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研究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后不同时间鸡盲肠和脾脏组织TLR4、TLR5、TLR15和TLR21 mRNA的表达规律,选用沙门氏菌阴性济宁百日鸡36只,随机分为2组,饲喂于隔离器中,2日龄分别接种1.23×108cfu鼠伤寒沙门氏菌和PBS溶液,接种后第1、3和7天采集盲肠和脾脏组织样品,应用荧光定量PCR检测感染后各时间、各组织中TLR4、TLR5、TLR15和TLR21的表达量。结果显示,1)济宁百日鸡感染鼠伤寒沙门氏菌后盲肠中TLR4、TLR5、TLR15和TLR21表达量均发生显著变化(P0.05);2)脾脏中TLR21和TLR4的表达量分别在接种后第1天和第3天显著上调(P0.05),而TLR5和TLR15的表达量差异不显著;3)感染后各时间点脾脏中TLR5的表达量显著低于盲肠(P0.01),而TLR4、TLR15和TLR21表达量均显著高于盲肠(P0.05)。鼠伤寒沙门氏菌感染后,鸡TLRs在盲肠和脾脏中发挥着不同的调控作用,而且这种表达调控表现出一定的时序性。  相似文献   

2.
为克隆如皋黄鸡Stra8基因的3’UTR,寻找靶向Stra8基因的microRNA(miRNA),以鸡精原干细胞的c DNA为模板,根据NCBI数据库Stra8的CDS序列设计引物,通过3’RACE技术克隆Stra8基因的3’UTR,并构建相应的荧光素酶表达载体和突变载体;利用生物学预测软件对靶向Stra8 3’UTR的miRNA进行预测,选择评分最高的miRNA进行慢病毒载体构建;以pRL-TK为内参,分别将miRNA与Stra8 3’UTR荧光素酶表达载体和突变载体共转染DF-1细胞,利用双荧光素酶基因报告系统对miRNA进行活性检测。结果表明,采用3’RACE技术成功克隆Stra8基因的3’UTR;Targetscan生物在线软件预测到靶向Stra8基因的4个特异性较高的miRNA,并成功构建其相应的慢病毒载体;双荧光素酶活性检测结果显示,gga-miR-1a、gga-miR-31、ggamiR-218均可通过3’UTR序列抑制Stra8基因的表达,其中gga-miR-31抑制效果最佳。该结果可为后续深入探讨gga-miR-31介导调控的Stra8基因在雄性生殖细胞分化中的调控网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用柱状黄杆菌Flavobacterium columnare G4株感染草鱼Ctenopharyngodon idella,分别在感染1、4、7d后提取感染组和对照组草鱼鳃、脾脏、肝脏、肠道和头肾5种组织的总RNA,并采用半定量RT-PCR方法检测不同组织中Toll样受体3(TLR3)、Toll样受体7(TLR7)和Toll样受体22(TLR22)3个抗病毒免疫基因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注射柱状黄杆菌7d后,TLR3在草鱼鳃、肝脏、肠道和头肾4种组织中的表达显著上调(P<0.05);注射柱状黄杆菌4d和7d后,TLR7和TLR22在5种组织中的表达均显著上调(P<0.05);而注射柱状黄杆菌1d后,TLR22在鳃、脾脏和肝脏组织中的相对表达量就显著上调(P<0.05).研究表明,TLR3、TLR7和TLR22基因在机体应对细菌感染的免疫反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利用microRNA靶位点预测网站结合小鼠胚胎着床芯片数据预测了mir-21的5个与着床相关的靶基因:Reck、F3、Upk1 b、Ggh、Tmed6,通过分别构建含有靶基因3′UTR的重组报告载体、pre-mir-21或/和mir-21inhibitor体外转染细胞、双荧光素酶活性分析初步确定mir-21的靶位点。