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干旱是影响旱作区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而选择抗旱品种是保障玉米产量的有效措施。选取13个玉米品种在陇中半干旱区进行了抗旱玉米品种筛选试验,测定干旱胁迫和补灌条件下各玉米品种农艺性状、叶片整齐度、SPAD值、干物质积累量、水分利用效率、折合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等指标,以产量为基准计算抗旱系数和抗旱指数,评价不同玉米品种的抗旱性。结果表明:中种8号、先玉335、晋单81号、吉祥1号抗旱指数高,分别为1.25、1.18、1.23、1.14,说明这4个品种抗旱能力较强,且在干旱胁迫后平均折合产量较高,分别为6 682.35、6 310.20、6 438.40、6 339.60 kg/hm2,较对照品种郑单958分别增产10.55%、6.51%、4.88%、4.39%,可作为适宜在陇中半干旱区种植的抗旱玉米品种在生产上加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为深入研究吐鲁番地区葡萄管理和节水灌溉技术,采用CIRAS-3型便携式光合仪对新疆吐鲁番地区葡萄光合作用进行的测定。结果表明:当光合有效辐射在0~600μmol·m-2·s-1时,净光合速率迅速上升;光合有效辐射在600~1 500μmol·m-2·s-1时,净光合速率升幅减弱;而光强在1 500~2 000μmol·m-2·s-1时,净光合速率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出现下降。CO2浓度在800μmol·m-2·s-1之前,光合速率迅速增加;在800μmol·m-2·s-1之后,光合速率缓慢上升。利用非直角双曲线模型和直角双曲线模型拟合葡萄光响应曲线和CO2响应曲线,决定系数分别为0.996 2和0.988 5。  相似文献   

3.
陇中半干旱区文冠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冠果属无患子科文冠果属,又名文官果、文登果、木瓜等,为落叶小乔木或灌木。文冠果种子含油量为30%,是我国北方的乡土油料树种,栽培历史悠久,适应性较强,具有耐贫瘠,抗旱、抗寒等特性,为列入国家林业发展中长期规划的生物质能源重要树种之一。目前安定区有3.2万hm^2荒山适宜发展文冠果,定西市林业局经过试验示范,总结了一套...  相似文献   

4.
陇中半干旱区春小麦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介绍了陇中半干旱区春小麦地膜覆盖栽培技术,主要包括选茬整地、品种选择、覆盖地膜、适时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适时收获等内容,以期为小麦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5.
研究克隆植物不同分株对光强和CO2浓度的响应特征,以红颜草莓为研究对象,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定系统,原位测量叶片的净光合速率(Pn)对光合有效辐射(PAR)与胞间CO2浓度(Ci)的响应曲线。结果表明,草莓的光响应和CO2响应曲线均可用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方程来拟合。光饱和或CO2饱和时草莓远端分株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和表观量子效率(AQY)显著高于近端分株,但光饱和点却显著低于近端分株。光补偿点(LCP)、暗呼吸速率(Rd)、CO2饱和点(CSP)、CO2补偿点(CCP)、光呼吸速率(Rp)和Ru BP羧化效率(CE)在草莓的基株和分株间差异显著。远端分株保持较高的净光合速率有助于草莓累积更多的同化产物,占据更多空间以获得更多的资源,使得种群规模迅速扩大。  相似文献   

