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世界银行中国黄土高原水土保持项目区截至1992年底止,已完成综合治理措施面积29.81万hm2,占区内水土流失面积的2.3%,现状减水效益已达6.5%~17.6%,减沙效益已达9.4%~25.8%。采用水保法计算减水效益和减沙效益,得出项目区水土保持治理措施计划全部实施后的第一年治理栏度可达60.4%,可减少径流1.ll亿m3,累计减水效益可达21.3%~43.2%,年可减少入黄泥沙3560万t,累计减沙效益可达30%~53%。项目经济分析期30年的减水量约25.88亿m3.减沙量大致在9亿:左右。这对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和生产条件以及黄河下游的治理开发、都具有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水土保持措施及其减水减沙效益分析 总被引:20,自引:17,他引:20
水土流失已经和正在蚕食着人们赖以生存的宝贵的水土资源,如何有效地控制水土流失日益受到社会各界和科学家们的广泛关注。中国在水土保持方面创造了许多颇具特色的水土保持措施,如:生物林草措施、耕作措施和水土保持工程措施。该文总结了目前所采用的主要水土保持措施类型。采用坡度、坡长校正公式将数据转化为具有可比性的量值(标准小区),定量分析了各种水土保持措施对于减少径流和土壤侵蚀产沙的效果,即治理措施的减水减沙效益,为小流域土壤侵蚀预报、水土保持措施的优化及合理配置、优化土地利用结构等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不同恢复年限植被减水减沙效益变化特征,为黄土高原地区进一步合理配置林草措施和生态恢复的可持续性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文献检索,共收集到18篇相关文献,运用整合分析的方法定量地研究了恢复年限增加对植被减水减沙效益的影响。[结果]4年生以上草地植被和5年生以上林灌植被可以发挥稳定的减水减沙效益,且减沙效益基本保持在80%左右。林地枯落物对植被的减水减沙效益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结论]受不同恢复阶段限制因素的影响,林草植被减水减沙效益大致可以分为3个阶段:栽植扰动阶段、水土保持阶段、水分限制阶段。 相似文献
4.
本文分析了人为活动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影响,得出人为活动是造成黄土高原加速侵蚀的主要原因的结论。同时还分析了目前黄河泥沙没有明显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黄河流域的来沙及其水利水保减沙效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虽流经广阔的黄土高原,但来沙区十分集中,中游69%的泥沙集中来自7.86万km2的多沙粗沙区。为防止水土流失,在该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水土保持治理工作。经分析,近30年来,入黄泥沙已显著减少,黄河中游主要来沙区水利水保工程年均减沙约4亿t。 相似文献
6.
基于1956—2020年甘肃省黄河流域主要水文站径流量与输沙量数据,分析径流量、输沙量的变化特征以及降水量与径流量、输沙量的关系变化,以兰州水文站为例,运用双累积曲线法和回归分析法,分析水土保持措施的减水减沙效益,希望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水资源规划提供支撑。研究表明:(1)甘肃省黄河流域径流量和输沙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径流量发生突变的年份是1984年,输沙量发生突变的年份是1971年,表现出一定的前瞻性;(2)对比计算结果,双累积曲线法的计算结果更加准确,水土保持措施减水效益为49.85%,减沙效益达到77.70%。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了人为活动对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影响,得出人为活动是造成黄土高原加速侵蚀的主要原因的结论。同时还分析了目前黄河泥沙没有明显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8.
黄河中游的粗泥沙主要来源于河龙区间(河口镇至龙门)以及泾、洛、渭等几条支流,粗沙来源区与多沙来源区基本一致,形成所谓的多沙粗沙区。黄河中游多沙粗沙区面积为7.86万km2,以22.8%的面积产生了69.2%的总输沙量和772%的粗泥沙量。黄土丘陵沟壑区一副区的土壤侵蚀模数最高,达1万2420~3万6440t/(km2 ·a)。水土保持措施(梯、林、草、坝等)起到了很好的减洪减沙作用。多项有关河龙区间的研究成果(水文法)表明:20世纪70年代,水土保持措施年均减沙量为2.08亿~2.75亿t,80年代为3.20亿~4.48亿t,90年代(1990—1996年)为3.16亿t。泾河、洛河、渭河等支流,水土保持措施的减洪减沙效益也十分突出。森林植被通过林冠层、枯落物层和根系土壤层的分层拦截吸收,起到突出的减洪减沙作用。晋西、陇东等试点流域,人工林区与无林或少林区相比,减沙效益高达78%~96%,消除了洪峰流量及猛涨猛落的洪水过程,从根本上控制了土壤侵蚀。今后,应加强不同尺度流域间,水沙运移规律的尺度转换等有关研究。 相似文献
9.
赣江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减水减沙效益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赣江流域1956-2008年年降雨量和赣江控制站外洲水文站年径流量和年输沙量资料,采用水文分析法计算赣江流域近30a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减水减沙效益。结果表明,赣江流域治理后期1984-2008年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年均减沙量为5.70×106t,年均减沙效率为48.57%。随着水土保持措施的生效,减沙率有逐年上升而后稳定的趋势,2008年减沙率达80.54%;赣江流域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对流域年径流总量减少不明显,后期径流量反而会有所增加。水土保持生态建设能增加流域土壤入渗,减少地表径流,削减洪峰流量,延长汇流时间,起到防洪减灾效果。 相似文献
10.