pre-mir-21可显著降低转染上述5个重组载体的细胞内荧光素酶活性;mir-21 inhibitor可显著增加转染Reck、Upk1 b和Tmed63′UTR的重组载体的细胞内荧光素酶活性;pre-mir-21和mir-21 inhibitor共转染可分别显著增加转染含有Reck3′UTR、F33′UTR、Upk1 b3′UTR和Ggh3′UTR的重组载体的细胞内荧光素酶活性。Reck和Upk1b可能是mir-21的靶基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明确草鱼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TLR)信号通路基因在防御多子小瓜虫(Ichthyophthirius multifiliis)感染过程中的免疫作用,为有效防控鱼类多子小瓜虫感染提供理论参考.[方法]以多子小瓜虫感染草鱼后,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分析在不同时间点(感染后6 h、12 h、1 d、2 d、3 d、5 d和7 d)草鱼部分TLRs基因(TLR1、TLR2、TLR4、TLR9、TLR20和TLR21)、接头蛋白基因(MyD88和TRIF)、信号转导分子(IRAK4和IRAK1)及细胞因子(IL-1β、TNF-α和IFN)在其皮肤和脾脏中的表达动态变化.[结果]草鱼感染多子小瓜虫后,TLR1、TLR2、TLR9、TLR20和TLR21基因在皮肤和脾脏中的表达主要呈上调趋势,TLR4基因在皮肤中主要呈上调表达,在脾脏中则主要呈下调表达;TLR信号通路接头蛋白基因MyD88和TRIF的表达变化趋势明显不同,其中,MyD88基因的表达在感染后第1~3 d均呈显著上调趋势(P<0.05,下同),而TRIF基因的表达在整个试验过程中绝大多数时间点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IRAK4和IRAK1在皮肤和脾脏中的表达也主要呈上调趋势,但在脾脏中IRAK4在感染后第1 d和IRAK1在感染后第6 h的表达呈显著下调趋势;IL-1β和TNF-α在绝大多数时间点均显著上调,但IFN的表达基本没有变化.[结论]草鱼TLR信号通路中的部分TLRs基因(TL1、TLR2、TLR4、TLR9、TLR20和TLR21)、接头蛋白基因(MyD88)、信号转导分子(IRAK4和IRAK1)及下游细胞因子(IL-1β和TNF-α)均参与防御多子小瓜虫感染的免疫反应,尤其是在感染早期和中期发挥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猪圆环病毒Ⅱ型(PCV2)感染仔猪的淋巴结和脾脏淋巴细胞内钙信号变化在细胞凋亡中的作用,选取19头PCV2抗原和抗体均为阴性的5周龄健康断奶仔猪,随机分成对照组(4头)和试验组(15头),试验组仔猪通过滴鼻接种PCV2,并于接种后14、21和35 d分别扑杀5头,对照组仔猪滴鼻同量PBS后当天扑杀。所有仔猪扑杀时均取腹股沟淋巴结及脾脏,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荧光分光光度法检测细胞内Ca2+浓度,孔雀绿比色测定法检测Ca2+-ATP酶的活性,荧光定量RT-PCR检测钙/钙调素依赖性蛋白激酶Ⅱ(CaMKⅡ)mRNA转录水平。结果表明:所有接种病毒仔猪腹股沟淋巴结及脾脏细胞凋亡率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Ca2+浓度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接种病毒仔猪腹股沟淋巴结Ca2+-ATP酶活性在21 d时显著下降(P<0.05),脾脏中Ca2+-ATP酶活性在21 d和35 d时显著下降(P<0.05);腹股沟淋巴结CaMKⅡmRNA转录在整个试验过程中无明显变化,但脾脏中CaMKⅡmRNA在PCV2接种后21 d和35 d比对照组显著上调(P<0.05)。结论:细胞内Ca2+超载是PCV2感染引起仔猪淋巴结及脾脏淋巴细胞凋亡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7.
