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探明外源水杨酸对白苦瓜幼苗铝害胁迫缓解的生理机制,以400 mg/L的AlCl_3胁迫为对照,设置了3个处理(T_1:400 mg/L AlCl_3+30μmol/L SA;T_2:400 mg/L AlCl_3+60μmol/L SA;T_3:400 mg/L AlCl_3+90μmol/L SA),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水杨酸处理对铝胁迫下白苦瓜幼苗生理特性和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60μmol/L SA对白苦瓜幼苗铝害胁迫的缓解效果更为明显。在该浓度处理下,铝胁迫下白苦瓜幼苗的抗氧化酶活性和根系活力均显著升高,MDA含量显著下降,白苦瓜幼苗的生物量也显著高于对照。外施适宜浓度的SA后,铝胁迫下白苦瓜幼苗的根系受到了一定的保护,膜脂过氧化作用受到抑制,光合膜的损害有所缓解,从而促进了铝胁迫下白苦瓜幼苗无机物的吸收和有机物的合成。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明外源水杨酸对白苦瓜幼苗铝害胁迫缓解的生理机制,以400 mg/L的AlCl_3胁迫为对照,设置了3个处理(T_1:400 mg/L AlCl_3+30μmol/L SA;T_2:400 mg/L AlCl_3+60μmol/L SA;T_3:400 mg/L AlCl_3+90μmol/L SA),研究了不同浓度的水杨酸处理对铝胁迫下白苦瓜幼苗生理特性和生长状况的影响。结果表明:60μmol/L SA对白苦瓜幼苗铝害胁迫的缓解效果更为明显。在该浓度处理下,铝胁迫下白苦瓜幼苗的抗氧化酶活性和根系活力均显著升高,MDA含量显著下降,白苦瓜幼苗的生物量也显著高于对照。外施适宜浓度的SA后,铝胁迫下白苦瓜幼苗的根系受到了一定的保护,膜脂过氧化作用受到抑制,光合膜的损害有所缓解,从而促进了铝胁迫下白苦瓜幼苗无机物的吸收和有机物的合成。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褪黑素处理对苦荞耐盐性的影响,以苦荞WTX2种子为试验材料,使用不同浓度的褪黑素处理苦荞种子,以水处理为对照(CK),研究了不同处理种子在盐胁迫(100 mmol/L NaCl)下的萌发情况。结果表明,与CK相比,褪黑素处理的种子抗盐能力显著提高。当处理浓度为100、1 000μmol/L时,种子活力指数和幼苗鲜重均明显高于CK,幼苗丙二醛(MDA)含量缓慢上升,而CK幼苗MDA含量在萌发第6天时急剧上升。100、1 000μmol/L褪黑素处理的种子萌发至第4~6天时,其幼苗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无显著下降,而CK幼苗SOD酶活性显著下降;1 000μmol/L褪黑素处理的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其幼苗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无显著变化,而CK幼苗CAT活性处于明显下降的变化趋势。适宜浓度的褪黑素处理可以有效缓解高盐对苦荞的胁迫。  相似文献   

4.
以甜瓜种子作为试验材料,研究在不同浓度NaCl溶液(0mmol/L、50mmol/L、100mmol/L、150mmol/L、200mmol/L、250mmol/L)胁迫下甜瓜种子的发芽势、相对发芽率、相对萌发活力指数、萌发幼苗的叶绿素含量及根系活力等相关指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甜瓜种子在NaCl溶液浓度≤50mmol/L时,发芽势、相对萌发活力指数、叶绿素含量等各指标与对照相比较差异不显著;随着浓度升高,发芽势、相对萌发活力、叶绿素等指标迅速降低。当NaCl溶液浓度达到200mmol/L时,发芽势等均降为0。由此可见,甜瓜对较低浓度NaCl胁迫有一定耐受性,而高浓度的NaCl胁迫对其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且随着NaCl胁迫的增强,抑制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5.
铝胁迫对蚕豆幼苗生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苟本富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6):6643-6645
[目的]探讨铝胁迫对蚕豆幼苗生理的影响,为揭示铝毒害植物机理提供依据。[方法]用10、50、100、250、500、1000 mg/L浓度的铝溶液处理蚕豆种子,研究铝胁迫对蚕豆种子萌发及幼苗生理的影响。[结果]低浓度铝处理对蚕豆种子萌发、幼苗生长、根系生长均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株高和鲜重增加,根系活力增强,可溶性蛋白含量增加;高浓度铝胁迫对蚕豆生长的抑制作用较为明显。低浓度铝处理丙二醛含量变化很小,其他处理丙二醛含量逐渐升高。叶绿素含量随铝浓度的增加而直线下降。高浓度铝胁迫过氧化物酶含量比对照增加较多,1000mg/L铝处理是对照的2.3倍。[结论]铝胁迫对蚕豆生长的影响有两面性,低浓度时起促进作用,高浓度时有较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不同盐碱胁迫对桔梗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桔梗种子为材料,分别用浓度为0、50、100、150、200、250 mmol/L的NaHCO_3和Na_2CO_3溶液胁迫处理种子,研究不同浓度的胁迫溶液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理特征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当盐碱浓度不高于50 mmol/L时,胁迫溶液对桔梗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无显著影响;当盐碱浓度为100 mmol/L时,桔梗幼苗丙二醛(MDA)含量与对照间差异不显著,且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达到最大值;当盐浓度达到250 mmol/L时,桔梗种子不能萌发和生长。由结果可知,桔梗种子和幼苗具有较强的耐盐碱能力,桔梗种子可在浓度不高于100 mmol/L的NaHCO_3或Na_2CO_3胁迫处理下萌发和生长,Na_2CO_3胁迫对桔梗幼苗的抑制作用强于NaHCO_3胁迫。  相似文献   

