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1 高效种植模式 与蚕豆间作,每1.3米为一组合,两行蚕豆中间种一行豌豆;与油菜间作,每1.5~1.6米为一组合,两行油菜中间种一行豌豆;与大蒜、菠菜等间作,每1.3米为一组合,两行豌豆中间种(栽)两行蔬菜,蔬菜小行距为0.16~0.2米;与小麦混种,豆、麦播种量比例以3:7为好。 2 品种选择 可选用中豌3、4、5号及白玉豌豆等,这些品  相似文献   

2.
1.高效种植模式:①与蚕豆间作.每1.3米为一组合.两行蚕豆中间种一行豌豆;②与油菜间作,每1.5~1.6米为一组合.两行油菜中间种一行豌豆;③与大蒜、菠菜等间作,每1.3米为一组合,两行豌豆中间种(栽)两行蔬菜,蔬菜小行距为0.16~0.2米;④与小麦混种,豆、麦播种量比例以3:7为好。  相似文献   

3.
大棚鲜食蚕豆间作蔬菜不同方式的产量效应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鲜食蚕豆大棚覆盖条件下的产量表现,挖掘增产潜力,探索提高大棚耕地产出的有效途径,以莴苣、黑塌菜、豌豆3种蔬菜为试验材料,采用大区对比方法对大棚鲜食蚕豆100 cm等行、130 cm+70 cm宽窄行和160 cm+40 cm宽窄行3种行距配置及间作莴苣、黑塌菜和豌豆3种蔬菜的产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蚕豆纯作时,100 cm等行产量最高,130 cm+70 cm宽窄行、160 cm+40 cm宽窄行分别减产9.25%和22.27%,差异显著;间作莴苣、黑塌菜和豌豆后,160 cm+40 cm宽窄行的蚕豆鲜荚分别是增产9.72%、增产14.91%和减产16.98%;130 cm+70 cm宽窄行的蚕豆鲜荚分别减产6.27%、增产5.86%和减产18.41%;100 cm等行种植的蚕豆鲜荚分别减产10.86%、增产3.23%和减产24.07%;3种行距配置间作的3种蔬菜产量,均以160 cm+40 cm宽窄行最高,130 cm+70 cm宽窄行次之,100 cm等行种植最低。由此得出,行距配置对大棚鲜食蚕豆产量有着显著影响,蚕豆间作蔬菜时其产量表现与行距配置、蔬菜种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通过两年定点试验,研究了油菜与蚕豆间作不同行比处理对油菜菌核病发病情况、主要经济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油菜单一种植模式相比,油菜与蚕豆间作使油菜菌核病病情指数及发病率降低,油菜与蚕豆总产量及经济效益提高。其中,油菜与蚕豆2:2行比处理的油菜菌核病发病最轻,两年发病率分别为9.16%和11.90%,病情指数分别为5.90和7.14,总产量及经济效益最高,两年平均分别为2 641.1 kg/hm~2和12 546.6元人民币/hm~2;其次是3:3行比。  相似文献   

5.
大棚鲜食蚕豆间作蔬菜不同方式的经济效益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研究了大棚鲜食蚕豆在100 cm等行距、(130 cm+70 cm)宽窄行和(160 cm+40 cm)宽窄行3种行距规格下分别间作莴苣、黑塌菜和豌豆的收益、成本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蚕豆间作黑塌菜表现为收益高、成本低、经济效益显著;蚕豆在较宽行距下间作莴苣具有良好的增效作用;蚕豆间作豌豆表现为成本高、收益低、经济效益不理想。  相似文献   

