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通过不同品种的枇杷在荔波县茂兰镇区试,引进经济性状、抗性、产量较好的品种在荔波县区域内推广种植,以丰富荔波枇杷种质资源。通过对4个不同枇杷品种的主要性状观察记载,初步计划引进2个品种YDe19671、YZe19641,待通过审定后开始推广。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仙游县充分利用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中部,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适于枇杷生长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枇杷生产。1998年引进早钟6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仙游县充分利用地处福建省东南沿海中部,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适于枇杷生长的自然条件,大力发展枇杷生产.1998年引进早钟6号优质枇杷,目前已发展到4 000hm2,占枇杷面积的80%,居全国首位.  相似文献   

4.
《福建农业科技》2009,(3):79-79
福清市上迳镇达昌果林场引进国家专利技术,商品化生产无核枇杷果实,获得成功。目前大多数枇杷品种,都存在着果实种子大且多的缺点,果肉薄,可食率低,食用不方便,影响了枇杷的商品价值和销售价格,大大降低了果农的经济效益和生产积极性。无核枇杷栽培技术的成功彻底解决了生产上长期以来未能解决的上述问题。  相似文献   

5.
大五星枇杷为仪陇县20世纪90年代引进的枇杷良种。其主要特点是速生、丰产、果大、肉厚、优质,果实于5月中下旬成熟,产品畅销南充、成都、重庆、西安等大中城市。大五星枇杷已成为仪陇县继柑桔、梨之后第三大水果。2010年开始仪陇县致力于大五星枇杷的规范化、标准化栽培技术研究,现已全面推广。  相似文献   

6.
枇杷5月下旬成熟,正值水果淡季。白沙枇杷肉质细腻,水分多,风味浓,深受消费者喜爱。由于白沙枇杷不耐储运,在市场上较少见,以前上海枇杷消费者多数要到苏州东山、西山去购买,1998年起上海青浦区从苏州引进白沙枇杷进行种植,目前种植面积已达1万亩左右,投产面积6000亩左右,逐渐开始供应上海市场。为提高上海白沙枇杷果品质量,课题组进行了白沙枇杷栽培技术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12月18日,国家林业局主持,组织有关专家对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主持完成的"汉江流域枇杷良种选育及产业化技术研究"进行了成果鉴定。该成果是项目组历时10年,根据枇杷北缘地区的生态特点而开展的。项目引进国内外枇杷品种23个,选育出了适于汉江流域栽培产量高、品质优、抗性强的"西农枇杷2号"新品种和"长崎早生"优良品种,为汉江流域等中国枇杷北缘地区的产业发展提供了良种支撑;系统研究了我国北缘地区枇杷生长发育和生理生化变化动态等生物学习性,提出了苗木繁育、建园、土壤营养、树体与花  相似文献   

8.
<正>枇杷是我国南方的特产果树。不但营养丰富,口味独特,而病虫害少,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适应性,丰产性能好。在北方温室栽培,上市时期正值水果淡季,市场畅销。因此栽培枇杷有很好的经济效益。民和县于2010年引进枇杷早熟品种早钟6号和大五星,利用温室栽培,避开了青海地区冬季寒冷,气温  相似文献   

9.
枇杷为常绿果树,在广东省河源市全市均有种植,但种植的都是一些实生品种或一些老旧品种居多,存在品种退化、味酸、产量低等现象。本项目引进的白玉枇杷具有产量高、品质优、经济效益高等优点。该项目目前已通过成果鉴定,品种的成功引进对优化河源地区果树品种结构、推动优质果树产业化发展,带动山区农民致富将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评价早熟枇杷种质资源的遗传多样性,用RAPD标记对贵州省内收集的16份和省外引进的3份早熟枇杷种质资源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从60条引物中筛选出6条稳定扩增的引物,共扩增出85条带,其中多态性带67条,多态性比例为78.82%。聚类分析,结果为19份早熟枇杷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丰富,遗传距离在0.10~0.54;当GD=0.32时,19份早熟枇杷种质资源可以分为5类。结论:聚类结果与形态特征有一定的对应关系,这为早熟枇杷种质资源的保存、利用和新品种选育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