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试验研究了不同氮肥施用量对毛白杨扦插苗干物质积累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规律,以期为其扦插育苗中科学合理的施用氮肥作为底肥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在田间条件下,设置氮肥施用量分别为0(对照,N1)、9(N2)、18(N3)、27 g/株(N4)4个处理,3次重复。结果表明:N3处理根、枝条、叶、总干物质分别比对照提高了51.02%、40.41%、84.77%和55.82%,N4与N3之间无显著差异;5~9月N3 SOD活性分别比N2提高了11.91%、8.23%、9.75%、5.40%和7.10%,6、8月N4与N2之间无显著差异;N3 POD活性分别比N2提高了12.75%、18.46%、8.08%、11.25%和14.00%,5~8月N2显著高于对照;N3CAT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了39.73%、56.45%、27.41%、39.90%和47.09%,N2、N4均显著高于对照。综合分析认为,毛白杨育苗中氮肥作为底肥适宜用量为18 g/株。  相似文献   

2.
试验详细研究了不同氮肥施用量对旱柳扦插苗生长以及氮吸收的影响规律,以期为育苗中科学合理的施用氮肥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在田间条件下,设置4个氮肥施用量处理,分别为0(CK)、5、10、15g/株,小区试验设计,3次重复。结果表明:施用氮肥可以促进旱柳株高、地径增加,其中10g/株处理与对照相比分别提高了52.89%、144.93%,差异显著;10g/株处理可以显著提高旱柳叶片内的叶绿素含量,其中叶绿素a含量7、8月份比对照提高了21.79%、9.64%,叶绿素b含量提高了75.61%、73.58%,差异显著;10g/株处理总氮吸收量比对照提高了118.57%。综合分析认为,旱柳扦插苗最佳氮肥施用量为10g/株。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不同氮肥施用量对沙地柏生长以及生理特性的影响规律,以期为育苗中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试验以3年生沙地柏为试材,设置4个氮肥处理,分别为N1:0g/株,N2:12g/株;N3:24g/株;N4:36g/株,随机区组试验设计,3次重复。结果表明:N4处理苗高增加值最高,与对照相比提高了71.66%,差异显著;根系鲜重N4处理最高,与对照相比提高了28.25%,差异显著;N4处理4个月份叶绿素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17.00%、66.00%、57.00%、79.00%,差异显著;施肥可以降低沙地柏根系的电导率,其中N4处理降低幅度最大,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综合分析认为,沙地柏育苗中氮肥施用量以36g/株为宜。  相似文献   

4.
为解决小叶丁香育苗中因土壤养分供应不足导致的生长势降低问题,试验研究了不同氮肥施用量对其生长和保护酶活性的影响规律,以期为育苗中科学合理施用氮肥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在田间条件下,设置4个氮肥施用量分别为0 g/株(N1,CK)、10 g/株(N2)、15 g/株(N3)、22.5 g/株(N4),3次重复。结果表明:N3枝条生长量比N1、N2提高了87.44%、49.11%;7~9月N3叶绿素分别比N2提高了4.82 mg/g、4.99 mg/g、4.05 mg/g,N4与N3之间无显著差异;5~9月,N3处理SOD活性分别比N2提高了16.58 U/g、12.05 U/g、21.54 U/g、27.14 U/g、37.19 U/g,7~9月差异显著,N4与N3之间无显著差异;N3处理POD活性在5、8、9月分别比N2提高了13.65 U/g、13.18 U/g、15.01 U/g,差异显著。结合本试验结果,小叶丁香育苗中氮肥施用量以15 g/株为宜。  相似文献   

