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选用3种林源药材铁皮石斛、黄精、三叶青进行林下复合种植,并与大棚栽培的3种药材进行产量、品质及效益比较。结果显示,大棚种植药材的产量显著高于林下栽培药材,其中大棚铁皮石斛的产量约为林下种植的6倍,大棚多花黄精的产量是林下黄精产量的1.5倍。而林下栽培药材的品质显著高于大棚种植药材,铁皮石斛多糖和黄精多糖分别达39.54%和9.80%。3种药材复合经营的667 m2年均效益达39 228元,经济效益好。  相似文献   

2.
魏敏宣  刘瑞江 《北京农业》2014,(30):158-159
京东板栗指燕山南麓的遵化、适西、兴隆、迁安等长城沿线一带生产的板栗,其主要虫害有栗红蜘蛛、桃蛀螟、栗实象甲、栗透翅蛾、栗瘿蜂、栗毒蛾、栗大蚜和金龟子等20余种,主要病害有腐烂病、栗仁斑点病等,这些病虫害对板栗的生长发育、品质产量有很大的影响。基于此,分析了京东板栗多病虫害的为害症状、发生规律及防治方法,对京东板栗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3.
摘要:通过比较不同栽培方式和不同收获时间的铁皮石斛营养指标,评价泰顺县铁皮石斛的品质。结果表明,林下二年生铁皮石斛品质最佳,多糖和甘露糖含量分别达到3079%和3147%,显著高于大棚一年生和大棚二年生。此外,林下二年生铁皮石斛的总灰分和水分含量分别为422%和376%,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5年版项规定。相比大棚种植铁皮石斛,泰顺县林下栽培铁皮石斛的品质较优。  相似文献   

4.
淳安县林下中药材复合种植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选用铁皮石斛、金线莲、黄精3种药材进行林下套种,以期为淳安县林下中药材复合种植模式提供科学参考依据。将铁皮石斛附生栽培于树上,金线莲和黄精种植于林地,同时开展与大棚栽培方式的对比,观察比较成活率、生长状况及产量效益。结果显示,与大棚栽培方式相比,林下铁皮石斛出芽率无显著差异,而茎杆增长量是大棚栽培的68.0%;林下金线莲成活率比大棚种植金线莲成活率低10.9%,但折干率显著高于大棚种植。林下种植药材与大棚栽培相比产量偏低,但病虫害发生少,投入产出比高于大棚栽培。开展林下中药材复合栽培,可将林地资源充分利用,实现林、农复合经营体系,"铁皮石斛+金线莲+黄精"的林下中药材立体套种模式,可对淳安县林药经济发展提供借鉴和示范。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CO_2倍增对铁皮石斛光合特性和生长的影响。【方法】以铁皮石斛秋芽为试材,比较CO_2浓度400 μmol/mol(大气浓度,对照)和800 μmol/mol(处理浓度)处理180 d对铁皮石斛光合特性、生长和有效成分的影响。【结果】CO_2倍增提高了铁皮石斛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和水分利用率,但铁皮石斛未出现"光合适应"现象。CO_2倍增也显著增加了铁皮石斛的茎干质量、茎鲜质量、茎高、单株叶片数和叶片厚度,分别比对照提高30%、13%、49.3%、42%和3.5%,而单叶面积和比叶面积则分别显著下降11.8%和20%;CO_2倍增处理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比对照显著提高19%,而茎的多糖、生物碱、总氨基酸和总黄酮等有效成分含量均有所提高,但与对照差异不显著。【结论】CO_2倍增处理能显著促进铁皮石斛的生长,提高其主要药用部位茎的产量。  相似文献   

