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种食源性致病菌,海产品和其制品海鲜酱油等最容易被副溶血性弧菌污染,而副溶血性弧菌寄生于鲜虾、海鲜酱油等复杂的食品基质中有时却很难被检测出。以快速检测食品中的副溶血性弧菌为目的,针对副溶血性弧菌的tlh基因,设计引物和复合探针,采用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鲜虾和海鲜酱油中的副溶血性弧菌,得出以下结论,该方法检测副溶血性弧菌具有较强的特异性和灵敏度,当鲜虾(固体)中的样品菌含量为10~3cfu·g~(-1)或海鲜酱油中的样品菌含量为10~3cfu·m L~(-1)时,无需增菌培养,即可快速检出。增菌6~8 h即可检出鲜虾(固体)或海鲜酱油(液体)的1cfu的副溶血性弧菌。  相似文献   

2.
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是引发食物中毒的重要病原菌,因此,快速、准确地对食品中副溶血弧菌进行检测是预防该菌引起食物中毒的关键。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利用PCR衍生技术快速检测该菌的研究进展,为该菌检测方法的应用与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是引发食物中毒的重要病原菌,因此,快速、准确地对食品中副溶血弧菌进行检测是预防该菌引起食物中毒的关键。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利用PCR衍生技术快速检测该菌的研究进展,为该菌检测方法的应用与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EMA-LAMP方法快速检测食源性副溶血性弧菌活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一种DNA染料叠氮溴化乙锭(EMA)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相结合,建立一种能快速检测食品中食源性副溶血性弧菌活细胞的新方法.结果表明,EMA-LAMP方法最低检测限为1×10 CFU/mL,PCR方法最低检测限为1×103 CFU/mL.与PCR方法相比较,EMA-LAMP检测方法具有快速、灵敏度高、操作简便等优点,并能检测鉴定副溶血性弧菌病原活细胞.  相似文献   

5.
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种革兰氏阴性嗜盐菌,常通过食用被该菌污染的食品导致食物中毒。该文综述了副溶血性弧菌的分子检测技术如PCR、环介导等温扩增、免疫捕获等,及分型技术如RAPD-PCR、ERIC-PCR、PFGE、核糖体分型、RFLP等,这些方法将为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提供重要的检测与分型手段,对预防与控制副溶血性弧菌食物中毒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副溶血性弧菌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水产品中的食源性致病菌,可污染食物,引起严重的食物中毒。利用实时定量PCR方法建立一种快速检测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方法,根据随机扩增多态性分析(RAPD)鉴定特异性片段,设计特异性引物。采用建立的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市售水产品20份,检出阳性食品6份,最小检测灵敏度为50 fg DNA,与传统微生物检测结果相比无显著差异。该检测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  相似文献   

7.
副溶血性弧菌的检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toxR进行副溶血性弧菌特异性检测,探讨toxR靶基因能否准确检测副溶血性弧菌,从而消除其他研究者对该基因特异性的疑虑。[方法]采用SN/T1870—2016中副溶血性弧菌toxR的引物探针对副溶血性弧菌和其亲缘关系接近的弧菌标准菌株进行检测。[结果]采用实时荧光PCR方法证实该引物探针只能扩增出副溶血性弧菌,其他弧菌诸如溶藻弧菌、创伤弧菌、霍乱弧菌等未得到扩增。[结论]证实SN/T1870—2016中toxR的引物探针特异性高。该研究可为各检测机构提供数据支持,为副溶血性弧菌的检测与研究奠定更为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8.
采集武汉市各大农贸市场52份小龙虾(即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样品,利用1%氯化钠碱性蛋白胨水(APW)和TCBS对小龙虾样品中副溶血性弧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进行分离和初步鉴定,用PCR扩增副溶血性弧菌具有种特异性的tl基因来验证疑似菌株。PCR检测方法共检出14株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为26.92%。在小龙虾中分离得到的14株副溶血性弧菌,对其进行基于dna E-gyr Brec A-dtd S-pnt A-pyr C-tna A的多位点序列分型。其中dtd S的多态性位点比例均高于其他6个基因,为5.2%。7个基因串联后将14株副溶血性弧菌分为12个序列型,其中7株序列型未知,分辨力达0.967。可知武汉市市售淡水小龙虾中副溶血性弧菌呈现出较大的多样性。Neighbor-joining系统进化树将分离得到的14株副溶血性弧菌分为2个群,VP2、VP13、VP7和VP14同属一个群,其他10株则属于另外一个群。其中VP13和已知的临床分离株ST3在进化树上表现出较高的亲缘性(69%)。  相似文献   

