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贵州茶叶产业机械化发的展现状与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机械采茶率低是制约贵州省茶叶产业劳动生产率提高的瓶颈,对贵州省茶叶产业机械化基本现状及近年茶叶机械试验示范推广情况进行了阐述,分析了贵州茶叶产业机械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及建议:对存在的主要问题要分阶段重点解决和突破;加强中高档名优荼荼青采摘机具和分级分选设备的研发,为贵州特色的高品质名优绿茶生产提供机械化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
介绍了茶叶机械采摘茶园具备的条件,茶叶机械采摘的操作方法,机械采茶中的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途径,并就手采茶园改成机采茶园提出了方法。  相似文献   

3.
茶叶产业是云南省的优势产业。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茶叶产业出现用工荒,占茶叶生产总用工量50%左右的茶叶采摘成为了制约其发展的瓶颈。采茶机是提高茶叶机械化管理水平、提高茶叶生产效率、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的有效生产工具。利用3种不同单人采茶机在田间对国家级茶树品种云抗10号、云南大叶有性系群体种茶树进行机械化采摘研究。结果表明,川崎采茶机的台时产量是手工采摘的15.1倍,落合采茶机的台时产量是手工采摘的12.8倍,华盛采茶机的台时产量是手工采摘的10.5倍。  相似文献   

4.
茶叶机械化是实现茶叶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只要涉及茶叶的机械技术都是茶叶机械化的内容,它可以涵盖从茶树育苗、种植、加工到茶叶储存、饮用的全过程。当前泰顺县茶叶生产同样面临劳动力瓶颈制约,推行茶叶机械化的关键是采茶机械化有本质突破,围绕机械化采摘,将机械化技术向栽培和加工两端延伸,逐步提高茶叶机械化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2012,(12):49-49
最近,由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茶园机械岗位专家、农业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特色经济作物生产装备研究中心主任肖宏儒研究员及其团队研发的乘坐自走式全自动采茶机已成功完成了样机试验。此次研发的4CJ-20型乘坐自走式全自动采茶机采用往复切割式弧面采摘器,与茶树蓬面相适应,采摘高度可调。  相似文献   

6.
面对经济的发展,实现机械化采茶不是是否开展的问题,而是必须切实面对的问题。是否采用机械化采茶已经成为目前制约茶叶生产发展的一个瓶颈。  相似文献   

7.
贵州茶叶机采技术应用的主要影响因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结合贵州茶叶产业的实际情况,分析表明:茶树品种、栽培管理技术、采摘时间、机采茶叶加工技术、采摘、加工机械等是影响贵州茶园机械化采摘技术应用的主要因素,并提出茶叶机采技术推广应用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赵岩 《油气储运》2009,(8):57-59
第二篇 采茶机 茶叶的合理采摘是茶叶获得稳产、高产、优质的重要措施之一。合理采茶就是要根据茶树品种、气候条件、树龄、生长势等因素,结合市场需求采摘茶叶,采茶和留养结合,既收茶叶,又能保证茶树正常生长,达到持续高产优质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茶叶嫩芽识别是实现智能采摘的前提,茶叶识别之后采摘位置参数的提取也是实现智能采摘的关键所在。文章首先分析了机械采茶的整体实现方案,并论证了由茶叶图像获取二维采摘位置的可行性。然后针对图像处理后获取的茶叶嫩芽的二值图像,根据图像中每株嫩芽的外形轮廓去提取最小外接矩形,并标记该矩形的中心点,以该点作为采摘坐标点。得到了茶叶采摘的二维位置参数,为后续茶叶的智能采摘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茶叶在我国有着非常悠久的历史,而采茶技术随着时代的进步也在不断地发展,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电动茶叶采摘机也应运而生。简单介绍了此次设计的茶叶采摘机的机构组成和工作原理;重点对电动茶叶采摘机中割刀的设计和运动进行分析,并对割刀材料的选择作了介绍;同时对茶叶采摘机扫叶轮的形状也作了设计并分析其作用。经试验验证电动采茶机的采摘效率也非常高。  相似文献   

11.
茶树修剪是茶园主要的管理工作之一,目的是使茶树保持良好的树势和宽阔的采摘面,培养具有矮、壮、宽、匀的茶蓬,提高茶叶产量和品质,适于机械采茶和提高采茶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2.
<正>1茶叶机械化生产现状茶叶机械化生产主要包括茶叶机械化加工、茶叶机械化采摘及茶园机械化管理等环节。随着农机补贴力度的不断加大,中国茶叶生产机械保有量日益增加,茶叶生产机械化进程明显加快。但是中国茶叶机械化生产虽然取得了一定进步,但是依旧存在诸多不足。1.1茶叶机械结构不断优化,茶叶机械保有量增加近年来,随着茶叶机械推广力度的不断加大,加之农机具购置补贴方法进行了相应调整,  相似文献   

