA)和聚类分析(HCA)方法对8种薯进行了鉴别研究,测试了40个薯样的红外光谱。结果表明,8种薯红外图谱相似,但在1 800~700 cm-1范围内,红外光谱的峰位、峰形及强度差异明显。将8种薯的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与可溶性淀粉的光谱进行相似性分析,结果显示,相似度从大到小依次为:马铃薯、木薯、薯蓣、毛薯、红薯、姜薯、豆薯、菊薯,表明马铃薯含淀粉量最多,其次是木薯,最少是菊薯。对原始红外光谱作二阶导数处理,并利用1 800~700 cm-1范围内的二阶导数光谱数据对8种薯40个样品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前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89.18%,正确率为97.5%,聚类分析正确率为100%。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结合统计分析的方法可鉴别区分不同种的薯类。  相似文献   

17.
《天津农业科学》2016,(12):45-47
为了比较金边吊兰和普通吊兰的成分差异,以金边吊兰和普通吊兰的叶片为试验材料,采用红外光谱、二阶导数光谱技术对其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红外光谱图显示,金边吊兰叶片有10个明显的特征峰,普通吊兰有13个;400~1 860 cm~(-1)区间的二阶导数红外光谱图显示,金边吊兰有13个吸收峰,普通吊兰有15个。通过对一维图谱和二阶导数图谱分析得出,金边吊兰与普通吊兰物质成分的主要差异为金边吊兰具有芳烃苯环骨架,而普通吊兰具有杂环芳香族化合物环骨架。  相似文献   

18.
基于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结合光谱检索的方法进行金银花(Lonicera japonica Thunb.)产地鉴别研究。测试了4个省、6个种植区共130份金银花样本的红外光谱,利用Omnic 8.2软件建立了由各类样品的平均红外光谱、一阶导数平均谱和二阶导数平均谱组成的光谱库。比较了基于不同算法、不同波数范围和不同类型光谱数据建立的模型检索鉴别结果表明,基于1 500~1 200 cm-1波数范围的二阶导数光谱数据的绝对微分差算法检索的鉴别效果相对较好。有119个样品的光谱检索匹配得分最高值对映的光谱为自身所在类别,占样品总数的91.5%。红外光谱结合光谱检索的方法是金银花产地鉴别的一种简便、快捷方法。  相似文献   

19.
利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技术、化学计量学(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结合二维相关红外光谱对不同品种月季花进行鉴别分析。不同品种的月季花瓣的红外光谱整体相似,主要由脂类、苷类及多糖类化合物的振动吸收组成。二阶导数光谱在1 800~700 cm-1区域有较大差异,选取该范围二阶导数光谱用SPSS软件实现主成分分析(PCA)以及系统聚类分析(HCA)。主成分分析中,前3个主成分占总方差的献率为97.40%;系统聚类分析中,每一种月季花各自聚为一类,准确率达到100%。在二维相关光谱中,在1 330~1 700 cm-1和950~1 300 cm-1范围内,不同品种月季花的自动峰、交叉峰的强度和位置具有显著的差异。结果表明,应用傅里叶红外光谱技术、化学计量学及二维相关红外光谱技术可以快速有效的区分不同品种的月季。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技术在花生病害鉴别中的应用。[方法]利用FTIR技术并结合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花生褐斑病叶、黑斑病叶、网斑病叶和正常叶进行鉴别。[结果]样品的红外光谱图整体相似,只在1 750~800 cm-1范围内吸收峰的位置和强度有微小差异。对原始光谱图做二阶导数处理,发现3 600~2 800 cm-1和1 750~650 cm-1范围内的二阶导数谱差异明显。选取3 600~2 800 cm-1和1 750~650 cm-1范围做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所提取的3个主成分的累计贡献率达到94.9%,分类正确率达到100%,聚类分析的正确率达到94.6%。[结论]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技术有望发展成为鉴别农作物病害的有力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