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了解不同肉质颜色萝卜ANS基因的表达量与萝卜色素含量的关系,以16份不同肉质颜色萝卜为材料,采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cDNA样本中的ANS基因表达量,同时测定萝卜肉质根的色素含量,分析萝卜色素含量与ANS基因表达量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6份不同肉质颜色萝卜间色素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F=114.294 0,P=0.000 1)。其中,红皮红心萝卜肉质根色素含量(23.80‰)显著高于白皮白心萝卜色素含量(0.10‰);16份不同肉质颜色萝卜ANS基因表达量也存在极显著差异(F=95.984 0,P=0.000 1),其中,红皮红心萝卜ANS基因表达量最高(6.439 0),白皮白心萝卜ANS基因表达量最低(0.126 8)。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萝卜ANS基因表达量与萝卜色素含量的相关系数为0.83,且达到极显著水平。ANS基因可能是萝卜色素合成的关键结构基因。  相似文献   

2.
红心萝卜肉质根色素含量的测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本文比较了红心萝卜、萝卜红色素的吸收光谱和溶液稳定性,并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红心萝卜内质根的色素含量。结果表明:最大吸收峰均在520nm附近,萝卜红色素可作为原料色素含量测定的标准品;待测液稳定性较差,田间取样后应即时测定。利用萝卜红标准曲线计算汁液浓度,结合含水量指标测得7个红心萝卜品系的色素含量为8.4‰~15.2‰,平均12.1‰。  相似文献   

3.
以红皮红心、绿皮红心、红皮白心和白皮白心4种不同肉质颜色的32份萝卜品种为材料,室内检测红色肉质萝卜的色素含量及镜检观测不同颜色肉质萝卜的核型.结果表明,供试红色肉质萝卜色素含量变幅为3.4‰~28.8%,基因型间存在显著差异.不同颜色肉质萝卜品种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2x=18,且未见随体,红皮红心萝卜核型公式为2n...  相似文献   

4.
以4个胭脂萝卜品种为材料,比较了不同浸提剂对红色素的提取效果,研究了胭脂萝卜生长过程中红色素含量的动态分析.结果表明,胭脂萝卜红色素用50%的乙醉浸提效果最好,在胭脂萝卜生长过程中,从幼苗期到开花期,红色素含量不断增加,红色素含量达到最大为3%,从开花期到结果期,红色素含量逐渐下降.  相似文献   

5.
为烟叶香气物质形成机制的研究提供参考,以云烟87和红花大金元2个烤烟品种为试验材料,在四川6个产区采用田间试验研究烤烟旺长期、现蕾期和成熟期烟叶的脂氧合酶活性、基因表达量差异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在四川6个产区2个烤烟品种不同生育期的脂氧合酶活性及其基因相对表达量存在差异,但变化趋势相同,并多在现蕾期达最高,且各产区云烟87和红花大金元烤烟不同生育期烟叶的LOX酶活性差异多达显著水平。在旺长期和现蕾期云烟87烟叶LOX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LOX酶活性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6和0.97;在成熟期呈不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为0.14。在旺长期、现蕾期和成熟期红花大金元烟叶的LOX基因相对表达量与LOX酶活性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98、0.95和0.97。烟叶脂氧合酶活性与其基因相对表达量呈正相关关系,且在旺长期、现蕾期和成熟期其相关性均达到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6.
