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桑蚕茧对枇杷和香蕉的保鲜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蚕茧保鲜剂与不同贮藏温度[(25±5)℃、(3±1)℃]相结合的处理条件,研究了不同保鲜方法对枇杷(Eriobatrya japonicaLind.)果实的保鲜作用及其对果实品质的影响;进一步以香蕉为材料,置香蕉于2 870 ml容器瓶中并分别放入蚕茧保鲜剂和珍珠岩2种物质后进行密闭处理,于常温(25±5)℃、低温(13±1)℃2个温度条件下进行贮藏试验,测定容器瓶中乙烯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常温和低温贮藏条件下,采用蚕茧保鲜剂均能提高枇杷贮藏好果率;在常温和低温条件下,以蚕茧作为固体吸附式保鲜剂处理的容器瓶中乙烯累积量明显减少,同时,蚕茧保鲜剂吸附乙稀的能力强于活性炭。  相似文献   

2.
低温贮藏对早钟六号枇杷采后生理与贮藏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低温贮藏对早钟六号枇杷采后生理与贮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能显著抑制果实的呼吸作用和细胞膜透性的增加,延缓糖、酸的下降;低温贮藏期间,果实酸含量下降较糖迅速,前期果实呼吸主要消耗有机酸和糖,后期则以消耗糖为主;果实的硬度与贮藏温度呈负相关,与贮藏时间呈正相关;早钟六号枇杷的适宜贮藏温度为6~8℃,贮藏20~25d仍能保持较好的品质。  相似文献   

3.
研究低温对贵州山地红玉芒果实采后贮藏品质及生理生化的影响,为红玉芒等贵州山地芒果的采后贮藏保鲜提供方法及理论支撑,以贵州山地红玉芒果实为试验材料,通过低温(15±1)℃处理与常温18~25℃处理的对比实验,测定失重率、转黄指数、病情指数、丙二醛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等相关品质及生理生化指标。结果表明:低温贮藏可以较好地维持红玉芒果实的外观品质,保持较高的超氧化物歧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及较低的过氧化物酶活性,可抑制失重率、转黄指数、病情指数、丙二醛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的上升及可滴定酸和VC含量的下降,还能延缓呼吸高峰的出现和降低呼吸强度。低温贮藏可作为贵州山地芒果贮藏保鲜方法。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贵妃枇杷适宜的采后贮藏温度及时间,延长果实供应期,该试验设0~4℃、6~8℃和常温等3个温度处理,研究贮藏期内果实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能显著抑制果实的失重,延缓糖、酸含量的下降;前期果实硬度下降,后期上升;采后各处理的可食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下降;责妃枇杷的适宜贮藏温度为6~8℃,贮藏20~30天仍能保持较好的品质.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不同贮藏温度对‘紫红龙’采后品质和生理的影响,为不同温度条件下火龙果贮藏效果提供依据。【方法】通过模拟常温25℃(空调房)和低温5℃(恒温培养箱)的环境贮藏‘紫红龙’(红皮红肉)保鲜试验。【结果】与常温25℃相比,低温5℃贮藏条件下,可抑制‘紫红龙’果实的呼吸强度和相对电导率上升;降低果实的失重率和果皮含水量导致的损失;同时其贮藏期间的可溶性糖、可滴定酸、可溶性固形物和Vc含量较常温25℃变化缓慢,能有效保持果实贮藏过程中的品质和风味;果皮色泽L*值(亮度值)低于常温条件,a*值(红色程度)、b*值(黄色程度)和C*值(色饱和度)高于常温条件。【结论】‘紫红龙’在低温5℃贮藏环境下保鲜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6.
为壳聚糖在火龙果贮藏保鲜上的应用提供参考,于火龙果花后5d、15d及25d喷施不同浓度及粘度的壳聚糖,成熟采收后分别置于常温和低温贮藏,分析采前喷施壳聚糖对火龙果贮藏性能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采前喷施壳聚糖在一定程度上保护果实细胞膜的破坏,减缓果实的失水,延缓果皮变薄等生理代谢,同时保持火龙果采后贮藏过程中品质,从而延长其贮藏时间。其中,以采前喷施4g/L壳寡糖(分子量5 000)处理的效果最佳,在室温(22~25℃)贮藏条件下,出现腐烂现象比对照(空白处理)延长2d;低温[(15±1)℃]贮藏条件下,出现腐烂现象的时间比对照延长4d。  相似文献   

7.
以黑老虎果为研究对象,通过测定失重率、腐烂率、丙二醛、呼吸强度、可溶性固形物、相对电导率等生理指标,研究不同浓度1-MCP处理对常温(20±1)℃条件下黑老虎果贮藏品质和采后生理的影响。结果表明,1-MCP处理可有效延长黑老虎果保鲜期,其中,30μL/L 1-MCP处理可作为采后黑虎果实常温贮藏的适宜方法,能有效抑制采后呼吸强度和果实成熟软化,减少果实腐烂和变质,保持良好的感官品质,有利于稳定果实品质和延长贮藏保鲜期。  相似文献   