为了验证小分子RNA let-7a与其预测靶基因CC趋化因子受体7(CCR7)之间的关系,采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CCR7的3′非编码区(3′UTR)是否存在与let-7a的靶向结合位点;利用PCR扩增出包含靶向结合位点区域的CCR7-3′UTR,并构建其荧光素酶表达载体;将验证后的阳性重组子瞬时共转染人胚胎肾细胞293(293T),进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通过将合成的let-7a模拟物和let-7a抑制剂分别转染奶牛乳腺上皮细胞MAC-T,利用qRT-PCR和ELISA检测let-7a与CCR7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验证两者之间的靶向调控关系。菌液PCR和双酶切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重组双荧光素酶报告质粒pMIR-REPORTTM-CCR7-3′UTR。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结果表明,let-7a与CCR7基因之间确实存在靶向调控关系。qRT-PCR和ELISA进一步证实了过表达let-7a能显著下调MAC-T细胞中CCR7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量(P<0.05),两者存在负调控关系。本研究结果证实了let-7a与CCR7基因之间存在靶向调控关系,为进一步探究其分...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检测TET1和Wnt信号通路相关基因以及DKK家族基因在山羊胎儿发育早期的表达变化,分析TET1与Wnt通路基因的相关性,为TET1调控山羊胎儿发育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12只健康大足黑山羊母羊,自然发情后与同一只种公羊自然交配。采用剖腹产手术的方法,分别获得妊娠20、25、30、60和90d的胎儿,对胎儿的生长指标(体重、体长)进行统计,并采集了60和90d胎儿的组织器官样品(心、肝、肺、肾、脑、皮肤),通过Real-time PCR(RT-PCR)检测各样品中TET1基因,DKK家族基因(DKK1、DKK2、DKK3)和Wnt家族基因(Wnt2、Wnt2b、Wnt4、Wnt5a、Wnt5b、Wnt7b、Wnt16)的相对表达量。利用SPSS软件分析山羊胎儿发育早期不同阶段TET1与WNT信号通路相关基因相关性以及基因表达显著性(P0.05)。【结果】山羊妊娠早期胎儿生长在60d后有显著变化。荧光定量检测结果表明,TET1基因表达随妊娠天数的增加呈上升趋势。Wnt家族基因在山羊胎儿发育中都检测到表达(Wnt2,-2b,-4,-5a,-5b,-7b,-16)。其中,Wnt2和Wnt7b表达量随胎儿发育逐渐增高;Wnt2b、Wnt5a、Wnt5b、Wnt7b在妊娠30 d时有显著高表达(P0.05);Wnt4在胎儿发育20 d时表达显著(P0.05);Wnt16基因在妊娠25 d有显著高表达(P0.05)。DKK家族基因表达检测结果显示,DKK1在胎儿发育早期阶段都有表达,DKK2/3在妊娠初期表达量较低,后期表达增高。通过组织中基因表达检测显示,TET1在90d胎儿肝、肺、肾和脑中的表达水平相比于60d胎儿组织升高,肝中表达量显著(P0.05)。Wnt家族基因Wnt2在组织器官中有相对活跃的表达,妊娠90d胎儿肺中表达量极显著(P0.01);Wnt16基因在胎儿皮肤组织中表达显著(P0.05),且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Wnt5a和Wnt7b在肾中表达显著(P0.05),其他Wnt基因在组织中都有表达。相关性分析显示,胎儿生长指标(体重、体长)变化与TET1的表达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TET1在胎儿发育早期的表达与Wnt2、Wnt7b、Wnt16呈现正相关,与Wnt2b、Wnt4、Wnt5a、Wnt5b呈负相关,其中与Wnt5b呈显著负相关(P0.05),与Wnt7b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Wnt通路基因之间也有相互关系,Wnt2与Wnt4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Wnt2与Wnt7b,Wnt2b与Wnt5a、Wnt5b,Wnt5a与Wnt5b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Wnt4与Wnt5a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获得了TET1与Wnt基因在山羊胎儿发育早期的表达模式,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填补了这些基因在山羊方面的研究空白;TET1与Wnt基因对山羊胎儿早期的发育和组织的形成是一个动态的调控变化过程;TET1基因表达与部分Wnt基因呈现显著正相关,部分呈现显著负相关;Wnt通路基因之间表达量呈现一定的相关性。这些数据为TET1与Wnt分子调控山羊早期胎儿发育的机制深入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9.