为探明烟碱合成与积累机制,采用大田试验方法,测定云烟87和红花大金元在四川省6个产区烤后烟叶的烟碱含量,检测其在旺长期、现蕾期及成熟期PMT基因的表达量,并分析PMT基因表达量与烟碱含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四川不同产区不同烤烟品种的烟碱含量差异较大,云烟87和红花大金元在古蔺烟区烟碱含量最高,分别为3.40%和4.37%;云烟87在米易烟区烟碱含量最低,为1.27%,红花大金元在会理烟区烟碱含量最低,为1.36%。经相关性分析,2个品种的烟碱含量均与成熟期PMT基因表达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与现蕾期基因表达量呈显著(红花大金元)或极显著(云烟87)正相关。PMT基因表达量是影响烟碱含量的决定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以块根着色部位和程度不同的2个紫心甘薯品种(系)‘A5’和‘山川紫’,以及白心甘薯品种‘禺北白’为试材,研究了紫心甘薯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DFR)基因表达及其酶活性与花色苷积累的相关性。【方法】对紫心甘薯在不同生长时期各器官(叶、茎、块根)的花色苷含量和DFR的活性进行了测定,对二者之间的变化趋势进行了相关性分析。此外,通过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了‘A5’、‘山川紫’和‘禺北白’块根中IbDFR基因的表达量,以及不同发育时期的山川紫块根中IbDFR基因的表达量,并测定了相应的花色苷含量变化。【结果】(1)在同一生长时期的各品种(系)甘薯中,着色程度深的器官,其花色苷的含量较高,DFR活性也较高,不同器官的DFR活性与相应的花色苷含量呈显著线性正相关;(2)在不同的生长时期,3个品种(系)甘薯各器官的花色苷含量与DFR活性的变化趋势相一致,并且呈显著线性正相关;(3)3个品种(系)甘薯中,着色程度深的块根,其花色苷的含量较高,IbDFR基因的表达量也较高;(4)在山川紫块根的3个发育阶段,随着根的膨大,花色苷含量逐渐升高,IbDFR基因的表达量也逐渐增大。【结论】在不同生长时期的甘薯各器官中DFR活性与花色苷含量均呈线性正相关,且紫心甘薯块根中IbDFR基因表达量的变化与其花色苷含量的变化趋势相一致,说明:DFR是紫心甘薯花色苷合成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紫心甘薯花色苷是原位合成的。  相似文献   

8.
为研究生长激素(GH)基因与鸡胫长之间的相关性及其表达规律,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对胫长差异较大的高脚鸡、矮脚鸡和百宜黑鸡3个品种的心脏、肝脏、胸肌、腿肌中GH基因的相对表达量进行了检测,结果发现相同品种不同组织GH基因表达量均以腿肌最高;不同品种相同组织中,高脚鸡各组织的GH基因表达量均为最高.结果表明,GH基因在不同品种及不同组织间存在差异表达,且其表达量与鸡的胫长间存在正相关.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猪ARID5B基因多态性及其与脂肪沉积性状的相关性,在DNA水平上对藏猪、大白猪ARID5B(AT-rich interaction domain 5B)基因5′侧翼区进行了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筛选;在mRNA水平上对两猪种的肝脏、背脂和背最长肌组织中的ARID5B基因表达量进行了RT-qPCR检测;并对两猪种的背膘厚和背最长肌组织中IMF(Intramuscular fat)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在ARID5B基因5’侧翼区,存在T-2 216C和In-2 029Del缺失2个连锁突变位点,藏猪与大白猪呈极显著差异(P0.01);在相同组织不同品种间,ARID5B基因在肝脏、背脂和背最长肌中mRNA相对表达量趋势完全一致,且藏猪ARID5B基因表达量均极显著低于大白猪(P0.01);藏猪背膘厚和IMF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大白猪(P0.01);经DNA、mRNA水平、背膘厚和IMF含量相关性分析发现,ARID5B基因mRNA相对表达量与背膘厚和IMF含量呈显著负相关(P0.05)。  相似文献   

10.
为研究西瓜果实发育过程番茄红素含量变化与相关酶基因表达关系,以LSW-177(红瓤)和COS(浅黄瓤)为材料,通过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从坐果到过熟7个不同时间点果肉组织番茄红素变化,利用荧光定量PCR测定相应时期相关酶基因表达量变化。结果表明,LSW-177(红瓤)授粉后16 d,番茄红素开始逐渐积累,果实转色期(授粉后24 d)番茄红素迅速积累,成熟期(授粉后40 d)达到峰值,随后下降。而COS(浅黄瓤)整个发育过程均未检测到番茄红素积累。四种相关酶基因表达量两品种间存在差异。番茄红素积累与Psy1基因表达呈显著正相关,与Lcyb基因表达呈显著负相关。结合Psy1和Lcyb基因两品种间表达差异,特别是果肉转色期差异分析,推测Psy1和Lcyb基因是西瓜形成番茄红素关键基因。通过基因序列分析,浅黄瓤西瓜中Psy1基因内含子有缺失;两品种Lycb基因间有3个SNP位点,存在两个蛋白差异。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选用两种不同类型水稻品种研究蘖穗氮肥追施比例对水稻灌浆成熟期叶片衰老相关化合物、酶活性及基因表达量影响。结果表明,灌浆过程中叶片全氮含量和叶绿素a、b含量及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Rubisco家族基因表达量等逐渐下降,丙二醛(MDA)含量逐渐升高;减少分蘖肥施氮量和增加穗肥施氮量可显著提高灌浆各时期叶片全氮和叶绿素a、b含量及叶片SOD和POD活性、Rubisco家族基因表达量,显著抑制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升高和叶片氮浓度衰减速度及叶绿素和酶活性降解速度与幅度,减缓Rubisco家族基因表达量下降幅度,延长基因上调表达时间;叶片全氮含量与MDA含量间呈极显著负相关,与叶绿素a、b含量、SOD和POD活性及Rubisco家族基因转录表达量均呈极显著正相关。研究结果为水稻优质高产减肥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2.
