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9 毫秒
1.
新疆酸马奶中优良乳酸菌的分离鉴定及发酵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新疆地区自然发酵酸乳中分离到25株乳酸细菌,通过在牛乳中的传代发酵试验筛选出3株遗传性状稳定、凝乳状态好、风味独特乳酸菌菌株,其中杆菌1株,球菌2株,经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16 Sr DNA序列同源性分析,将菌株5-3鉴定为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菌株6-7鉴定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菌株1-6鉴定为嗜热链球菌(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同时对3株菌进行发酵性能测定及感官综合评价,结果表明:3株菌都具有较好的发酵性能和良好的发酵风味.  相似文献   

2.
川西牧区自然发酵酸乳中几株优良乳酸菌的分离及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川西牧区采集的自然发酵酸乳中分离到109株乳酸细菌,通过在牛乳中的传代发酵试验、冷藏过程中活菌数的测定、产乙醛和双乙酰能力的测定及感官综合评价等试验,筛选出6株遗传性状稳定、凝乳状态好、风味独特且后酸性好的乳酸菌菌株,其中杆菌2株,球菌4株,经形态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和唯一碳源试验的测定,将这6株细菌初步鉴定为德氏乳杆菌保加利亚亚种(L.delbrueckiisubsp.bulgaricus)、肠乳杆菌(L.intestinalis)、嗜热链球菌(S.thermophilus)、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lactic)、肠膜明串珠菌葡聚糖亚种(L.mesentaroidssubsp.dextran icum.)。  相似文献   

3.
利用VITEK 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对浆水发酵过程中乳酸菌种类及数量进行鉴定,结果表明,发酵过程中优势乳酸菌有4株乳酸菌菌株和2株酵母菌菌株。4株乳酸菌菌株分别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和乳酸片球菌(Pediococcus acidilactici),其中优势菌群为发酵乳杆菌和短乳杆菌;2株酵母菌菌株分别为平常假丝酵母(Candida inconspicua)、皱褶假丝酵母(Candida rugosa)。浆水发酵中的优势乳酸菌为发酵乳杆菌和短乳杆菌。浆水发酵至第3~4天时,植物乳杆菌为1.2×10~7~1.6×10~7CFU/mL,发酵乳杆菌为1.2×10~7~1.6×10~7CFU/mL,短乳杆菌为3.2×10~6~6.5×10~7CFU/mL,乳酸片球菌为4.6×10~5~2.5×10~6CFU/mL,此时浆水风味最佳。  相似文献   

4.
秦云  徐国良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1):5023-5026
[目的]研究从传统乳制品中分离鉴定出乳酸菌,并对其发酵性能进行简单筛选。[方法]以10份传统自制酸乳食品为样品,对发酵性能优良的乳酸菌进行了分离、鉴定和产酸性研究。[结果]样品中共分离出55株乳酸菌,经凝乳试验筛选出27株凝乳效果较好的乳酸菌,鉴定为有乳杆菌属13株、乳球菌属2株和肠球菌属8株。将凝乳最快的2只杆菌SC1、SC4和1只球菌EB1以及按1∶1复配的SC1+EB1和SC4+EB1 5个样品发酵复原乳,分别测定了这5种发酵剂在37和42℃下发酵2~9 h产酸的速率。结果表明,分离得到的菌种37℃下产酸速率都大于42℃下的;且相比单个菌种,复配后的菌种发酵的酸乳产酸速率在37和42℃下都属于中速,但最终酸度最适合饮用,口感最佳。[结论]研究可为以后挑选出优良的野生菌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目的]从健康仔猪肠道内分离并鉴定乳酸菌。[方法]结合细菌形态学、生理生化试验以及16S rRNA序列分析等鉴定方法。[结果]共分离到10株疑似乳酸菌,有9株菌株属于乳杆菌目,其中C1、C2、C6属于链球菌属;C3、F2、F3为约氏乳杆菌;C4、F4为屎肠球菌;C5为嗜酸乳杆菌;[结论]该研究可为仔猪微生态制剂的制备提供菌株基础。  相似文献   

