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养殖密度和水温对沙塘鳢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养殖密度和水温对沙塘鳢生长的影响,分别设置20、40、60、80、100尾/m3 5个养殖密度和18、22、26、30℃及自然水温5个温度处理,30 d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养殖密度和水温对沙塘鳢的摄食和生长都有显著影响,沙塘鳢存活率、日增重、特定生长率随养殖密度的增大而降低,饵料系数随养殖密度增大呈上升趋势,其中20尾/m3生长最快,40尾/m3组经济效益最佳;随着水温的升高,沙塘鳢日增重、特定生长率均呈现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其中26℃水温处理组生长最快.  相似文献   

2.
[目的]为墨吉明对虾(Fenneropenaeus merguiensis)工厂化养殖提供理论依据.[方法]试验设置4个养殖密度(120、180、240、300尾/m2),在养殖环境相同的条件下养殖30 d后对4个养殖密度条件下的墨吉明对虾进行生长性状测量及存活率统计,研究不同养殖密度对墨吉明对虾生长及存活率的影响,探讨墨吉明对虾最适养殖密度.[结果]不同养殖密度对墨吉明对虾体长和体质量增长有显著影响(P<0.05).G120组的体长和体质量的增长速度显著优于其他密度组,增长率(GR)和增重率(WGR)分别高达36.54%和158.53%;墨吉明对虾的特定生长率(SGR)与密度的呈负相关(P<0.05),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大,特定生长率逐渐下降,G300组的特定生长率最低,为(2.09±0.57)%,与其他密度组特定生长率差异极显著(P<0.01);饵料系数(FCR)与养殖密度之间呈显著正相关(P<0.05),即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饵料系数逐渐增大,G300组的饵料系数仅为3.37±0.53,低于其他3组.不同养殖密度对墨吉明对虾的存活率有显著影响(P<0.05),当养殖密度高于240尾/m2时死亡率高达40%,严重影响墨吉明对虾的存活率.[结论]当养殖密度为120尾/m2时,虽然各测量指标最大,但空间利用率较低,不利于墨吉明对虾工厂化养殖,养殖密度为180 ~ 240尾/m2时,各生长性状测量值相对较高,且有利于墨吉明对虾工厂养殖空间利用率,因此应选180 ~ 240尾/m2作为墨吉明对虾工厂化养殖最适养殖密度.  相似文献   

3.
池塘放养密度对施氏鲟幼鱼生长、摄食和肌肉组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水温为14 ~ 17℃条件下,将大规格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幼鱼(225.69 g±32.28 g)随机放入9个四边形水泥池(池底面积为18.23 m2)中流水饲养,分别设置5.5、8.0、11.0 kg/m3 3个放养密度组,每组设3个平行,养殖试验共进行70 d,观察并研究放养密度对施氏鲟幼鱼生长、摄食和肌肉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施氏鲟幼鱼的终末体质量、特定生长率、日增重和摄食率等均随养殖密度的增大而显著降低(P<0.05),饲料系数随养殖密度的增大而显著升高(P<0.05),密度为8.0 kg/m3的组生长效率最高;肌肉中的粗蛋白质和粗脂肪含量随养殖密度的增大而显著降低(P<0.05),雨水分和灰分含量的变化不明显(P>0.05);试验期间,水体中的溶解氧浓度随养殖密度的增大显著降低(P<0.05),而氨氮和化学耗氧量浓度则随养殖密度的增大而显著升高(P<0.05).研究表明,8.0 kg/m3的放养密度更适合大规格施氏鲟幼鱼的养殖,过高的放养密度会对施氏鲟幼鱼生长及其肌肉品质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考察不同维生素E(VE)含量饲料对胭脂鱼幼鱼生长性能、肝脏抗氧化指标及肝脏VE蓄积量的影响,以确定胭脂鱼幼鱼对饲料中适宜VE的需要量。【方法】以酪蛋白、明胶、白鱼粉、糊精、大豆油和玉米油等为原料,配制成7组半纯化试验饲料,饲料中VE含量分别为0.51(对照组),15.23,31.86,62.30,120.32,240.42和483.71mg/kg,投喂初始体质量为(5.52±0.09)g/尾的胭脂鱼(Myxocyprinus asiatius)幼鱼8周,测定并分析胭脂鱼幼鱼增重率、特定生长率、体成分、肝脏抗氧化指标以及肝脏VE蓄积量。【结果】胭脂鱼幼鱼增重率及特定生长率均随饲料VE含量的增加而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62.30mg/kg VE组试验鱼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存活率随饲料VE含量的增加而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对照组、15.23mg/kg VE组的存活率显著低于62.30~240.42mg/kg VE组(P0.05),而其余各组之间的存活率无显著差异(P0.05);饲料系数(FCR)随饲料VE含量的增加而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不同VE含量对胭脂鱼幼鱼肝体比、肥满度、脏体比均无显著影响。胭脂鱼幼鱼肌肉粗脂肪含量随饲料VE含量的增加呈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在饲料VE含量为62.30mg/kg时最低,肌肉水分、粗蛋白含量及全鱼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在各处理间无显著差异;肝脏总抗氧化力(T-AOC)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随着饲料中VE含量的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均在饲料VE含量为31.86mg/kg时最高;肝脏丙二醛(MDA)含量随着饲料中VE含量的升高显著降低(P0.05)。肝脏VE蓄积量随着VE含量的增加呈线性上升。【结论】以特定生长率为评价指标,经折线回归分析,胭脂鱼幼鱼获得最大生长性能时,对饲料VE需要量为50.60mg/kg。  相似文献   