9.
利用PCR技术快速检测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豪  孙晓红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5):6909-6910
[目的]对副溶血性弧菌的检测进行研究。[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以标准菌株(单增李斯特菌、哈氏弧菌)作为阴性对照对3株副溶血性弧菌进行特异性扩增,扩增引物采用副溶血性弧菌如基因中的tlh-3和tlh-4,同时利用PCR对人工污染的白对虾中的副溶血性弧菌进行检出限测定。[结果]结果表明,通过PER扩增,副溶血性弧菌在约449bp处扩增出特异性条带,单增李斯特菌、哈氏弧菌均未出现任何条带,扩增片段表现出极好的特异性。菌液稀释到3.3×10^2cfu/ml时,将其污染到白对虾中作PCR仍可扩增出目的片断。[结论]该研究表明PER检测方法快捷、特异性好、敏感性高,可以作为副溶血性弧菌辅助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0.
调查福州市售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污染状况,预防由水产品引起的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并为食品安全监管部门提供参考。随机采集360份市售水产品,按照国家标准(GB 4789.7-2013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进行副溶血性弧菌的分离培养,采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VITEK 2Compact鉴定,并用多重荧光PCR方法进行毒力基因检测。360份样品中共检出115株副溶血性弧菌,阳性检出率为31.94%。其中鱼类检出率31.67%,贝类检出率42.50%,甲壳类检出率21.67%。农贸市场采集的水产品副溶血性弧菌检出率显著高于超市(P=0.0030.01,χ2=8.637)。7月份至9月份副溶血性弧菌的阳性检出率处于高峰,12月份、1月份至3月份阳性检出率处于低谷。毒力基因tlh携带率为100%,tdh携带率为29.57%。福州市售水产品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副溶血性弧菌污染,建议食用时进行彻底加热烹煮,同时避免不同种类水产品间的交叉污染,降低感染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用不同方法检测水产品副溶血性弧菌的不同增菌条件进行比较,以期寻找一种快速高效的增菌条件,为提高检测效率提供聋考依据。[方法]采用FDA、ISO、GB/T4789.7-2003、GB/T4789.7-2008、SN0173等方法中的培养基配方,时副溶血性弧菌进行杂种培养,并通过生长曲线测定方法比较验证使用培6-基的增菌效果。[结果]结果表明,含3%NaCl的碱性蛋白胨具有最好的增菌茵效果。[结论]该结果对于检测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本文将叠氮溴化丙锭(PMA)与qPCR技术相结合,建立了一种适于细菌性果斑病菌株活细胞快速检测的PMA-qPCR方法。通过试验控制单因素变化,对PMA预处理反应体系中的各参数进行优化,确立了PMA终浓度为9μg·mL-1,曝光时间为8 min的PMA预处理体系,能有效抑制1.0×107 mL-1灭活死菌的扩增,对活菌的扩增没有影响。当活菌数在2.0×101~2.0×106 mL-1,qPCR反应体系中活菌数与Ct值呈线性相关(R2=0.982 7)。本文建立的PMA-qPCR方法可在一定范围内有效去除细菌性果斑病死菌的干扰,定量检测出活菌数量,研究结果可为植物细菌性果斑病的流行规律研究提供新的技术支撑,并能有效避免PCR检测实际样品可能造成的假阳性结果。  相似文献   

13.
通过扩增霍乱弧菌(VC)、副溶血性弧菌(VP)和单核细胞增生李斯特氏菌(LM)的特异性核酸片段,建立了VC、VP和LM的多重PCR检测方法,相应的扩增片段分别为588、450、234 bp。该方法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简便、快速,可实现对上述致病菌的同时检测,在接种食品中检测灵敏度达到103 CFU/mL。  相似文献   