6.
不同栽培模式下铁皮石斛品质差异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铁皮石斛为研究对象,设置活树附生栽培、新伐毛竹附生栽培、岩壁附生栽培3种种植模式,通过生长性状以及检测分析折干率、水分、灰分、多糖、粗纤维和蛋白质含量,比较不同栽培模式下铁皮石斛的生长和品质差异。结果表明,新伐毛竹附生栽培模式下生长的铁皮石斛长势虽不及活树附生栽培,但整体略好于岩壁附生栽培。就品质而言,新伐毛竹和活树附生栽培的石斛多糖含量无显著差异,岩壁附生栽培的多糖含量明显增加。新伐毛竹和岩壁附生栽培石斛的粗纤维和蛋白质含量差异不显著,但二者显著低于活树附生栽培;新伐毛竹附生栽培的石斛灰分含量显著高于其他2个模式;3种模式间水分含量差异不显著;新伐毛竹附生栽培模式下的折干率显著低于其他2个模式。由此可知,新伐毛竹附生栽培可一定程度替代其他栽培模式种植铁皮石斛。  相似文献   

7.
以嘟乔山种和广南种铁皮石斛为材料,研究了施用不同有机肥对铁皮石斛植株生长、栽培产量及植株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能够促进铁皮石斛植株生长,提高栽培产量,但不利于铁皮石斛植株多糖积累;嘟乔山种铁皮石斛施用发酵花生麸有机肥能够获得较高的栽培产量和品质,栽培产量比对照提高58.8%,多糖含量比对照下降0.2%;广南种铁皮石斛施用发酵混合料有机肥(牛粪+羊粪+花生麸,各1/3)能够获得较高的栽培产量和品质,栽培产量比对照提高70.2%,多糖含量比对照下降0.8%。  相似文献   

8.
研究铁皮石斛茎叶中多糖含量变化情况,掌握海南中部山区铁皮石斛在不同收获期及不同海拔地区总多糖含量变化规律。试验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总多糖含量。试验结果表明,3—5月为茎秆中总多糖含量高峰期,其中4月最高达到42.17%;叶片中总多糖含量在一年内变化不大,最高出现在12月为12.19%;高海拔种植点的铁皮石斛茎秆中总多糖含量显著高于低海拔的,而叶片中总多糖含量差异不显著。海南中部山区非常适合铁皮石斛种植,在海拔较高(300m)的地点发展种植,在3—5月采收,生产的石斛鲜条品质好。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以中药材铁皮石斛为研究对象,比较不同种植基质、有机肥对铁皮石斛成活率、生长情况、产量及主要有效成分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所有处理附树生态栽培的铁皮石斛产量和多糖含量均较移栽前提高,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显著。特别是用花生壳作基质并添加商品有机肥栽植的铁皮石斛表现最好,移栽120 d后株高达到15.17 cm、单株平均鲜重为24.58 g、萌芽数达5.80条/丛、根数26.50条/丛、多糖含量36.88%。  相似文献   

10.
栗瘿蜂是危害板栗的主要害虫之一。近年来,随着板栗种植面积的扩大,其发生较多,危害严重,影响了板栗产量和质量,致使果农受到极大的经济损失。为此,本文特将栗瘿蜂的分布与危害、生活习性、发生与环境的关系及防治技术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以中药材铁皮石斛为研究对象,选取种植基质、有机质为试验因子,对种植的铁皮石斛的成活率、生长情况、产量及主要有效成分多糖含量在种植前后的变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所有处理的附树栽培产量和多糖含量比栽植前提高。特别是用花生壳做基质,添加有机肥栽植的铁皮石斛在120d后株高15.17cm、单株平均鲜重24.58g、萌芽数达5.8条/丛、根数26.5条/丛、多糖含量36.88%,存在显著差异。并从附树生态种植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进行了简要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12.
种植板栗是丘陵地区农民收入的一个重要渠道,提高传统的栽培、管理水平,对于提高板栗的产量相当重要.笔者对湖北地区板栗栽培技术进行初步探讨,对于广大林业工作者及栗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安徽板栗产区的矿质营养限制因子及分期施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皖西舒城大别山区板栗产量的矿质营养限制因子是严重的氮贫乏,皖南广德栗产区是严重的磷贫乏。在两个栗产区分别施用氮或磷,可以增加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果枝上雌花量和栗实产量。分期施肥表明,授粉期施肥的增产栗实效果高于花原基分化期施肥;板栗果实速生期叶面喷磷、钾或锰,既增产栗实,又改善品质。  相似文献   