6.
油菜豌豆间作可丰富农田生物多样性和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是有机农作模式的理想组成作物之一。本文以油菜/豌豆间作模式为技术依托,阐述了洞庭湖区油菜/豌豆间作栽培技术,介绍了油菜和豌豆的品种选择、间作模式、整地施肥、播种间苗、苗期管理、大田管理和合理采收等,更新了油菜现有栽培模式,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为有机农作模式和推广应用油菜/豌豆间作栽培模式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间作系统对蚕豆结瘤的影响,为选择适合蚕豆间作的作物种类和合理的间作模式提供参考.[方法]在胶泥土和砂壤土条件下,于结荚期调查小麦/蚕豆、油菜/蚕豆、大蒜/蚕豆3种间作系统和单作蚕豆系统的蚕豆根瘤生长情况.[结果]砂壤土中不同间作系统的蚕豆结瘤量均明显高于胶泥土.在胶泥土中,蚕豆单作及与小麦、油菜间作系统的中行蚕豆根瘤量分别比边行增加24.54% 、97.24%和61.94%,而大蒜间作系统的边行蚕豆根瘤量比中行增加80.06%;在砂壤土中,单作蚕豆根瘤量比中行增加8.14%,小麦、油菜和大蒜间作系统分别增加54.00% 、20.45%和45.33%.与单作蚕豆相比,在胶泥土中油菜、小麦和大蒜间作中行的蚕豆根瘤量分别增加491.13%、75.86%和70.44%,小麦、油菜和大蒜间作边行的蚕豆根瘤量分别增加11.04%、354.60%和282.21%;在砂壤土中,除小麦间作模式外,油菜和大蒜间作模式的中行蚕豆根瘤量分别增加30.69%和76.41%,而小麦、油菜和大蒜地的边行蚕豆根瘤量比单作地分别增加37.64%、45.56%和137.07%.在胶泥土和砂壤土中,油菜、大蒜间作均能提高蚕豆的结瘤水平,分别增加61.94%和80.05%.[结论]间作对蚕豆结瘤能力的影响不仅受作物种类的影响,还受土壤类型和栽培方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间作系统对蚕豆结瘤的影响,为选择适合蚕豆间作的作物种类和合理的间作模式提供参考.[方法]在胶泥土和砂壤土条件下,于结荚期调查小麦/蚕豆、油菜/蚕豆、大蒜/蚕豆3种间作系统和单作蚕豆系统的蚕豆根瘤生长情况.[结果]砂壤土中不同间作系统的蚕豆结瘤量均明显高于胶泥土.在胶泥土中,蚕豆单作及与小麦、油菜间作系统的中行蚕豆根瘤量分别比边行增加24.54% 、97.24%和61.94%,而大蒜间作系统的边行蚕豆根瘤量比中行增加80.06%;在砂壤土中,单作蚕豆根瘤量比中行增加8.14%,小麦、油菜和大蒜间作系统分别增加54.00% 、20.45%和45.33%.与单作蚕豆相比,在胶泥土中油菜、小麦和大蒜间作中行的蚕豆根瘤量分别增加491.13%、75.86%和70.44%,小麦、油菜和大蒜间作边行的蚕豆根瘤量分别增加11.04%、354.60%和282.21%;在砂壤土中,除小麦间作模式外,油菜和大蒜间作模式的中行蚕豆根瘤量分别增加30.69%和76.41%,而小麦、油菜和大蒜地的边行蚕豆根瘤量比单作地分别增加37.64%、45.56%和137.07%.在胶泥土和砂壤土中,油菜、大蒜间作均能提高蚕豆的结瘤水平,分别增加61.94%和80.05%.[结论]间作对蚕豆结瘤能力的影响不仅受作物种类的影响,还受土壤类型和栽培方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花椒不同间作模式栽培技术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调查花椒与玉米、小麦、大豆、油菜、燕麦、蚕豆、马铃薯等不同作物的间作模式,分析在不同间作条件下花椒和各种作物的经济效益、花椒黑胫病发生状况,总结出既有利于提高单位面积产值,又有利于减轻花椒黑胫病危害的间作模式。结果表明:可选择大豆、蚕豆、油菜、马铃薯、小麦作为间种作物,要进行轮作换茬,且灌水次数宜少不宜多,才能达到提高椒园经济效益、减少花椒黑胫病危害的间作效果。  相似文献   

