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探究段木栽培模式及代料栽培模式对不同灵芝菌株主要农艺性状及活性成分积累的影响,以确定灵芝子实体优质高效栽培模式。分别以段木及代料(木屑、麦麸、石膏)为栽培原料,比较两种不同栽培模式下,不同灵芝菌株菌丝平均生长速度、菌丝长势、菌丝长满菌袋时间、菌丝特征以及灵芝子实体单重、菌柄长度、菌柄直径、菌盖直径、菌盖厚度、生物学效率等主要农艺性状。采用药典及国标方法检测灵芝子实体三萜及甾醇、多糖、蛋白质、16种氨基酸含量,比较不同栽培模式对灵芝子实体主要活性成分积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6个供试灵芝菌株在不同栽培模式下,菌丝平均生长速度、菌丝长势、菌丝长满菌袋时间、菌丝特征均存在一定差异。不同栽培模式下供试灵芝菌株子实体质量、菌柄长度、菌柄直径、菌盖直径、菌盖厚度、生物学效率等主要农艺性状差异较大,段木栽培模式下灵芝菌株CZ22子实体质量最大(117.15 g),生物学效率最高(7.54%),代料栽培模式下灵芝菌株CZ22子实体质量最大(40.58 g),生物学效率最高(9.02%)。不同栽培模式下相同灵芝菌株子实体三萜及甾醇、多糖含量存在一定差异,代料栽培模式下灵芝菌株CZ27子实体中三萜及甾醇含...  相似文献   

2.
以9株香菇菌株为供试材料,通过添加外源镉的方式研究香菇子实体不同部位、不同出菇潮次、子实体不同发育阶段镉含量的差异。结果表明:子实体不同部位镉含量从高到低依次为菌褶>菌盖>菌柄;第一潮菇子实体菌盖的镉含量高于第二潮菇子实体菌盖的镉含量;不同发育阶段菌盖的镉含量依次为原基期>生长期>成熟期>开伞期。建议后续研究中香菇重金属镉的取样时期为第一潮菇子实体成熟阶段的菌盖部位。  相似文献   

3.
香菇9608与一株野生香菇单双杂交及优良杂交菌株筛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杂交选育出菇早、产量高、菇形好、硬度大的香菇优良菌株。[方法]以香菇9608和野生香菇菌株FP作为杂交亲本,经单孢分离获取9608不同核相的单核菌株,与野生香菇菌株进行单双杂交,获得杂交菌株,对其进行常规栽培,测定农艺性状,筛选优良菌株。[结果](1)27株杂交菌株的菌丝生长速率、菌落长势及生长指数差异显著(P0.05),仅1株生长指数大于2个亲本,有10株生长指数处于2个亲本之间;(2)有24株杂交菌株正常出菇,其子实体形成时间及温度差异较大,19株杂交菌株的子实体形成时间比双亲短,其子实体形成温度均高于2个亲本,其中8株于60 d内形成子实体;(3)不同菌株的产量差异显著,有16株子实体产量超过双亲;(4)成菇数量、单菇质量及菇形差异较大,其中D97FP的成菇数量最多,D106FP和D81FP单菇质量优于亲本,D111FP的菌盖厚度最大,D170FP菌盖直径最大,D21FP的菌柄最短,D178FP菌柄直径最小;(5)不同菌株的菌盖硬度差异显著,18株杂交菌株中,有17株菌盖硬度大于亲本;(6)D100FP和D97FP的选择指数较大,并且与亲本均有拮抗现象。[结论]本研究采用的育种方法有效,筛选优良菌株的手段具有一定的合理性,筛选出的优良菌株(D100FP和D97FP)具备出菇早、产量高、硬度大等诸多优点,可为香菇生产及菌种选育提供良好的材料。  相似文献   

4.
在杏鲍菇子实体生长发育时期开展了不同光条件下的光调控试验,旨在探寻子实体期的不同光条件与子实体形态、单菇质量之间的函数关系。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子实体形态指标中对单菇质量起决定性作用的是菌盖直径和菌柄长度;此外,选择了合适的建模方法建立了杏鲍菇产量模型,并通过对产量模型的分析提出了一种适宜于宁夏南部山区栽培环境的光照强度调控策略。  相似文献   

5.
工厂化生产杏鲍菇优良菌株的筛选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以菌丝生长速度、生长势、产量、子实体栽培性状及栽培周期为指标,对7个杏鲍菇菌株进行对比试验,旨在筛选出适合工厂化栽培的杏鲍菇菌株。试验结果表明,7号菌株(龙海3号)菌丝生长速度快,生长势旺盛,单瓶产量达343g,菌盖平均直径为3.98cm,菌柄平均长为13.02cm,菌柄平均直径为4.23cm,生物学转化率为57.2%。  相似文献   