《山东农业科学》2019,(12):91-95
为研究鸡体内miRNA-2127对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vian influenza virus,AIV)H9N2复制的影响,本研究将化学合成的gga-miR-2127模拟物和抑制剂分别转染DF-1细胞,接种H9N2亚型病毒,检测细胞中病毒含量变化,发现gga-miR-2127能够显著促进病毒的复制。为探索其中的分子机制,用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gga-miR-2127的调控位点位于p53基因mRNA的3′UTR区,并用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对其靶向关系进行了验证。荧光定量RT-PCR法和Western blot试验表明,gga-miR-2127过表达时p53的mRNA水平不变而p53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细胞天然免疫机能下降。据此推测gga-miR-2127促进H9N2复制的分子作用机理是在p53基因的mRNA转录后,通过gga-miR-2127与其mRNA的3′UTR区结合,抑制p53蛋白的翻译从而抑制抗病毒作用和细胞的天然免疫机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预测并验证靶向猪内质网应激通路中关键基因的microRNAs(miRNAs),为进一步研究miRNAs对猪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调控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首先利用伪狂犬病毒(PRV)感染猪肾上皮(PK15)细胞,高通量测序检测差异表达的miRNAs。然后通过TargetScan预测靶向内质网应激通路关键基因ATF6、IRE1、PERK、GRP78、XBP1的miRNAs。构建含有候选miRNAs作用位点的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重组载体,并分别与miRNA-mimics共转染幼仓鼠肾(BHK-21)细胞,通过测定荧光素酶活性来验证内质网应激通路关键基因与候选miRNAs的靶标关系。然后在PK15细胞中分别过表达候选miRNAs,利用q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候选miRNAs对内质网应激通路关键基因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miRNA测序结果显示,PRV感染后共引起35条miRNAs差异表达。TargetScan预测显示,靶向ATF6、IRE1、PERK、GRP78、XBP1的交集miRNAs为miR-142-5p、miR-145-5p、miR-150和miR-199a-5p,并将这些交集miRNAs作为候选miRNAs。随后成功构建psiCHECK-2-ATF6-m142-3′UTR、psiCHECK-2-ATF6-m145-3′UTR、psiCHECK-2-ATF6-m150-3′UTR、psiCHECK-2-ATF6-m199-3′UTR、psiCHECK-2-IRE1-m150-3′UTR、psiCHECK-2-IRE1-m142/145/199-3′UTR、psiCHECK-2-PERK-m145/150-3′UTR、psiCHECK-2-XBP1-m142/145/150/199-3′UTR、psiCHECK-2-GRP78-m145/199-3′UTR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双荧光素酶检测结果显示,miR-142-5p显著抑制psiCHECK-2-ATF6-m142-3′UTR荧光素酶活性。psiCHECK-2-IRE1-m142/145/199-3′UTR分别与miR-142-5p mimics、miR-145-5p mimics、miR-199a-5p mimics共转染,以及psiCHECK-2-XBP1-m142/145/150/199-3′UTR分别与miR-142-5p mimics、miR-199a-5p mimics共转染,过表达组的荧光素酶活性均极显著低于阴性对照组。同时miR-145-5p能够显著抑制psiCHECK-2-PERK-m145/150-3′UTR荧光素酶活性。这些结果表明miR-142-5p、miR-145-5p和miR-199a-5p均有可能分别靶向ATF6、IRE1、XBP1,而其中miR-142-5p可能同时靶向这三个关键基因调控内质网信号通路。通过qRT-PCR和Western blot分析发现,过表达miR-142-5p后显著抑制ATF6的mRNA和蛋白表达,表明miR-142-5p靶向ATF6参与调控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结论】验证了靶向内质网应激通路关键基因ATF6的miRNA-miR-142-5p,为进一步研究miR-142-5p通过调控ATF6的表达而影响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目的]为进一步研究大黄鱼抗刺激隐核虫的免疫防御奠定基础,也为海水鱼类养殖的免疫预防提供参考.