6.
利用CIRAS-2型便携式光合作用仪测定了盐分胁迫下2年生金银花叶片胞间CO2浓度(Ci)对光照和温度的响应过程,阐明了其Ci对土壤盐分、光照强度和温度的响应规律。结果表明:(1)金银花Ci随光照强度的增强而降低,两者负相关性显著,主要由叶肉细胞的光合活性增大所引起;(2)金银花Ci随温度增大呈向上的单峰响应曲线,在20-30℃时,各盐分浓度下金银花Ci值的升高是由气孔导度、叶肉导度增大所引起;(3)土壤盐分浓度对金银花叶片气孔导度、叶肉导度产生抑制作用,引起叶片Ci下降,并随盐分浓度增大其抑制作用愈强。综上表明,金银花的光合生理参数受外界土壤环境盐度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7.
8.
【目的】探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不同覆盖种植方式对土壤水热效应及春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为优化陇中旱作农业区春玉米农田土壤水热环境,提高作物产量提供依据。【方法】于2015—2016年在甘肃省榆中县石头沟省级旱作农业示范点开展田间定位试验,设平地全膜覆盖(WM)、平地半膜覆盖(HM)、隔沟覆膜垄播(MRM)、全膜双垄沟播(WRF)、秸秆覆盖(SM)和露地平播(CK)6种种植方式,测定分析春玉米各生育时期土层剖面水热状况、物候特征、不同生长阶段耗水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以及收获后春玉米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结果】与露地平作(CK)相比,地膜覆盖处理较CK具有增温效应,全生育期土壤平均增温2.42℃,而SM处理表现为降温效应,平均降温0.36℃,且该调节效应主要表现在苗期,随后温度调节效应逐渐减弱;MRM、WRF、HM和SM处理在春玉米整个生育期内保墒效果显著,而WM处理不利于降水收集,仅在春玉米生长前期具有保墒效果,而在中后期随作物耗水增加,土壤含水率低于CK;春玉米在生长中期(拔节至吐丝)耗水最多,生长后期(吐丝至成熟)次之,生长前期(出苗至拔节)耗水最少,其中地膜覆盖耗水量大于秸秆...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黄土高原半干旱区不同覆盖种植方式对土壤水热效应及春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为优化陇中旱作农业区春玉米农田土壤水热环境,提高作物产量提供依据。【方法】于2015—2016年在甘肃省榆中县石头沟省级旱作农业示范点开展田间定位试验,设平地全膜覆盖(WM)、平地半膜覆盖(HM)、隔沟覆膜垄播(MRM)、全膜双垄沟播(WRF)、秸秆覆盖(SM)和露地平播(CK)6种种植方式,测定分析春玉米各生育时期土层剖面水热状况、物候特征、不同生长阶段耗水特性和水分利用效率,以及收获后春玉米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结果】与露地平作(CK)相比,地膜覆盖处理较CK具有增温效应,全生育期土壤平均增温2.42℃,而SM处理表现为降温效应,平均降温0.36℃,且该调节效应主要表现在苗期,随后温度调节效应逐渐减弱;MRM、WRF、HM和SM处理在春玉米整个生育期内保墒效果显著,而WM处理不利于降水收集,仅在春玉米生长前期具有保墒效果,而在中后期随作物耗水增加,土壤含水率低于CK;春玉米在生长中期(拔节至吐丝)耗水最多,生长后期(吐丝至成熟)次之,生长前期(出苗至拔节)耗水最少,其中地膜覆盖耗水量大于秸秆覆盖,全膜覆盖耗水量大于半膜覆盖;地膜覆盖能显著提高春玉米中前期水分利用效率,其中生育前期和中期分别以HM和WRF处理提高幅度最大,2年平均较CK分别提高250.68%和61.30%;地膜覆盖种植方式在增温、促进耗水作用下使春玉米各生育期提前并增加单株干重,最终表现为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提高,其中以WRF和MRM处理增产和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效果最为显著,产量较CK分别平均增加171.40%和155.05%,水分利用效率分别平均增加142.80%和125.44%。【结论】垄沟集雨种植方式可明显改善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土壤水热环境,增加玉米物质积累量,其中全膜双垄沟播种植方式的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最佳。  相似文献   