6.
试验从笼养蛋鸡十二指肠内容物中分离乳酸菌,经过革兰氏染色、菌落形态观察和糖发酵生化鉴定乳酸菌种属。结果显示,分离出16株革兰氏阳性菌,经抑菌试验选出7株乳酸菌,分别鉴定为乳杆菌保加利亚种,耐盐乳杆菌,嗜淀粉乳杆菌,坎氏乳杆菌,食淀粉乳杆菌,干酪乳杆菌耐热亚种,肠膜明串球菌乳脂亚种。  相似文献   

7.
本项研究从科尔沁草原的阿鲁科尔沁牧区南北 4个苏木 16个牧户中采集 43个乳样。从 43个乳样中分离到 6 4株乳酸菌 ,对其中的 47株进行了鉴定 ,结果分离到 2 9株乳杆菌属的细菌。对其中 10株进行了种的鉴定 ,结果 4株为犊牛乳杆菌 (L actobacillus vitulinus)、 2株德氏乳杆菌 (L .delbrueckii )、 2株植物乳杆菌 (L .plantarum )、1株瘤胃乳杆菌 (L .ruminis)、1株清酒乳杆菌 (L .sake )共为 5个种。本项研究发现 ,该牧区自然发酵酸乳中主要菌株是乳杆菌属细菌和肠球菌属细菌的乳酸菌菌株 ,这些菌均属于中温发酵性菌株 ,经对其生物学特性的鉴定基本符合乳杆菌属、种的鉴定标准。  相似文献   

8.
通过稀释涂布法,在含有碳酸钙的MRS平板上选取有明显透明圈、革兰氏染色为阳性、接触酶实验为阴性的菌株,反复划线纯化培养并保存,然后经16SrRNA序列同源性分析鉴定菌株.结果从猪大肠中分离出5株乳酸菌,经鉴定D8为干酪乳杆菌、D12为鸟肠球菌同属菌株、D14为约翰逊氏乳杆菌、D15为唾液乳杆菌、D21为植物乳杆菌;从小肠中分离出4株乳酸菌,经鉴定XF为嗜酸乳酸菌、XH为乳酸乳球菌、XI为约翰逊氏乳杆菌、XQ为能动乳杆菌.表明荣昌猪肠道内含有丰富的乳酸菌群,乳杆菌是荣昌猪肠道内乳酸菌中的优势菌.  相似文献   

9.
本项研究从科尔沁草原的阿鲁科尔沁牧区南北4个苏木16个牧户中采集43个乳样。从43个乳样中分离到64株乳酸菌,对其中的47株进行了鉴定,结果分离到29株乳杆菌属的细菌。对其中10株进行了种的鉴定,结果4株为犊牛乳杆菌(Lactobacillusvitulinus)、2株德氏乳杆菌(L.delbrueckii)、2株植物乳杆菌(L.plantarum)、1株瘤胃乳杆菌(L.ruminis)、1株清酒乳杆菌(L.sake)共为5个种。 本项研究发现,该牧区自然发酵酸乳中主要菌株是乳杆菌属细菌和肠球菌属细菌的乳酸菌菌株,这些菌均属于中温发酵性菌株,经对其生物学特性的鉴定基本符合乳杆菌属、种的鉴定标准。  相似文献   

10.
本项研究从科尔沁草原的阿鲁科尔沁牧区南北4个苏木6个牧户中采集43个乳样。从43个乳样品分离到64株乳酸菌,对其中的47株进行了鉴定,结果分离到29株乳杆菌属的细菌。对其中10株进行了种的鉴定,结果4株为犊牛乳杆菌(Lactobacillus vitulinus)、2株德氏乳杆菌(L.delbrueckii)、2株植物乳杆菌(L.plantarum)、1株瘤胃乳杆菌(L.ruminis)、1株清酒乳杆菌(L.sake)共为5个种。本项研究发现,该牧区自然发酵酸乳中主要菌株是乳杆菌属细菌和肠球菌细胞的乳酸菌菌株,这些菌均属于中温发酵性菌株,经对其生物学特性的鉴定基本符合乳杆菌属、种的鉴定标准。  相似文献   