5.
在高位池中研究了不同养殖密度(每667 m2为5万,7万,9万和12万尾)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 Boone)生长、存活率、产量、饵料系数,及对水体中氨氮、亚硝态氮的影响。结果显示,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大,凡纳滨对虾日增重率和成活率逐渐降低,饵料系数出现先减小后增大的U形变化趋势,总产量提高,但个体重量和体长逐渐下降;在水温较高的7-8月,水体氮污染物浓度迅速升高。在同时考虑养殖效益和环境生态效益的条件下,少量换水模式养殖密度应控制在7万尾。  相似文献   

6.
在陆基高位圆池循环水养殖条件下,设置了10、20、30、40、50尾/m25种养殖密度,进行了150 d的鳜鱼养殖试验,通过分析试验鱼的体质量、日增长率、饵料系数、产量及经济效益,评价不同养殖密度对鳜鱼生长和养殖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养殖密度与饵料系数成正相关,与日增重和特定生长率均成负相关。养殖鳜鱼的日均换水量为0.25 m3/kg。养殖密度为30尾/m2时养殖效益最高,为220.75元/m2,是对照池塘的18.1倍。基于生长性能及养殖效能的综合评价,在陆基高位圆池循环水养殖条件下,鳜鱼养殖密度以30尾/m2较适宜。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不同养殖密度的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精养池塘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选用初始体质量平均16.7 g、体长平均10.8 cm的黄颡鱼幼鱼,分别设置初始密度为125 000尾/hm~2(D1)、100 000尾/hm~2(D2)和75 000尾/hm~2(D3)的3种养殖密度,在精养池塘中进行142 d的养殖和水质监测试验。结果表明,各密度组均属绿藻型池塘,且浮游植物的种类数量和丰度增幅均随放养密度的增加而减少。多样性指数(H’)和均匀度指数(J’)在富营养化程度评价上显示出了较强的相似性和一致性:水体富营养化程度均随养殖密度升高而呈递增趋势,但均未达到重污染水平,表明放养密度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稳定性没有显著性影响。幼鱼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肥满度均随着放养密度的增加而呈递减趋势,饵料系数则呈上升趋势。成活率变化不大,均在90%以上。其中特定生长率在D1、D2和D3各组之间呈显著性差异(P0.05),增重率、肥满度和饵料系数在D1和D2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综合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和黄颡鱼生长指标分析,该试验条件下的最适放养密度为D2(100 000尾/hm~2)。  相似文献   