6.
试验对22个不同来源的平菇菌株进行生料栽培,在低温条件下发菌。观察记载了子实体阶段的7个栽培性状,用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的方法确定各性状与平菇产量形成的关系。结果表明菌盖直径、菌盖厚度和菌柄长度3个栽培性状对产量影响最大。在菌株筛选中,应选择具大且薄的菌盖和较长菌柄的菌株;在生产中应通过优化管理调节子实体不同部分的构成比例。  相似文献   

7.
利用香菇菌渣栽培大球盖菇,比较不同配方对菌丝生长状况、子实体个数和鲜菇产量等方面的影响。结果表明,菌渣30%、谷壳70%的配方前3潮子实体平均产量最高(0.178 4 kg),生物转化率为44.6%,菌丝生长状况和子实体农艺性状良好,综合效果最好,是香菇废菌渣栽培大球盖菇的最佳配方。  相似文献   

8.
选用已应用于市场的常规菌草配方,对14株香菇菌株进行常规栽培,测定菌丝的生长速度、长势及子实体的含水量、产量、外观性状等,进行优势菌株的筛选,以获得适合菌草栽培的香菇优势菌株。结果表明:在菌丝的生长速度和长势上,1~3号菌株表现优异,菌丝生长旺盛,颜色纯白;在菌袋重量上,1号菌株下降最少,有利于后期出菇;在子实体含水量上,1号菌株的含水量最低;在子实体的产量上,1和9~11号菌株子实体的鲜重较重;在外观性状上,综合考虑子实体的菌盖直径、菌盖厚度、菌柄长度和菌柄直径,1和9号菌株适合市场化栽培。综合各因素,最终筛选出1号菌株(LC236)为最适合菌草栽培的中温型香菇菌株,其子实体大且饱满,产量高,含水量低。  相似文献   

9.
为改善竹荪单作产量逐年降低问题,以长裙竹荪[Dictyophora indusiata(Vent.Pers.)Fisch.]和羊肚菌(Morchella vulgaris)为材料,设计长裙竹荪单作、羊肚菌单作、长裙竹荪-羊肚菌轮作、长裙竹荪-圆白菜轮作、羊肚菌-辣椒轮作对比试验,连续3年测定单位面积长裙竹荪和羊肚菌产量和部分品质指标。结果表明,与单作相比,轮作能够一定程度上提高长裙竹荪和羊肚菌产量及品质,其中羊肚菌-长裙竹荪轮作下二者的综合表现最好。羊肚菌-长裙竹荪轮作中长裙竹荪产量、单位面积子实体平均产出数量、去盖单株鲜重在栽培第2年和第3年均较单作显著增加,菌盖鲜重、菌高、菌柄直径和伞裙长度均显著增大,灰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纤维含量较单作也略有增加,但二者间差异不显著;在栽培第2年和第3年,羊肚菌-长裙竹荪轮作下羊肚菌产量、子实体平均单株鲜重、单位面积子实体平均产出数量均较单作显著增加,羊肚菌灰分、粗脂肪和粗纤维含量均较单作显著增高,羊肚菌伞裙长度和菌柄直径在栽植第3年也较单作有所增大,菌盖与菌柄比大幅提高。羊肚菌-长裙竹荪轮作下羊肚菌形态、质量均显著提升。  相似文献   

10.
正该品种是由华中农业大学、湖北长久菌业有限公司育成的香菇品种。2015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认)定。1.品质产量经农业部微生物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测定,粗脂肪含量1.8%,粗蛋白质含量19.19%,多糖含量2.67%。2009~2014年在武汉、随州、十堰等地试验、试种,秋季棚架栽培生物转化率95%~110%。2.特征特性属中晚熟秋栽香菇品种。菌盖圆整较肥厚,菌柄粗、较短,柄基部较  相似文献   

11.
为进一步解析镉胁迫对不同镉耐受性香菇菌株生长发育的影响,明确镉胁迫下香菇子实体不同发育阶段生理变化规律,以不同镉耐受性香菇菌株为材料,通过外源添加镉的方式探究两个菌株不同发育阶段子实体中镉含量、丙二醛(MDA)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镉胁迫对两个菌株子实体农艺性状和产量都产生影响,但不同镉耐受性菌株受影响的农艺性状和受影响程度不同。菌株4606受到镉胁迫后的菌盖直径、菌盖厚度显著降低,其余农艺性状未受到显著影响;菌株4625受到镉胁迫后的单棒子实体个数、单棒产量显著降低,单菇质量、菌盖质量极显著升高,其余农艺性状未受到显著影响。两个菌株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单位干质量子实体中镉含量均有随着生长发育时间的延长而显著降低的趋势。受到镉胁迫后菌株4606的MDA含量在生长期显著升高,成熟期显著下降,开伞期极显著降低;菌株4625受到镉胁迫后开伞期的MDA含量显著降低,其余阶段未受到显著影响。菌株4606对照组与镉胁迫处理组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随生长时间延长显著降低,菌株4625对照组与镉胁迫处理组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均随生长时间延长先显著升高后显著降低;镉胁迫导致菌株4606开伞期的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降低,而菌株4625在原基期、生长期、开伞期的蛋白含量均极显著升高。综上,不同镉耐受性香菇菌株子实体对镉胁迫的生理响应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在香菇生产上应选取低镉吸收品种进行农业生产。  相似文献   