14.
为了明确铁皮石斛农艺性状和糖类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为铁皮石斛种植和新品种选育提供理论依据,探讨了遮阴对铁皮石斛农艺性状与糖类成分积累的影响,测定遮阴条件下铁皮石斛农艺性状和糖类成分的变化情况,并对农艺性状与糖类成分进行相关性分析、多元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遮阴组的叶长、叶宽、纤维素、半纤维素显著小于对照组,而茎粗、生物量、可溶性多糖含量、甘露糖含量、甘露糖/葡萄糖值显著大于对照组;对生物量负向影响最大的是叶数(-0.840);对可溶性多糖含量正向影响最大的是茎长(0.864);对甘露糖/葡萄糖值负向作用最大的是茎长(-1.230),其次是茎粗(-0.427)。可见遮阴处理能显著提高铁皮石斛甘露糖含量以及甘露糖/葡萄糖值,减少粗纤维的积累,从而促进了石斛茎粗的生长和生物量的积累。因此,可将遮阴处理适时应用于铁皮石斛人工种植中,生产中也可以通过控制茎长、茎粗等性状指标来筛选高品质、高产量的铁皮石斛品种。  相似文献   

15.
以1年生铁皮石斛为试材,研究了不同施肥措施对铁皮石斛生长特性、叶绿素含量及多糖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施肥措施均显著影响铁皮石斛的生长特性;不同施肥措施均显著提高其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和茎的多糖含量;通用肥(20-20-20)和高氮肥(30-10-10)适当补充钾肥(15-10-30)施用,能有效提高铁皮石斛的生长指标、叶绿素含量以及多糖含量,取得较好效果;施用卢博士有机液肥,铁皮石斛的生长和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6.
蒙爱东  闫志刚  梁定仁  胡东南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8):15564-15565,15567
[目的]研究不同种植月龄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et Migo)试管苗生长及成分含量变化动态。[方法]通过测定不同种植月龄铁皮石斛试管苗的茎高、茎粗、平均鲜重和多糖、氨基酸的含量,分析其动态变化状况。[结果]随着栽培时间的延长,铁皮石斛试管苗茎高及生物产量逐渐增加,而茎粗反而变小,其多糖含量先升后降,在第12个月达到高峰,氨基酸总量及主要氨基酸含量都呈直线上升趋势,但各阶段升高幅度不同。[结论]该研究揭示了栽培铁皮石斛试管苗生长及含量变化规律,可为合理利用铁皮石斛试管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以贵州、安徽、浙江3地铁皮石斛(Dendrobium officinale Kimura et Migo)与铁皮枫斗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多糖、氨基酸和必需元素含量进行测定分析。结果表明:多糖含量以浙江铁皮枫斗最高,达32.82%,黔产铁皮石斛叶片最低,为17.21%,含量排序为浙江铁皮枫斗黔产铁皮石斛下茎黔产铁皮石斛上茎安徽铁皮枫斗黔产铁皮石斛叶片;铁皮石斛各类氨基酸含量排序均为黔产铁皮石斛叶片安徽铁皮枫斗黔产铁皮石斛上茎浙江铁皮枫斗黔产铁皮石斛下茎;钾(K)、铜(Cu)含量均以安徽铁皮枫斗最高,黔产铁皮石斛上茎最低;钙(Ca)、锌(Zn)含量均以黔产铁皮石斛叶片最高,安徽铁皮枫斗最低;铁皮石斛多糖含量与猛(Mn)含量为显著负相关关系(r=-0.93,P0.05);甲硫氨酸含量与Ca含量,苏氨酸、亮氨酸、谷氨酸、酪氨酸、组氨酸和精氨酸含量与Mn含量均为显著正相关(r=0.67~1.00,P0.05),天冬氨酸含量与Mn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r=-0.99,P0.01);多糖含量与各氨基酸含量均为负相关关系,其中天冬氨酸含量与多糖含量相关性显著(r=-0.93,P0.05)。  相似文献   

