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虚拟水战略是现阶段水资源研究领域的新思路.以虚拟水理论为指导,计算分析河南省2008年主要农作物的虚拟水含量.结果显示:农作物产品的虚拟水总含量不仅与单位产品的虚拟水含量有关,还与作物的总产量有关;不同地区、不同农产品虚拟水含量之间存在着空间差异性,同一作物虚拟水含量空间差异性也较为明显.从而为河南省调整农业种植结构,...  相似文献   

2.
河北省主要农作物水足迹与耗水结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整区域农业种植结构,合理利用区域农业水资源。【方法】基于水足迹理论框架分析了1957—2015年河北省14种农作物的水足迹及其历史变化趋势,通过核算农作物耗水率和单位水价值2个指标,划分了主要农作物的耗水结构。【结果】河北省主要农作物年均总水足迹为434.4亿m~3,其中蓝水、绿水和灰水分别占44%、42%和14%;总水足迹、绿水足迹及灰水足迹均呈逐年增加趋势;而蓝水足迹变化趋势不明显。冬小麦、夏玉米、水果与蔬菜为主要耗水作物。棉花和芝麻耗水率最高,为典型的高耗水作物。甜菜、蔬菜和水果的单位水价值最高,且耗水结构最优。【结论】河北省可进一步控制棉花和芝麻的种植规模,在不造成水压力的前提下,适度扩大蔬菜和水果的种植规模。  相似文献   

3.
基于虚拟水贸易的灌区种植结构多目标优化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地区农业综合效益的同时节约灌溉用水量,促进地区水资源高效利用,以人民胜利渠灌区为例,在分析计算农作物虚拟水量的基础上,建立了基于虚拟水贸易的灌区种植结构多目标优化模型。结果表明,灌区虚拟水量相对较大的作物为棉花、油菜和水稻,虚拟水量较小的作物为花生、小麦和玉米。通过模型的优化调整,最终优化方案与现有方案相比,水稻和油菜的种植面积均有所减少,而花生的种植面积有所增加。优化后灌区粮食总产量可达6.4亿kg,灌区的粮食安全得以保障。经济效益值增加了1.8亿元,占现状年效益的15.4%;生态效益值增加了1.2亿元,占现状年效益的3.1%;节约灌溉水6 370.7万m3,占现状年用水量的15.6%;节约虚拟水1 659.5万m3,占现状年虚拟水量的2.0%。可见,考虑虚拟水贸易来指导种植结构的调整,在提高灌区综合效益的同时,还促进了灌区水资源的高效利用,缓解了水资源压力,为灌区种植结构调整提供了一种新途径。  相似文献   

4.
虚拟水战略是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测算分析广西主要农作物的虚拟水含量,对其农业产业结构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广西主要农作物的虚拟水含量差异非常大,油菜籽的虚拟水含量高达8.733 m3/kg,是蔬菜的54倍。2000-2014年,农作物虚拟水含量的变化趋势也不尽相同,稻谷、甘蔗、木薯和蔬菜较为平稳,小麦、油菜和烤烟处于波动状态,豆类、薯类和玉米总体呈下降趋势。经规划后,各主要农作物的种植面积都有不同程度的调整。与现有种植模式相比,经济效益模式的农作物产值增加了5.43%、但水资源总体消耗量依旧很大,生态效益模式的农业产值基本持平,但其虚拟水总量却减少5.47%。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广西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对策。  相似文献   

5.
采用Penman公式计算作物需水量,根据作物需水量、作物生育期有效降雨量、农产品单产等计算农产品中含虚拟水、虚拟蓝水和虚拟绿水量,并以石羊河流域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对比分析石羊河流域不同区域主要农产品中含虚拟水量及组成,从提高绿水利用率角度,提出凉州区应增加水果的种植面积,民勤县应增加棉花的种植面积,古浪县应增加玉米和水果的种植面积,天祝县应增加小麦的种植面积,金川区应增加棉花的种植面积,永昌县应增加玉米和水果的种植面积。虚拟水的细分研究可为区域农业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基于虚拟水理论和北京市养殖场实地调研资料计算了农产品单位虚拟水量,结合生产、消费数据计算了北京市虚拟水量。从虚拟水角度对广义水资源利用情况进行了评价,并通过灰水足迹概念来衡量水污染程度。结果表明:1动物产品虚拟水量高于农作物,牛肉虚拟水量最大,猪肉、鸭肉、蛋类、鸡肉次之,农作物中大豆、花生、水稻的虚拟水量较高。22000—2012年间,农作物生产虚拟水量年均减少0.59亿m~3,平均蓝水利用率41.2%,绿水利用率58.8%。32000—2012年间,农产品生产虚拟水量呈现波动减小,消费虚拟水量增加,农村居民人均虚拟水消费显著低于城镇居民。413年间,虚拟水进口量介于13.26~42.20亿m~3之间,水资源自给率下降,农业万元产值水资源使用量由0.42亿m~3/亿元减小至0.20亿m~3/亿元,水资源人口承载密度略微增加。5农业灰水足迹由6.24亿m~3减小到3.90亿m~3,年均减小0.20亿m~3。  相似文献   

7.
正一、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现状(一)农作物秸秆概况平阴县现有耕地面积50余万亩,主要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豆类等,另有面积较少的花生、薯类、瓜类及蔬菜等。近来,全县小麦和玉米种植面积均稳定保持在41万亩左右,棉花种植面积在4万亩左右、其他农作物种植面积约22万亩左右。农作物秸秆主要包括小麦秸秆和玉米秸秆,其余为豆类和薯类秸秆。农作物秸秆总量约为30.35万吨,其中小麦  相似文献   

