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通过测定经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FM-L1-3和明串珠菌(Leuconostoc mesenteroides)T-L1胞外多糖处理前后黑莓果酒中蛋白质、总酚、花色苷、色度、澄清度以及热稳定性等参数的变化,研究乳酸菌胞外多糖处理对黑莓果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量的乳酸菌胞外多糖处理黑莓果酒,能明显降低导致果酒沉淀的蛋白质、总酚含量,显著提高果酒的澄清度和热稳定性,显著延长果酒的储存稳定性,另外,胞外多糖处理降低了果酒的花色苷含量和果酒的色泽;相同含量的FM-L1-3和T-L1胞外多糖处理果酒,对果酒品质影响不同。与对照相比,乳酸菌胞外多糖对黑莓果酒品质均具有提升作用。  相似文献   

2.
不同澄清剂对野草莓果酒澄清效果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过滤后的野草莓酒为原料,采用明胶、皂土、果胶酶、壳聚糖和PVPP作为澄清剂对野草莓果酒进行了单一澄清和复合澄清试验,对加入澄清剂处理后野草莓果酒的透光率、色度、还原糖、总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理化指标以及酒液的稳定性进行了测定,并对其感官品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单一澄清剂中,壳聚糖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澄清剂,当添加量为2.2g/L时,澄清效果最好,透光率达90.5%;壳聚糖-皂土-PVPP复合澄清剂的澄清效果优于单一澄清剂,其最优组合为壳聚糖2.04g/L、皂土5.48g/L、PVPP 0.94g/L.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单一澄清剂和复合澄清剂对柠檬汁澄清作用的影响。[方法]以透光率为主要指标,比较壳聚糖澄清、皂土澄清、壳聚糖-皂土澄清3种方式对柠檬汁澄清效果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壳聚糖-皂土复合澄清条件。同时,以VC、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沉淀量为指标,比较经3种澄清方式处理后的柠檬汁冷热稳定性和贮藏稳定性。[结果]试验表明,壳聚糖-皂土澄清较壳聚糖澄清、皂土澄清更能提高柠檬汁透光率,其最优澄清参数为壳聚糖用量0.40 g/L,皂土用量1.20 g/L,温度45℃,时间45 min,此条件下的柠檬汁透光率高达95.6%。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经壳聚糖-皂土澄清处理后的柠檬汁总体风味和营养品质变化不大,且冷热稳定性和贮藏稳定性均优于壳聚糖澄清处理和皂土澄清处理。[结论]该研究可为澄清型柠檬汁加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倪志婧  马文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4012-14013,14016
[目的]为甜瓜果酒的加工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利用物理条件(自然澄清、冷处理澄清、热处理澄清)和化学澄清剂(蛋清液澄清剂、明胶澄清剂、皂土澄清剂、果胶酶澄清剂)对甜瓜发酵原酒进行初步的澄清,并对处理后的甜瓜果酒的吸光度值、残糖、酸度、酒精度进行了测定,对其沉淀形成及色泽变化进行比较。[结果]使用0.8 g/L明胶或者1.2 g/L皂土处理甜瓜果酒澄清效果较好,对果香及酒体影响较小。同时,不同澄清处理方式对甜瓜果酒的酒精度、总酸及残还原糖几乎无影响。[结论]该研究得出的甜瓜果酒色泽淡黄有光泽,有甜瓜特有的果香味,酒香浓郁协调,适口柔和醇厚,体态澄清,无沉淀、无浮膜,各项理化指标和微生物指标符合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5.
研究不同储存时间下黑莓果酒的蛋白质含量、总糖含量、总酚含量以及果酒的澄清度变化情况,并对其品质变化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储存时间的延长,黑莓果酒中蛋白质含量、总酚含量、澄清度显著下降,多糖含量变化不显著;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澄清度的变化与蛋白质和总酚含量的变化成显著正相关,与多糖含量变化的相关性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李子果酒澄清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6种单一澄清剂和2种复合澄清剂对李子果酒原酒进行澄清试验.结果表明,单一澄清剂中壳聚糖澄清效果最好,最佳加入量为0.8 g/L,澄清5d后李子果酒透光率为89.7%,色度为0.402.单宁和明胶复合澄清剂澄清效果显著,但有色度降低的现象,单宁和明胶最佳加入量分别为0.2 g/L和0.3 g/L,此时果酒原酒透光率为92.1%,色度为0.238.壳聚糖和明胶复合澄清剂具有添加量少、澄清时间短、效果显著、不改变酒体风味和颜色的特点,壳聚糖和明胶加入量分别为0.4 g/L和0.2 g/L时,李子果酒透光率可达93.8%,色度为0.392.  相似文献   