8.
不同物流条件对荔枝采后贮藏 期间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荔枝果实采后常温条件下贮藏极易褐变、腐烂,低温可以延长果实的贮藏期.以妃子笑荔枝果实为试验材料,通过测定果实不同生理指标,研究预冷和物流方式(低温运输和常温运输)对荔枝采后贮藏期间果实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荔枝采后预冷且低温条件下运输能够较好地维持妃子笑荔枝贮藏期间的果实品质,该方法明显降低了荔枝果实的褐变指数、腐烂率和相对电导率,较好地维持了果实中的可溶性固形物(TSS)、可滴定酸(TA)和VC的含量.研究结果为将来荔枝冷链物流技术的应用和改进提供数据支撑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热处理与贮藏温度对草莓果实储存期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草莓果实为试材,采用不同温度热水和热空气处理,(20±1)℃常温和(4±1)℃低温聍藏,研究热处理与贮藏温度对草莓果实储存期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42℃热水处理15 min优于42℃热空气处理30 min,果实始现腐烂时间推迟,储存期延长;果实经热水处理后低温贮藏优于常温贮藏,果实始现腐烂时间推迟16 d,储存期由2 d延长至18 d;热水处理可降低果实呼吸强度,明显缓解低温贮藏条件下果实糖酸含量的降低,使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和可滴定酸含量比对照分别提高15.30%和41.38%,较好地保持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0.
罗桂杰  金倩  陈芬 《湖北农业科学》2016,(21):5608-5611
以桃(Amygdalus persica L.)早熟品种金陵黄露为试验材料,以露地栽培为对照,研究了采前避雨栽培对采后MA低温贮藏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桃是典型的跃变型果实,具有明显的呼吸跃变高峰,避雨栽培显著抑制了桃果实贮藏期间的呼吸释放量,并使其高峰出现的时间较对照推迟;MA贮藏期间避雨栽培桃果实硬度始终高于对照,对照果实硬度于采后第7天开始迅速下降,而处理果实硬度在贮期前21 d变化不大;采前避雨栽培在MA贮藏期间可在不同程度上延缓可溶性总糖、可溶性固型物的变化进程,减少维生素C和可滴定酸的损耗,能较好地保持果实品质。  相似文献   

11.
苏州地区是枇杷露地栽培的北缘地带,冬季植株的叶片、花和幼果极易受到低温的危害。通过设施栽培技术不仅可以减轻或避免露地栽培的冻害问题,同时还可以提高果实品质,减少果实日灼、栓皮等造成的损失,且可提早成熟期15天左右,显著提高枇杷种植效益。本文介绍了苏州地区枇杷设施栽培关键技术,针对枇杷设施栽培过程中的温湿度管理、树型管理、花果及肥水管理等技术进行了总结,以期为今后苏州及其他产区枇杷设施栽培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以薄皮甜瓜(Cucumis melon var.makuwa Makino)玉美人为试材,研究SRE(一种含己醛、乙醇、1-MCP等成分的复合保鲜剂)处理对薄皮甜瓜采后常温和低温条件下贮藏效果的影响。在乙烯大量释放前采收甜瓜,分别在25℃和15℃,相对湿度为85%,无光照的人工气候室中贮藏,以放置SRE缓释剂的为处理组,不做任何处理为对照组,测定贮藏期间甜瓜的品质、乙烯释放量以及相关生理指标。结果表明:贮藏期间经SRE处理的果实无论常温还是低温条件下均不同程度地保持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果实硬度,果实质量的损失减少,呼吸高峰较对照果实延迟3d到来,果实软化相关酶的活性降低。且低温贮藏效果好于常温,经SRE处理的果实总香气物质的含量及种类也明显多于对照。综上所述,SRE可以抑制薄皮甜瓜果实的衰老,延缓果实的成熟,降低果实贮藏期间的腐烂率,从而延长果实的货架期,使甜瓜更长久的保持风味品质。  相似文献   

13.
贮藏条件对枇杷贮藏期及主要品质和生理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采用室温(25±5)℃、低温(3±1)℃两种温度和散装、自然降氧、气调3种方式组成6种贮藏条件,研究其对“照种“枇杷(EriobotryajaponicaLindl.)果实的保鲜效果及其生理变化.结果表明:室温下,即使采用气调,对批把贮藏的效果也不明显;低温可明显延长贮在期,尤以低温气调能大大延缓果实可溶性糖、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及维生素C等品质的损失,果实可贮藏40d以上.这与低温和低氧抑制果实呼吸和乙烯产生有关.低温散装或自然降氧虽能延缓果实衰老腐烂,但贮藏后期果实品质下降,腐烂增加.  相似文献   

14.
试验对枇杷气调包装保鲜做初步研究,着力解决枇杷现代化贮藏-销售技术难题,探索建立枇杷采后贮藏-运输销售体系。结果表明,不同贮藏温度、包装方式、保鲜处理等对枇杷果实贮藏特性都有显著影响。不同保鲜处理对保持枇杷果实品质的作用从大到小依次为保鲜剂结合低温气调包装低温气调包装低温敞口包装低温空气包装常温气调包装。  相似文献   

