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业生态建设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和促进粮食生产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平原地区利用自身优势在营造农田防护林中采用林农复合经营模式,将会为农民增收、环境改善发挥重要作用。本文介绍了天津武清区多年来在林农复合经营模式上的方法和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2.
季永华 《农家致富》2006,(24):36-36
九、林网保护条件下复合梨园的密度调控技术在生产实践中,梨树宜采用4米×4米或4米×5米的株行距,通过整形修剪.维持成年梨园盛果期高效光合生产的叶幕厚度在2.5米以上,有效叶面积系数为4左右,是增强复合梨园光合生产能力、提高产量和品质的有效措施。十、叶用银杏园集约化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3.
季永华 《农家致富》2006,(22):36-36
高效林农复合经营技术的关键技术环节包括:林农复合经营技术、林牧复合经营技术、林果复合经营技术、林渔复合经营技术:其相关配套技术我们分3期刊出。[编者按]  相似文献   

4.
林农复合系统既是生态系统也是社会生产体系,其生产要素的组合安排及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都受到社会经济的影响.该研究从经济学的角度出发,分析了林农复合系统中的几种常见模式(林-粮、林-菌、林-菜、林-禽牧、林-药复合经营模式)的经营特点和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提出了林农复合产业化经营对策.  相似文献   

5.
中国的农业起源于森林,从来就是以林农结合的形式发展至今.林农复合经营模式的发展历史在北魏《齐民安术》中就有记载,记载的是桑园间作的经验.从人类历史文明的发展史可将其分为三个阶段:原始农业复合经营阶段、传统农业复合经营阶段、现代农业复合经营阶段.  相似文献   

6.
我国杨树林农复合经营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杨树林农复合经营技术和林分经营管理技术两方面,对我国近几年杨树林农复合经营技术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杨树林农复合经营已成为主要的经营方式;在土壤水分、养分、抚育间伐和最佳轮伐期等管理技术方面形成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但还存在着林分经营目标不明确、经营和病虫害控制仍较粗放等问题,在此对以上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综述了农林复合经营的概念、类型、特点、发展历史、发展状况及研究进展,分析了农林复合经营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我国农业、林业等复合型经营未来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籽粒苋资源及其在林农复合经营中的重要地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我国有苋属植物13种,籽粒苋是以籽实利用为主的一类苋植物种和品种的总称。籽粒苋具有营养丰富,产量高,抗逆性强和栽培季节限制小等特点,在林农复合经营中发挥着维持配置要素间物质能量下沉传递的功能,因此成为林农复合经营设计中的优良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9.
黄土丘陵沟壑区林农复合生态系统立体经营模式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林农复合生态系统立体经营现状的调查分析,总结出该区林农复合生态系统立体经营的结构、类型和模式,并确定适合该区发展的林农复合生态系统经营模式,为该区复合农林业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0.
季永华 《农家致富》2006,(23):36-36
五、林带疏透度模型及调控技术 根据林带结构与防护效应的相关原理,采用定性分析与近代回归分析结合的方法。建立林带疏透度与林带防护特征因子的最优化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11.
渭北黄土高原林农复合生态系统立体经营模式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渭北地区不同类型林农复合立体经营模式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分析表明,林农复合生态系统立体经营模式能够充分利用土地、空间、光能、时间和物种资源,不仅对渭北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状况有较好的生态改良作用,而且能产生较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结合祁门绿博园现代林业示范区规划、管理、基础设施、竹林经营、多种经营、科技带动等复合经营实践,阐述现代林农复合经营的内涵、特点及经营原则,总结皖南林农复合经营主要模式,提出绿博园今后要结合当地林业与社会经济情况开展定量研究,探索一套当地可学习、可复制的林农复合经营模式,提高林地利用率和综合效益,助推林业产业扶贫。  相似文献   

13.
以杏-紫花苜蓿复合系统中紫花苜蓿为研究对象,利用Li-COR 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仪测定其光舍和蒸腾速率,结果表明:(1)杏-紫花苜蓿复合系统中,杏树行中间测点的光照度日变化规律与对照一致,都是单峰曲线,但是峰值低于对照.树行的东西冠下测点的日变化规律是对称的,前者上午出现峰值,后者下午出现峰值.树行中间、东林冠下和西林冠下日平均光照度比对照分别减小28.0%,61.9%和67.2%;(2)随着遮荫强度的增加,紫花苜蓿的光合速率降低,光饱和点、光补偿点和最大净光合速率等光合参数值相应减小;(3)杏-紫花苜蓿复合系统中紫花苜蓿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均降低,日变化曲线也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4.
小麦/玉米复合群体中小麦的光合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小麦/玉米复合群体中小麦的光合速率(Pn),光合有效辐射(PAR),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率(We),相对湿度(RH%),叶室温度(CT),叶片温度(LT),二氧化碳浓度(CO2)等生态生理指标的测定分析的研究表明:小麦群体的Pn与Tr,气孔阻抗(Sr)相关性最好,相关系数分别为0.9125和-0.7982;小麦群体中不同冠层Pn,Tr,PRA的排序为上部,中部,下部,而Sr在冠层中的变化趋势与Pn,Tr,PAR完全相反,灌浆期小麦群体的Pn与经济产量,穗粒数,千数重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548,0.7058,0.9009,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5.
施用不同复合有机肥对烤烟光合特性及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田间试验,研究不同复合有机肥对烤烟光合特性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有机肥和化肥配施的效果明显优于单纯施用化肥,它不仅可以促进烟株光合作用强度,减小光合速率下降的速度,而且有利于后期烟叶中碳水化合物的增加和积累.提高烤烟的品质.  相似文献   