12份玉米自交系,采用裂区设计,密度为主处理,品种为副处理,研究了玉米自交系11个纤维素合成酶基因的相对表达量与玉米倒伏率、茎秆强度之间的相关性。方差分析结果表明,12份自交系的11个纤维素合成酶基因的表达量在密度间、品种间差异极显著,且随着密度增加其相对表达量呈降低的趋势。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纤维素合成酶-8、纤维素合成酶-7、纤维素合成酶-4、纤维素合成酶-5、纤维素合成酶-6基因的表达量与茎折强度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依次为0.418,0.383,0.342,0.311,0.275;纤维素合成酶-11、纤维素合成酶-1基因的表达量与茎折强度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依次为0.242,0.224。纤维素合成酶-4、纤维素合成酶-10、纤维素合成酶-8、纤维素合成酶-11、纤维素合成酶-9、纤维素合成酶-3、纤维素合成酶-7、纤维素合成酶-1、纤维素合成酶-2、纤维素合成酶-5基因的表达量与倒伏率呈极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依次为-0.800,-0.626,-0.601,-0.509,-0.483,-0.463,-0.455,-0.369,-0.363,-0.354。  相似文献   

13.
研究选用籽粒蛋白质含量差异显著的5个品种(系),比较分析品种间GS同工型基因在灌浆过程中籽粒和叶片表达特性及启动子序列与结构特点。结果表明,不同品种间OsGS同工型基因表达量差异显著;OsGS1;1和OsGS1;2基因在籽粒和叶片中大量表达;OsGS1;3和OsGS2基因分别仅在籽粒和叶片中大量表达;在灌浆过程中籽粒和叶片中OsGS同工型基因m RNA表达量均呈单峰曲线变化,灌浆前期m RNA表达量平稳升高,中期出现峰值,后期快速降低,且高蛋白质含量品种m RNA表达量高于低蛋白质含量品种。籽粒蛋白质含量差异显著品种间OsGS同工型基因启动子序列同源性高达99%以上;品种间有性杂交子代OsGS同工型基因启动子序列可发生碱基变化,但启动子核心元件无变化。在调控元件数量和功能上OsGS同工型基因启动子保守性很强,启动子在结构和功能上不易发生遗传变异,籽粒OsGS同工型基因m RNA表达量变化受OsGS基因启动子调控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克隆鸭腺苷琥珀酸裂解酶(adenylosuccinate lyase,ADSL)基因的完整编码区(coding sequences,CDS),对其进行核酸和蛋白序列分析,研究该基因在各品种肌肉组织mRNA表达水平;对该基因mRNA表达水平与肌肉组织肌苷酸(inosine monophosphate acid,IMP)含量进行相关性分析。为揭示中国优良地方鸭种的风味基因结构、研究其生物学功能以及与重要风味物质的关系奠定理论基础。【方法】通过PCR扩增和克隆测序获得鸭ADSL基因部分cDNA序列,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鸭ADSL基因编码区序列、蛋白结构和进化关系,利用real-time-PCR技术检测鸭肌肉组织中ADSL基因mRNA表达水平,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肌肉组织IMP含量。【结果】①鸭ADSL基因CDS全长均为1 380 bp,编码459个氨基酸,与鸡的同源性为94.77%。②ADSL蛋白为偏碱性,有较为强烈的信号肽和细胞内跨膜结构,蛋白二级结构主要由α-螺旋构成。③鸭和鸡首先聚为一类,后与人、鼠等哺乳动物聚为一类,而与两栖、鱼类相聚较远。④ADSL基因表达量品种间差异极显著(P<0.01);各品种内雌性表达量极显著高于雄性(P<0.01);同一性别内胸肌表达量极显著高于腿肌(P<0.01)(樱桃谷鸭除外,为P>0.05)。⑤IMP含量在品种间差异极显著(P<0.01);各品种内雌性含量显著高于雄性(P<0.05);同一性别内胸肌含量显著高于腿肌(P<0.05)。【结论】鸭ADSL基因CDS序列与鸡的同源性极高,在肌肉组织中该基因的表达量及对应IMP含量表现为不同品种、同一品种不同性别、同一性别不同部位间极显著或显著差异,两者并显现出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5.