11.
为了评价混合青贮的品质和筛选优良的乳酸菌菌株,本研究以不同比例(甜高粱与苜蓿比例分别为0∶100,20∶80,40∶60,60∶40,80∶20,100∶0)的甜高粱与苜蓿混合青贮为材料,对混合青贮进行了感官评价和发酵品质分析,通过MRS平板分离、生理生化分析和16S rRNA相结合的方法对不同比例混合青贮中乳酸菌的种类、生理生化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0%SS比例的混合青贮效果最佳。从不同比例混合青贮中共分离得到18株乳酸菌,4株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5株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3株耐久肠球菌(Enterococcus durans),2株肠膜明串珠菌肠膜亚种(Leuconstoc mesenteroides subsp mesenteroides),2株屎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ium),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和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各1株。各菌株产酸试验和生长试验结果表明,植物乳杆菌产酸性能好,生长速度快,可作为制作混合青贮饲料的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12.
从藏灵菇发酵乳中分离益生乳杆菌,研究其生理生化特性,为功能性乳制品的开发提供优良菌种.先用乳酸菌分离培养基MRS从藏灵菇发酵牛乳中分离得到乳酸菌,再分离纯化出乳杆菌,并对分离的乳杆菌进行生理、生化鉴定,研究其生长特性.结果表明,用MRS培养基从藏灵菇发酵牛乳中共分离出乳杆菌菌株6株,通过生理生化试验确定这6抹分别为:2株发酵乳杆菌、2株嗜酸乳杆菌和2株短乳杆菌.将分离出的菌发酵鲜牛乳,在品尝过程中发现口感较酸,推断其有很强的产酸能力.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新疆吐鲁番地区常用饲料样品(玉米、苜蓿、小麦)的乳酸菌资源进行初步调查及多样性分析。[方法]利用平板分离法分离3种饲料原料中的乳酸菌,再以MRS+CaCO3固体培养基进行筛选。对所分离得到的80株乳酸菌进行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检测生理生化和16S rDNA基因序列鉴定可知8,0株乳酸菌分属于2个属,即乳杆菌属、肠球菌属;7个种,即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paracasei)、肠道球菌(Entercoccus faecium)、耐久肠球菌(Entercoccus durans)、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海氏肠球菌(Entercoccus hirae)。3种饲料原料中干酪乳杆菌和肠道球菌普遍存在。除了这2种乳酸菌外,小麦中还有鼠李糖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苜蓿内有植物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海氏肠球菌、耐久肠球菌。玉米内有植物乳杆菌、耐久肠球菌。[结论]新疆吐鲁番地区不同饲料中乳酸菌存在较大的多样性,干酪乳杆菌、肠道球菌等乳酸菌为饲料发酵的关键菌群,该试验结果为饲料乳酸菌资源开发及饲料乳酸菌应用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发酵菌糠在饲料中的应用价值,试验选取6株乳酸菌菌株(嗜酸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和保加利亚乳杆菌)进行了菌糠的发酵试验,测定了发酵菌糠的总酸、酸溶蛋白含量、乳酸菌总数及感官品质,并分析了菌糠发酵前后营养成分和抑菌性能的变化.结果表明:6株乳酸菌中,植物乳杆菌的发酵效果最佳,总酸...  相似文献   

15.
干发酵香肠中乳酸菌发酵剂的选择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5种乳酸菌 (植物乳杆菌 6 0 0 3、嗜酸乳杆菌 6 0 0 5、弯曲乳杆菌 6 0 31、干酪乳杆菌 6 0 33和戊糖片球菌10 196 )分别与葡萄球菌 10 14 5混合作为干发酵香肠的发酵剂 ,测定并比较不同发酵剂的干发酵香肠的产品质量 ,结果表明 :5种乳酸菌中 ,植物乳杆菌 6 0 0 3和干酪乳杆菌 6 0 33是较适合制作干发酵香肠的乳酸菌发酵剂 ,而且植物乳杆菌 6 0 0 3具有最强的生长及产酸能力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选用MRS、MRS+10%家兔硬粪浸出液和MRS+10%泡菜汁3种选择培养基,对健康家兔肠道的乳酸菌群分别进行需氧和厌氧培养,根据可培养细菌菌落特征、染色特性、显微镜形态观测,共分离出7株乳酸菌株,其中需氧菌2株,厌氧菌5株。结合生化试验初步鉴定,需氧菌株分别为乳酸乳球菌和短乳杆菌,厌氧菌株分别为嗜酸乳杆菌,嗜粪乳杆菌,肠乳杆菌,乳酸乳杆菌和弯曲乳杆菌。本实验为弄清健康家兔肠道的有益菌群,以便下一步制作更易于在畜禽的肠道中定植存活的复合动物微生态制剂做准备。  相似文献   