8.
浅析棉花机械化生产影响因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棉花是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随着集约化大农业的发展,棉花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已经成为农业现代化的新亮点。目前我国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之一的新疆棉区,棉花种植面积仅占全国的1/10,但棉花生产总量约占全国棉花生产总量的20%左右,平均产值近3000元/667m^2左右。  相似文献   

9.
虚拟水引出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虚拟水是水资源管理领域提出的新概念,水足迹是继生态足迹以后的又一衡量资源占有量的新方法,这两个概念深刻的揭示了生产产品和居民生活消费所需要的水资源量。根据虚拟水与水足迹的计算方法对2000年江西省主要农产品虚拟水含量和城乡居民生活消费虚拟水含量进行计算,然后与陕西、甘肃两省城乡居民生活消费虚拟水含量进行比较分析,得出了调整区域生产与消费结构,增加虚拟水贸易,是缓解我国缺水地区水资源短缺与社会、经济发展矛盾的新途径的结论。  相似文献   

10.
模拟省区间粮食虚拟水流动格局的基础上,从节水效应和对区域用水效率的改变2方面评价虚拟水流动对中国农业用水的影响.粮食虚拟水呈由北向南流动的总体格局,其中黑龙江与吉林贡献了虚拟水输出量的69.1%,广东、浙江、福建及上海占流入总量的56.2%;虚拟水在全国范围内节约了199.4亿m3的水资源;虚拟水流动提高了全部输入区的单位产品耗水(WFP)和用水量(WUP)和主要输入区的WFP,降低了除黑龙江、吉林之外所有输出区的WUP和WFP.各省区应根据自身状况和在虚拟水流动中的地位制定水资源高效利用与管理策略.其中,东北粮食主产区应从区域视角发展节水农业,提高农业的水资源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11.
虚拟水研究综述   总被引:25,自引:0,他引:25  
虚拟水是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和水资源安全问题的新概念,指生产产品和服务的用水量,虚拟水战略是指贫水国家或地区通过贸易从富水国家或地区购买水密集型产品以获得本地区的水安全和粮食安全。系统地论述了虚拟水的概念和内涵,介绍了产品虚拟水含量的计算方法、研究进展及存在的不足,预测了今后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2.
消费模式变化对虚拟水消费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消费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均粮食和蔬菜的需求量下降,肉蛋奶及副食品的需求上升,这些变化导致城市人均虚拟水消费量增加了54.72m3,农村人均虚拟水消费量增加了58.94m3,全国由于消费结构变化导致人均虚拟需水量增加了746.35m3。  相似文献   

13.
基于水足迹理论的连云港市水资源安全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基于水足迹理论,建立了区域水资源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将其应用于区域水资源安全评价的研究中。以连云港市为例,计算了连云港市2008年的人均水足迹、水资源匮乏度、水资源压力、虚拟水赤字等评价指标,真实客观地分析了连云港市的水资源安全现状,从降低水足迹角度提出了应对水紧缺状态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中部四省虚拟水贸易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虚拟水贸易是实现缺水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也是实现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提高用水效率的有效工具。介绍了虚拟水含量的计算方法,并以河南、江西、湖南、湖北为例计算了四省的虚拟水贸易量,结果表明,河南省粮食产品的虚拟水含量较其他三省少,四省都是虚拟水净输出地区,虚拟水净输出量为151.37~476.47亿m^3。  相似文献   

15.
虚拟水是指生产粮食和其他产品所需要的水资源数量,虚拟水概念的提出为解决我国农业用水短缺问题提供了新思路.采用全球平均值估算1998-2007年我国粮食对外贸易中稻谷和大米、玉米、小麦、大豆所包含的虚拟水童,结果显示,我国粮食贸易格局与虚拟水战略基本符合,10年间通过粮食贸易累计净进口虚拟水量为3 305.85亿m3,平均每年通过粮食贸易节省的虚拟水量占农业用水的9.13%,占总用水量的5.87%.这些虚拟水量对缓解农业用水紧张、弥补我国农业水资源不足具有一定贡献,同时指出实施虚拟水战略应在国家尺度上进行宏观调控.  相似文献   

16.
基于水足迹的云南省楚雄州水资源利用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用水量指标仅仅考虑了地表水和地下水使用量(蓝水),忽略了对人类生产贡献巨大的绿水,水足迹是指在一定的物质生活水平下,维持一定人群消费所需要的总的水资源数量,包含蓝水和绿水,水足迹真实地反映了一个地区人类消费对水资源的占有情况,为水资源科学管理提供了一个新的方法。引入了水足迹的概念和计算方法和相关评价指标,计算分析了2005年云南楚雄州生产用水量和水足迹。结果表明,楚雄州2005年的总的生产系统耗水量26.2亿m3,远远高于水资源公报中统计的蓝水消耗量,全州总的水足迹为13.257亿m3,人均水足迹516.52 m3,水足迹占生产系统耗水量的50.6%,其余49.4%的生产耗水以虚拟的形式流往其他地区。  相似文献   

17.
山东省宏观经济水资源投入产出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将水资源的分配与经济情况联系起来.通过宏观经济水资源投入产出分析方法,计算出山东省及分行业直接耗水系数、完全耗水系数、耗水乘数、直接附加价值系数、完全附加价值系数、耗水收入乘数、输出输入虚拟水等指标.分析各行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的用水情况及生产效益,为山东省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