10.
适宜陇中干旱半干旱区种植的春小麦品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陇中干旱半干旱区是甘肃旱情最严酷、土壤最瘠薄、经济最贫困、作物产量水平最低的区域,也是甘肃贫困农民集中区。降水量一般在250~450 mm,春小麦是该区域的主粮和种植面积最大的作物。目前,该区域山旱地春小麦主栽品种定西35号已种植20多年,混杂退化严重,产量水平低,且晚熟,随着气候变暖和干旱趋势加重,常遭受灌浆后期干热风或高温加干旱的危害,籽粒青干瘦秕严重,对条锈病和白粉病的抵抗力也变差,急需替代品种。为此,笔者将甘肃省近几年来选育出的适宜陇中干旱半干旱区种植的春小麦新品种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以栾树(Koelreuteria paniculata Laxm.)和无患子(Sa pindus mukorossi Gaerth.)为研究对象,比较两者的净光合速率对光强和CO2浓度响应特性.结果表明:直角双曲线修正模型拟合两种植物的光响应曲线和CO2响应曲线的决定系数R2均在0.998 6以上,拟合效果良好;栾树和无患子的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分别为10.69和6.68μmol·m-2 ·s-1,光饱和点(LSP)分别为1 526.62和1 439.22 μmol·m-2 ·s-1,光补偿点(LCP)分别为13.61和9.57 μmol·m-2 ·s-1,表明栾树的光合作用强于无患子,且两者对弱光有较强的适应能力,都能利用很高的光强;栽培实践中需考虑密度,防止过密导致生长速率下降;栾树和无患子的CO2饱和点(CSP)分别为1 438.41和1 242.06 μmol·m-2·s-1,CO2补偿点(CCP)分别为65.45和70.64 μmol·m-2·s-1,高CSP意味着在全球CO2浓度不断升高的背景下,两者均能很好地应对,栾树较无患子有更宽的CO2利用范围,适应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12.
13.
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施钾水平为主处理,补水时期为副处理,研究了补充供水和钾素处理对马铃薯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补水和施钾有效改善了土壤水肥条件,使马铃薯植株健壮、茎杆坚实、叶片较厚,增强光合作用能力,从而促使马铃薯块茎增产优质.在陇中半干旱区.旱作马铃薯最佳补水时期是苗期(补水量为90m~3/hm~2).氯化钾施用量为150kg/hm~2,马铃薯鲜薯产量最高为36324.97kg/hm~2,经济最佳投入量为127.48 kg/hm~2,对应的马铃薯鲜薯产量为35178.71kg/hm~2.在马铃薯生育前期土壤严重缺水,降水较少的情况下,苗期补水可改善土壤水分从而增加钾肥的生物有效性,增加钾肥的扩散,有利于马铃薯根系对钾营养的吸收,钾肥的利用效率较高,最高值为37.92kg/kg,而过量施用钾肥其利用率下降.  相似文献   

14.
陇中半干旱区旱地马铃薯平衡施肥效应研究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在陇中半干旱区旱地进行了马铃薯平衡施肥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最高产量达24 216.7 kg/hm2,是当地平均产量的1.2倍,高磷处理比无磷处理增产马铃薯7 510.8 kg/hm2,增幅44.96%,1 kg P2O5增产马铃薯25 kg,纯收益增加3 262元/hm2,施磷效益极显著.试验认为,OPT中钾量合适,磷量偏低,氮量可能偏高,最佳的施肥量为N 200 kg/hm2、P2O5 300 kg/hm2、K2O 150 kg/hm2,3种肥料的养分配比为N∶P2O5∶K2O=100∶150∶75.  相似文献   

15.
冬小麦旗叶光合速率对光强度和CO2浓度的响应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通过控制光强度、CO2浓度和温度等因素,研究华北平原冬小麦(Triticum aestivum)在抽穗期旗叶光合作用对光响应、CO2响应以及气孔导度对光的响应.结果表明: 在控制环境条件下,光合速率随光强度的增加而增大直至饱和光强度,然后随光强度的增加而降低直至出现光抑制;光合速率随CO2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达到饱和CO2浓度后,光合速率几乎不变;冬小麦叶片气孔导度随光强度的增加而增加直至饱和光强度,然后随光强度的增加而降低.在气温为20和25 ℃、CO2浓度相同(360 μmol·mol-1)的条件下,冬小麦的最大光合速率几乎不变,但温度影响冬小麦的饱和光强度.  相似文献   

16.
17.
春小麦品种高原 6 71在大面积生产试验中平均产量 2 5 6 6 .5 kg/ hm2 ,较当地大面积推广的品种定西35、陇春 8139等平均增产 15 .1%。并从合理耕作、蓄水保墒 ;施足底肥 ,巧施追肥 ;适时早播 ,合理密植 ;防治病虫 ,适时收获等方面介绍了该品种在陇中半干旱区的丰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8.
19.
从范围、术语和定义、栽培技术等方面规范了陇中半干旱区甜荞全膜覆土穴播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为了筛选出适宜榆中县半干旱旱作区种植的适应性广、抗旱性强、丰产性好的玉米良种,由省农技推广总站统一提供11个中晚熟品种进行了全膜双垄沟播玉米品种比较试验,经过田间观察和植株性状分析,结果表明:WQ1、JD88、兴达1106和武科18,产量高、抗逆性强、综合性状好,可以在该区域内范围内大面积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