[方法]用孵化2h内的刺激隐核虫感染大黄鱼,并运用Real-time PCR检测MHC ⅡB基因在各组织(鳃、皮肤、脾和头肾)中表达量的变化.[结果]MHCⅡB基因在鳃、皮肤和脾脏中的表达水平呈现先上调后逐渐下降的趋势,在感染6和12 h后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在头肾中,MHCⅡB基因在感染后6和12 h的表达量显著下调(P<0.05),在感染2d后显著上升(P<0.05).[结论]大黄鱼MHC ⅡB基因在刺激隐核虫的免疫应答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IBDV感染过程中凋亡相关基因启动子5-mC甲基化水平的变化,为揭示IBDV引起细胞凋亡的细胞内调节机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21日龄母源性抗体检测为阴性的商品肉鸡,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和病毒感染组(IBDV),病毒感染组肉鸡用IBDV CJ801毒液进行点眼滴鼻攻毒0.1 mL/只,对照组以同样方式给予PBS。IBDV感染后5 d收集法氏囊组织,采用HE染色观察法氏囊组织病理变化,采用qRT-PCR检测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并应用MeDIP-PCR技术检测差异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BDV感染后5 d肉鸡法氏囊出现明显的组织水肿,滤泡面积明显降低,滤泡中出现大量固缩细胞核。促凋亡基因Caspase-8和Caspase-3的表达极显著降低(P0.01),抑制凋亡基因Bcl-2的表达极显著升高(P0.01)。MeDIP-PCR发现,Caspase-3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水平显著升高(P0.05),而Bcl-2基因启动子的甲基化水平极显著降低(P0.01)。【结论】IBDV感染引起凋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可能与其启动子甲基化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本文旨在研究胚蛋注射丙酮酸肌酸(creatine pyruvate,CrPyr)对肉鸡空肠黏膜酶活性、胃肠激素浓度、营养素转运载体及味觉感受体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6日胚龄AA肉鸡商品代胚蛋720枚,随机分成3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30枚,分别设为空白对照组、盐水组(0.6 mL 0.75%生理盐水)、CrPyr组(12 mg CrPyr溶于0.6 mL 0.75%生理盐水)。在孵化17.5 d进行羊膜腔注射试验,每枚蛋重注射剂量为0.6 mL。出壳后,将每组的公雏挑出并称质量,并从各组选出与公雏平均体质量接近的80只公雏,随机均分成8个重复,饲养到出壳后21 d。分别在孵化19 d(-19 d)和出壳0、7、21 d采集空肠黏膜样本,测定空肠黏膜酶活性、胃肠激素浓度及营养素转运载体和味觉感受体基因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和盐水组相比,CrPyr组显著提高了孵化19 d鸡胚及出壳当天(0 d)肉鸡空肠黏膜二糖酶(蔗糖酶、麦芽糖酶)和碱性磷酸酶(AKP)的活性(P0.05);CrPyr组显著提高了孵化19 d鸡胚和出壳当天(0 d)雏鸡空肠血管活性肠肽(VIP)的浓度(P0.05),显著降低孵化19 d鸡胚、出壳7和21 d肉鸡空肠黏膜胃饥饿素的浓度(P0.05);注射CrPyr显著上调出壳21 d肉鸡空肠氨基酸转运载体CAT1基因的mRNA表达量(P0.05);注射CrPyr显著上调孵化19 d鸡胚、出壳7和21 d肉鸡空肠肽转运载体1(PepT1)、钠依赖性葡萄糖转运载体1(SGLT1)、易化葡萄糖转运载体2(GLUT2)基因表达量(P0.05),显著上调出壳当天(0 d)和7 d肉鸡空肠易化葡萄糖转运载体5(GLUT5)和b~(0,+)系统氨基酸转运载体(rBAT)、及B~0型氨基酸转运载体1(B~0AT1)基因表达量(P0.05);注射CrPyr显著上调出壳0、7、21 d肉鸡空肠脂肪酸转运载体4(FATP4)基因表达水平(P0.05)。此外,注射CrPyr显著上调孵化19 d和出壳7 d后味觉受体1(T1R1)基因表达水平(P0.05)。[结论]胚蛋注射12 mg的CrPyr有利于提高肉鸡空肠消化和吸收能力。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陕西省紫阳县(富硒地区)山羊各组织中Fas和Bcl-2基因表达的情况,探讨微量元素硒对Fas和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将年龄相仿、体质量相近,分别来自紫阳县双安镇(高硒区,n=7)和高滩镇(低硒区,n=7)的山羊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技术检测心脏、肝脏、脾脏、肺脏、肾脏、肾周脂肪、背最长肌、股二头肌和淋巴组织中Fas和Bcl-2基因mRNA的表达量。