7.
铝胁迫对芝麻种子萌发和根系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优选黑芝麻、豫芝8号和韩国巨芝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铝处理对芝麻种子萌发和根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3个品种种子萌发均对铝胁迫不敏感,高浓度铝处理(1 000、5 0000μmol/L)时,会对2个白芝麻品种的前期萌发产生一定抑制作用;铝浓度达50μmol/L以上即对黑芝麻和韩国巨芝的种子活力产生极显著的抑制作用;而低浓度铝(50、100μmoL/L)处理提高了豫芝8号种子的幼苗鲜重和活力指数,高浓度的铝(1 000、5 000μmol/L)处理的效果相反;铝浓度达50μmol/L时,对3个品种的主根伸长产生显著抑制,铝浓度达10 μmol/L时,3个品种侧根伸长即显著受到抑制但对侧根数目的影响较小.从铝对3个芝麻品种种子活力指数影响来看,豫芝8号的耐铝性最强.  相似文献   

8.
刘娜 《湖北农业科学》2020,59(5):101-105
采用不同光照、温度、水分、盐分、植物生长调节剂和热激等多因素试验设计,探讨不同环境条件对美国薄荷(Monarda didyma)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和赤霉素对美国薄荷种子的萌发有明显促进作用,可缩短种子的萌发时间,提高种子萌发率,以200 mg/L赤霉素处理的种子发芽率最高,为87.78%。热激处理缩短了美国薄荷种子发芽时间,28℃处理24 h种子萌发率最高。种子萌发最适合温度为23~25℃,25℃有利于幼苗的生长。种子发芽率、萌发指数和活力指数随着水分胁迫和盐胁迫增强显著降低,聚乙二醇(PEG)浓度为0.15 g/mL时萌发率较对照显著下降,0.20 g/mL时种子不能萌发;NaCl浓度为50 mmol/L萌发率较对照显著下降,400 mmol/L时种子不能萌发。  相似文献   

9.
NaCl胁迫对大麦种子萌发与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用0、4、8、12、16、20 mg/mL的NaCl溶液处理3个大麦品种的种子,测定盐分对其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NaCl浓度的增大,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加强;在3个供试品种中,种子萌发受NaCl胁迫的程度不同。NaCl浓度低于8 mg/mL时,盐胁迫对种子萌发无抑制作用,但无论盐浓度高低,NaCl胁迫对种子幼苗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江北品种耐盐性最好,内蒙品种耐盐性次之,澳大利亚品种耐盐性最弱。  相似文献   

10.
NaCl胁迫对高粱种子萌发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杨彬  张一中  柳青山 《山西农业科学》2012,40(7):709-711,715
设置7个NaCl质量浓度梯度(0,3,6,9,12,15,20 g/L)对高粱种子进行盐胁迫处理,并测定其种子发芽率、相对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发芽时间,以研究不同盐分对高粱种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NaCl胁迫对高粱种子的萌发有抑制作用,但在NaCl质量浓度低于9 g/L时,高粱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相对发芽率与对照差异不大,NaCl质量浓度高于9 g/L时抑制作用显著。NaCl胁迫可延缓高粱种子的初始萌发时间,降低种子的萌发速率。随着NaCl质量浓度的增加,高粱种子发芽率、发芽势、相对发芽率和发芽指数与盐质量浓度均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  相似文献   