5.
通过分析不同施氮量对油松幼苗生长及生理指标变化的影响规律,以筛选出油松育苗中适宜的氮肥施用量处理,为其育苗中科学施肥提供理论参考。试验在田间条件下,设置4个处理,氮肥施用量分别为0 g/株(对照,YS1)、6 g/株(YS2)、12 g/株(YS3)、18 g/株(YS4),小区试验设计,重复3次。结果表明:施用氮肥促进了油松株高增加,YS3与对照相比提高了20. 68%;叶绿素含量YS4最高,YS3与YS4之间无显著差异;根系活力YS3,YS4显著高于对照和YS2处理,YS3与YS4之间无显著差异; 5—9月,YS3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高于对照40. 20%,70. 80%,72. 03%,75. 27%,87. 60%;可溶性糖含量YS4与YS3之间无显著差异,6—9月YS3均显著高于对照和YS2处理。综合分析认为,3年生油松苗适宜的氮肥施用量为12 g/株。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不同氮磷钾配比施肥对薄壳山核桃幼苗生理生长的影响,以期找出适合薄壳山核桃幼苗生长的一套施肥方案。【方法】以薄壳山核桃一年生品种‘马罕’(Mahan)嫁接苗为试验材料,采用土壤盆栽试验,根据L9(34)正交试验设计,进行3因子(N、P、K)3水平(N,4 g/株;P,2 g/株;K,1 g/株。N,6 g/株;P,3 g/株;K,3 g/株。N,8 g/株;P,4 g/株;K,5 g/株)配比施肥试验,以不施肥为对照,研究不同处理对薄壳山核桃幼苗生长(苗高、地径、生物量)及生理特性(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质、谷氨酰胺合成酶和硝酸还原酶)的影响。【结果】氮(N)、磷(P)、钾(K)对薄壳山核桃的生长指标影响效应为N K P;氮肥对苗高影响显著,平均高出对照(CK)39.13%;氮肥对地径也有显著影响,平均高出对照26.01%;氮肥和钾肥对幼苗地上生物量和地下生物量的影响显著,分别平均高出对照9.32%和45.27%。氮和磷对可溶性蛋白影响显著,平均高出对照19.25%;氮、磷、钾均对可溶性糖有显著影响,平均高出对照15.19%;氮对谷氨酰胺合成酶影响显著,平均高出对照72.79%;氮对硝酸还原酶也具有显著影响,平均高出对照32.1%。【结论】合理的配比施肥能够显著促进薄壳山核桃幼苗生长,同时也提高了主要碳氮代谢物的含量和关键酶的活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探讨苗期施肥对黎蒴栲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采用均匀设计对黎蒴栲实生幼苗进行不同梯度的配比施肥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处理T_4(N 0.112 5 g/株、K_2O 0.050 0 g/株)、T_5(N 0.075 0 g/株、P_2O_5 0.350 0 g/株)均较有利于黎蒴栲幼苗的生长。施氮肥处理的黎蒴栲苗木叶片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含量均高于未施氮肥处理(T_3,P_2O_5 0.175 0 g/株、K_2O 0.100 0 g/株)和对照的,施氮肥有利于黎蒴栲幼苗叶片叶绿素的积累。黎蒴栲叶片叶绿素含量在施肥前期,与氮肥施用量呈正相关;后期生长阶段,叶片叶绿素含量与其生长状况密切相关。可通过叶片叶绿素含量了解植物对氮肥的需求情况。  相似文献   

8.
试验研究了不同氮肥施用量对4年生元宝枫苗木生理特性的影响规律,以期为其育苗中科学合理的施肥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在田间条件下,设置氮肥施用量分别为0 g/株(CK,Y1)、8 g·株~(-1)(Y2)、16 g·株~(-1)(Y3)、24 g·株~(-1)(Y4)4个处理,所有处理钾肥施用量均为10 g·株~(-1),小区试验设计,3次重复。结果表明:5—9月,Y3叶绿素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41.19%、96.20%、116.89%、135.20%、31.92%,Y4与Y3之间无显著差异,Y3显著高于Y2;6、8、9月Y3黄酮含量分别比Y4提高了2.98%、9.36%、5.01%,无显著差异,Y3显著高于Y2和对照;5—8月,Y3硝酸还原酶活性分别比对照提高了40.59%、35.53%、37.76%、46.21%,Y4与Y3之间无显著差异;5—7月,可溶性蛋白含量Y1、Y2、Y3均显著高于对照,8—9月Y3分别高于对照26.53%、14.41%。综合分析认为,Y3处理为元宝枫育苗中的建议施肥处理。  相似文献   

