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构建了地下水开发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并介绍了突变理论的基本原理和突变评价法的步骤,探索性地应用突变评价法对吉林西部进行地下水开发风险评价。评价结果得出:吉林西部各县(市)级行政区地下水开发风险值为0.7940~0.8955。风险值为0.5~0.85的长岭县、乾安县和前郭县属于中度风险区;其他7个行政区风险值为0.85~0.95,属于重度风险区。总体来看,吉林西部地区地下水开发风险度很大,地下水开发利用的形势严峻。  相似文献   

2.
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能力评价是世界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以新疆玛纳斯河流域为例,构建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该体系由水资源系统、社会系统、经济系统和生态环境系统4个子系统13项指标组成,将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划分为高中低3类.采用突变级数法与改进障碍因子诊断模型对研究区不同时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时期(2000年、2010年与2020年),研究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均处于中等水平(综合值为0.689),为Ⅱ级,但其综合值由2000年的0.689提升至2020年的0.829;水资源开发利用率过高、单位面积水资源量不足与林草覆盖率较低,已成为制约研究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普遍问题.研究结果为区域水资源优化配置提供了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3.
重点介绍了有机蔬菜的配套种植技术,抓住生产过程中需要注意的要点,分别阐述了生产环境的选择和要求、栽培管理、肥料使用、病虫草害防治等种植相关内容,为有机蔬菜的发展提供更多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我国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投入有机蔬菜种植,但我国有机蔬菜种植企业在融资、流通等方面也面临诸多挑战,CSA模式可以有效化解我国有机蔬菜种植企业融资难、销售难、流通费用高、种植风险大、有机认证费用高等问题,CSA模式为有机蔬菜种植企业创新经营模式提供了一个思路。  相似文献   

5.
经济的发展促进了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许多人开始关注生活质量,对食品和蔬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背景下出现了有机蔬菜种植.有机蔬菜种植中采取绿色的病虫害防控技术,能够提高有机蔬菜的质量和产量,同时可以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本文主要阐述了有机蔬菜种植中的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以期为种植户提供一些参考.  相似文献   

6.
生物有机液肥在绿叶蔬菜上应用,能提高产量,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同时还能改善营养品质。  相似文献   

7.
方勇  马广 《农机化研究》2005,(3):188-190
以常规施肥作对照,研究了施用专用有机复合肥料对夏、秋、冬3季不同蔬菜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不同季节不同蔬菜上施用专用有机复合肥料,均比常规施肥有一定的增产效果,增产幅度为4.0%~16.8%;而在越冬蔬菜和秋季蔬菜的增产上效果尤为明显,与常规施肥的产量相比差异显著;同时在提高蔬菜的内在品质方面有显著表现,其中番茄、黄瓜中维生素C含量都比常规施肥有所提高,且NO3-—N含量比常规施肥有显著地降低。  相似文献   

8.
有机液肥在蔬菜上的应用效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验证"纽翠绿"等有机液肥在蔬菜上的应用效果,2007年丹阳农林部门对"纽翠绿"等有机液肥进行田间肥效试验.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试验基本情况 1.1.1 有机液肥品种(1)"纽翠绿"腐植酸液肥:由葛林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生产,水剂.  相似文献   

9.
张杰 《河北农机》2024,(2):72-74
为了完善现代化农业的种植技术,有效提高有机蔬菜种植的农业推广技术,应记录有机蔬菜种植苗期管理的生长变化,观察有机蔬菜生产的情况以及规律;勘察有机蔬菜种植周边的环境,全面提高正确种植技术的管理模式,结合实际情况改进有机蔬菜种植技术,全面提高生态农业推广技术的种植质量。本文主要围绕如何通过无土栽培以及生态农业推广技术种植有机蔬菜展开研究,分析了有机蔬菜种植模式的发展现状、种植模式管理要点以及有机蔬菜生态农业推广技术的应用对策,以达到清洁田园的农业推广技术应用效果,解决蔬菜生长过程中存在不利因素,优化种植技术,落实绿色有机蔬菜推广政策,应用先进技术解决虫害,提高菜农生产有机蔬菜的农业推广技术,促进科学合理化融合农业大国种植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根据漂浮育苗环境要求,结合农户育苗投资少和操作方便等经济性要求,研制出一种造价低、能够实现对漂浮育苗大棚内的环境温度、湿度、营养液深度和pH值等参数进行监测的系统。利用LPC2131进行数据处理,实现对温度、湿度、营养液添加和pH值在一定范围内的自动调整与手动调整相结合,给漂浮育苗提供稳定的环境条件。现场调试表明:该监控系统能够很好地满足蔬菜漂浮育苗要求,对蔬菜育苗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1.
基于突变理论的吉林西部灌区地下水环境风险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地表水作为灌区的灌溉水源,灌溉回归水补给容易引起土壤的次生盐渍化.选取了自然状态、水环境、土壤环境、社会经济环境这4个评价要素和相应的17个评价因子,构建了吉林西部灌区地下水环境风险指标体系,采用突变理论对其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表明,五家子灌区、大安灌区和松原灌区均属于轻险,风险值分别为0.9206、0.9303、0.9196.吉林西部灌区的地下水环境存在风险.  相似文献   