11.
嘧啶核苷类抗菌素对小麦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不同浓度嘧啶核苷类抗菌素水溶液对小麦种子进行处理,通过测定小麦种子发芽率、芽长、株高以及分蘖数,研究嘧啶核苷类抗菌素对小麦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浓度为20~250μg/mL,嘧啶核苷类抗菌素对小麦种子发芽和芽伸长均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且抑制作用与药物处理浓度和时间成正相关;嘧啶核苷类抗菌素可促进小麦芽的生长,且随着药物浓度增加,促生长作用先增加后降低,其中50μg/mL为药物最佳促生长浓度;浓度为25~75μg/mL,药物对小麦幼苗分蘖没有显著影响,浓度100~200μg/mL时,药物显著降低小麦分蘖数。  相似文献   

12.
采用不同浓度的中性盐(NaCl)、碱性盐(NaHCO3)及盐碱混合溶液处理种子,分析不同浓度和盐碱类型对风箱果和紫叶风箱果种子萌发和耐盐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种风箱果种子随盐碱胁迫加剧,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总体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而相对盐害率总体呈显著上升趋势(P<0.05),相对发芽率与盐碱浓度间存在着极显著的负相关关系(P<0.01);相同浓度NaHCO3胁迫下,两种风箱果种子的萌发指标和耐盐碱性均明显低于NaCl胁迫,说明NaHCO3胁迫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大于NaCl胁迫;风箱果种子的耐盐碱等级均未超过2级,而紫叶风箱果最高达到4级;NaCl胁迫下,两种风箱果种子的耐盐碱性明显高于NaHCO3胁迫和混合胁迫,同一胁迫下风箱果种子的耐盐碱性也明显高于紫叶风箱果;两种风箱果对NaCl胁迫具有一定的耐受性,对NaHCO3胁迫和混合胁迫的耐受性较差,风箱果种子对盐碱胁迫的耐受性强于紫叶风箱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明土霉素、磺胺嘧啶和氧氟沙星残留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了解3种药物对牧草的生态毒理效应,以期为评价畜禽排泄物中抗菌药污染对生态安全的影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试验采用水培法,3种药物均设7个浓度梯度,分别为0(CK)、0.1、0.5、1.0、5.0、10.0和50.0μg/mL,分析不同浓度药物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特性、幼苗生长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结果】≥50.0μg/mL的土霉素能显著抑制紫花苜蓿种子萌发(P<0.05),其余2种药物对紫花苜蓿种子的萌发均无显著影响(P>0.05)。除≤0.5μg/mL磺胺嘧啶对紫花苜蓿株高有促进作用外,其他药物对紫花苜蓿幼苗根长和株高均起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整体上表现为根长>株高,高浓度(5.0~50.0μg/mL)抑制作用相对较强;不同浓度土霉素处理均能增加紫花苜蓿幼苗干重,而磺胺嘧啶和氧氟沙星在较低浓度时(≤1.0μg/mL)可不同程度地增加紫花苜蓿幼苗干重,高浓度(>5.0μg/mL)时则减少紫花苜蓿幼苗干重;随浓度的增加,磺胺嘧啶和土霉素可降低紫花苜蓿幼苗含水量,而氧氟沙星处理下紫花苜蓿幼苗含水量先减后增。3种药物对紫花苜蓿幼苗叶片叶绿素含量的影响表现为氧氟沙星>磺胺嘧啶>土霉素,且土霉素和氧氟沙星处理的叶绿素含量均随药物物浓度的增加而降低。【结论】磺胺嘧啶和氧氟沙星各浓度下对紫花苜蓿种子萌发基本无影响,高浓度土霉素可抑制种子萌发;3种抗菌药对根长、株高、干重、含水量及叶绿素均有不同程度影响,主要损伤体现在对根长、株高的伸长和叶绿素合成的抑制。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外源激素6-BA对盐胁迫下甘蓝种子生活力和幼苗生长势及主要酶活性的影响,为提高盐渍地甘蓝的产量提供参考。【方法】以甘蓝‘秦甘68’为试验材料,研究盐胁迫下增施0(对照),50,100,200,400,600和800 mg/L 6-BA,对甘蓝种子萌发、幼苗生长及幼苗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和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结果】增施100,200和400 mg/L 6-BA,能够提高盐胁迫下甘蓝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发芽指数,较对照分别提高了33.23%~44.63%,15.37%~18.74%和24.64%~37.42%;株高、茎粗、最大根长、根冠比(200 mg/L 6-BA除外)等较对照增大,分别增加22.79%~65.75%,7.30%~19.71%,5.94%~20.62%和10%~25%;幼苗叶片中CAT、POD和SOD活性提高,最高分别达269.33 U/(g·min)、45.07 U/(g·min)和1 244.37 U/g;MDA含量较对照降低,最低为68.897μmol/g。增施50 mg/L 6-BA对盐胁迫下甘蓝种子萌发有极显著(P0.01)促进作用,对幼苗叶片中MDA含量有极显著(P0.01)抑制作用,对幼苗生长及3种酶活性的影响大多与对照相近。而增施600和800 mg/L 6-BA则会显著降低盐胁迫下甘蓝幼苗的上述指标值。【结论】综合比较认为,增施100 mg/L 6-BA能够显著提高盐胁迫下甘蓝种子的生活力,有效缓解盐胁迫对甘蓝种子萌发的影响,促进幼苗健壮生长,减轻盐胁迫对幼苗生长的伤害,效果相对最好。  相似文献   