9.
通过研究不同氮肥对元宝枫叶片内绿原酸、维生素C等营养成分含量的影响规律,以期为栽培中科学施用氮肥提供理论依据。试验在田间条件下,设置氮肥施用量每株分别为0(B_1)、8(B_2)、16 (B_3)、24 g(B_4)4个施氮处理,3次重复。结果表明:5-9月,B_3绿原酸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2.30%、20.75%、49.83%、44.81%、47.60%,B_2显著低于B_3;B_3维生素C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23.21%、33.16%、32.21%、95.48%、83.13%,B_4与B_3之间无显著差异;7-9月,B_3可溶性糖含量分别比B_2提高了9.68%、17.58%、12.47%,B_4与B_3之间无显著差异;6-9月,B_3可溶性蛋白含量分别比B_2提高了18.39%、13.14%、12.53%、21.61%,差异显著,B_4与B_3之间无显著差异。综合分析认为,3年生元宝枫苗木适宜的氮肥施用量为每株16 g。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配方施肥对花椒幼树生长的影响,为生产中幼树期花椒栽培管理提供参考。【方法】以3年生‘大红袍’花椒作为研究对象,按照L_9(3~4)正交试验设计进行施肥试验。施用肥料分别为尿素、过磷酸钙、硫酸钾镁,其有效成分分别为N(46%)、P_2O_5(12%)、K_2O(24%)。通过测量施肥前后花椒树株高、干径、冠幅以及施肥后花椒叶片矿质元素含量,分析施肥对花椒树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配方施肥有助于促进幼树期花椒的干径、树体冠幅的增加,与对照相比各处理施肥后明显增加了花椒叶片的百叶质量,促进了叶片鲜质量和厚度的显著增加。施氮肥能有效增加花椒树叶片全氮含量,对叶片全磷、全钾含量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在10种处理中以每株施氮肥(尿素)163.05 g、磷肥(过磷酸钙)468.75 g、钾肥(硫酸钾镁肥)208.34 g的效果为最佳。花椒叶片矿质元素含量由高到低排序依次为全氮、全钾、全磷。氮含量较低的配方处理中花椒树平均高度比3个氮含量相对较高的配方处理有0.04~0.40 m的增幅,可见合理的施肥配比非常重要,如果一味增加氮肥施用量可能会导致树体生长量的下降。【结论】适宜的氮、磷、钾配方施肥有助于幼树期花椒的营养生长,在花椒幼树期进行配方施肥时应以氮定磷、钾。  相似文献   

11.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不同氮磷钾配比和用量对红花玉兰播种幼苗的生长、养分积累、转运效率和利用率的影响,以找到最适施肥比例和用量。试验采取3因素3水平的正交设计,设9个施肥处理,以不施肥作为对照,其中氮施用量为160 mg/株(A1)、320 mg/株(A2)、480 mg/株(A3),磷施用量为80 mg/株(B1)、160 mg/株(B2)、320 mg/株(B3),钾施用量为80 mg/株(C1)、160 mg/株(C2)、320 mg/株(C3)。试验结果表明:(1)施肥对地径生长没有显著影响,能显著提高植株的苗高,比对照提高了20.8%~93.3%,施肥处理后的茎生物量均显著高于对照,提高了75.5%~206.6%,但根生物量只有4个处理显著高于对照(A2B3C1、A3B1C3、A3B2C1、A3B3C2)。(2)不同的氮磷钾配比会改变植株各器官内的养分积累,A2B3C1处理可显著提高植株氮含量,比CK提高了38.7%;A2B1C2、A1B3C3处理能够提高植株体内的磷含量,比CK提高了2.0%、6.9%;A2B3C1、A3B2C1处理能够显著提高植株体内的钾含量,比CK提高了37.8%、44.2%。(3)A2B2C3处理下,氮的转运效率最高,达到134%;A1B3C3、A2B2C3处理下,磷的转运效率较高,达到63%;A3B2C1处理下,钾的转运效最高,达到77%。(4)A2B3C1(38.7%)的氮利用率最高,A1B3C3(44.8%)的磷利用率最高,A3B2C1(44.4%)的钾利用率最高。利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综合分析,A2B3C1处理下,即施氮量320 mg/株、施磷量320 mg/株、施钾量80 mg/株,氮磷钾配比为4∶4∶1时,最有利于红花玉兰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12.
研究聚天门冬氨酸(PASP)不同施用量对白皮松生长和氮代谢的影响规律,为白皮松育苗中科学应用PASP提供理论依据。在盆栽条件下,设置不施肥和施尿素2个对照,在施氮量相同的条件下PASP施用量分别设置为1.25,2.51,3.76 g/株,共计5个处理,每个处理3次重复。结果表明:2.51 g/株的PASP处理与不施肥对照和施尿素相比显著提高了白皮松株高和地径,1.25 g/株PASP处理与施尿素对照相比,显著提高了白皮松的株高。2.51 g/株PASP处理与施尿素对照相比,提高了白皮松硝酸还原酶和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3.76 g/株PASP处理在7月和8月这2种酶活性均低于2.51 g/株PASP处理;2.51 g/株PASP处理与空白对照和施尿素对照相比,均显著提高了谷氨酸草酰乙酸转氨酶和谷丙转氨酶活性;3.76 g/株与2.51 g/株PASP处理对这2种酶活性的影响处于同一水平。施用2.51 g/株的PASP,可显著提高白皮松苗木游离氨基酸总量。综合分析认为,白皮松育苗中PASP的施用量以2.51 g/株为宜。  相似文献   