12.
苹果枝木屑春栽香菇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筛选出适宜运城市春栽香菇的最佳培养基配方,达到为菇农降低成本的目的。对不同配方香菇菌丝生长、子实体质量和产量等各项指标进行对比试验。结果表明,用苹果枝代替硬杂木等原料栽培香菇,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最佳配方为苹果枝木屑78%,麸皮20%,石灰、石膏各1%。  相似文献   

13.
针对目前平菇生产中菌种名称混乱,缺乏简便、科学的菌种鉴定方法的现状,通过对22个不同来源的平菇菌株进行栽培,观察比较子实体阶段的菌盖直径、菌盖厚度、菌柄直径、菌柄长度、菌盖颜色、发菌时间和产量等7个性状,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处理,提出用遗传距离对菌种分类的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14.
平菇对重金属富集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表明,重金属对菌丝生长和抗杂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对产量的影响程度不同.随着重金属投入浓度的增加,平菇中重金属含量增加,且菌盖中的含量高于菌柄.菌盖中Zn含量随着Cu,Pb,Cd的加入而减少,表现为拮抗作用;但在其它重金属元素存在时,平菇吸收富集Cu,Pb,Cd皆表现为协同作用.与单元素污染相比,多元素污染条件下菌盖中Zn和Cu的分配量减少,而Pb和Cd的分配量增加;菌柄正好相反.重金属的迁移能力为Cd>Zn>Cu>Pb.  相似文献   

15.
【研究目的】笔者研究了姬松茸生产栽培过程中对重金属Pb、As、Hg、Cd的富集规律及控制技术;【方法】采用定点取样和测定分析;【结果】结果表明:随着培养料的堆制,在微生物和菌丝的作用下将重金属Pb、As、Hg、Cd的迁移到子实体;子实体内Pb、As、Hg、Cd含量与培养料中Pb、As、Hg、Cd的含量关系密切,前三者随着潮数而递增,Cd则随潮数而递减;子实体对Pb和As的富集作用不显著,富集系数均值分别为0.22和0.56;而对Hg、Cd的富集作用明显,其富集系数分别达2.4 ̄4倍和27.8 ̄32.4。覆土土壤中的重金属在菌丝作用下部分迁移到子实体内;菌盖中Cd、Hg和As含量分别是菌柄的3.75、2.75和2.27倍;而Pb在菌盖和菌柄中含量则无差别;【结论】选择重金属低污染的培养料、覆土土壤和粗柄型菌株是实现姬松茸子实体重金属低富集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16.
金针菇只长菌柄不长菌盖,俗名金针菇丛枝病,或针尖菇.这是一种非侵染性的生理病害.当栽培袋或菌瓶由菌丝生长转到子实体形成阶段时,出现菇蕾丛生,只长菌柄而不形成菌盖,菌柄伸长到一定长度时,顶端产生分枝,小分枝生长一定时间后又产生分枝,小分枝越长越细弱并下垂,形成一丛似披发状的菌丝,完全不像正常生长的子实体,菌柄向上生长,顶端膨大后形成菌盖.其菌盖停滞在原基发育时的幼小形态,其直径仅1~2毫米.整丛菇体呈胡须状,单个菇体短而尖细,无菌盖,中下部稍粗一些,形似针头.子实体生长受到严重抑制,几乎无产量.  相似文献   

17.
覆土袋栽香菇是香菇栽培的一种新模式、采用该模式栽培香菇具有菇形佳、产量高,高温易出菇、管理省工等优点,是日前香菇栽培中的一种较先进的技术。特别是反季节覆土袋栽香菇,盛产优质夏秋香菇,经济效益更高。现将反季节覆土袋裁香菇技术简介如下:  相似文献   

18.
<正>金针菇如果只长菌柄不长菌盖,俗名金针菇丛枝病,或针尖菇,这是一种非侵染性的生理病害。当栽培袋或菌瓶由菌丝生长转到子实体形成阶段时,出现菇蕾丛生,只长菌柄不形成菌盖,菌柄伸长到一定长度时,顶端产生分枝,小分枝生长一定时间后又产生分枝,小分枝越长越细弱并下垂,形成一丛似披发状的菌丝,完全不像正常生长的子实体菌柄向  相似文献   

19.
提高袋栽香菇产量的关键技术与栽培料的配制、栽培季节的安排、栽培袋的制作、发菌和转色、出菇后的管理几个环节有关,把握好这几个环节,对提高袋栽香菇的产量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金针菇只长菌柄不长菌盖,俗名金针菇丛枝病,或针尖菇,这是一种非侵染性的生理病害。当栽培袋或菌瓶由菌丝生长转到子实体形成阶段时,出现菇蕾丛生,只长菌柄不形成菌盖,菌柄伸长到一定长度时,顶端产生分枝,小分枝生长一定时间后又产生分枝,小分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