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鄱阳县第二次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成果数据为基础,借助GIS为工具,计算Voronoi图面积变异系数与最邻近点指数,结合GIS查询工具、缓冲分区、SQL统计等功能论证鄱阳县农村居民点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的同时,定量的研究地形、公路交通、河流等因素对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的影响。研究的结果表明:平原地区农村居民点分布数量较大,分布相对集中。交通因素对农村居民点分布有重要的作用,随着距公路距离越远,居民点分布逐渐减少。河流对农村居民点分布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作用,当地鄱阳湖湖泊水面特殊情况,制约湖泊周边居民点的空间分布情况。  相似文献   

2.
基于湖南省湘乡市18个乡镇农村居民点用地需求调查统计数据,利用景观格局指数法、核密度估计法、空间自相关分析法等识别农村居民点用地需求空间分布特征,并运用地理加权回归模型进一步挖掘关键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从规模特征来看,平均每个乡镇农村居民点用地需求规模为32.14 hm2,总体上湘乡市南部农村居民点用地需求的规模大于北部;从景观形态特征来看,各个乡镇农村居民点用地需求的平均景观形状指数为1.582,图斑较为规整;从空间集聚特征来看,湘乡市农村居民点用地需求平均核密度为1.38个/km2,南部的核密度值总体上高于北部;从空间自相关分析来看,市域尺度上农村居民点用地需求具有显著的集聚特征,HH型区域主要集中在西部地区,HL型和LH型区域只在潭市镇、毛田镇、泉塘镇等零星分布,LL型区域主要集中于中北部区域;4种影响因素中农村居民点到道路的最近距离的影响程度最高,与道路的距离直接影响着村民们的出行,是村民们建房选址的首要考虑因素。  相似文献   

3.
郑建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0):10623-10624,10627
通过分析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住房消费倾向与人均居住面积的变化,揭示3者之间的关系及对农村居民点用地需求的影响,根据未来人均住房面积规划和我国农村居民住房消费倾向地区差异,对我国农村居民点用地变化趋势做了预测,提出未来一段时期农村居民点用地需求及管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4.
以巩义市为例,用重心迁移和分形理论,对1990—2010年农村居民点空间演变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农村居民点重心向西南方偏移,主要是受到人口、GDP和收入水平等因素牵引;农村居民点平均海拔有所升高,说明农村居民点向矿产资源丰富的山地丘陵区迁移;巩义市整体的农村居民点分维数有所降低,稳定性指数有所提高,但有5个乡镇的农村居民点分维数演变趋势相反;经分维数变化"热点"分析,鲁庄镇和夹津口镇一带形成一个高值"热点",北山口镇、大峪沟镇和街道办事处一带形成一个低值"热点".  相似文献   