13.
机械采茶是近几年来推行的采茶方式。从全国各茶区茶场近年来试行机采的情况看,推广机采技术有如下好处:(l)解决当前茶场生产一线劳动力不足或人工采摘无法扩大茶园管理面积的难题;(2)提高茶工的劳动生产率,增加经济收入;(3)减轻茶工劳动强度,减少采茶用工,降低茶叶产品单位成本。尽管机械采茶仍存在一些问题,但随着采茶机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多样化,同时有针对性进行茶园培肥管理,提高修剪质量等,机采中出现的不利因素是完全可以克服的。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化,推广机械采茶技术,是新时代对振兴茶业…  相似文献   

14.
贵州湄潭茶区茶叶机械采摘的技术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推广茶叶机械化采摘,提高茶叶采摘质量,对贵州湄潭永兴茶场和东南茶场进行机械采摘技术应用研究,结果表明,大宗茶生产过程中,不同采摘方式以双人采茶机采摘效果最佳,手采质量最差;永兴茶区大宗茶采摘时期掌握偏迟,采下原料较大,难以生产出品质较高的产品;东南茶场夏秋茶生产的采摘间隔期为15 ~ 18 d,不同时间气候条件差异大,尤其是日照时数、湿度、降雨量、蒸发量等气象要素的变化使相同间隔期内采下的芽叶质量相差甚大,确定采摘适期应考虑这几个气象要素的变化;茶园营养水平对原料质量影响大,适当提高目前湄潭茶区施肥量,改进施肥方法,对获优质机采原料有好的保证.  相似文献   

15.
调查了杭州市主要产茶区县的12家茶企,重点调查了其2013—2015年的茶叶采摘用工情况,根据存在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了解决采工难的办法,即倡导机械化采摘,早中晚品种合理搭配,提高采茶工待遇,结合政府引导及政策导向等措施,使杭州市茶产业良性稳步发展。  相似文献   

16.
茶叶3种采摘方式的效益比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探索茶叶不同采摘方式的效益,在遵义市湄潭县东南茶场连片茶园进行了单人采茶机采、双人采茶机采、手工采3种采摘方式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贵州茶区春茶以手工采摘独芽效益最高,夏秋季采摘效率及单位面积茶园经济效益从高到低依次为双人采茶机采>单人采茶机采>手工采.表明,贵州茶区夏秋季茶适宜双人采茶机采摘.  相似文献   

17.
机械化采茶     
<正>(续第6期第26页)实行机械化采茶,不仅能提高工效,增加效益,还能节省劳动力,是缓解采摘高峰用工短缺、缩短采摘周期、保证鲜叶质量的一个关键性措施。1台2人操作的采茶机正常工作情况下,每台每天可采鲜茶叶2500~3000公斤,特别适合大叶茶种和黑茶原料采摘。技术要点:①移栽规格(见表1)。为了方便机械化操作,大田移栽要规范。②修剪定型。茶苗定植时进行第1次修剪,距地面15厘米剪去茶苗主茎上部,定植第2年距地面30~35厘  相似文献   

18.
<正>随着劳动力成本的上升,茶鲜叶的机械化采摘是今后的重要发展趋势。目前,生产上可产业化的采摘技术仍为切割式采茶,采摘下来的原料混杂,大小不匀,鲜叶质量无法满足高档茶的加工需要。现介绍一款新型鲜叶分级机——姚江源牌生产型鲜叶分级机(专利号:201320064553.4),与现行的机械化采摘搭配使用,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1.设备特点该机械借鉴筛分分级的工作原理,通过在筛网材料、震动方式、运行模  相似文献   

19.
过去人为地将非叶用作物种植经验用于种茶,对投产后的主采壮年茶园实行多留少采方法采茶。因效果很差,到1978年后又人为地将幼年茶树定型修剪的经验用于主采壮年茶园茶叶采摘,实行多采少留方法采茶。其效果仍然不好,于是才根据四川省沙坪茶场种茶的正反经验,应用了逻辑思维方法才认识了生产茶园种茶原理。以后又实事求是地运用了植物生理学有机营养分配律的库源说,揭示出了采茶和留叶可使茶树产生2种相反的生理作用的理论,并将它们作为茶叶采摘的理论依据到方法形成一个体系指导采茶,就能使茶园采与留、茶叶量与质等协调,为茶叶生产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20.
随着茶叶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收获机械化的实现变得越来越迫切。以单轨悬挂式采茶机械为基础,为改善茶园采茶机中茶叶在收集板上堆积的状况,提高剪切下来的茶叶到集叶袋的输送能力,根据流场动力学原理,对通风系统的结构进行流场仿真分析与优化设计。利用FLUENT软件对通风管内部流场进行仿真,得到了通风管内速度矢量图,揭示了其内部的流场情况,为采茶机通风管装置的进一步设计改进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