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一、发生和为害 青枯病一般在玉米进人灌浆期后开始发生。从感病到全株枯死只需5—8天,快的只需2~3天。病株一般结实少,秃顶多,甚至完全不能结穗,危害很大。一般春玉米比夏玉米发病重。发病愈早,对产量影响愈大。一方面是直接使果穗不饱满,重量减轻不能成熟;另一方面是使茎秆损坏和倒伏,影响产量。病害发生与气候条件有关,在13—32℃之间可引起发病。湿度大,病势发展快。在相同湿度下,遇上低温,病势发展加快。温度高,病情发展不明显。不同品种和品系抗病性表现不同,连作田病情较重。  相似文献   

2.
孙建红 《现代种业》2011,(6):29-29,58
玉米青枯病也叫玉米茎基腐病或茎腐病,是危害玉米根和茎基部的一类重要土传真菌病害。发病率一般为3—5%,严重的可达30%以上。个别地块甚至达80%以上。青枯病一旦发生,全株很快枯死,一般只需5—8天,快的只需2—3天。对玉米生产造成严重影响,已成为制约玉米高产的主要病害之一。  相似文献   

3.
<正>玉米粗缩病是玉米生产中的一种毁灭性病害,被农民称为"玉米癌症"。该病去年在河北省早播春玉米区偏重发生,一般病株率5%~40%,严重地块达到70%以上。1发生与危害玉米粗缩病发病机理是因为玉米感染玉米粗缩  相似文献   

4.
一、玉米青枯病的症状 玉米青枯病多在玉米灌浆期开始发病,乳熟末期为显症高峰。植株感病后.叶片自下而上迅速枯死。呈青灰色青枯,似霜冻危害,根系和茎基部,局部产生淡褐色水渍状病斑,并逐渐变为褐色腐烂状;茎基部三、四节间,明显失水,变软变空,及至干缩,后期植株易倒伏;根部空必变软,呈褐色或紫色,须根减少,易拔起;果穗下垂,穗柄柔韧,不易掰离,穗心干缩,脱粒困难,子粒干瘪,无光泽,干粒重显著下降。青枯病一旦发生,全株很快枯死,一般只需5~8天,快的只需2~3天。  相似文献   

5.
梅雨是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初夏的重要天气之一.梅雨期的起止时间、梅雨的强弱和梅雨期的暴雨分布对麦田套种春玉米生长的影响较大.掌握梅雨对套种春玉米的危害特点,采取相应的抗灾对策,对提高产量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早梅、丰梅对套种玉米的危害我县的梅雨天气常年从6月中旬后期开始,7月上旬未结束,约为22天,梅雨量一般为150~200mm.但由于大气环流形势变化各年有异,梅雨期的早迟、长短和梅雨量的多少,每年均有差异.因此,对春玉米的危害程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玉米粗缩病在邢台县春播区有较重发生趋势。2010年,登海662等品种在春播区较大范围的发生,重发地块病株率超过60%,造成严重减产。 1发生情况邢台县春玉米粗缩病由第1代灰飞虱传毒危害,其发生和危害高峰一般在5月下旬~6月上中旬,显症期在6月下旬以后。多次调查发现,粗缩病发生较重地块一般都是晚春播、插花地、地块周边杂草丛生、荒地荒滩较多等情况。  相似文献   

7.
高粱条螟在春玉米上的发生规律及危害特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高粱条螟以春玉米秸秆作为其主要越冬场所。1999年平均百株有虫47头,占越冬钻心虫类害虫的59.9%;室内观察越冬幼虫的化蛹高峰期在4月21日~25日,羽化高峰期在5月10~13日;田间系统调查表明,高粱条螟在春玉米上一年发生2代,春玉米抽雄和扬花期(6月中旬)是1代幼虫的危害盛期,春玉米将要收获时,在玉米上发生第2代幼虫,并在春玉米秸秆上越夏和越冬,成为第2年的虫源。提出了以处理春玉米秸秆为主,同时结合性诱剂诱杀、点施颗粒剂及采用微生物制剂封垛等进行处理的高梁条螟综合治理措施。  相似文献   

8.
玉米粗缩病是玉米生产中的一种毁灭性病害,被农民称为"玉米癌症"。该病去年在河北省早播春玉米区偏重发生,一般病株率5%~40%,严重地块达到70%以上。1发生与危害玉米粗缩病发病机理是因为玉米感染玉米粗缩病毒致病,  相似文献   

9.
纹枯病在春、夏、秋玉米上皆可发生,发病株率22%~71%,个别地块或品种甚至达100%,由该病导致的损失一般在15%左右,发病重时果穗腐烂,造成严重减产,成为制约玉米增产的重要病害因素之一。而褐斑病主要发生在玉米生长中后期,主要危害玉米叶片,且主要在玉米8~10  相似文献   

10.
1黄骅市玉米螟发生情况玉米是黄骅市主要的粮食作物,占粮食播种面积60%左右。黄骅市每年都发生玉米螟危害,属玉米螟三代区,春夏玉米均有受害,为害高峰主要有3个时期:第1危害高峰为春玉米心叶期,主要是第1代玉米螟为害;第2危害高峰为春玉米穗期、夏玉米苗期,第2代玉米螟为害;第3危害高峰为夏玉米穗期,第3代玉米螟为害。  相似文献   