15.
盐胁迫对芦笋种子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芦笋品种阿波罗的种子为试材,在人工模拟盐胁迫(NaCl溶液、盐碱地土壤提取液)条件下,设盐分浓度0(清水,CK)、1、2、4、6、8和10 g/L计7个处理,研究了不同盐度胁迫对种子萌发率的影响;并于处理后第13 d,将所有处理中未发芽的种子分别转移到装有清水的培养皿中进行复水萌发,观察各处理种子的萌发恢复情况。结果表明:低浓度盐胁迫对芦笋种子萌发有一定的刺激作用,随着盐胁迫浓度的增大,种子萌发率呈降低趋势;相同盐度胁迫下,NaCl溶液对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大于土壤提取液;芦笋种子在NaCl溶液和土壤浸提液中萌发的盐敏感阈值为4 g/L。未发芽的芦笋种子转移至清水中复水萌发后,各处理种子的总萌发率均达到了对照种子总萌发率的60%以上,表明盐胁迫下,芦笋种子保持了较高的萌发潜力。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FeSO4对黄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采用培养皿发芽试验,以豫艺绿如意黄瓜种子作为试验材料,采用完全随机试验,分别用0(CK)、10、50、100、200、400 mg/L FeSO4溶液处理黄瓜种子,测量相关试验数据。通过计算黄瓜种子的发芽率、发芽指数、活力指数、简化活力指数来分析黄瓜种子的发芽情况,测量幼苗根长、幼苗鲜质量、幼苗干质量,计算根冠比等形态指标来分析幼苗生长状况。结果表明:随着FeSO4溶液浓度的增加,各项指标均呈先升高再下降趋势,当FeSO4溶液浓度为50 mg/L时,黄瓜萌发及幼苗相关指标最大,黄瓜种子发芽率为95.50%,与对照相比增加10.19%,发芽指数为4.58,与对照相比提高12.25%,根冠比为0.210 6,与对照相比提高25.73%。当FeSO4溶液浓度超过100 mg/L时,对黄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开始产生抑制作用,随FeSO4溶液浓度增加,抑制作用逐渐加大,当浓度达到400 mg/L时,抑制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17.
碎米莎草根部总生物碱的化感活性及抑菌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以水稻等5种植物和水稻稻瘟病等6种植物病原真菌为试验对象,通过生物测定的方法对碎米莎草根部总生物碱的化感活性及抑菌活性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250~4 000 μg/mL质量浓度内,总生物碱对水稻和鳢肠种子的萌发无显著影响,对烟草幼苗的苗高产生显著抑制作用;只有在最高质量浓度达到4 000 tw/mL时,总生物碱对水稻幼苗的根长、苗高和鲜重以及鳢肠幼苗的苗高才有显著抑制作用,而在相对较低浓度下,总生物碱即对烟草、车前草和三叶鬼针草幼苗的鲜重、根长和苗高以及鳢肠幼苗的鲜重和根长产生显著抑制作用.在25~400 μg/mL,质量浓度内,碎米莎草根部总生物碱对小麦赤霉病病菌的生长无显著影响,在100~400 μg mL质量浓度范围内,对油菜茵核病病菌菌落的生长产生显著抑制作用,在200~400 μg/mL质量浓度内对水稻稻瘟病病菌、番茄早疫病病菌和苹果轮纹病病菌菌落的生长产生显著抑制作用,对杨树溃疡病病菌菌落的生长只有在400μg/mL的最高质量浓度下才产生显著抑制作用,在400 μg/mL质量浓度时,碎米莎草根部总生物碱对上述后5种病原真菌的抑菌率分别为40.10%、20.54%、30.63%、34.82%和12.08%.实验结果可以看出,碎米莎草根部总生物碱对水稻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较弱,而对水稻稻瘟病病菌的生长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表明其具有开发为水稻田用生物源农药的潜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红砂种子在混合盐碱胁迫下的萌发行为。