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茶树上红紫色芽叶部分生化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给茶树红紫色芽叶开发利用提供依据,对其部分生化特性,如茶多酚、氨基酸、黄酮类等的含量和儿茶素的组成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湖南农业大学种植的安化有性群体品种茶树中,有76.09%的植株上出现深浅不一的红紫色芽叶,82.61%的植株嫩梢中不同程度地含有花青素,安化群体品种茶树上的红紫色芽叶较纯绿色芽叶衾中较多的茶多酚、儿茶素和黄酮类化事物,保健性强的L-EGCG含量亦偏高。  相似文献   

2.
不同茶树品种对氟的富集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弄清不同茶树品种对氟的富集特征,为选育低富集氟茶树品种提供依据,以贵州省茶叶研究所茶树种质资源圃(贵州湄潭)20个品种为材料,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了3种不同标准芽叶氟的含量.结果表明:1)不同标准芽叶氟的含量由高到低的次序为一芽5叶>一芽2叶>单芽;芽叶标准与芽叶氟含量的Pearson相关系数r为0.657(P<0...  相似文献   

3.
 不同品种茶树上的紫色芽叶的紫色深浅不同,建立茶树紫色芽叶的分级标准,将为今后的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首次运用目测、色差计测色和花青素含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茶树紫色芽叶等级划分的理化指标。结果表明:茶树芽叶紫色深浅与色差计测色值a,b,L及花青素的含量密切相关,可以根据紫色芽叶的色差计测色值a,b,L的读数范围和芽叶花青素的含量水平将茶树芽叶分成绿色、浅紫色、中紫色、深紫色和特紫色5个等级,据此建立了一个茶树紫色芽叶的分级标准。该标准的建立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和开发茶树紫色芽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茶树紫色芽叶分级标准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不同品种茶树上的紫色芽叶的紫色深浅不同,建立茶树紫色芽叶的分级标准,将为今后的进一步的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首次运用目测、色差计测色和花青素含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茶树紫色芽叶等级划分的理化指标。结果表明:茶树芽叶紫色深浅与色差计测色值a,b,L及花青素的含量密切相关,可以根据紫色芽叶的色差计测色值a,b,L的读数范围和芽叶花青素的含量水平将茶树芽叶分成绿色、浅紫色、中紫色、深紫色和特紫色5个等级,据此建立了一个茶树紫色芽叶的分级标准。该标准的建立为今后进一步研究和开发茶树紫色芽叶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解析地方大麦籽粒的花色苷成分及其含量差异,有利于挖掘花色苷或花色苷单体含量较高的大麦种质。本研究利用甲醇溶液提取25个颜色不同的地方大麦品种籽粒花色苷,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检测花色苷成分及其质量分数。结果表明:‘盐城红茎’大麦(ZJ16)等5个地方大麦品种籽粒不含花色苷成分;‘上海六棱紫’大麦(ZJ19)等20个大麦品种籽粒含有包括矢车菊素-3-O-葡萄糖苷在内的36种花色苷成分,每个品种籽粒平均含有6.4种成分;其中,‘宜平长方头’(ZJ174)含有17种,ZJ174等4个品种籽粒还含有滞留时间不同的特有成分。不同品种中花色苷质量分数在0.00~182.41μg/g之间,其中,ZJ174的最高。黄色籽粒均不含花色苷成分,紫色、紫黑色、黑色、蓝色和褐色籽粒分别含有24,22,14,11和2种成分。与褐色等3种籽粒中花色苷质量分数相比,紫色和紫黑色籽粒中花色苷质量分数较高,5种颜色的大麦籽粒均含有不同滞留时间的高质量分数成分和特有成分。不同品种和颜色不同的大麦籽粒中花色苷成分及其质量分数不同,大麦籽粒颜色可作为花色苷成分的辅助选择标记。‘宜平长方头’(ZJ174)、‘黄岩乌茎麦’(ZJ207)、‘黑大麦’(YAU)、‘喜马拉雅22’(DQ6)等4个大麦品种可用于花色苷的提取,也可用作专用育种亲本。  相似文献   