13.
在田间条件下,设置0 g/株(对照)、4 g/株、8 g/株、12 g/株、16 g/株5个氮肥施用量处理,研究不同氮肥施用量对辽东栎幼苗生长和氮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辽东栎的总干物质积累量随着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表明施用氮肥对植物生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施用氮肥提高了辽东栎的硝酸还原酶活性、谷氨酰胺合成酶活性、谷氨酸脱氢酶活性、谷氨酸丙酮酸转氨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因此,施用氮肥提高了辽东栎的氮代谢相关酶活性及其氮吸收和存储能力,从而促进了辽东栎生长,提高了各器官干物质积累量。不同处理比较来看,12 g/株是辽东栎育苗实践中适宜的氮肥施用量。  相似文献   

14.
为了实现对油茶的高效精准施肥,以普通油茶良种‘长林4号’盆栽大苗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施肥策略及复合肥不同氮、磷、钾配比对春梢生长及叶片主要矿质元素氮磷钾元素含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复合肥和有机肥的施用量对春梢长度影响显著,而复合肥不同氮磷钾配比对春梢长度无显著影响;冬季有机肥的施用对春梢叶片氮磷钾矿质元素含量无显著影响,而不同复合肥施用量、氮磷钾配比和施用频次显著影响春梢叶片氮钾元素含量,对叶片磷元素的含量影响则不显著;冬季施用25 g/株有机肥、5月份施用N∶P2O5∶K2O配比为5∶1∶5的复合肥15 g/株,对促进油茶春梢生长、改善春梢叶片氮钾营养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为了了解施肥对紫穗槐幼苗叶片光合生理特性影响,并筛选出单独施肥对其影响的最佳浓度,为紫穗槐人工培育提供理论支撑及技术指导。试验采用了氮、磷、钾3因素3水平单独施肥,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紫穗槐幼苗光合色素以及可溶性糖的影响,并对其进行测量、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所有施肥处理均增加了紫穗槐幼苗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花青素和可溶性糖的含量,其中施K2,钾的含量为0.75 g/株,紫穗槐叶片的叶绿素a最高;施P2,磷的含量为0.10 g/株,紫穗槐叶片的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花青素最高;施N3,氮的含量为0.93 g/株,紫穗槐幼苗的可溶性糖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6.
吕玉兰 《热带农业科技》2006,29(3):16-17,31
对出现缺镁症的台湾青枣树进行镁肥试验,结果表明:土壤施肥和叶面喷施硫酸镁均能提高台湾青枣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和叶片氮、磷、钙养分含量。单株施镁量200~400g,叶片镁含量最高,株施400g时达到最大值,叶片中叶绿素a、叶绿素b、总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22.14%、34.38%、25.31%、17.86%,并能促进叶片中氮、磷、钙、镁含量的均衡提高。  相似文献   