【方法】将2种中性盐(NaCl、Na2SO4)和2种碱性盐(NaHCO3、Na2CO3)按不同的物质的量比配制成pH分别为6.26,8.45,9.09,9.93和10.73的混合盐溶液,在每个pH下又设置盐浓度分别为50,100,200,300和400mmol/L,以蒸馏水处理为对照(pH=7.08),比较不同盐碱胁迫处理下红砂种子的萌发情况及幼苗生长状况。【结果】(1)红砂种子在蒸馏水和低盐浓度(50,100,200mmol/L)下萌发迅速而集中,在高盐浓度(300和400mmol/L)下萌发迟缓;在蒸馏水和50mmol/L盐溶液中,红砂种子均在第4天开始萌发,随着盐浓度增大红砂种子开始萌发的时间逐渐延迟。(2)红砂种子在蒸馏水中初始萌发率最高(92%);在pH为6.26~10.73时,50,100,200mmol/L盐碱胁迫对红砂种子萌发的抑制作用较弱,初始萌发率与对照差异不显著;与对照相比,300,400mmol/L盐碱胁迫显著抑制红砂种子萌发。(3)盐浓度是影响红砂种子萌发的主要因素,pH值对红砂种子萌发的影响次之。(4)红砂种子在400mmol/L盐碱条件下可长时间(40d)保持萌发潜力,一旦抑制条件解除,短时间内(1~2d)即可恢复萌发。(5)红砂种子在蒸馏水中萌发形成的幼苗初生根长和胚轴长显著高于混合盐碱胁迫组;同一pH值下随着盐浓度逐渐增大或同一盐浓度下随着pH值逐渐增大,红砂幼苗初生根和胚轴受抑制程度均逐渐增大。【结论】混合盐碱胁迫对红砂种子的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明确盐胁迫下蓝香芥(Hesperis matronalis)种子的萌发特性,可为蓝香芥在盐碱地上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在蓝香芥种子萌发最适温度25℃条件下,分别利用NaCl和Na_2CO_3溶液进行单盐胁迫,研究了不同浓度盐分处理对蓝香芥种子萌发及其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的NaCl胁迫均对蓝香芥种子萌发及其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NaCl浓度低于150 mg/L时对种子萌发影响不显著,NaCl浓度为650 mg/L时蓝香芥种子发芽率(46%)低于50%。蓝香芥种子在浓度250 mg/L的Na_2CO_3溶液中生长良好且发芽率显著高于清水对照,浓度高于350 mg/L时种子萌发及其苗高生长受到明显抑制,浓度为700 mg/L时种子发芽率低于50%。蓝香芥具有一定的耐盐性,其种子萌发及生长所忍耐的NaCl浓度为650 mg/L以下,所忍耐的Na_2CO_3浓度为700 mg/L以下。  相似文献   

20.
青葙根氯仿提取物对多种植物的生物活性及抑菌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水稻Oryzasativa L.等6种植物和油菜菌核病Sclerotinia sclerotiorum(Lib.)de Bary等4种植物病原菌为受试材料,采用生物测定的方法观察了青葙Celosia argenteas Linn.根氯仿提取物对植物的生物活性及抑菌作用。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在质量浓度为250~4000μg/mL时,提取物对水稻种子萌发的影响不显著,在4000μg/mL时,其相对抑制率仅为3.33%;在相同浓度范围内,提取物对丁香蓼Ludwigia prostrata Roxb.种子的萌发、烟草Nicotiana tabacum L.、醴肠Eclipta prostrateL.和丁香蓼幼苗的根长、水稻和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L.幼苗的苗高均有显著抑制作用;对6种植物相对应的其它生长特性方面,只有在质量浓度高于250μg/mL时才受到显著抑制;在质量浓度为250~4000μg/mL时,提取物对小麦赤霉病Fusariumgra-minearum Schw.病菌的生长无显著抑制作用,在4000μg/mL时,其抑制率仅为10.30%;在相同的浓度范围内,提取物能显著抑制番茄早疫病Al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