6.
为探讨不同品系草原龙胆的花色素苷组成、含量及与花色表型之间的关系,以12个草原龙胆(Eustoma grandiflorum)品系花瓣为研究材料,采用英国皇家园艺学会比色卡(RHSCC)和国际照明委员会CIE L*a*b*系统描述花色,定性定量分析花瓣中花色素含量并采用液质联用技术分析色素苷组成。结果表明:通过花色描述12个草原龙胆品系可分为4个色系:蓝紫色系、粉紫色系、橙红色系和白色系。定性分析中,所有草原龙胆品种的花瓣色素提取液中均含有黄酮类化合物,不含或含有少量类胡萝卜素类物质。除两个品种外均含有花色苷,但不同品种之间花色苷组分和含量存在差异。在10个品系草原龙胆花瓣中共检测到6种花色苷成分,推定成分为:飞燕草3,5-二葡萄糖苷、飞燕草3-葡萄糖苷、矢车菊素3-O-香豆酰葡萄糖苷-5-O-葡萄糖苷、飞燕草素-3-乙酰-葡萄糖苷、天竺葵素3-O-香豆酰葡萄糖苷-5-O-乙酰葡萄糖苷及矢车菊素3-O-香豆酰葡萄糖苷-5-O-丙二酰葡萄糖苷。相关分析研究表明不同品种草原龙胆花瓣颜色的呈现与花色苷种类有关,花瓣色彩度与花瓣中花色苷总含量成正相关。研究结果为草原龙胆新品种培育、花色改良育种等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解析不同地方大麦品种籽粒中总黄酮和花色苷的含量差异,有利于筛选总黄酮和花色苷含量较高的大麦种质。本文采用甲醇溶液浸提法提取25个颜色不同的地方大麦品种籽粒总黄酮和花色苷,并以紫外分光光度法检测其质量分数,利用SPSS 19.0软件分析不同大麦籽粒中总黄酮和花色苷的质量分数差异。结果表明:25种籽粒颜色不同的地方大麦籽粒花色苷和总黄酮的质量分数及其比值均存在明显差异,总黄酮平均质量分数为312.37μg/g,变幅为(151.58±0.69)~(629.57±1.26)μg/g,花色苷的平均质量分数为51.05μg/g,变幅为(0.00±0.00)~(291.16±0.11)μg/g,花色苷与总黄酮的质量分数比平均值为15.32%,变幅为(0.00±0.00)%~(46.25)%。花色苷不是25个大麦品种籽粒的主要总黄酮成分,但其质量分数与大麦籽粒紫色和紫黑存在正向关联,可通过紫色和紫黑色籽粒颜色辅助筛选花色苷质量分数较高的大麦种质。在25个大麦品种中,ZJ174籽粒中花色苷、总黄酮的质量分数、花色苷与总黄酮的质量分数比值均较高,可用于提取2种化合物和保健食品开发。  相似文献   

8.
以10个不同花色多叶羽扇豆品种为材料,对其花朵翼瓣和旗瓣的颜色、花青苷组成及质量分数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0个不同花色多叶羽扇豆中共检测出9种花青苷,白色的Gallery white和黄色的Galleryyellow 2个品种未检测到花青苷。对红色、蓝色和紫色多叶羽扇豆花瓣的花青苷提取液进行多级质谱分析发现,花青素苷元类型主要是矢车菊素、天竺葵素和飞燕草素,其糖苷类型主要是葡萄糖或酰基化葡萄糖的糖苷。  相似文献   

9.
[目的]弄清云南不同茶树品种氟的富集特征,为选育低富集氟大叶茶树品种提供依据。[方法]以云南省勐海县、昌宁县和思茅区茶树品种园的20个茶树品种1芽4叶为试材,用氟离子选择电极法测定氟含量。[结果]这些茶树品种氟含量为15.30~157.60mg/kg,3地均种植的7个茶树品种总体上均以云抗10号氟含量最低。LSD多重比较表明,地区内品种间和品种内地区间氟含量均存在一定差异,7个茶树品种除思茅区外均以云抗10号氟的含量差异最不显著。[结论]云抗10号可作为云南氟富集特征研究和大叶种茶树低氟选育工作的对照品种。  相似文献   