17.
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技术,分析采自新疆和内蒙古6个牧区的混合酸马奶样品中乳酸菌的总DNA,利用PCR扩增其16SrRNA的V3区段,建立由标准菌株组成的参考梯度,对其进行PCR-DGGE,藉此鉴定菌株,对不能鉴定的菌株切胶回收进行测序鉴定,并分析比较优势菌株。结果表明:共鉴定出10种乳酸菌株,包括植物乳杆菌、嗜酸乳杆菌、马乳酒乳杆菌、发酵乳杆菌、詹氏乳杆菌、短乳杆菌、瑞士乳杆菌、乳酸乳球菌、嗜热链球菌及干酪乳杆菌;且嗜热链球菌为所有样品中的共有菌株;马乳酒乳杆菌、短乳杆菌及瑞士乳杆菌是新疆酸马奶中的优势菌株,而内蒙古样品中的优势菌株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新疆吐鲁番地区常用饲料样品(玉米、苜蓿、小麦)的乳酸菌资源进行初步调查及多样性分析。[方法]利用平板分离法分离3种饲料原料中的乳酸菌,再以MRS+CaCO3固体培养基进行筛选。对所分离得到的80株乳酸菌进行形态学观察、生理生化检测及16SrDNA序列分析,探讨其分类学地位。[结果]从苜蓿中得到乳酸菌20株、小麦中得到乳酸菌41株、玉米中得到乳酸菌19株。经生理生化和16SrDNA基因序列鉴定可知,80株乳酸菌分属于2个属,即乳杆菌属、肠球菌属;7个种,即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casei)、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rhamnosus)、副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paracasei)、肠道球菌(Entercoccusfaecium)、耐久肠球菌(Entercoccusdurans)、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plantarum)、海氏肠球菌(Entercoccushirae)。3种饲料原料中干酪乳杆菌和肠道球菌普遍存在。除了这2种乳酸菌外,小麦中还有鼠李糖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植物乳杆菌。苜蓿内有植物乳杆菌、副干酪乳杆菌、海氏肠球菌、耐久肠球菌。玉米内有植物乳杆菌、耐久肠球菌。[结论]新疆吐鲁番地区不同饲料中乳酸菌存在较大的多样性,干酪乳杆菌、肠道球菌等乳酸菌为饲料发酵的关键菌群。  相似文献   

19.
李变变 《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7):179-182,194
[目的]研究酸奶制作时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的分离纯化、发酵性能、添加比例。[方法]使用选择性培养基分离出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并对其发酵性能和传代特性进行测定,最终选择出发酵性能较好的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将分离出来的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以不同比例在脱脂乳中进行混合菌株发酵,确定制作酸奶时两者的最佳添加比例。[结果]在酸奶发酵时,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的添加比例为1∶1时,发酵脱脂乳粉可以在4 h内凝乳,发酵产品活菌数为5.4×10~7CFU/mL,酸度达到78.1°T,pH为4.50,发酵性能较好。[结论]该研究为乳酸菌在实际生产中更好的应用提供理论。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云南自然发酵酸菜液中的优势乳酸菌进行分离、鉴定及发酵性能研究。[方法]从云南自然发酵酸菜液中分离出12株乳酸菌,经优选筛选出4株性状优良的乳酸菌(S-3、S-6、S-8和S-10),通过形态学观察及生理生化试验对其进行鉴定,并研究其发酵性能。[结果]经鉴定,S-3和S-6为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lus plantarum),S-8为肠膜明串珠菌(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S-10为短乳杆菌(Lactobacillus brevis)。菌株S-6的发酵性能优良,产酸快,产酸量多,耐酸性较好,亚硝酸盐降解性能高,pH 3时仍能较好地生长。[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了解云南传统酸菜发酵机制和控制酸菜发酵质量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