8.
管角螺幼螺网笼吊养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别采用不同网笼养殖密度和海区网笼吊养的方法,对管角螺进行养殖试验,结果表明:经过60d的不同养殖密度养殖,各密度组幼螺壳高、体质量的生长均呈指数生长,除10个·笼-1密度组生长离散(SV)增加外,其他4个密度组(20,30,40,50个·笼-1)生长离散(SV)均降低;不同密度组间生长表现差异显著,20,30个·笼-1密度组的生长速度最快;生长率、特定生长率和日增质量都随密度的增大而降低,特定生长率与养殖密度存在着显著的3次项回归关系(SGR=0.8573+0.1532D-0.0051D2+0.00005D3,R2=0.9991)。海区网笼吊养结果表明:选取养殖密度为30个·笼-1,经过100d的海区吊养,管角螺壳高增加了34.7%,体质量增加了157.4%,壳高平均日增长0.18mm,体质量平均日增长0.173g,成活率为98%;网笼吊养模式适合管角螺养殖。  相似文献   

9.
对美洲鲥1~+龄鱼种在池塘条件下的生长特性进行了研究。以10~#东、10~#西2个池塘开展美洲鲥养殖试验,初始养殖密度分别为15 600尾/hm~2、9 600尾/hm~2;养殖成活率分别为46.65%、42.70%。合并统计分析美洲鲥养殖周期内生长特性,在16.4~30.8℃条件下,经185 d的养殖试验,美洲鲥体长增长48.3%,体质量增加286.8%,体长与体质量呈幂函数关系:W=0.006 7L~(3.2603(,R~2=0.941 6,呈匀速生长,日均增长量随着养殖天数的增加呈"U"型变化,日均增重量随着养殖天数的增加呈"W"型变化,肥满度变化范围为1.34~1.63,最大值出现在夏季阶段平均水温最高的时段,美洲鲥1~+龄鱼种适宜生长水温范围为16~30℃,最适生长水温为19~24℃。  相似文献   

10.
养殖密度对瓦氏黄颡鱼幼鱼生长品质和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养殖密度对瓦氏黄颡鱼幼鱼生长性能、肌肉成分、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初始体重为(25.23±0.09)g的瓦氏黄颡鱼幼鱼,分别设置G1、G2、G3、G4试验组,养殖密度分别为0.50、1.01、1.51、2.02kg·m~(-3)(即20、40、60、80尾·m~(-3)),在循环水养殖系统中进行60d的养殖试验。结果表明,幼鱼的终末体长、终末体重、特定生长率、肥满度随养殖密度增大而下降,饲料系数则呈上升趋势;G1组瓦氏黄颡鱼幼鱼终末体长、终末体重、特定生长率、肥满度、存活率显著高于G3组和G4组(P0.05),但G1、G2组鱼体肥满度、饲料系数及存活率无显著差异(P0.05)。肌肉中蛋白质含量随养殖密度增加而上升,脂肪含量则呈下降趋势,G1组瓦氏黄颡鱼肌肉蛋白质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处理组(P0.05),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处理组(P0.05)。血液白蛋白、溶菌酶水平随养殖密度增高呈下降趋势(P0.05),G1组显著高于G3、G4组(P0.05);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水平随养殖密度增高呈升高趋势(P0.05),G1、G2组显著低于G3、G4组(P0.05);在试验条件下,养殖密度对鱼体抗氧化能力影响不显著(P0.05)。综合分析,在本试验条件下,体质量为(25.23±0.09)g的瓦氏黄颡鱼适宜放养密度约为1.01kg·m~(-3),该结果可为工厂化养殖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旨在揭示不同养殖密度对长江鲟幼鱼生长情况的影响,为现阶段长江鲟幼鱼的人工饲养密度提供一定的技术指导.设置2.45(D20)、4.96(D40)、7.08(D60)、9.64 kg/m3(D80)等4个初始密度,分析14、28 d后长江鲟幼鱼饵料转化率(FCR)、特定生长率(SGRL和SGRW)、日增质量率(DWG)、肥满度(K)以及变异系数(CVL和CVW)等生长参数差异.D20和D40组饵料转化率、特定生长率、日增质量率均显著高于D60和D80组,而D20组的肥满度显著低于D60和D80组;各密度组的特定生长率、饵料转化率随养殖时间延长而降低,但各组间变异系数却随养殖时间的延长而变大.考虑到产量、收益以及种间均匀度,本阶段长江鲟幼鱼适宜的养殖密度为4.96 kg/m3.  相似文献   