11.
玉米纹枯病调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正> 自80年代以来,玉米纹枯病在一些地区危害日趋严重。据辽宁、河北、四川和浙江等省部分地区调查,春、夏、秋玉米均有发生。发病率22.2~70.81%,个别地块或品种达100%。损失率5.9~16.5%。近年黑龙江和吉林省也有加重的趋势。可见纹枯病已成为影响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12.
玉米螟属鳞翅目,螟蛾科,又叫玉米钻心虫。是一种世界性大害虫,在我国分布广泛,它主要危害玉米、谷子、高粱、水稻、棉花等。常年春玉米受害株率为30%~50%,一般减产20%~30%,严重发生时,被害株率高达90%,减产三成左右。此虫在我国华北、东北、华东及西北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13.
玉米螟俗名玉米钻心虫,是危害玉米的主要害虫。常年春玉米受害株高达30%左右,减产10%,夏玉米受害较重,一般减产20%~30%。严重发生时,被害株高达90%,减产三成左右。近年来,随着气候条件的变化,耕作制度改变,玉米种植密度加大,肥水条件的提高,玉米螟的危害日益加重。  相似文献   

14.
玉米大斑病是玉米酌重要病害之一,广泛分布干世界各玉米栽培地区。该病在我国春玉米和夏玉米区发生较为普遍,主要发生在气候冷凉的地区。在大发生年份,一般减产15%~20%,严重时减产50%以上。一、症状玉米大斑病在整个玉米生育期都可能发病,但在自然条件下,苗期很少发病,到玉米生长中后期,特别是抽穗以后,危害加重。该病主要危害叶片,严重时也能危害苞叶和叶鞘,其最明显的特征是在叶片上形成大型的梭状病斑,病斑初期为灰绿色或水浸状的小斑点,几天后病斑沿叶脉迅速扩大。病斑的大小.  相似文献   

15.
玉米大斑病的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大斑病是玉米的重要病害之,广泛分布于世界各五米栽培地区。该病在我国春玉米和夏玉米区发生较为普遍,主要发生在气候冷凉的地区,如东北、西北地区和南方高海拔地区的春玉米和华北地区的夏玉米发生较重。在大发生年份,一般减产15%~20%,  相似文献   

16.
玉米螟俗名玉米钻心虫,是危害玉米的主要害虫.常年春玉米受害株高达30%左右,减产10%,夏玉米受害株较重,一般减产20%~30%,严重发生时,被害株高达90%,减产30%左右.近年来,随着气候条件的变化、耕作制度的改变、玉米种植密度的加大、肥水条件的提高,玉米螟的危害日益加重.  相似文献   

17.
<正>玉米螟俗称箭杆虫,别名玉米钻心虫、玉米髓虫、粟野螟、钻心虫、挖心虫、钻茎虫,属鳞翅目,螟蛾科,是我国粮食作物的重要害虫,也是世界性大害虫。玉米螟是玉米的主要虫害,各地的春、夏、秋播玉米都有不同程度受害,尤以夏播玉米最重。可发危害玉米植株地上的各个部位,使受害部分丧失功能,降低籽粒产量。玉米螟食性杂,危害寄主种类多,其中以玉米受害最重,在玉米产区每年均有不同程度发生,一般年份可使玉米减产10%左右,发生严重年分的局部地  相似文献   

18.
玉米病虫害及其综合防治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是我县种植历史悠久的旱粮主要作物之一.玉米整个生育期都可受病虫害的侵害,病虫害发生量和危害程度与气候、品种、生态环境、病原基数、栽培管理和防治等因素密切相关.如果防治不利,将造成严重影响.一般春玉米减产10%~20%,夏玉米减产20%~30%,大发生年减产超过50%以上,个别地区甚至会颗粒无收.  相似文献   

19.
玉米螟是玉米生产上的一大害虫,一般可减产5%~10%,不仅降低玉米产量,而且还影响玉米的质量,因此要在防治玉米螟上下功夫.一般都是夏季玉米螟发生时期进行防治,很少在冬春出蛰前防治,根据玉米螟的生活习性及其越冬规律,冬春出蛰前防治效果也很好,可以减少越冬基数,能大大减轻来年玉米遭受玉米螟危害,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012年3月5日惊蛰,此时气温回升较快,渐有春雷萌动,"惊蛰"是指钻到泥土里越冬的小动物被雷震苏醒,出来活动.其防治方法如下.  相似文献   

20.
玉米苗期虫害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陈文 《农技服务》2006,(6):24-25
<正>玉米苗期虫害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玉米蛀茎夜蛾玉米蛀茎夜蛾又叫玉米枯心夜蛾,属鳞翅目,夜蛾科。其幼虫一般在苗期危害玉米、谷子、高粱等作物,是玉米主要害虫之一。 1、发生规律及危害特点玉米蛀茎夜蛾一般一年发生一代,卵在杂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