7.
利用皂土、明胶和壳聚糖三种澄清剂研究山茱萸果酒的稳定性解决方案。结果表明:这三种澄清剂均能增加山茱萸果酒的稳定性,澄清效果依次为皂土壳聚糖明胶;在使用量为0.6 g·L~(-1)时,皂土澄清剂能显著去除山茱萸果酒中的蛋白质物质,不仅使得山茱萸果酒稳定性增强,同时可使其感官分值增高,是山茱萸果酒的一种理想澄清剂。  相似文献   

8.
复合澄清剂对锁阳保健酒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锁阳为原料采用硅藻土、明胶和PVPP复合澄清处理配制的保健酒,在204nm处吸光度衡量有效物质含量,520nm处吸光度测定色度,880nm处透光率测定澄清度,结果发现各澄清剂对澄清度、有效物质及稳定性的作用显著,其中明胶与PVPP、硅藻土与明胶复合对稳定性有明显提高,其中明胶1g/L+PVPP1g/L为最佳组合。  相似文献   

9.
沙棘发酵果酒的澄清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文娟  马齐  徐升运 《湖北农业科学》2011,50(6):1255-1257,1265
采用壳聚糖和皂土对沙棘发酵果酒进行澄清处理,并对添加方法和用量进行了分析,改善其外观与贮存稳定性,结果表明,以壳聚糖的酸性胶体方式添加,最佳添加量为0.3g/L,透光率可达61.3%,比以固体粉末直接添加用量少而澄清效果接近,缺点是澄清时间长,且需结合高速离心方法才能得到清亮酒液;皂土澄清沙棘果酒时的最佳用量为12.0...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5种不同类型澄清剂对桑椹果酒品质的影响.[方法]以桑葚果酒作为研究对象,以酒样澄清度、理化指标、风味成分和感官品质为测定指标.[结果]澄清处理后的桑葚果酒与对照组比较,总酸含量无显著差异,可溶性固形物与酒精度差异显著,总糖含量降低1.1% ~36.8%,80 g/L澄清剂添加量处理组酒样花色苷、总酚、总黄酮...  相似文献   

11.
以发酵后的赤霞珠干红葡萄酒为材料,比较了明胶、皂土、蛋清粉、明胶-皂土对葡萄酒的澄清度效果。结果表明,使用0.10%的明胶处理赤霞珠干红葡萄酒的澄清效果优于0.60%皂土和0.06%蛋清粉的处理效果;通过正交试验,确定明胶-皂土复合澄清剂的澄清效果更为明显,最适宜澄清条件为:使用明胶0.10%、皂土0.30%复合澄清剂,澄清时间为2.5h。与使用单一澄清剂比较,复合澄清剂处理后赤霞珠干红葡萄酒色泽、香气和口味较优。综合感官效果,明胶-皂土复合澄清剂澄清效果优于单一澄清剂。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澄清剂对无核白葡萄酒澄清的效果,为酿造优质的无核白葡萄酒奠定基础。【方法】 以无核白葡萄酒为原料,以透光率为指标,设置单因素试验和响应面试验,研究壳聚糖添加量、皂土添加量、明胶添加量3个因素及其交互作用对无核白葡萄酒澄清效果的影响,利用响应面试验结果建立回归方程,对回归方程进行显著性和方差分析,得到无核白葡萄酒最佳澄清剂并验证。【结果】 5种单一澄清剂(果胶酶、明胶、壳聚糖、皂土、植酸)中,壳聚糖、明胶、皂土对无核白葡萄酒的澄清效果比较好,以壳聚糖添加量、皂土添加量、明胶添加量3个因素进行单因素试验,无核白葡萄酒复合澄清剂的最佳用量,透光率达到98.45%,与理论值基本吻合(98.473 1%)。【结论】 无核白葡萄酒最佳复合澄清剂为0.09 g/L壳聚糖、0.16 g/L皂土、0.11 g/L明胶,澄清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3.
谢小花  陈静  孟飞  高学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3,(27):11150-11152,11155
[目的]研究黑莓果酒发酵过程中功能性成分的变化规律。[方法]以黑莓原汁复合20%梨汁为原料酿造黑莓果酒,跟踪考察黑莓果酒发酵过程中总糖、pH、单宁、总酚和花青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试验表明,至发酵结束黑莓果酒总糖降至约5g/L;pH主发酵期间在3.50~3.45范围内波动,陈酿期间降低至3.35;单宁在主发酵期间呈上升趋势,陈酿期间略有降低,陈酿180d后单宁含量稳定在5.58g/L;总酚在主发酵期间呈缓慢下降趋势,陈酿180d后总酚含量为0.88g/L;花青素在发酵前2d迅速下降,第3天起下降速度变慢,陈酿期间花青素含量呈缓慢下降趋势。[结论]研究可为酿造优质的黑莓果酒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4.
壳聚糖澄清杨梅果酒的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壳聚糖作为杨梅发酵果酒的澄清剂,采用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分析了pH、壳聚糖用量、含糖量、温度及其交互作用对澄清度、色度的影响,建立了置信水平>99%的y1(澄清度)、y2(色度)对x1(pH)、x2(壳聚糖用量)、x3(含糖量)、x4(温度)4个试验因子的回归模型.分析结果表明,影响杨梅果酒澄清度的因素效应的主次顺序为:壳聚糖用量>pH>含糖量;影响杨梅果酒色度的因素效应的主次顺序为:含糖量>壳聚糖用量>pH;温度对其澄清度和色度的影响均不显著;pH值在3.5左右时有利于壳聚糖的澄清,壳聚糖适宜下胶量应以果酒达到稳定澄清时的最小剂量为佳.  相似文献   