为明晰朱砂梅品种群梅花花色表型差异形成的分子调控机制,以花色由浅至深呈梯度变化的6个朱砂梅品种为试验材料,利用色差仪和分光光度计测定不同品种盛花期花瓣的花色表型及花色苷含量,通过荧光定量PCR及相关性分析,对花色苷合成结构基因(PmCHS、PmCHI、PmF3H、PmF3′H、PmDFR、PmANS、PmUFGT)及转录因子编码基因(PmMYB1、PmbHLH3)的转录特性进行探究。结果表明,各品种间花瓣花色苷含量与花色红度的变化趋势一致;PmMYB1、PmbHLH3、PmF3′H、PmDFR、PmUFGT的相对表达量与花色苷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转录因子编码基因PmMYB1与PmbHLH3的相对表达量呈极显著正相关,且均与结构基因PmF3′H、PmDFR、PmUFGT的表达水平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推测转录因子编码基因PmMYB1PmbHLH3通过正向调控结构基因PmF3′H、PmDFR和PmUFGT的表达从而调控朱砂梅花瓣的呈色。  相似文献   

16.
[目的]红叶桃叶片夏季呈现高温"返青"现象,而早熟桃夏季果实采收后叶片逐渐变红,2种桃叶片呈色规律相反。测定其花色素苷生物合成相关结构基因和转录因子表达特性,分析与叶片呈色之间的关系。[方法]以红叶桃品种‘筑波5号’和‘洛格红叶’、早熟桃品种‘早美’和‘春蕾’以及绿叶桃品种‘京蜜’为试材,分别在春、夏、秋3个季节测定其叶片花色素苷含量、叶片色差以及与叶片花色素苷生物合成相关的结构基因(CHS、CHI、F3H、F3'H、DFR、LDOX、UFGT)和调节基因(MYB10、b HLH3、WD40、MYBPA1、MYB15、MYB16、MYB111、MYB123)的时空表达。[结果]2个红叶桃品种花色素苷含量在夏季下降,秋季回升;2个早熟桃品种夏季叶片逐渐变红,花色素苷含量一直增加;而绿叶桃叶片一直处于绿色,花色素苷含量基本保持稳定。结构基因中CHS、CHI、F3'H、DFR、LDOX、UFGT和调节基因中MYB10、MYBPA1、MYB16、MYB111、WD40、b HLH3的表达水平与桃叶片中花色素苷含量呈正相关;而MYB15和MYB123基因的表达水平与桃叶片中花色素苷含量呈负相关。[结论]6个结构基因和6个调节基因表达水平与红叶桃、早熟桃花色素苷积累关系密切,表明其在调控桃叶片着色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凤丹牡丹二氢黄酮醇-4-还原酶基因克隆及表达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凤丹种皮为材料,克隆花青素生物合成中的关键基因DFR,并进行功能验证。结果表明,凤丹DFR基因含有长度为1 092 bp的开放阅读框(ORF),共编码364个氨基酸。其中,凤丹DFR蛋白的相对分子量为40 796.17 u,理论等电点(PI)为5.76。实时荧光定量分析凤丹牡丹种子4个发育阶段的PoDFR基因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在凤丹种子发育过程中,PoDFR基因的表达水平先增加后减少,在S2时期达到最高。构建PoDFR基因的原核表达载体并在大肠杆菌中表达以获得PoDFR的原核表达蛋白。体外酶促反应和高效液相色谱法表明,PoDFR蛋白可以催化二氢槲皮素合成无色花青素,通过与PoANS蛋白结合合成花青素,证明PoDFR基因具有相应的功能活性。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PPARγ和C/EBPα基因在猪不同组织、月龄和品种中mRNA的表达规律,结合屠宰试验分析PPARγ和C/EBPα mRNA表达水平对肌内脂肪沉积的影响。【方法】选取3—7月龄的江口萝卜猪、从江香猪和大白猪为试验材料,提取心、肝、脾、肺、肾、小肠、背最长肌和皮下脂肪的总RNA,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PPARγ和C/EBPα基因在3个品种不同月龄各组织中mRNA的相对表达量,同时测定背最长肌中的肌内脂肪含量。