17.
施肥对毛白杨杂种无性系幼苗生长和光合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采用正交设计L9(34)布置氮、磷、钾3因素3水平的肥料试验,研究氮、磷、钾配施对毛白杨杂种无性系苗木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不同的施肥处理对相同系号的苗木影响不同,而不同系号的苗木对相同施肥处理响应也不一致,因此不仅要找出最佳的氮、磷、钾施肥量及其比例,而且要针对不同的无性系制定不同的施肥配方;2)毛白杨杂种无性系的生长和生理特征对于不同施肥配方的响应不完全一致,毛白杨杂种无性系S86号的最佳施肥配方为N(3g)+P2O5(2.25g)+K2O(0g),46号的最佳配比为N(5g)+P2O5(4.5g)+K2O(1g);3)毛白杨杂种无性系S86和46号处理间净光合速率×总叶面积(PTL)较净光合速率(Pn)差异更显著,并且与生长的相关性要高于净光合速率与生长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在0.80以上;4)不同的氮、磷、钾配施处理对毛白杨杂种无性系苗木各项生长指标和生理指标有显著影响,以氮肥影响最大,磷和钾肥影响较小。该研究对毛白杨杂种无性系的合理施肥具有理论和实际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在田间条件下,设置不同氮肥施用量的4个(T1、T2、T3、T4)处理,3次重复试验,测定不同处理叶片的叶绿素含量、POD活性、SOD活性和电导率,结果表明:叶绿素含量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而升高,7—9月T3分别比T2提高了15.48%、18.55%、13.35%,差异显著,T4与T3之间无显著差异;SOD活性T3分别比T2提高了10.53%、11.22%、13.66%,差异显著,5—6月T2与T3之间无显著差异;POD活性6月、9月T3分别比T2提高了6.41%、6.63%,差异显著,5月、7月、8月无显著差异;T3电导率在5—9月分别比T2降低了16.92%、18.96%、11.45%、15.15%、17.64%,差异显著,T2与T1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综合分析认为,T3对改善紫丁香生理特性效果最佳,育苗中建议氮肥施用量为每株16.5 g。  相似文献   

19.
采用《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规范(试行)》推荐的"3414"试验设计方案,研究不同肥料处理对糙花少穗竹笋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氮、磷、钾平衡施肥不仅显著提高糙花少穗竹笋产量,还明显提高单笋质量,平衡施肥处理的笋产量比未施肥的空白区增产26.56%,比氮或磷或钾缺素区分别增产10.45%、42.11%和28.57%,单笋质量比氮或磷或钾缺素区分别提高4.86%、27.01%和22.74%,不同肥料的增产效果表现为磷肥 > 钾肥 > 氮肥;2)平衡施肥处理能够改善笋品质,其笋粗蛋白含量较氮、磷、钾缺素区处理分别增加66.63%、41.45%、6.33%,笋粗纤维含量较空白区和氮、磷、钾缺素区处理分别降低7.32%和23.63%、12.84%、9.08%;3)肥效模型显示,糙花少穗竹的氮、磷、钾肥最佳施用量分别为氮肥150 kg/hm2、磷肥为58 kg/hm2、钾肥为83 kg/hm2,预计出笋产量1 596 kg/hm2,氮、磷、钾肥最佳比例为1:0.4:0.6。  相似文献   

20.
【目的】为了掌握不同肥料配方对核桃生长发育和坚果品质的影响情况,以筛选出能适用于高寒阴湿地区核桃生产的最佳肥料配方及其最适施用量。【方法】以10年生‘辽宁1号’核桃为试材,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共设5个处理组合进行试验:T1、T2和T3均为"有机肥+N、P、K配方肥"处理组合,这3个处理组合中,N、P_2O_5、K_2O的配比均为1.0∶0.4∶0.4,但N、P_2O_5、K_2O的用量各不相同,T1为常量施肥处理组合,T2为增量(T1×130%)施肥处理组合,T3为减量(T1×70%)施肥处理组合,此3个配方肥处理组合均加施了5 kg/株的商品有机肥;T4为"有机肥+N肥"的单施氮肥处理组合;T5为不施肥处理组,用作对照(CK)。测定并分析了不同处理组合核桃的叶绿素、叶片矿质营养和坚果品质等指标。【结果】配方施肥明显增加了核桃的百叶质量,提高了叶绿素和叶片中氮、磷、钾、钙、镁等5种矿质营养元素的含量;同时能显著提高核桃坚果的质量和大小,改善坚果的品质。核桃叶片中的氮含量及坚果中的蛋白质含量,增施氮肥处理组合(T2)均显著高于减施氮肥处理组合(T3);T2的叶片氮素含量显著高于T1,而其叶片中的钙含量和坚果中的脂肪含量均显著低于T1;T1和T2处理组合之间叶绿素含量和除氮和钙之外的其它矿质营养元素含量及坚果品质均无显著差异。给核桃树施氮肥,有利于百叶质量和叶片氮素含量的增加;而叶片中钾和钙的含量,"有机肥+N、P、K配方肥"处理各组合均显著高于"有机肥+N肥"处理组,说明配方施肥更有利于改善核桃坚果的品质,能提高核桃坚果质量和出仁率。【结论】根据化肥减量的经济效益和施肥效果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T1处理组中氮磷钾的配比和用量是适用于甘肃高寒地区核桃施肥的最佳配比和最适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