采用北京延庆上辛庄径流试验站的裸地鱼鳞坑、侧柏鱼鳞坑、裸地水平条、板栗水平条、板栗树盘和休闲地坡面径流试验小区2001—2006年58次降雨的径流泥沙资料,分析北京山区官厅水库上游常用水土保持措施的减水减沙效益和水土保持措施因子值。研究结果表明:裸地鱼鳞坑、侧柏鱼鳞坑、裸地水平条、板栗水平条、板栗树盘的多年平均减水效益超过60%,减沙效益超过90%;鱼鳞坑、水平条和树盘的多年平均工程措施因子值分别为0.08、0.09和0.10,侧柏和板栗的多年平均生物措施因子值分别为0.41和0.48,且降雨量对水土保持措施的减水减沙效益以及水土保持措施因子值都存在明显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官厅水库上游地区.土壤侵蚀防治效益定量评价和水土资源管理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1.
水土保持措施是减少河流泥沙的主要措施。水土保持措施在减少土壤侵蚀的同时也会减少地表径流和地表水资源量。根据目前我国北方地区水土保持对径流量和泥沙量的研究结果,比较分析了在坡面和沟道上梯田、造林、种草和坝地等水土保持措施减沙水代价,并对不同流域尺度水土保持综合措施减沙水代价进行了综合分析。研究表明,同一区域不同水土保持各单项措施减沙水代价不同;同一措施和综合措施减沙水代价存在明显的区域分异,通过选择减沙水代价较小的水土保持措施的类型和区域配置,可以在减少相同泥沙量的同时,相对增加河流水资源量。 相似文献
12.
13.
北京市门头沟地区不同水土保持措施的减水减沙效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北京市门头沟区水土保持措施的减水减沙效益,为区域水土保持措施的环境效益评估和土壤侵蚀预报参数选择提供依据。[方法]根据2005—2009年北京市门头沟区龙凤岭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内8个径流小区的产流产沙数据,对不同水保措施的蓄水减沙效益进行分析。[结果]坡长不同的径流小区年径流深和土壤侵蚀模数差异显著;梯田和树盘都具有很好的水土保持效益,其减水效益分别达到77.6%和81.0%,减沙效益分别达到84.3%和77.4%;梯田和树盘的影响因子分别为0.17和0.23,玉米、大豆和京白梨的影响因子分别为0.97,0.35和0.85。[结论]研究区内工程措施较植物措施具有更好的水土保持效益,且两者相结合的水土保持效益最佳。 相似文献
14.
水土保持措施对径流泥沙及养分流失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北京市门头沟区龙凤岭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为研究对象,对2005—2009年汛期(5—11月)径流小区的径流量、侵蚀产沙量及养分流失量进行了分析。结果是:同为10 m坡长的径流小区,其径流量和养分流失量从大到小依次为裸地、坡耕地和石坎梯田,产沙量最大的是裸地,其次是石坎梯田,最小的是坡耕地;与裸地小区相比,10 m坡长的水土保持措施小区可减少全氮流失量50.5%~91.4%、减少全磷流失量31.8%~75.8%;20 m坡长裸地径流小区的径流量、泥沙量和养分流失量均明显大于鱼鳞坑,鱼鳞坑小区可减少径流量68.4%~83.0%、减少产沙量71.1%~82.7%、减少全氮流失量64.4%~74.9%、减少全磷流失量40.6%~87.3%。说明水土保持措施具有良好的保持水土和减少养分流失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丘陵漫岗黑土侵蚀区开发性治理模式吴景才,张丙有,吴霞,吴平(黑龙江省拜泉县水土保持办公室,161700)为了探索黑土侵蚀区水土保持小流域生态与经济同步效益的新途径,黑龙江省科委于1990年下达了松嫩平原漫岗丘陵黑土侵蚀区水土流失治理与开发的研究项目,... 相似文献
16.
采用人工降雨方法,较系统地研究了耕作措施、生物措施、田间工程措施、工程整地造林措施对强化降水入渗和减少径流泥沙的影响。 相似文献
17.
以称钩河坝系流域降水、径流、泥沙和水土保持措施的5 a监测统计数据为依据,Quick Bird卫星影像为主要数据源,在ArcGIS 9.3及Region Manager 5.5软件支持下,研究该坝系流域降雨变化和水保措施对径流和产沙量变化的影响,分析坝系水土保持措施拦沙效益。结果表明:2007—2011年间,水土保持措施建设是该流域径流和侵蚀产沙减少的主要原因,其中坡面治理措施面积增加133.04 hm2,坝系流域总控制面积达到8 843.58 hm2,占流域总面积的54.80%。坝控范围内年平均侵蚀模数为18.80 t/km2,侵蚀模数减少5 581.20 t/km2。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