15.
水杨酸处理对苹果梨采后黑斑病及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苹果梨采后经水杨酸(SA)处理后24 h,损伤接种链格孢(Alternaria alternata),在常温(17±2 ℃)贮藏10 d,或经低温(2±1 ℃)贮藏27 d后再在常温(17±2 ℃)贮藏10 d,测定病斑面积。结果表明,0.5 g/L和1.0 g/LSA处理抑制了病斑扩展。低温贮藏能显著提高SA的抑制效果。此外,SA能保持常温贮藏苹果梨的果实硬度,但降低了TSS含量,对总酸含量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6.
通过了解紫红龙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生理特征,为延长其贮藏期限提供依据,以模拟常温(25±0. 5)℃和低温(5±0. 5)℃贮藏的紫红龙为试验材料,研究其采后在不同贮藏环境中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抗氧化酶[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抗超氧阴离子(O_2-·)活力等生理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比常温减缓了紫红龙果实可溶性蛋白质的分解,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低温下SOD、CAT活性较常温下的高;在贮藏0~20 d,低温下的POD活性变化较常温的稳定,且从贮藏4 d开始,低温下的POD活性较常温条件下的高; MDA含量随着时间的变化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但在同一贮藏时间,低温下的MDA含量较常温的低。可见,低温处理能提高紫红龙SOD、CAT和POD活性,减轻MDA的积累,从而延缓紫红龙的衰老,延长贮藏期限。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安全保鲜剂过氧乙酸(PAA)结合氯化钙处理对枇杷贮藏效果,为解决枇杷果实采后腐烂和品质劣变问题提供实践技术。[方法]以青种品种枇杷果实为材料,采用0.2%、0.4%、0.8%PAA分别结合0.8%CaCl2浸泡枇杷果实4min,对照处理为0.8%CaCl2和清水处理,晾干并经0.02 mm PE袋包装后在非冷害低温(7±1)℃下贮藏,每隔3天随机抽样测定一次枇杷果实贮藏品质相关指标,分析变化情况。[结果]与2个对照处理、0.2%PAA和0.8%PAA结合钙处理相比,0.4%PAA+0.8%CaCl2复合处理能显著抑制枇杷果实贮藏期间腐烂指数、失重率、硬度和细胞膜渗透率的上升,有效阻延可滴定酸、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及出汁率的降低,并使果实呼吸强度维持在较低水平,贮藏25d时果实外观与风味品质良好。[结论 ]0.4%PAA复合0.8%CaCl2处理是一种高效、安全、经济的枇杷采后防腐与品质保鲜实用技术。  相似文献   

18.
不同贮藏温度对贡柑采后生理和贮藏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低温和冰温在贡柑果实成熟中的生理作用。[方法]以7年生德庆贡柑果树为试验材料,研究3种贮藏温度对贡柑采后生理和贮藏品质的影响。[结果]采后德庆贡柑在不同温度条件下果实呼吸作用呈现不同的变化方式,常温(14~24℃)条件下呼吸强度与环境温度高低有关;低温([4±1)℃]和冰温([-1±0.5)℃]条件下诱导产生呼吸高峰,且与乙烯释放量的变化有密切的关系。贡柑果实不同温度条件下贮藏25 d,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从11%下降至近10%,处理间没有显著差异;可滴定酸含量由0.045 g/L下降至0.032~0.038 g/L间,处理间差异显著。[结论]低温条件下德庆贡柑果实品质保持较好,常温条件下果实出现异味,冰温条件下果实出现结冰沙现象。  相似文献   

19.
低温条件下不同品种枇杷果实的贮藏特性与品质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4个品种枇杷白沙、大红袍、夹脚和大叶杨墩等果实在低温条件下的贮藏特性与品质变化。结果表明,不同品种枇杷果实的耐贮性和品质变化存在较大差异。白沙枇杷贮后10 d内风味浓郁,口感好,适合鲜销或10 d以内的低温短期贮运;大红袍枇杷果实在低温贮藏中易发生木质化败坏现象,贮藏时间宜在30 d左右;夹脚枇杷贮藏可达50 d以上,但酸含量仍较高;大叶杨墩枇杷低温贮藏50 d后,仍保持较好的滋味和外观品质,同时由于该品种枇杷原料价格较低,因而具有较好的商业物流综合保鲜价值。  相似文献   

20.
采后桃果实衰老褐变与活性氧和酚类物质代谢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大久保”果实在常温(20±1)℃下贮藏时,硬度快速下降,呼吸明显上升,膜透性急骤增加;与此相对应,果实的褐变度、多酚氧化酶(PPO)活性、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自由基产生速率呈逐渐增加趋势;采后早期酚类物质迅速积累,在后期其含量又有所下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先下降后上升至峰值,最后呈升高趋势。低温(4±1)℃贮藏可延缓果实软化和褐变,减慢上述生理变化。这表明果实衰老褐变与活性氧和酚类物质的代谢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