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为探索不同水分处理对间作棉花光合特征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以塔里木盆地枣园间作棉花为材料,在棉花的主要生育期,分析不同水分处理下棉花的光合指标及棉花的产量。结果表明:不同水分处理盛花期棉花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的日变化均表现为单峰曲线,不同水分处理之间存在显著差异;不同水分处理之间水分利用效率存在差异,日变化平均值从大到小依次为:W3>W2>W4>W1;不同水分处理之间棉花产量存在极显著差异,轻度水分胁迫下棉花产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处理;塔里木盆地枣棉间作条件下,适宜棉花生长的滴灌水量为300~350 m/667 m2。  相似文献   

2.
相关研究表明,用光合速率可以较好地模拟测算作物经 济产量。为全面快捷高效地筛选出更高效更适合南疆推广的枣棉间作棉花种植模式,以不同 的 行间距并结合差异化灌水对枣棉间作环境下的棉花进行处理,以此产生的不同光热环境为基 础,建 立叶片水平的净光合速率分析图。利用净光合速率折线图,结合使用棉花整个生长季实测的 叶片相关生理数据,对所建图示进行比较。结果发现,M3(距红枣行0.5 m种植棉花,枣行间 种6行棉花)、W3(按350 m3·667m-2灌水)处理的净光合速率与大田棉花的净光 合速率相似度最高。两者相交,M3W3处理的净光合速率平均值也最大,最终产量也最高,符 合实验设想。由本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利用净光合速率能提前预计作物的经济产量,节约研 究时间,在枣棉间作种植生产中,可以筛选出更好的棉花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3.
枣棉间作不同模式对棉花光合特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用枣棉间作立体种植方式下的棉花为研究对象,在灌水模式相同的情况下以棉花品种一新陆中36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3种复合系统下棉花的光合特性,进而筛选出适合大田种植的枣棉间作方式.研究表明:高密度种植模式下的棉花净光合速率、胞间CO2浓度、蒸腾速率、气孔导度优于低密度种植模式下的棉花(即:m3 >m2 >m1),棉花净光合速率在不同处理条件下均呈先上升后下降再上升的趋势;而棉花叶片的蒸腾速率则呈现逐渐下降趋势等;此外3种复合系统下棉花产量也有较大的差异,其中m3的籽棉产量最高,光和物质累积较多,说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棉花产量出现递增的变化特点.即通过实行适合的高密度间作栽培种植方式可有效改善系统内棉花光环境条件,降低系统内光的竞争.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喀什地区大力发展林果业,绝大多数棉花与果树间作,在生产上应选择使用株型紧凑,抗病性强,丰产性好,种植宜于林、棉间作套种的耐阴的优质、高产的棉花品种。为此,开展棉花品种引进,对新陆中54号与73号进行比较试验研究,通过田间农艺性状、产量分析,筛选确定耐荫性好、吐絮较集中的棉花品种,为果棉间套作种植配套技术的研究奠定可靠的先决条件和稳定的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5.
枣棉间作下不同种植密度对棉花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索枣棉间作条件下不同种植密度对棉花生理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筛选出适宜间作的棉花种植密度,以期为南疆果棉立体种植模式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枣棉间作条件下,设置高、中、低3个密度水平(31.27×104、25.01×104和20.84×104株/hm2),研究枣棉间作对棉花光合特性、干物质积累和产量的影响.[结果]枣棉间作条件下,25.01×104 株/hm2密度在各个时期的净光合速率较大,蒸腾速率最低值出现时间较晚,冠层结构合理,生育后期有较高的群体光合速率,光合物质累积多,皮棉产量较高.[结论]枣棉间作下不同的种植密度会对棉花生长发育特性以及产量有一定的影响,而适宜的种植密度则能优化这种立体种植模式.  相似文献   

6.
枣棉间作对棉花产量和光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通过对枣棉间作系统内的光环境特征,以及棉花产量的水平分布特性进行研究,为合理调控枣棉间作模式提供理论参考.[方法]在棉花现铃期,通过TPS-2光合仪和LAI - 2000冠层分析仪,分别测定棉花冠层的净光合速率和光合有效辐射日变化,以分析其与棉花产量的关系.[结果](1)随着距枣树距离的增加,棉花冠层光合有效辐射、净光合速率日均值呈递增趋势;(2)枣棉间作系统内棉花产量水平分布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枣树西侧的棉花产量高于东侧.[结论]在枣棉间作系统内,枣树和棉花的间距应保留1.2m左右,且行东间距应适当宽于行西,即可有效改善系统内棉花光环境条件,降低系统内光的竞争.  相似文献   