15.
黑莓果酒酿造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莓为原料,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考察发酵菌种、接种量、SO2用量、主发酵温度对黑莓果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Y3酵母为酿酒菌种,接种量为0.007%,SO2用量40 mg·L-1,主发酵温度23℃,后发酵温度16℃,陈酿3个月,澄清剂PVPP(聚乙烯吡咯烷酮)用量1.7 g·L-1,可获得宝石红色,澄清透明,酒香纯正,具典型黑莓风格的果酒.  相似文献   

16.
为获得酒体清亮透明,稳定性强,无沉淀物等杂质,且风味良好的混合发酵果酒,选用不同澄清剂和澄清方法在常温条件下,釆用梯度试验对雪莲果、枇杷、哈密瓜混合发酵果酒进行澄清试验。结果表明:皂土添加1.33g/L,澄清效果最好,其透光率为95.85%;皂土与卡拉胶混合使用澄清效果好,添加比例为1∶1.2~1∶1.4,其透光率为95.85%,澄清后的果酒具有很好的稳定性,色泽浅黄绿、清亮透明,不影响雪莲果、枇杷、哈密瓜混合发酵果酒的风味。  相似文献   

17.
分别添加壳聚糖、皂土、魔芋精粉、明胶、鱼胶等5种澄清剂处理红枣蜂蜜酒,比较各种澄清剂的澄清效果及对酒的感官品质的影响;在确定最佳澄清剂及用量的基础上,对加入澄清剂的工艺处理条件进行优化,以提高红枣蜂蜜酒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加入2.0 g/L皂土、18℃下胶7 d、-5℃迅速冷冻处理3 d,制得的红枣蜂蜜酒色泽金黄、清亮透明、稳定性好,红枣蜂蜜酒的风味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18.
金秋梨果酒澄清工艺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严红光  程江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20051-20052
[目的]比较3种澄清方式对金秋梨果酒的澄清效果。[方法]将购自超市的金秋梨榨汁后发酵陈酿获得金秋梨酒,以硅藻土、壳聚糖和明胶为澄清剂,确定3种澄清方式的添加量,比较这3种澄清剂对金秋梨果酒的澄清效果,探讨这3种方法澄清后对果酒外观和口感的影响。[结果]3种澄清剂中,以明胶用量为0.015%时对金秋梨果酒的澄清效果最好。在该条件下澄清的果酒,其透光率为92.2%,可溶性固形物为11.5,总酸5.2 g/L,色度为0.335,香味清新,酒香醇厚,口感爽口宜人,且澄清后获得的果酒呈亮金黄色,具有金秋梨自然色泽和浓郁的金秋梨果实天然香气。此外,壳聚糖对金秋梨果酒的香味和口感影响最大。[结论]明胶用量为0.015%时,金秋梨果酒的澄清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以苹果酒为研究对象,通过单因素及响应面试验设计,研究不同澄清剂(皂土、明胶、PVPP和蛋清粉)、澄清温度和澄清时间对苹果酒澄清效果的影响,测定苹果酒澄清处理前后的酒精度、总酸、总糖、透光率及感官评分,并对苹果酒澄清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皂土对苹果酒澄清效果最佳,感官评分最高。最佳澄清条件为:皂土添加量1.02g/L、澄清温度9.6℃、澄清时间42.2h,在此条件下,苹果酒透光率为99.7%,跟未经澄清处理的苹果酒相比,透光率提高了24.9%,且澄清处理后的苹果酒跟原酒相比,总糖、总酸及酒精度基本不变。  相似文献   

20.
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了猕猴桃果酒最佳澄清剂为壳聚糖;通过正交试验得到猕猴桃果酒澄清处理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壳聚糖添加量0.8 g/L、温度35℃、pH值5.0,经此澄清工艺处理后的猕猴桃果酒保留了原有的口感与风味。同时通过SPSS分析软件得到壳聚糖添加量对猕猴桃果酒澄清的影响极为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