14.
桑燕娇  宁喜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4,(33):11871-11874
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溶藻弧菌、创伤弧菌均是食源性致病菌,对这些菌种灵敏、快速的检测方法对水产品安全以及保护人类健康极为重要.主要综述了水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溶藻弧菌、创伤弧菌的分子生物学检测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5.
采用肠细菌基因外重复回文序列扩增(REP-PCR)和肠道细菌基因间重复序列扩增(ERIC-PCR)2种方法,对从3种不同样品中分离得到的副溶血性弧菌进行分型分析;通过REP和ERIC-PCR指纹图谱扩增,利用NT-SYS-pc软件,并采用Dice系数对指纹图谱进行聚类分析.结果显示:55株副溶血性弧菌REP-PCR指纹图聚谱共分为3大类,其中底泥中的优势谱型为Ⅰ类型,海水中的优势谱型为Ⅱ类型,虾样品中的优势谱型为Ⅰ类型;ERIC-PCR指纹谱型也聚类为3大类,在海水和底泥中的优势谱型均为Ⅰ类型,但底泥中副溶血性弧菌多样性较海水中丰富,虾样品中副溶血性弧菌优势谱型为Ⅱ类型.表明不同样品中副溶血性弧菌优势型不同,进而推测不同类型谱型的菌株耐冷特性不同.  相似文献   

16.
了解上海市贝类产品副溶血性弧菌(VP)污染状况,为贝类产品中副溶血性弧菌的中毒防控和预警提供依据。采用GB/T 4789.7—2008《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副溶血性弧菌检验》测定方法,从海瓜子、文蛤、牡蛎、花蛤、竹蛏、扇贝836份贝类中分离鉴定得到224株副溶血性弧菌,贝类产品平均带菌检出率为26.8%,其中扇贝和牡蛎的带菌率较高,分别为33.33%和33.13%。结果表明贝类产品副溶血性弧菌污染率较高。  相似文献   

17.
建立了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检测副溶血性弧菌的方法。以副溶血性弧菌tlh基因作为靶基因,设计特异性引物,建立了环介导等温扩增(LAMP)检测方法,并分别采用LAMP检测方法和国家标准方法(GB/T4789.7-2008)对克氏螯虾样品中的副溶血性弧菌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建立的LAMP方法最低检出限为1×101 cfu/mL;对6种细菌共8株菌进行LAMP法扩增,仅3株副溶血性弧菌得到阳性扩增。建立的LAMP检测方法与国家标准检测方法检测结果一致,准确度高。  相似文献   

18.
建立有效区分死菌、活菌PCR检测方法,用于药品中细菌污染检测。选取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埃希菌,用叠氮溴化丙锭(PMA)前处理,使PMA与死菌DNA分子共价交联,抑制该DNA分子PCR扩增。当PMA浓度大于5μg·mL-1、曝光时间大于5 min时,PMA可抑制细胞膜破裂革兰氏阴性、阳性菌死菌DNAPCR扩增;PMA浓度大于20μg·mL-1时对活菌DNAPCR扩增产生一定影响。经过PMA前处理,能有效抑制死菌DNA扩增,在药品细菌污染PCR检测中有很好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叠氮溴化丙锭(PMA)在单增李斯特氏菌检测中的作用,利用实时荧光PCR方法检测不同浓度PMA处理的单增李斯特氏菌标准菌株CMCC 54004的死菌和活菌核酸的扩增情况。结果显示,1.0 mg/ml PMA能有效抑制单增李斯特氏菌死菌核酸的扩增。经过PMA处理后单增李斯特氏菌死菌与未经PMA处理的检测结果间差异极显著,而PMA处理后CMCC 54004活菌与未经PMA处理的检测结果间差异性不显著。通过对PMA处理的CMCC 54004死菌、活菌、不同比例死菌与活菌混合液以及其在不同食品基质下的检测结果的比较,进一步证实,1.0 mg/ml PMA在单增李斯特氏菌检测中能有效减少死菌核酸的影响,提高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20.
为了获得具有抑菌活性的天然活性物质并应用于食品中,本文以紫花地丁为原料,通过设定乙醇浓度、提取温度、提取时间等不同条件开展L_(16)(4~3)正交实验,分析比较了在这三个不同条件下处理的16种提取物对纯培养副溶血性弧菌和接种到三文鱼时的抑菌效果。结果表明:在40℃下采用75%的乙醇溶液作为提取剂、超声波超声处理20min为最优提取条件,由此得到的提取物对三文鱼中副溶血性弧菌的最小杀菌浓度(Minimum Bactericidal Concentration,MBC)和最小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分别为0.50 mg/g和6.25*10-2 mg/g。因此,紫花地丁提取物具有在食品中应用的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