16.
吴祥云  王翠  张婷婷  王丽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3,(21):8853-8854,8871
[目的]为了给辽西低山缓丘区营建高效的林农复合生态系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对大扁杏、南国梨林农复合系统中过氧化氢酶、脲酶、蔗糖酶活性的测定,对土壤酶活性演变特征进行系统研究。[结果]在植物生长期,辽西地区林农复合系统土壤酶活性土壤表层高于下层,过氧化氢酶活性呈“山脊”状变化且7月活性最高;蔗糖酶活性在6月较低,7~8月升高,9月开始逐渐降低。大扁杏林农复合系统脲酶活性呈“先升后降”的变化特征,而南国梨林农复合系统呈直线增长,在9月活性最高。[结论]3种土壤酶活性间具有相关性,其中大扁杏×花生林农复合系统过氧化氢酶与脲酶活性关系最密切,在大扁杏×玉米、南国梨×花生、南国梨×玉米林农复合系统脲酶与蔗糖酶活性关系都十分显著,具有一致的正效应。  相似文献   

17.
杏-丹参林药复合系统中丹参光合和蒸腾特性的研究   总被引:20,自引:3,他引:20  
该文以杏-丹参林药复合系统中药用植物丹参为研究对象,利用Li-COR 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仪测定其光合和蒸腾作用,其目的是探讨林药复合系统中药材的生理生态特征,为发展果药复合模式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①杏-丹参复合系统中,杏树行中间测点的光照强度日变化规律与对照一致,都是单峰曲线,但是峰值低于对照.树行的东西冠下测点的日变化规律是对称的,前者上午出现峰值,后者下午出现峰值.树行中间、东林冠下和西林冠下日平均光照强度比对照分别减小25.6%、68.5%、62.6%;统计分析表明各测点光照强度达显著差异.②利用SPSS统计软件分析了光响应曲线和CO2响应曲线,得到丹参叶片的光饱和点约为236.4 μmol/(m2·s),光补偿点约为15.88 μmol/(m2·s),表观光量子效率为0.056 1 mol/mol.丹参叶片CO2补偿点为30 μmol/mol, CO2饱和点为800 μmol/mol,叶片的羧化效率为0.075 2,说明丹参为C3植物.③杏-丹参林药复合系统中丹参的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均降低,且各测定点间差异显著,日变化曲线规律也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8.
不同林农复合经营模式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不同林农复合经营模式下树冠对作物生长的影响,为当地选取合理的林农复合经营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苏北沿海平原杨树-农、水杉-农复合经营模式为研究对象,根据林龄和株行距的不同,选择8种复合模式,分析不同林农复合经营模式中,随季节变化林分的叶面积指数、透光率的变化规律,以及林下作物不同生育期叶面积指数、光截获量、生物量、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变化。【结果】2011-04-11,各林农复合经营模式下林分的叶面积指数变化先升高后下降,透光率变化趋势与LAI恰好相反。在小麦开花期,对照田小麦LAI达到最大值,为5.72,光截获量在开花灌浆期达最大,与对照比值最大达0.808;在大豆结荚期LAI达到最大值,为1.37,在结荚期,大豆光截获量达到最大值,其中对照为1 472.550mol/m2。在小麦孕穗期,不同样地小麦生物量为1.066~2.458kg/m2,差异不明显,随着小麦灌浆、成熟,各样地小麦生物量差异越来越明显,其中成熟期在2.265~5.305kg/m2;大豆成熟期,各样地大豆生物量差异比结荚期显著,不同模式生物量在229.705~419.085g/m2。小麦有效穗数、穗粒数、千粒质量与产量都达到极显著相关,C(15a,3m×12m,杨-麦复合)、D(15a,3m×16m,杨-麦复合)模式产量及其构成因子较低,B(5a,3m×16m,杨-麦复合),G(5a,3m×16m,水杉-麦)产量分别为2 864.30,2 937.67kg/hm2,高于对照(2 813.95kg/hm2)。不同模式大豆产量差异显著,G(5a,3 m×16 m,水杉-大豆)的产量为1 664.73kg/hm2,与对照最接近,在各个构成因子中,有效粒数与产量的相关关系最大,为0.994。【结论】在林农复合经营模式下,树冠遮阴会对作物产量产生影响,其中小麦减产较少,大豆影响较大,且较大林龄、较小株行距的林分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19.
宿迁市现有森林资源总面积已达到230万亩以上,活立木蓄积量高达1000万立方米,但随着杨树逐年生长进入郁闭期,林地农作物效益愈来愈低,提高林地产出率,增加林农增收,目前是林农思考与探讨主要问题。对此,笔者近年来对发展高效林农复合经营进行探讨与实践,总结发展高效农业复合经营存在问题与对策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20.
林农复合经营是调整优化农村产业结构,提高单位土地面积综合效益,促进农、林、牧、渔协调发展,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但在多数适宜开展林农复合经营的地区并未得到广泛推广。针对黄淮海部分地区———江苏丰县辛庄村具有代表性的采取林农复合经营模式的公司和合作社进行走访调查,并对当地部分未参加林农复合经营的农户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其基本生产情况和进行林农复合经营的意愿。通过对访谈和问卷调查结果的整理,分析表明影响农户参与林农复合经营意愿的主要有自然因素、劳动力禀赋因素、技术因素、市场因素、政策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提升农户参与林农复合经营意愿、促进林农复合经营发展的政策建议,包括发挥政府宏观调控能力,实行政策扶持和推动;鼓励先进合作社带头,推广优化经营模式;加强复合经营宣传教育,转变农户传统思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