12.
张建明  姜华  田甜  姜伟 《南方农业学报》2019,50(9):2102-2110
[目的]掌握齐口裂腹鱼苗种的生长特性及发育规律,为其苗种培育积累基础资料并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采用流水单养培育模式,在水温15.9~24.2℃、养殖密度200尾/m3的人工养殖条件下,将齐口裂腹鱼苗种培育至130日龄,期间每隔10 d随机抽样10尾苗种进行全长、体长和体质量等生物学指标测量,并分析齐口裂腹鱼苗种的生长特性.[结果]从10~130日龄,齐口裂腹鱼苗种的平均体质量从35.38±2.73 mg/尾增长到2001.92±33.84 mg/尾,增幅为5558.34%,对应的体质量变异系数范围在1.55%~7.70%;平均体长从13.18±0.29 mm/尾增长到50.20±1.96 mm/尾,增幅为280.88%,对应的体长变异系数范围在1.31%~6.87%;平均成活率为71.0%.齐口裂腹鱼苗种体质量特定生长率范围在(0.92±0.29)%/d~(6.71±0.48)%/d,体长特定生长率范围在(0.47±0.25)%/d~(1.88±0.83)%/d,除120和130日龄外,体质量特定生长率均高于体长特定生长率;肥满度变化范围在1.23±0.06~3.22±0.15,整体上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齐口裂腹鱼苗种体长与体质量的拟合方程为y=0.0049x3.4473(R2=0.9689,P<0.01),b为3.4473,即呈异速生长;在水温17.0~23.0℃的范围内,齐口裂腹鱼苗种生长状况良好,体质量和体长的特定生长率在该水温区间范围内相对较高.在齐口裂腹鱼苗种的整个生长阶段,其种群生长离散呈加剧—减弱—加剧的变化规律.[结论]在人工养殖条件下,17.0~23.0℃是齐口裂腹鱼苗种适宜的生长水温范围.在齐口裂腹鱼苗种培育过程中,应根据不同日龄阶段的生长特性,控制适宜养殖条件,分阶段优化投喂策略,以促进齐口裂腹鱼苗种的快速生长.  相似文献   