7.
新疆枣树发展规模逐渐扩大,但早期幼龄枣园,产出低,经济效益不理想,探索棉田土壤水分时空变化及棉花产量的影响,助力推动新时代下农户脱贫致富,在此背景下开展试验。选取新疆阿拉尔塔里木大学园艺试验站为试验点,在2019年春季平伐枣树,分别距离枣树1.45m、1m、0.5m处种植新陆中82品种,设置为M1、M2、M3、CK(棉花单作)、J(红枣单作),分析不同模式下经济产值、土壤水分变化以及土壤容重变化差异。研究表明间作条件下M3、M2种植模式下产生的经济效益优于CK、M1、J模式,枣棉间作模式下土壤容重CK模式显然最明显。  相似文献   

8.
采用大田试验,以典型农林间作模式枣棉间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5个不同处理(3种不同间距的枣棉间作处理Int 2、Int 4、Int 6,枣树单作处理Sole J,棉花单作处理Sole C),研究枣棉间作复合系统的耗水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枣棉间作复合系统中,棉花不同生育阶段的土壤含水量存在显著差异,耗水量随棉花行数的增加...  相似文献   

9.
为探明适宜于南疆枣棉间作复合系统合理的灌水量,设置4个水分梯度,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研究枣棉间作不同水分处理对枣棉间作复合系统产量及水分生产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灌水量的增加,枣棉间作群体产量呈现先减小后增加再减小的趋势;灌水量5 250 m~3/hm~2处理产量最高,为2 828.9 kg/hm~2,与灌水量3 750、4 500、6 000 m~3/hm~2处理产量差异显著;不同水分处理下的水分生产率有明显差异,依次为灌水量3 750 m~3/hm~2灌水量5 250 m~3/hm~2灌水量4 500 m~3/hm~2灌水量6 000 m~3/hm~2。因此,枣棉间作最佳灌水量为5 250 m~3/hm~2。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不同种植年限枣棉间作土壤养分变化规律,以及科学地施肥管理.[方法]以南疆喀什地区不同种植年限的枣棉间作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种植2~4a枣棉间作土壤养分的短期变化情况.[结果]随着枣树种植年限的增加,土壤pH和电导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差异显著,土壤盐分有一定的累积;土壤养分有机质、碱解氮、速效钾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均有不同程度的累积,而速效磷却随种植年限的增加有所降低;其中养分主要累积在距树东侧50~100 cm,这与施肥方式有直接关系.[结论]该地区枣棉间作土壤存在一定土壤盐渍化趋势且不同养分指标随种植年限的延长在土壤中均有不同程度的累积现象.  相似文献   

11.
不同施氮量对枣棉间作棉花根系形态与生理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枣棉间作下不同施氮水平 (0、150、450 和750 kg·hm-2)对棉花根系形态、生理指标的效应,分析氮素对根系形态与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施氮量0、150、750 kg·hm-2时,主根长度增速较慢,根长密度、干物质积累量降低,根系活力、氮素代谢相关酶NR活性减弱,可溶性蛋白质、可溶性糖含量下降,远冠区N0、N10、N50与N30相比,根长密度0~20 cm土层分别下降18.18%、25.97%、29.87%,20~40 cm土层分别下降31.43%、38.29%、41.14%。根系活力变化最为显著,在棉花生育T1时,近冠区N0、N10、N50与N30相比分别下降36.01%、27.45%、9.74%,远冠区分别下降34.32%、23.53%、10.10%,说明氮素营养缺乏会加速棉花根系的衰老进程,抑制根系生长发育。因此,适当的施氮量,可延缓根系衰老。  相似文献   