5.
6.
利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数据,综合运用GIS技术和景观格局指数,对九龙坡区2009~2017年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定量研究,并深入分析自然、社会经济对其的影响。结果表明,九龙坡区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及变化差异明显,其受到河流、公路和城镇的综合影响。随着经济发展和城镇建设,农村居民点呈现出向公路和城镇集聚的趋势。该研究可为农村居民点空间布局优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乡协调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庆安县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科学分析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状态及探索其影响因素,基于中国绿色之乡庆安县农村居民点布局现状,结合Gis空间分析,从居民点用地布局规模、分形特征及分布状态对农村居民点利用状况进行分析,并利用缓冲区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庆安县农村居民点总面积9 771.83hm2,分形维数为1.186~1.305,斑块较简单,复杂性较低,各乡镇呈随机、均匀、聚集3种状态分布,居民点核密度值为0.082~1.227个/hm2,农村居民点分布密度较低;受地形地貌影响,庆安县中部地区农村居民点规模明显高于南部和北部,农村居民点呈大集聚特征。同时,除建制镇对农村居民点分布影响不显著外,其受农村常住人口、坡度、河流、水系等影响明显。可作为典型区域特别是农业生产力较强的平原地区农村居民点整治的依据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徐州市农村居民点用地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居民点的无序扩张占用了大量耕地,导致土地利用格局发生剧烈变化。研究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时空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对于保护耕地、促进土地资源集约利用、优化土地利用布局具有重要意义。以江苏省徐州市为研究区域,基于地理信息系统(GIS)空间信息技术,综合采用土地利用动态度、土地利用转移矩阵、景观指数、多元回归分析等方法,研究徐州市1995—2015年期间的农村居民点时空变化特征和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徐州市农村居民点用地在20年间处于扩张状态,且扩张速度在加快;新增农村居民点用地多由耕地转入,农村居民点用地转化类型多为城镇建设用地;通过景观指数分析发现,全市农村居民点用地斑块破碎化程度逐年减轻,2010年后平均斑块聚集性明显增加,各农村居民点斑块规模之间的差异愈发明显;分县(市、区)来看,仅徐州市辖区和新沂市范围内的农村居民点用地面积在减少,除沛县外,其余县(市、区)农村居民点均趋向于聚集分布;固定资产投资额、农民人均收入和国内生产总值(GDP)对农村居民点时空变化的影响较大。结果可为徐州市农村居民点合理规划布局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9.
以如皋市2012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数据为基础,在讨论其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总体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公路及河流等因素对农村居民点分布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如皋市各镇农村居民点属于高密度地区,并呈现均匀分布格局;公路及河流两侧农村居民点比重可达到平均比重的6倍,且沿河流两侧比重更高;但公路对农村居民点用地分布的影响距离要显著高于河流,其影响能力是河流的9倍,并由此导致沿公路和河流两侧的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出现差异;对于农村居民点的河流布局,交通干线是重要考虑因素。  相似文献   

10.
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是农村居民点自主演化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研究农村居民点的分布特征以及影响因素有助于缓解农村人地关系,改善人居环境。在普遍运用面积比率的同时考虑居民点斑块数量,能更加准确地反映农村居民点分布特征。以分离度作为基础指标,将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和缓冲区叠加分析方法相结合进行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贵州省威宁县农村居民点分离度在空间上的分布大致呈现西高东低,由西往东逐渐减小的趋势,且其非随机分布以及空间分布差异性明显,高值群主要出现在威宁县西北部的乡(镇),低值群主要出现在该县的东部乡(镇)。经过缓冲区叠加分析可知,在高程(1 500,2 000]m、坡度[5°,15°]、河流500 m以内、道路500 m以内缓冲区的居民点数量最多,农村居民点数量随着高程的升高、坡度的增大以及与河流、道路距离的增大而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11.
如皋市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特征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以如皋市2012年土地利用现状变更数据为基础,在讨论其农村居民点空间分布总体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公路及河流等因素对农村居民点分布的影响程度。结果表明:如皋市各镇农村居民点属于高密度地区,并呈现均匀分布格局;公路及河流两侧农村居民点比重可达到平均比重的6倍,且沿河流两侧比重更高;但公路对农村居民点用地分布的影响距离要显著高于河流,其影响能力是河流的9倍,并由此导致沿公路和河流两侧的农村居民点景观格局出现差异;对于农村居民点的河流布局,交通干线是重要考虑因素。  相似文献   