18.
不同仿野生栽培铁皮石斛多品质指标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栽培出品质好、药用价值高的铁皮石斛,对活树仿野生、死树仿野生、大棚仿野生、石头仿野生、岩壁仿野生、林下仿野生、纯野生栽培方式下铁皮石斛的多糖、甘露糖、醇溶性浸出物、黄酮、多酚、粗纤维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栽培方式铁皮石斛多糖含量(以干基计)在28.62%~48.73%,平均含量35.12%;甘露糖含量19.08%~28.07%,平均含量23.01%。多糖和甘露糖含量最高的为石头仿野生和林下仿野生,分别为48.73%、44.15%和28.07%、26.45%,极显著地高于其他栽培方式。粗纤维含量(以干基计)在9.63%~16.49%,平均含量11.69%。含量最低的是石头仿野生、死树仿野生、林下仿野生栽培的铁皮石斛,分别为9.63%、9.76%、9.85%;含量最高的是纯野生铁皮石斛,达16.49%,极显著高于其他栽培方式。不同栽培方式铁皮石斛多糖、甘露糖含量均符合2015版中国药典规定,说明不同人工栽培方式生产的铁皮石斛均可替代野生铁皮石斛,而以石头仿野生和林下仿野生栽培的铁皮石斛生态环境更适合道地药材品质的形成。不同栽培方式铁皮石斛醇溶性浸出物(以干基计)含量为4.04%~16.05%,平均含量为7.21%。含量最高的是纯野生铁皮石斛,达16.05%,极显著高于其他任何栽培方式。不同栽培方式铁皮石斛多酚含量(以干基计)为0.31%~0.66%,平均含量为0.43%;黄酮含量(以干基计)为0.09%~0.25%,平均含量为0.16%。多酚和黄酮含量最高的均为纯野生铁皮石斛,含量分别为0.66%和0.25%,极显著地高于其他任何栽培方式。多酚和黄酮含量最低的均是大棚仿野生栽培铁皮石斛,分别为0.31%和0.09%,说明大棚仿野生栽培的铁皮石斛在醇溶性浸出物、多酚和黄酮含量上与纯野生铁皮石斛仍存在有极显著的差异,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相似文献   

19.
铁皮石斛栽培技术概况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席刚俊  赵桂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19740-19742
铁皮石斛是我国传统中药材,属于国家二类保护药用植物。铁皮石斛植物体内含有丰富的多糖和甘露糖,对人们的健康具有独特的保健与药用价值。文章系统地简述了铁皮石斛的总体发展概况、产业政策、品种选择及种苗组织培养生产,重点讨论了栽培技术要点和种植基地的区域性和安全性以及发展前景和存在问题,并探讨了品种选育、栽培模式、施肥技术、病虫害等因素对铁皮石斛药用价值的影响。结果显示,扩展分布范围并保证种植基地的安全可以提高药材的质量;栽培品种的选育对药材质量也有一定的影响;试管苗工业化生产能够快速的培育出质量优良的品种;光照、基质、施肥、采收等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栽培品的质量。因此,根据这些理论基础,设计出一整套高效、安全的铁皮石斛种植栽培的模式,可以提高铁皮石斛的品质,并促进整个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为铁皮石斛安全生产提供参考,对在浙江省金华市抽取的20批次铁皮石斛种植基质(松树皮)样品进行了重金属检测分析,并进行了基质添加生物炭试验,分析添加生物炭后铁皮石斛内重金属含量。结果表明,不同种植基地基质样品中重金属含量差异较大;有17个样品Cd含量超过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占全部样品的85%,对铁皮石斛安全有较大风险。试验条件下,在基质中添加10%和20%的生物炭对铁皮石斛生长无不良影响,同时能有效降低铁皮石斛中Pb、Cd的含量,与对照比差异极显著;对Cu、Cr含量影响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