13.
设置26、28和30℃3个水温处理组,研究温度对凡纳滨对虾工厂化养殖水体中浮游微藻优势种演替的影响.结果表明:(1)28℃处理组虾池水体中的无机氮含量与30℃处理组的差异不显著(P>0.05),3个水温处理组间的活性磷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2)养殖前期(5月15日—29日),3个水温处理组虾池水体中浮游微藻的密度呈增大的趋势;5月29日之后,26和28℃处理组的微藻密度相对稳定,而30℃处理组呈上下波动的趋势.26、28和30℃处理组分别检测出浮游微藻3门15种、3门16种和4门17种.(3)试验期间,各水温处理组虾池水体中均未检测出轮虫、枝角类和桡足类等浮游动物.(4)26℃处理组虾池水体中浮游微藻的优势种为绿藻门的普通小球藻、卵形衣藻及硅藻门的牟氏角毛藻、新月菱形藻;普通小球藻始终处于主导地位.28℃处理组的浮游微藻总密度呈升高的趋势;优势种为绿藻门的普通小球藻、卵形衣藻及硅藻门的牟氏角毛藻;普通小球藻始终处于主导地位.30℃处理组的浮游微藻密度呈"M"型趋势;前期优势种较少,以普通小球藻和牟氏角毛藻为主,普通小球藻的优势度最高;中期之后,牟氏角毛藻取代普通小球藻,成为最主要的优势种;养殖中期,铜绿微囊藻也演替为优势种;随着养殖的进行,牟氏角毛藻逐渐成为优势种,优势度逐渐增大,在养殖的后期演替为唯一优势种.(5)26、28和30℃处理组虾池水体中浮游微藻的多样性指数分别为1.20~1.64、1.07~1.69和1.26~1.83;随着养殖的进行,26和28℃处理组的多样性指数呈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30℃处理组呈先增大后降低再增大的趋势.(6)随着养殖的进行,各处理组水体中的Simpson优势集中性指数均呈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整个养殖期间,26、28和30℃处理组Simpson优势集中性指数的平均值分别为0.32、0.32和0.28.以上研究结果表明,温度是影响凡纳滨对虾工厂化养殖水体中浮游微藻优势种演替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不同养殖密度对珍珠龙胆石斑鱼摄食行为、生长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为工厂化养殖珍珠龙胆石斑鱼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工厂化条件下,设60、100和140尾/m~3 3种养殖密度,养殖周期50 d,记录珍珠龙胆石斑鱼的摄食行为,并测定其生长性能及血液生化指标。【结果】在摄食行为方面,随养殖时间的延长和养殖密度的增加,珍珠龙胆石斑幼鱼摄食形态基本遵循圆锥形—碗形—团形—平铺形的变化规律;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珍珠龙胆石斑鱼分布在上层摄食比例逐渐降低,对应的平均摄食比例分别为80.0%、72.0%和66.7%,其在摄食等级1所占比例也逐渐降低,分别为82.7%、73.3%和64.0%。在生长性能方面,珍珠龙胆石斑鱼的平均增重、日增重、饵料转化率和生长效率等4项指标随养殖密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饵料系数则随养殖密度的增加呈上升趋势,组间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下同);体长、全长、增重率、增长率、特定生长率和存活率等6项指标受养殖密度的影响均未达显著水平(P0.05,下同)。在血液生化指标方面,随着养殖密度的增加,珍珠龙胆石斑鱼白细胞含量呈逐渐上升趋势,而葡萄糖含量无明显变化,组间差异均不显著。综合各项指标,以养殖密度为100尾/m~3的效果最佳。【结论】养殖密度过低或过高均不利于珍珠龙胆石斑鱼生长,工厂化养殖珍珠龙胆石斑鱼的适宜密度为100尾/m~3,既能保障其健康生长,降低生产成本,又可获得理想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为了研究饲料不同糖水平对斑点叉尾鮰幼鱼生长和生理机能的影响,配制投喂6个糖水平(0、8%、16%、24%、32%和40%)的等蛋白、等脂肪试验饲料,经过90 d试验期后发现:(1)随着饲料糖水平的升高,试验鱼的特定生长率、增重率、蛋白质效率呈现出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饵料系数则呈现出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2)饲料糖水平对斑点叉尾鮰肌肉的粗蛋白、粗灰分、水分含量无影响,但对粗脂肪含量有影响,呈现一定的正相关性.(3)血浆葡萄糖浓度、胆固醇含量、甘油三酯含量、总胆汁酸含量等相关血液指标随饲料糖水平变化呈升高的趋势.(4)血浆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的活性随摄入饲料糖水平升高而升高,而碱性磷酸酶含量随饲料糖水平的升高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综合各项研究指标结果认为,在斑点叉尾鮰幼鱼饲料中添加16%~24%的糖含量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吉富罗非鱼的生长规律及表型性状间的相关性,为吉富罗非鱼的养殖和亲本选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菲律宾、马来西亚2个吉富罗非鱼群体及其杂交组合为试材,对它们不同生长时期的生长性状指标(体质量、体长、体高、体宽)进行测量分析。【结果】(1)马来西亚、菲律宾及其杂交种3个群体的日增质量分别为4.90,3.77和4.16g/尾,体质量特定增长率分别为5.63,5.42和5.49%/d,3个群体间的日增质量和体质量特定增长率差异显著(P0.05)。(2)养殖45d之后,马来西亚群体的日增质量显著高于菲律宾群体和杂交群体,而菲律宾群体与杂交群体的日增质量出现显著差异是在养殖75d之后。(3)3个群体间的体长、体高、体宽与体质量的Pearson相关系数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其中体质量与体长的相关系数最高。【结论】马来西亚群体的生长优势最明显,同时吉富罗非鱼生长性状指标间的Pearson相关系数极显著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似鲇高原鳅在循环水系统中的最适养殖密度,为人工繁殖似鲇高原鳅的规模化养殖提供参考数据.[方法]似鲇高原鳅初始体重为(88±5)g/尾,养殖密度为1.27、2.54、3.81、5.08、6.35、7.62和8.89 kg/m2,研究不同养殖密度对似鲇高原鳅特定生长率、增重率、饵料系数、存活率、脏体比和肝体比等指标的影响.[结果]养殖鱼类群体体长和体重等指标出现分化,养殖密度与肝体比和脏体比呈负相关,循环水养殖适宜密度为6.35 kg/m2.[结论]不同养殖密度差异体现在肝体比和脏体比方面,从成本和效率出发,综合增重率、饵料系数等生长指标,推荐养殖密度为6.35 kg/m2,养殖上市前应该进行适当肥育,以增加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为探讨钙和磷对七彩神仙鱼生长、体组成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本研究设计了4个钙水平和3个磷水平,共配制12组饵料进行8周的养殖实验。结果表明,幼鱼存活率随饵料中磷水平的升高而显著降低。磷添加量为0. 5%或1. 0%时,体质量特定生长率随着钙水平的升高而显著下降。不添加钙时,磷的添加能显著提高体质量特定生长率,但添加量为1. 0%和0. 5%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幼鱼体长特定生长率随着钙的添加显著降低,且钙、磷添加量分别为0%和1. 0%的组具有最大均值,同时该组体长/体高比值最小。饵料中钙、磷水平对全鱼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灰分含量均有显著影响。幼鱼肠道蛋白酶和脂肪酶的活力随着钙水平的升高而显著下降。钙和磷的单独添加对肠道淀粉酶无显著影响,但两者具有显著的交互作用。磷添加量为1. 0%时,淀粉酶活力随饵料钙水平的增加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钙和磷对肝脏谷丙转氨酶活力有显著交互作用。不添加磷时,肝脏谷丙转氨酶活力随着饵料中钙水平的升高而降低。以增重率、体重特定生长率和存活率综合考虑,七彩神仙鱼幼鱼饵料中钙和磷的适宜添加量分别为0%和0. 5%。  相似文献   