10.
马铃薯花色苷种类·含量和稳定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其能  杨清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16):811-4813
选择具有典型色泽的2个马铃薯品种为试验材料,用1%(V/V)盐酸甲醇溶液分别从红色和紫色马铃薯中提取色素,用正己烷萃取,再用薄层层析(TLC)纯化,最后用紫外—见可分光光度计扫描。根据提取液、Rf值和紫外—可见光谱特点,参考已有相关资料,初步判断马铃薯红色色素主要为天竺葵素衍生物,而紫色色素主要为锦葵素的衍生物。紫色马铃薯的花色苷含量是红色马铃薯花色苷含量的2.9倍。光、热和pH值对花色苷的稳定性有显著影响,但紫色马铃薯的花色苷的稳定性好于红色马铃薯花色苷。  相似文献   

11.
茶小绿叶蝉在福建省茶树品种上的选择机制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品种抗虫性的角度出发,利用电子鼻等手段,通过对福建省7个主栽茶树品种上茶小绿叶蝉的田间虫口密度、茶树品种植物学形态特征和芽叶挥发物差异的调查,初步明确茶小绿叶蝉在不同茶树品种上的选择机制。结果表明,肉桂上茶小绿叶蝉的虫口密度最大,铁观音上的虫口密度相对较小。福云6号、福鼎大白茶和肉桂新梢颜色为黄绿色,黄棪呈浅绿,毛蟹和本山均为深绿色,铁观音新梢呈紫绿色。7个品种健康芽叶挥发物的总体特征不同,可分为3类:铁观音、福云6号、毛蟹和福鼎大白茶差别较小,聚为一类;肉桂和本山距离较近,聚为一类;黄棪健康芽叶挥发物与其他2类存在较大的差异。茶小绿叶蝉危害后各品种挥发物总体特征发生变化,除肉桂和毛蟹虫害诱导挥发物总体特征相近,其他品种虫害诱导挥发物差异明显。可见,肉桂和铁观音可以作为深入研究茶树抗叶蝉机制的材料;茶小绿叶蝉偏向于选择黄绿色芽叶的茶树品种,而对偏紫色芽叶的茶树品种选择性较弱;健康芽叶挥发物及虫害诱导挥发物的差异可能也是影响叶蝉选择寄主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为筛选花青素苷提取专用菊种质并探究其适宜采收期,以4个色系、7个菊花品种为试材,测定了不同采收期产量及品质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采收期推迟,不同品种单花序花瓣干质量和单花序花青素苷含量逐渐增加,达到最大值后维持在最高水平或有不同程度下降,花青素苷含量则均呈先增加再减少的变化趋势。小菊品种单花序花瓣干质量和单花序花青素苷含量均小于大菊品种,但花青素苷含量普遍高于大菊品种。小菊品种按花青素苷含量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为:粉色思绪(粉色)橙小菊(橙色)粉小菊(粉色)意大利红(红色)红五九(紫色)。大菊品种紫玉(紫色)和姹紫嫣红(紫色)与橙小菊接近。小菊品种红五九的花青素苷含量(14. 04 mg/g)和单花序花青素苷含量(0. 76 mg/g)均在盛花中期达到最大值。进一步开展红五九不同采收期分批次采收试验,发现在盛花中期采收的5个批次样品,单花序花瓣干质量、花青素苷含量和单花序花青素苷含量均较高,且花青素苷含量(11. 91~12. 99 mg/g)变化平稳。因此,确定小菊品种红五九为花青素苷提取专用菊种质,其适宜采收期为盛花期。  相似文献   