12.
探究枣棉间作条件下不同果枝类型和密度对棉花群体光分布和棉铃空间分布的影响,以期为不同果枝类型的棉花筛选出适宜的种植密度。采用裂区试验,主区为品种(P1:新陆中82号,P2:新陆中41号),副区为密度(12万、15万、18万、21万、24万株/hm2),分析不同果枝类型和密度对棉花群体光分布和棉铃空间分布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密度的增加,叶面积指数逐渐增大,冠层开度减小,同一冠层的光照度逐渐减小,光截获率逐渐增大;P1品种比P2品种的叶面积指数大,垂直方向P1品种比P2品种的光照度下降速度快、光截获率增加快;随着密度的增大,果枝数逐渐减少,内、外位铃的成铃率降低,且内位铃的成铃率逐渐向中下部集中。综合叶面积指数、光强分布、光截获率等分析,P1品种适宜密度为18万株/hm2,P2品种适宜密度为21万株/hm2。  相似文献   

13.
枣棉间作系统枣树根系空间分布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环塔里木盆地中心地带——阿克苏市的枣-棉花间作系统枣树吸收根根系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以期为枣-棉花间作系统枣树根系吸水运移模型的建立、枣树保护带宽度的确定及田间灌水、施肥技术的改进提供基础资料.[方法]采用根系分层挖掘法,挑拣每一个土层样方内的活根,清洁、阴干、分类、扫描,并用专业软件对根系长度等指标进行测定分析.[结果](1)垂直方向上,枣树吸收根根量主要集中在0~ 120 cm土层内,约占总量87.09;;(2)水平方向上,主要分布在距枣树树干0~150 cm范围内,占总量的83.67;;(3)根据棉花根系的分布,得到枣树与棉花根系分布密集区在距枣树100~150 cm、土层深度0~80cm的范围内.[结论]保护带的设置对于枣树根系的生长、缓解枣树与棉花间水分、养分的竞争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而保护带宽度的设定值得探讨,需要根据枣树的年龄、冠幅等进行综合判断.就此试验地的情况来看,在不改变该试验地枣树保护带宽度的条件下,枣树的施肥区域应在距枣树树干100~ 150 cm.  相似文献   

14.
肖飞 《农村科技》2009,(9):16-17
47团4连自2007年起采取枣棉同作种植模式,试种效果明显,总结出一套科学实用的枣棉间作技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解析农林间作水分高效利用机制。[方法]以西北极端干旱区典型模式枣棉间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设置不同棉花种植行数和棉花株距研究空间布局对枣棉间作复合系统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与单作相比,枣棉间作具有明显提高产量和土地利用率的优势,种植行数对间作产量的影响效应显著。间作条件下耗水量高于对应单作,但也能显著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种植行数与棉花株距互作作用对间作水分利用效率的产生效应,通过空间布局能够协调枣棉间作种间关系,提高水分高效性。[结论]枣棉间作群体较单作更能够显著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在农林复合群体中,林木根系一般较深,能充分利用土壤深层营养物质和水分,农作物则利用浅层土壤中的养分和水分,由于根系垂直生长呈多波顺次递推特点,使根系生长中心和吸收中心交错出现,提高了养分和水分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6.
采用裂区试验设计,以枣棉行比配置为主处理,棉花株距配置为副处理,研究了空间布局对间作棉花耗水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单作相比,间作显著增加棉花耗水量,不同空间布局方式对间作棉花耗水量无显著影响,但对间作棉花水分利用效率影响显著.间作棉田棵间蒸发量和蒸散比在棉花株距为10 cm时最低,种植2行棉花、棉花株距为10 cm时...  相似文献   