10.
蚕豆是启东市主要夏熟作物,种植面积达2.5万hm^2,蚕豆间作蔬菜高效种植模式,就是在两行蚕豆空幅中间种植榨菜、全能菠菜、菜薹油菜等短季蔬菜,一般在春玉米、棉花等作物播种前收获,既不影响蚕豆产量又不误春播,且经济效益大幅度提高,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显著。  相似文献   

11.
油菜/蚕豆间作控制病虫害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为进一步探讨油菜/蚕豆间作对病虫害的控制作用,确定了种植株行距、播种量、间作与净作、氮钾用量几个主要栽培因素,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进行不同种植模式和施肥条件下油菜/蚕豆间作控制病虫害的研究,通过研究,提出了油菜/蚕豆间作优化栽培推广方案,为油菜/蚕豆间作对控制病虫害的危害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芜菁甘蓝在山地农业中推广利用提供参考,在黔中地区采用芜菁甘蓝与光叶紫花苕子、箭筈豌豆、蚕豆、花溪豌豆间作和芜菁甘蓝单作,分析不同间作模式的产量和经济效益。结果表明,芜菁甘蓝-光叶紫花苕子、芜菁甘蓝-箭筈豌豆、芜菁甘蓝-蚕豆、芜菁甘蓝-豌豆的芜菁甘蓝株高、叶片重量和块根重量高于其单作;与芜菁甘蓝单作相比,芜菁甘蓝-光叶紫花苕子、芜菁甘蓝-箭筈豌豆纯收入增加126.4元/667m2和24.2元/667m2;间作模式土地利用率较高,4种种植模式的土地当量(LER)比分别为1.08、1.04、1.30、1.05,具有明显的间作优势。  相似文献   

13.
在2种不同土壤条件下,测定3种间作系统(蚕豆/小麦、蚕豆/油菜和蚕豆/大蒜)和4种单作系统(蚕豆、小麦、油菜和大蒜)生物量、株高、荚数、经济产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胶泥土和砂壤土中与大蒜间作均能促进蚕豆生物量增加;而与小麦和油菜间作时,只有在砂壤土中才对蚕豆生长具有促进作用。在2种土壤条件下,3种作物均不同程度抑制蚕豆的株高,尤以大蒜抑制作用最强。在胶泥土中,大蒜促进蚕豆结荚作用最强,小麦促进蚕豆结荚作用最弱;大蒜对蚕豆经济产量促进作用最弱,小麦对蚕豆经济产量促进作用最强。在砂壤土中,大蒜对蚕豆生物和经济产量的促进作用均为最强。在2种土壤条件下,小麦间作蚕豆以后,小麦除生物产量稍有降低外,经济产量、株高和分蘖数均有少量提高;油菜间作蚕豆后,油菜经济产量和株高均得到提高;大蒜间作蚕豆后,蒜薹与蒜瓣产量下降,而株高增加。以上结果表明,在农田生态系统中,种间相互作用或强化作物间的竞争或强化物种间的化感效应,影响间作系统中不同植被类型的生长潜力。  相似文献   

14.
1甘蓝套玉米间作花缨萝卜和油菜或菠菜(120:40厘米宽窄行)3月初按宽行120厘米,窄行40厘米划行,宽行覆盖幅宽140厘米的地膜,在地膜上以行距35厘米,株距40厘米种4行早熟甘蓝;甘蓝行间按株距20厘米种一行花缨萝卜,共种3行:甘蓝株间种1穴油白菜或菠菜。两膜之间撒播油菜或菠菜,播后盖细土灌水。  相似文献   

15.
<正>1甘蓝套玉米间作花缨萝卜和油菜或菠菜(120∶40厘米宽窄行)3月初按宽行120厘米,窄行40厘米划行,宽行覆盖幅宽140厘米的地膜,在地膜上以行距35厘米,株距40厘米种4行早熟甘蓝;甘蓝行间按株距20厘米种一行花缨萝卜,共种3行;甘蓝株间种1穴油白菜或  相似文献   