【结果】PPARγ、C/EBPα在大白猪3-7月龄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其中肝、小肠、背最长肌、皮下脂肪的表达水平较高,心、脾、肺、肾的表达水平较低。其中PPARγ在小肠、背最长肌、皮下脂肪中3、4月龄分别与6、7月龄的表达量差异极显著(P0.01),C/EBPα在肝、肺、小肠、皮下脂肪中3月龄与6、7月龄均差异极显著(P0.01);PPARγ、C/EBPα在江口萝卜猪心、脾、肺、肾、背最长肌的表达量最低,在皮下脂肪中最高,具有组织特异性。其表达量随月龄递增而上升,皮下脂肪的增加幅度最大。其中PPARγ在小肠、背最长肌、皮下脂肪中3、4月龄与6、7月龄的表达量差异极显著(P0.01)。C/EBPα在小肠、皮下脂肪中3月龄与5、6、7月龄的表达量均差异极显著(P0.01);PPARγ、C/EBPα在从江香猪心、肝、脾、肺、肾、小肠、背最长肌的表达量较低,在皮下脂肪的表达量最高,PPARγ的表达量随月龄增加而上升的幅度较小,C/EBPα的表达量在各组织中的表达量随时间增加而上升。其在小肠、皮下脂肪、背最长肌中3、4月龄与6、7月龄的表达量差异极显著(P0.01);PPARγ和C/EBPα基因在各组织均有表达,组织间的表达量存在差异,其中在肝、小肠、皮下脂肪中为高丰度表达。随着月龄的增加,PPARγ和C/EBPα基因mRNA的表达模式基本相同,总体呈现上升趋势,6、7月龄的表达水平较高,即随着月龄的增加而逐渐上升,到生长后期维持一个相对稳定水平。总体上皮下脂肪的表达量最高,其次肝、肺、小肠、背最长肌中较高,心、脾、肾中的表达量最低;不同品种间PPARγ、C/EBPα在相同月龄各组织中的表达量存在差异,总体上大白猪中肝、小肠、皮下脂肪中PPARγ和C/EBPα mRNA的表达量分别与江口萝卜猪、从江香猪差异显著;肌内脂肪含量随着月龄的增加持续上升,不同品种间肌内脂肪含量存在差异,其中江口萝卜猪和从江香猪较高。不同品种猪PPARγ和C/EBPα基因的表达量与肌内脂肪含量的相关性分析表明,不同时期基因的表达量与肌内脂肪含量呈不同程度正相关。【结论】猪PPARγ和C/EBPα基因在不同组织、时期和品种中的表达差异可能与脂质代谢和脂肪沉积有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该研究旨在鉴定三七果实的红色素,并探索果实色素含量与其总皂苷含量的相关性。[方法]三七果实的红色素用特征颜色反应和紫外可见光谱初步鉴定,三七果实的色素和总皂苷含量用分光光度法检测。[结果]三七果实的红色源于花色苷和或其花色素。果实花色苷和总皂苷的含量均随果实红色调的减弱而下降。不同红色调果实的花色苷含量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但总皂苷含量仅达到显著水平。[结论]三七果实的红色素属于花色苷,果实花色苷含量与总皂苷含量间达到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20.
水稻群体分蘖整齐度与自动调节的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变异系数法研究水稻分蘖整齐度的结果表明,水稻开始分蘖后分蘖平均数的品种间差异就达到极显著水平,一直持续到抽穗期,因而决定了穗数的品种间差异也达到极显著水平;水稻分蘖整齐度品种间差异前期没有达到显著水平,最高分蘖期以后达到显著水平,抽穗后又降低到显著水平以下;每次测定的水稻分蘖平均值均与以后平均值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不同时期分蘖整齐度与当时平均值呈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而且与以后平均值也呈显著或极显著的负相关;前期分蘖整齐度之间相关性变化较大,而后期分蘖数基本稳定,整齐度之间表现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总体看相邻穴间分蘖数基本表现为负相关,但是绝大多数未达到显著水平;分蘖整齐度及分蘖数与株高和叶片性状的相关性基本没有达到显著水平,但是分蘖数平均值有与叶片宽度和角度负相关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