13.
 【目的】以块根着色部位和程度不同的2个紫心甘薯品种(系)‘A5’和‘山川紫’,以及白心甘薯品种‘禺北白’为试材,研究了紫心甘薯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DFR)基因表达及其酶活性与花色苷积累的相关性。【方法】对紫心甘薯在不同生长时期各器官(叶、茎、块根)的花色苷含量和DFR的活性进行了测定,对二者之间的变化趋势进行了相关性分析。此外,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了‘A5’、‘山川紫’和‘禺北白’块根中IbDFR基因的表达量,以及不同发育时期的山川紫块根中IbDFR基因的表达量,并测定了相应的花色苷含量变化。【结果】(1)在同一生长时期的各品种(系)甘薯中,着色程度深的器官,其花色苷的含量较高,DFR活性也较高,不同器官的DFR活性与相应的花色苷含量呈显著线性正相关;(2)在不同的生长时期,3个品种(系)甘薯各器官的花色苷含量与DFR活性的变化趋势相一致,并且呈显著线性正相关;(3)3个品种(系)甘薯中,着色程度深的块根,其花色苷的含量较高,IbDFR基因的表达量也较高;(4)在山川紫块根的3个发育阶段,随着根的膨大,花色苷含量逐渐升高,IbDFR基因的表达量也逐渐增大。【结论】在不同生长时期的甘薯各器官中DFR活性与花色苷含量均呈线性正相关,且紫心甘薯块根中IbDFR基因表达量的变化与其花色苷含量的变化趋势相一致,说明:DFR是紫心甘薯花色苷合成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紫心甘薯花色苷是原位合成的。  相似文献   

14.
基于花色表型的芍药品种数量分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花色是进行芍药品种分类的重要依据,而仅基于目测的传统芍药花色分类主观性较强,不能明确界定芍药花色,需要建立更为科学的基于花色表型的芍药品种分类体系。方法本研究以175个芍药品种为材料,利用色差仪对其花色表型值进行测定,根据ISCC-NBS色名表示法对各芍药品种的花色进行颜色命名,同时结合系统聚类和生产经验进行归纳分析。结果将所测芍药品种花色划分为白色系、黄色系、浅粉色系、粉色系、红色系、紫色系、墨色系、橙色系8个色系。各色系与CIELab表色空间的明度(L*)、红度(a*)和黄度(b*)有良好的对应关系,能够实现对不同芍药品种花色的定量描述,色系分类合理。同时,发现芍药品种花色丰富,且不同芍药品种群的花色有较显著的差异。结论本研究对芍药品种的花色进行了科学分类,应用中可直接根据L*、a*、b*值确认芍药品种的色系,对芍药品种分类和品种鉴定提供了理论依据,为芍药市场流通和科学研究中的花色描述进行了规范,并对芍药花色方面的育种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探明贵州野生茶树种质资源的利用价值,筛选优质野生茶树种质资源。【方法】以32个分布地的73个野生茶树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春梢的主要生化成分及芽叶性状。【结果】在73个株系的野生茶树种质资源中筛选出10个贵州优质野生茶树株系,分别为Q3、Q18、Q27、Q32、Q34、Q41、Q49、Q51、Q56和Q66,10个茶树株系的春梢游离氨基酸含量和一芽1叶百芽重显著高于福鼎大白茶(对照),茶多酚含量和咖啡碱含量适中;73个野生茶树单株和扦插苗的主要生化成分表现基本一致;经进一步对10个优选株系扦插苗抗旱性(基于叶片解剖结构)初步评价,Q18、Q34、Q49和Q56株系的叶片栅海比和叶片CTR较高,分别在0.6和0.3以上。【结论】Q18、Q34、Q49、Q56野生茶树优势株系的春梢游离氨基酸含量高,一芽1叶百芽重较重,抗旱性强,可作为贵州野生茶树种质资源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16.
采摘桂红1号茶树新品系1芽2叶鲜叶,采用不同加工工艺制作绿茶,通过感官审评结果表明:桂红1号茶树新品系制绿茶最佳工艺为:萎凋6~8 h→滚筒杀青(适当老杀)→揉捻→解块→120℃毛火→摊晾均衡水分→90℃足火→成品茶。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3个无性系茶树品种的成熟叶片、嫩梢(正常芽和对夹叶)及不同器官(嫩梗、嫩叶)内6种元素(钙、镁、铁、锰、锌、铜)的含量及年周期的变化。结果表明,成熟叶片含钙量变化趋势是,3个品种的春叶及东湖早的夏叶均与叶龄呈负相关。政和大白茶、毛蟹的夏叶和3个品种的秋叶含量则与叶龄呈正相关。各品种叶片含镁量与叶龄呈2次曲线相关,而铁、锰、锌、铜元素的含量均与叶龄呈正相关。正常芽叶钙.镁.铁、锌,铜含量高于对夹叶,而含锰量则相反,对夹叶高于正常芽叶。嫩梗钙、镁含量高于嫩叶,而铁、锰、锌、铜的含量则有随季节不同交替变化的趋势。  相似文献   