12.
探索晋中市东部山丘区与西部盆地区农村居民点的空间分异特征及影响因素.提取研究区2018年变更调查库农村居民点数据,集成格网统计,借助GIS空间分析探索研究区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通过地理探测器模型定量分析影响其规模和分布的因素.结果表明,通过分区域对比分析得出,不同地貌特征农村居民点的规模特征、景观形态特征、密度特征以及...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中部低山丘陵地区的农村居民点空间格局及其影响因素,运用核密度分析、多环缓冲区分析、平均最近邻指数法、空间叠加分析等方法,对"低山丘陵为主兼有山地和冲积平原"复杂地形的湖北省随县进行典型研究。结果表明,随县主要以小规模农村居民点形式存在,大规模的农村居民点数量较少;平均分离度=18.53,最大分离度=157.04,是凤凰山林场,最小分离度=1.31,是古均街居委会;平均最近邻指数为0.68,表明随县农村居民点存在显著的集聚特征;核密度分析显示,农村居民点主要集聚在县域中南部和西北角地区;自然因素中地形因素影响明显,社会经济因素中建制镇辐射影响明显。本研究结果可为长江流域水源充足、道路通达度高、低山丘陵为主的地形复杂区农村居民点整治和乡村振兴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促进农村电商集群健康发展提供参考,基于农村电商集群2014-2018年统计年鉴及相关数据,运用热点分析法分析全国和省级2个层面的农村电商集群的空间分布特征,并借助莫兰指数和GWR回归模型定量分析影响其空间分布的重要因素。结果表明:总体看,农村电商集群的分布特征呈显著区域不均衡,但差距在逐渐缩小;在全国尺度上,各重要因素的影响程度为人均GDP网民规模居民消费水平运输线网密度;各影响因素对各省的影响程度不同,总体表现为对东部省份的影响程度大于西部省份。  相似文献   

15.
德州市农村居民点用地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和城市规模的扩大,农村居民点用地与耕地及城市建设用地的矛盾日益突出。通过对德州市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分析,指出土地利用程度低以及土地资源浪费是农村居民点用地普遍存在的现象。同时结合国家农村建设用地标准以及德州市地形特点,计算出德州市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潜力巨大,占目前用地现状的37%。在当前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形势下,应从提高土地利用程度、节约用地等方面,尽快有效地对农村居民点用地进行整理。  相似文献   

16.
靖州县的地貌特征为东西南三面高,北部低缓,中间为狭长的山间盆地;地形以山地为主,整个地势由南向北倾斜,呈波浪式降低。71.2%的农居点分布在北部低缓地区、东部及中部,此块地区居民点较南西两面分布密集。而28.8%分布在西南两面,此地区居民点分布散,零碎。文章详细分析了靖州县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以为合理用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沈阳市沈北新区农村居民点用地及潜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沈阳市沈北新区是国务院正式批准的开发区,进行新区农村居民点用地的整理可为进一步开展城市建设用地增加和农村建设用地减少挂钩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在对项目区农村居民点用地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其农村居民点土地整理潜力进行初步测算,提出当前土地整理可实施的途径,并为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实施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正>长掖市位于甘肃省西北部,河西走廊中段,东靠武威、金昌,西至嘉峪关、酒泉,南与青海省接壤,北和内蒙古毗邻,东西长210公里~465公里,南北宽30公里~148公里,总面积39436.53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8.68%。全市总人口128.44万人(2005年),辖甘州区、山丹县、民乐县、临泽县、高台县、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五县一区。  相似文献   

19.
焉耆县农村居民点用地潜力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瑛  刘荣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805-807
根据焉耆县农村居民点现状,指出农村居民点用地存在的问题,分析农村居民点整理的潜力,并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以Arc GIS为平台分析了赣江流域上游地区山洪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包括地形特征、生态系统格局、生态系统质量以及生态系统功能特征。在此基础上,运用多元统计回归法分析了流域尺度、县域尺度以及点域尺度上山洪灾害的生态环境影响因子。研究结果表明,灾害点主要发生区域植被类型为林地,坡度范围为8°~25°,NDVI范围为0.5~0.7,LAI范围为2~5,NPP范围为1 000 g C/m~2以上,土壤保持能力的范围为3 000 t/hm~2以下,水源涵养能力范围为200 m~3/hm~2以内或者为700~900 m~3/hm~2。大约一半的灾害点位于公路500 m的缓冲区内,且在500 m缓冲区内灾害点的个数与到公路的距离呈负相关关系。流域尺度上,影响灾害点发生频率的主要因子为降雨。县域尺度上,影响灾害点发生频率的主要因子为NDVI和最长汇流路径比降。点域尺度上,影响灾害点发生频率的主要因子为NDVI、坡度以及最长汇流路径比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