19.
利用生物能量学的方法研究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Basilewsky)]幼鱼(初始体质量2.52~3.79 g,平均体质量3.11 g)在不同摄食水平(饥饿、1%、2%、3%、4%、饱食)下的体组成、生长、排泄、排粪及氮收支,建立生长、氮排泄、排粪与摄食水平的回归方程。试验水温为26.5~28.0℃,平均水温27.3℃。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摄食水平的增加,鱼体干物质、蛋白质、脂肪含量呈增加趋势,灰分含量呈降低趋势。随着摄食水平的增加,食物转化效率呈增大趋势,吸收效率略微增加,特定生长率呈线性增长趋势。排泄氮(UN)、粪便氮(FN)随着摄食水平增加显著增加,排泄氮、粪便氮与摄食水平(LR)的关系可分别用回归方程描述为:UN=0.449 6LR+0.097 9,FN=0.078 1LR+0.019 2。随着摄食水平的增加,用于生长的氮所占比例呈增大趋势,排泄氮和粪便氮比例呈减少趋势,饱食时的氮收支方程为:100CN=45.20GN+7.46FN+47.34UN。  相似文献   

20.
放养密度对克氏原螯虾生长和养殖水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设60000、75000、90000和105000 ind/hm24个密度,研究了不同放养密度对克氏原螯虾生长和养殖水质的影响,周期为50 d,每月测定1次水质指标。实验结束后,每组随机选取60尾虾,测定各项生长性能指标。结果显示,随着放养密度增大,克氏原螯虾终末体重、增重率、特定生长率、终末体长和体长增长率降低,而残肢率、饲料系数、产量和体长变异系数升高;水质指标(总氮、总磷、氨氮和亚硝酸盐氮)随放养密度增大而升高。结果表明,提高放养密度能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产量,但高密度会抑制克氏原螯虾的生长并造成养殖水质恶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