18.
草莓果实花色苷成分组成鉴定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草莓不同品种花色苷成分组成特点,本试验以17个品种草莓为试材,利用液质联用仪(HPLCMS)和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DAD)对果实花色苷的种类与含量进行研究。在草莓果实中检测到9种花色苷,但不同品种所含花色苷种类、含量及比例有所不同。其中花葵素3-葡糖苷、花葵素3-芸香苷、花葵素-丙二酰葡糖苷、花青素3-葡糖苷和花葵素3-甲基丙二酰葡糖苷在草莓中含量较多,尤以花葵素3-葡糖苷含量最高,占总花色苷的58.6%~93.6%。通过主成份分析和品种聚类分析,根据总花色苷含量高低、花色苷种类丰富程度和花青苷含量的高低的综合因素,将草莓品种分为丰富型(RA)3个、高花青苷型(HC)6个,普通型(MA)6个和低花色苷型(LA)2个。其中‘农大19-32’总花色苷含量最高,所含花色苷种类丰富,表明可以通过育种和筛选技术获得果实花色苷含量更高、种类更丰富和果品色彩更丰富的草莓优良品系。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红蓝LED光源补光对贵州茶区春茶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春茶高品质栽培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随机区组试验,设夜间不补光(CK)、LED1(红蓝光质比0.81)补光、LED2(红蓝光质比1.65)补光和LED3(红蓝光质比2.10)补光等4种处理,于茶树新梢开始生长时进行不同光源补光处理(21d),研究不同光源补光对春季茶树芽叶生长和品质的影响。【结果】不同补光处理均能促进茶树芽叶生长及提高茶叶品质,不同红蓝光质比表现不同,其中以蓝光占比最大的LED1处理(红蓝光质比0.81)的补光效果最好,与不补光(对照)相比,可显著增加单芽和一芽二叶的芽头数量(47.4%和74.89%)、重量(12.36%和41.56%);显著增加一芽一叶和一芽二叶的总叶绿素(25.61%和12.61%)、多酚(23.42%和23.29%)和游离氨基酸含量(32.23%和29.38%),降低酚氨比(-8%和-11.1%)。【结论】早春低温弱光环境下的茶园应用红蓝光质比为0.81的LED灯进行补光,可延长茶树光合作用时间,提高光合效率,实现高产优质。  相似文献   

20.
通过测定元宝枫不同季节、不同生理状态叶片中花色苷种类及含量的差异,为进一步探索元宝枫叶片颜色的遗传调控提供依据。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元宝枫不同基因型叶片中花色苷种类及含量的季节差异。在春季新稍嫩叶中,基因型1-1号和6-1号均含Cy3R和Cy3G,基因型1-6号仅含Cy3G;基因型1-1号花色苷含量最高(38.66 ug/g)。在秋季转色叶片中,基因型6-1号含有Cy3R、Cy3G和Cy Dig 3种花色苷,基因型1-6中花色苷含量最高(152.16 ug/g)。基因型1-6号中春季和秋季叶片中检测到完全不同种类的花色苷,春季叶片中含有Cy3G,秋季叶片中含有Cy3R和Cy Dig,其他两个基因型检测到的花色苷种类也有差异,秋季转色叶片中花色苷平均含量是春季新稍嫩叶中的4倍,所有3种基因型的春季新稍嫩叶中都没有检测到Cy Dig。元宝枫不同基因型的叶片中花色苷种类和含量不同,同一基因型在不同季节不同生理状态的叶片中花色苷种类和含量也不同,秋季叶片转红色的基因型含有高量的矢车菊素的葡萄糖苷,秋季叶片转黄的基因型也含有稍低量的矢车菊素的葡萄糖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