17.
杏棉间作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杏棉间作下棉花的生长发育,为杏棉立体高效种植技术的优化提供理论支撑.[方法]进行间作棉与单作棉对比试验.[结果]间作棉比单作棉生育期晚8 d;出叶速率在出苗-现蕾期最快,间作棉为6.2 d/片,比单作棉慢0.7 d/片;截至打顶时,间作棉株高为58.01 cm,单作棉为64.51 cm;间作下棉花的真叶数、果枝数减少,主茎节间变长,始节高度上长升,总果节数比单作棉低53.47;,收获株数18.34×10<'4>株/hm2,单株结铃数3.6个,单铃重5.25 g,衣分38.6;,皮棉产量1 352.84 kg/hm2.[结论]杏棉间作条件下主要影响棉花的衣分、产量.其中衣分比单作棉低4.3;、产量低43.8;.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不同温度环境下灰枣叶片光合特征日变化规律,为灰枣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吐鲁番地区博斯坦乡7年生灰枣为试材,设置2个试验观测组,分别为低温晴天(日平均气温23℃)观测组W1、高温晴天(日平均气温35℃)观测组W2,利用便携式光合测定仪测定灰枣枣树的净光合速率(Pn)、蒸腾效率(Tr)、水分利用效率(WUE)、气孔导度(Gs);利用田间小气候自动气象站对灰枣园的气温(T)、大气相对湿度(RH)、光合有效辐射(PAR)等环境因子进行收集,并在此基础上采用相关分析法对其光合特征日变化规律与环境因子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结果](1)两组观察试验中灰枣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呈双峰曲线,在11:00和15:00左右出现峰值,在13:00左右出现较低值,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高温、低温环境下灰枣叶片蒸腾效率日变化差异明显;23℃环境下水分利用效率高于35℃环境下;两组观测试验气孔导度的日变化与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相似.(2)对光合参数之间相关性分析表明,23℃环境下,Pn与WUE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T、Tr负相关;Tr与PAR极显著正相关(P<0.01),与RH负相关;WUE与T负相关;Gs与PAR、T负相关;PAR与RH负相关;RH与T极显著负相关(P<0.01).35℃环境下,Pn与PAR、T负相关;Tr与WUE显著正相关(P<0.05),与Gs极显著正相关(P<0.01);WUE与Gs显著正相关(P<0.05),与RH负相关;PAR与RH负相关;RH与T负相关.[结论]日平均气温23℃,灰枣光合特性比较明显,净光合速率较强,水分利用效率较高,该温度有利于灰枣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日平均气温超过35℃影响灰枣叶片的气孔导度和水分利用效率,从而影响光合速率,对光合作用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9.
采用TPS-2光合测定系统、OS-30P手持荧光仪和碳同位素技术测定了阿克苏市的5个枣品种—冬枣、灰枣、骏枣、临猗梨枣和赞皇大枣的光合特征、叶绿素荧光特征以及水分利用效率,并研究了净光合速率与主要影响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1)5个品种的净光合速率日变化一般在12:00左右达到峰值,整个生长季节各品种净光合速率日均值大小关系依次为:赞皇大枣>冬枣>临猗梨枣>骏枣>灰枣;2)5个品种蒸腾速率日变化基本呈"单峰"曲线,整个生长季节的蒸腾速率日均值排序为:冬枣>赞皇大枣>临猗梨枣>骏枣>灰枣;3)5个品种长期水分利用效率,依次为冬枣>赞皇大枣>临猗梨枣>骏枣>灰枣,骏枣和灰枣表现较高,赞皇大枣和临猗梨枣次之,冬枣最低;4)5个品种气孔导度均表现出"早晚高,午间低"的现象,胞间CO2浓度日均值有所不同;5)5个品种净光合速率主要影响因子有所不同,但光合有效辐射和胞间CO2浓度均为各品种的主要影响因子;6)通过叶绿素荧光测定表明,冬枣的耐光性低于其他品种。综上所述,冬枣、赞皇大枣和临猗梨枣属于高光合、高蒸腾和低水分利用效率品种,而骏枣和灰枣则为低光合、低蒸腾、高水分利用效率,且具有较强耐光性的品种,更适宜在环塔里木盆地干旱缺水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20.
杏棉间作系统田间配置对棉花冠层光辐射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杏棉间作系统内,研究不同田间配置条件下,棉花群体冠层光辐射特征及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棉花单株叶面积随着株距增大而增大,群体叶面积指数(LAI)随着株距增大而减小。光合有效辐射及光截获率随着棉花冠层高度不同而不同,在棉花全生育期表现为冠层顶部>冠层上部>冠层下部;在棉花不同生育时期不同处理差异明显,在营养生长期间距1.85m、株距8cm的田间配置光合有效辐射及光截获率最大,生殖生长时,间距1.45m、株距10cm的田间配置的最大。毛地皮棉产量表现为株距10cm配置时最高,比株距12cm、8cm的分别高4.69%、19.96%;净地皮棉产量则表现为株距8cm配置时最高,比株距10cm、12cm分别高7.18%、30.91%。综合分析冠层结构及不同田间配置处理的棉花产量,认为在6a株行距配置为3m×6.5m的杏树行间,种植的棉花田间配置为间距1.45m、株距10cm的10行棉花时产量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