结果表明:双安镇山羊各组织Fas基因mRNA表达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肝脏心脏肺脏肾脏肾周脂肪脾脏股二头肌淋巴背最长肌;高滩镇心脏和肝脏中mRNA的表达量最高,显著高于肾周脂肪、肾脏、背最长肌、股二头肌、肺脏、淋巴、脾脏(P0.05),肝脏、肺脏(P0.01)和肾脏(P0.05)中的表达量均显著低于双安镇。双安镇山羊肺脏中Bcl-2基因mRNA表达量最高,与脾脏和肾周脂肪组织差异不显著(P0.05),但是显著高于其他组织(P0.05);而高滩镇山羊Bcl-2基因mRNA表达量由高到低依次为肾周脂肪肺脏心脏脾脏肾脏淋巴股二头肌肝脏背最长肌,且心脏、脾脏、肾周脂肪(P0.01)和肺脏(P0.05)均高于双安镇山羊。由此可见,Fas和Bcl-2基因mRNA在紫阳县山羊各组织中均有不同程度表达,且微量元素硒上调了山羊组织中Fas基因的表达,抑制Bcl-2基因,但是硒对Fas和Bcl-2基因表达的影响存在组织差异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 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在肌内和皮下脂肪细胞中的差异表达及其与脂质差异沉积的关系,并从miRNAs角度阐述PPARγ基因差异表达的机制。[方法]用油红O染色法检测肌内前体脂肪细胞与皮下前体脂肪细胞的分化聚脂能力;采用qRT-PCR与Western blot检测PPARγ在肌内脂肪细胞和皮下脂肪细胞中的表达水平;通过生物信息学预测靶向PPARγ的miRNAs,利用qRT-PCR检测候选miRNAs在肌内脂肪细胞和皮下脂肪细胞中的表达水平;用双荧光素酶报告系统鉴定候选miRNAs与PPARγ的靶向性。[结果]肌内前体脂肪细胞的分化聚脂能力显著高于皮下前体脂肪细胞(P0.05);PPARγ的mRNA和蛋白在肌内脂肪细胞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其在皮下脂肪细胞中的表达量(P0.05);生物信息学预测得知miR-130a、miR-130b、miR-128、miR-301、miR-27a和miR-27b可以靶向PPARγ,其中miR-27a与miR-27b在肌内脂肪细胞中的表达量显著低于其在皮下脂肪细胞中的表达量(P0.05);荧光素酶活性分析表明,miR-27b可以显著抑制PPARγ的荧光活性。[结论]在体外,与皮下前体脂肪细胞相比,肌内前体脂肪细胞具有更强的分化能力。miR-27b在两种脂肪细胞中的差异表达可导致靶基因PPARγ的差异表达,进而引起肌内前体脂肪细胞与皮下前体脂肪细胞分化能力的差异。  相似文献   

16.
雏鸡经马立克氏病疫苗免疫后IL-2及IL-2R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雏鸡经马立克氏病(MD)三价疫苗免疫后,脾脏和胸腺T淋巴细胞白细胞介素2(IL-2)诱导活性比未免疫健康对照雏鸡和火鸡疱疹病毒(HVT)疫苗免疫雏鸡显著升高(P < 0.01,P < 0.01和P < 0.01,P < 0.05),白细胞介素2受体(IL-2R)诱导表达显著增加(P < 0.01,P < 0.01和P < 0.01,P < 0.01);雏鸡经HVT疫苗免疫后,脾脏T淋巴细胞IL-2R诱导表达比未免疫健康对照雏鸡显著增加(P < 0.05),脾脏和胸腺T淋巴细胞IL-2诱导活性和胸腺T淋巴细胞IL-2R诱导表达虽见升高和增加,但无统计学显著性差异(P > 0.05)。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似鲇高原鳅抗菌肽的生物学功能。【方法】通过似鲇高原鳅转录组测序数据库,获得LEAP-2基因序列。【结果】cDNA序列为2253 bp,其中5’非编译区(UTR)为270 bp, 3’UTR为1698 bp,开放阅读框为285 bp,编码94个氨基酸。信号肽预测结果显示LEAP-2信号肽包含28个氨基酸残基。似鲇高原鳅的LEAP-2与西藏高原鳅LEAP-2聚在一支,置信度为99%。组织分布结果表明,LEAP-2在健康似鲇高原鳅的鳃、肾脏、肝脏、肌肉、胃、脑、肠道、脾脏、皮肤、眼睛和心脏共11个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在似鲇高原鳅肝脏中的表达量最高,是鳃中表达量的2000多倍。在迟缓爱德华氏菌作用下,似鲇高原鳅LEAP-2 mRNA表达量在各免疫组织中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在粘膜相关组织皮肤、鳃和肠道中,细菌侵染后LEAP-2出现显著上调表达(P0.05)。在系统性免疫组织脾脏、肝脏和肾脏中,肝脏中的LEAP-2在细菌侵染24 h时显著上调表达(P0.05),随后下降;脾脏中LEAP-2先下降表达,随后显著上调表达(P0.05),最终恢复到正常表达水平;肾脏中的LEAP-2在攻毒96 h上调表达(P0.05)。【结论】似鲇高原鳅LEAP-2参与了机体对抗致病菌侵染的生物学过程。  相似文献   

18.