12.
基于最大熵法的河道行洪风险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随机模拟的方法将不确定因素引入河道水面线的推求过程,来定量描述河道水面线的不确定性。在此基础上,建立了基于最大熵原理(准则)的河道行洪风险评估模型,此方法可以得到水面线的最大熵密度函数具体表达式,再进行风险率的计算,并用实例验证了该模型的可行性和实用性,从而为河道行洪风险评估提供了一条简便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3.
基于深度图像的蔬果形状特征提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蔬果二维投影图像含形状信息量少而影响蔬果分级精度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深度图像的蔬果形状特征描述方法,以番茄形状特征提取为例,对该方法进行了探讨.首先利用彩色图像信息将番茄从背景中分割出;其次通过三维机器视觉测量设备获取番茄的点云数据,并对待检测番茄的点云数据深度进行归一化处理;然后通过关联被分割出的番茄区域信息与深度信息得到了番茄的深度图,并对该深度图进行极坐标采样.通过在笛卡尔直角坐标下对采样结果进行傅里叶变换,获得了基于深度图像的通用傅里叶形状描述子,该描述子不仅能有效地描述番茄在深度和横向上的形状特征,同时还具有平移、旋转和缩放的不变性.将基于深度图的通用傅里叶描述子和基于一般二维投影图像的通用傅里叶描述子先后用于番茄的分级实验中,结果表明前者平均分级精度达到92%,精度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4.
应用突变理论综合评价膜下滴灌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突变理论,利用初始模糊隶属函数和突变级数,将突变理论与模糊分析结合起来,对膜下滴灌灌溉模式进行多层目标分解,根据归一公式进行计算,得出灌溉模式的总突变级数值,实现了对膜下滴灌多种灌溉模式的评价。将该模型应用于新疆的棉田试验中,对9种灌溉模式进行了评价。与传统评判方法相比,避免了由于主观原因造成的误差,评价结果客观准确、方法简单,为节水灌溉评价提供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以敞开式果蔬保鲜陈列柜为设计平台,开发了以AVR系列ATmega16微处理器为核心的控制系统。系统基于ICCV7 for AVR软件开发平台,使用C语言编程实现。通过采集保鲜环境温度和相对湿度保鲜参数,使用双限值控制方法,控制制冷、加湿等执行设备工作,实现对果蔬保鲜陈列柜货架区温度和相对湿度的综合调控。试验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准确地采集保鲜环境内各保鲜参数的变化,且能够根据逻辑判断结果实时、准确地控制相应执行机构工作,工作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16.
健康风险评价过程中由于多方面的不确定使得评价结果的可信度下降,熵权模糊理论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评价结果的可靠度。文中针对地下水有机物的特性,对U.S.EPA推荐模型进行了改进,考虑有机物自然衰减作用。本次研究以沈阳细河周边地区为例,在分析测试该地区地下水有机污染特征的基础上,采用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方法,考虑各有机物对其致癌风险的贡献率计算致癌风险和非致癌危害指数以及评价标准,确定致癌风险等级,进行地下水有机污染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细河及其周边地区地下水有机污染致癌风险和非致癌危害指数都很高,对人体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应该加强重视有机污染造成的危害,减少有机污染,为公众和环境管理者提供相对准确和科学的信息。  相似文献   

17.
在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评价中,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和评价因素权重的确定非常重要。针对评价因素权重确定中的困难,把突变理论运用到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评价中,利用突变理论在多准则评价决策中的优点,避免人为确定权重的主观性。具体实施步骤是首先对多层评价目标进行分解,在将底层评价指标进行标准量化后,运用不同突变模型的归一公式进行计算,从而得到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突变级数值,实现对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的综合评判。实例分析表明,该评价方法是合理、可行的,相对于以往评价方法,突变理论评价法无需确定指标权重,减少人为主观因素,且计算简便,为灌区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评价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8.
农机产品安全关乎农民的生命财产安全,是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中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提出了农业机械安全风险评价的基本方法和程序。  相似文献   

19.
河套灌区加工型番茄膜下滴灌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设计采用9个水分处理,探讨对加工型番茄产童的影响,从而寻求最佳的膜下滴灌灌溉制度.结果表明,随着灌溉定额和滴水次数的增加,产童随之增加,但在番茄需水敏感期(开花期、结果期)滴水次数过少,会严重影响产量.建议试验区加工型番茄膜下滴灌灌溉制度为:滴水1012次,灌溉定额2 1003 000 m3/hm2.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