16.
蚕豆是沿淮地区蔬菜类品种之一.嫩蚕豆米可做炒菜、烧汤等;老蚕豆可做酱菜、炸花、磨淀粉、加工粉皮等.矮生蚕豆株形直立,它不仅能够纯作栽培,而且能与小麦间作,还能利用畦埂、地边等零星地块种植.因此,种好蚕豆对调整作物布局结构,增添蔬菜品种以及提高土地利用率都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7.
绿洲灌区典型间作模式的产量和光能利用效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寻求河西绿洲灌区低耗水、高光效、高产多熟种植模式,在限量灌水条件下,通过大田试验对该区主要种植模式的产量和光能利用率进行了量化分析.结果表明:4种间作模式土地当量比均大于1,排序为玉米/豌豆>玉米/油菜>小麦/玉米>小麦/大豆;在同等可比面积上,小麦、玉米、豌豆和油菜在间作模式下均较单作表现出显著增产效应,但在不同模式下增产效应不同,小麦在小麦/玉米和小麦/大豆2种间作模式下产量分别提高49.14%、51.50%,玉米在玉米/油菜、玉米/豌豆和小麦/玉米3种间作模式中产量分别提高20.88%、53.48%、70.34%.各间作模式下的光能利用率为玉米/豌豆>玉米/油菜>玉米/小麦>小麦/大豆.玉米/豌豆间作模式可作为目前河西绿洲灌区低耗水、高光效型种植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18.
秸秆厌氧发酵产气潜力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不同农作物秸秆厌氧发酵的产气潜力。[方法]以厌氧污泥作为接种物,将豌豆秆、高粱秆、蚕豆秆、油菜秆分为4个试验组,在(35±1)℃恒温水浴中进行厌氧发酵,分别测定了这4个试验组的产气量和产气率。[结果]累计产甲烷量大小顺序:豌豆秆>油菜秆>蚕豆秆>高粱秆。豌豆秆总产气量最高,为2 423.0 ml;高粱秆最低,为957.25 ml。产气率大小顺序:蚕豆秆>高粱秆>油菜秆>豌豆秆。蚕豆秆的产气率最高,为292.2 ml/g(VS);豌豆秆的最低,为156.3 ml/g(VS)。4种秸秆比较,蚕豆秆产沼气潜力最大,豌豆秆最低,高粱秆和油菜秆居中。[结论]该研究为在沼气工程中更好地充分利用各种农业秸秆废弃物提供了基础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19.
正间作就是几种作物相间种植,即一行A一行B,通常将高的喜阳植物与矮的喜阴植物间种。间作增加了光合作用的面积,提高了光能的利用率。农作物合理的间作,有效利用了地力、光能,抑制了病虫害的发生,实现了高产、稳产和高效益。辣椒间作玉米可减少辣椒病毒病、日烧病的发生,降低田间温度,改进田间小气候环境,提高辣椒的产量和质量。1间作模式6行辣椒1行玉米。2种植品种辣椒:辽红二号、韩国红都F1、园艺五号、苏润红  相似文献   

20.
为探索小麦作物多样性对小麦条锈病发生程度的影响,用川麦107与蚕豆间作(6∶2),川麦107与豌豆间作(7∶3),靖麦14号(高秆、抗条锈病)和川麦107(矮秆、感条锈病)组合成1∶9、3∶7、5∶5、7∶3、9∶1的5种混种群体,于2012-2013年在云南省曲靖市对小麦锈病抗性进行试验,并在自然发病条件下,调查了不同种植模式群体对小麦条绣病发生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川麦107净种和与蚕豆间作的小麦条锈病较重;在小麦条绣病发病强度相对较高的年份,品种混种后小麦锈病的严重度、普遍率显著低于单种感病品种;川麦107与豌豆间作效益较好,在云南省一些小麦产区有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