克隆稀有鮈鲫芳香化酶基因(cyp19a和cyp19b)片段,半定量方法检测其组织表达特异性,实时定量PCR检测2基因在孵化后18~50 d幼鱼的发育阶段表达情况,对成鱼进行3 d的乙炔基雌二醇(EE2,1 nmol/L)和壬基酚(NP,1μmol/L)药物暴露试验,实时定量PCR检测它们对2个基因表达的影响。结果显示,克隆获得759 bp的cyp19a和407 bp的cyp19b片段,cyp19a主要在卵巢中表达,cyp19b主要在脑中表达。在幼鱼发育阶段,cyp19a的表达没有显著差异,cyp19b在38 d后出现明显的下降;成体稀有鮈鲫cyp19a受到EE2极显著抑制(0.23倍,P<0.01),但NP抑制效果不显著(0.59倍),cyp19b在EE2和NP暴露后都有上调的趋势(1.83、1.02倍)。说明cyp19基因可以作为EDCs的作用靶分子,有助于对高等脊椎动物包括人类进行预测和风险评估。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猪圆环病毒Ⅱ型(porcine circovirusⅡ,PCV2)引起仔猪免疫抑制的机制,研究了胸腺中抗感染免疫相关基因的动态表达变化及其调控机制.选取19头PCV2和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血清抗体阴性的普通断奶仔猪,分为对照组(4头)和试验组(15头),试验组每头仔猪接种PCV2病毒悬液,分别在感染后0、14、21和35 d扑杀采集胸腺.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一氧化氮(NO)的含量,用比色法检测总一氧化氮合酶(TNOS)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活性,用TQ-PCR方法检测胸腺中IL-2、IL-6、IL-10及其受体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显示:感染猪胸腺中TNOS和iNOS的活性在试验期间均显著高于对照猪(P<0.05),NO含量在感染后14 d极显著升高(P<0.01),IL-2和IL-6 mRNA的表达在感染后各时间点均低于对照猪,尤其在感染后21 d均极显著降低(P<0.01);IL-10 mRNA的表达在感染后14 d极显著升高(P<0.01);IL-6和IL-10与各自受体mRNA的表达变化均呈显著负相关(P<0.05),NO与iNOS mRNA呈显著正相关(P<0.05).研究表明:胸腺在感染早期表现出较强且适度的抗PCV2感染的免疫应答,感染中期呈现一定的免疫抑制,感染后期有所恢复;胸腺中细胞因子及其受体与NO-NOS系统的相互调节表现出复杂性与多层次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明miRNA-18b和HIF-1α之间的关系。【方法】以NCSU-23胚胎培养液为对照组,Ber加入NCSU-23培养液中为Ber组,在对照组的原核胚细胞质中显微注射10pLmiRNA-18b过表达剂(agomir)、低表达剂(antagomir)和阴性片段分别为miRNA-18bagomir组、miRNA-18bantagomir组和阴性片段对照(NC)组。观察IVF胚胎2-、4-、8-细胞和桑椹胚、囊胚发育率;通过qRT-PCR、Western-blot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的方法验证miRNA-18b的靶基因HIF-1α。【结果】Ber组和miRNA-18bantagomir组,可极显著提高猪IVF囊胚发育率(P0.01)。Ber组和miRNA-18bantagomir组能上调猪IVF胚胎中HIF-1α表达水平,miRNA-18b agomir组能下调HIF-1α表达水平;HIF-1α的表达水平随着胚胎发育呈上升趋势,4-~8-细胞阶段更为明显;在HIF-1α的3’UTR wt、mut重建载体转染产生的双萤光素酶活性上,miRNA-18b与NC组均无差异(P0.05)。【结论】Ber和抑制miRNA-18b的表达能够促进4-、8-细胞和桑椹胚时期HIF-1α的表达从而促进猪IVF胚胎体外发育,其中4-~8-细胞时期作用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