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稻瘟病在水稻生长的整个期间都会发生,按其危害水稻的时期和部位不同,可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稻劲瘟和谷粒瘟。  相似文献   

2.
采用温室人工接菌法探讨水稻稻瘟病苗瘟、叶瘟和穗颈瘟的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稻瘟病苗瘟、叶瘟和穗颈瘟三者之间存在着一定的正相关性,相关程度因水稻品种、稻瘟病菌生理小种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此外,对水稻品种温室苗瘟抗性率与田间叶瘟抗性率、穗颈瘟抗性率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温室苗瘟抗性率与自然病圃叶瘟抗性率表现正相关关系(r=0.5435),温室苗瘟抗性率与自然病圃穗颈瘟抗性率表现极显著正相关关系(r=0.7583**,p<0.01),自然病圃叶瘟抗性率与穗颈瘟抗性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r=0.6322*,p<0.05)。因此,认为利用可控温室代替田间进行水稻品种稻瘟病抗性鉴定是可行的,而且根据苗瘟、叶瘟的抗性鉴定结果推测穗颈瘟的抗性基本上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3.
稻瘟病是水稻最大的病害.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  相似文献   

4.
一、稻瘟病症状、特点东辽县稻瘟病以叶瘟、穗颈瘟发生为重,节瘟、粒瘟次之,苗瘟几乎没有发生。叶瘟:梭形病斑,病斑背面有灰色霉层。分蘖期至拔节期盛发。在叶片上产生形状、大小和色泽不同的病斑。穗颈瘟:  相似文献   

5.
试验结果表明,杂交稻不同组合对苗瘟、叶瘟、穗瘟的抗性均存在较大差异。应用星座图法和[0,1]多目标决策法分析各组合抗瘟性,两法结果相互吻合,并与面上大田发病情况相符。  相似文献   

6.
开展75%三环唑可湿性粉剂,4%春雷霉素水剂,9%吡唑醚菌酯微囊悬浮剂,20%稻瘟酰胺悬浮剂4种药剂防治水稻穗颈瘟防治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分蘖期进行了叶瘟防治,穗期进行穗颈瘟防治效果明显好于未进行叶瘟了治处理,且破口期防治一次的效果较前期未进行叶瘟防治的效果略好。  相似文献   

7.
1、症状识别 水稻稻瘟病根据危害时期和部位不同,可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谷粒瘟5种,我们地区以叶瘟、节瘟、穗颈瘟为主. (1)叶瘟:叶上产生的病斑常因气候条件的影响和品种抗病性的差异,在形状、大小和色泽上有所不同,可分为4种类型.  相似文献   

8.
水稻稻瘟病叶瘟与穗颈瘟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多点区观察分析,叶瘟与穗颈瘟存在一定相关性,距穗颈瘟发生期愈近相关程度愈大,但相关性不显著,且在品种,区域和年际间有差异;定株观察分析,感病品种在同一稻田生态条件下,孕穗末期上部三片叶的发病率与穗颈瘟病情指数密切相关。预测穗瘟流行程度除以孕末期叶瘟发病率为指标外,应着重考虑气象,栽培等因素的综合作用。感病品种穗颈瘟的药剂防治是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稻瘟病又称稻热病、火烧瘟、叩头瘟。分布在全国各稻区,主要为害叶片、茎秆、穗部。因为害时期、部位不同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谷粒瘟。苗瘟发生于三叶前,由种子带菌所致。病苗基部灰黑,上部变褐,卷缩而死,湿度较大时病部产生大量灰黑色霉层,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该病分布广泛,全世界约有80余个国家和地区发生  相似文献   

10.
稻瘟病主要危害叶片、茎秆、穗部。因发生时期部位不同,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劲瘟、谷粒瘟。苗瘟发生于三叶期前,由种子带苗所致。病苗基部灰黑,上部变褐色,卷缩而死,空气湿度大时病部产生大量灰黑色霉层。稻瘟病水稻重要病害之一。  相似文献   

11.
30%敌瘟磷防治水稻稻瘟病的田间药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对30%敌瘟磷乳油进行了田间药效防治试验,试验结果表明:30%敌瘟磷乳油,120mL/667m^2、100mL/667m^2和80mL/667m^23个处理浓度对水稻叶瘟防效分别为97%、92.2%、和89.1%;对穗颈瘟的防效分别为91.6%、86.4%、82.2%,均效果显著高于对照药剂。30%敌瘟磷乳油作为防治稻瘟病药剂,可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正>稻瘟病又称稻热病、火烧瘟、叩头瘟。分布在全国各稻区,主要为害叶片、茎秆、穗部。因为害时期、部位不同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谷粒瘟。苗瘟发生于三叶前,由种子带菌所致。病苗基部灰黑,上部变褐,卷缩而死,湿度较大时病部产生大量灰黑色霉层,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稻瘟病是水稻的重要病害之一。一、稻瘟病发病症状1.叶瘟:在整个生育期都能发生。分蘖至拔节期为害较重。由于气候条件和品种抗病性不同,病斑分为四种类型。  相似文献   

13.
稻瘟病在水稻整个生育期中都可发生。由于侵染的时间和部位不同,可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枝颈瘟和粒瘟。由于寒地稻作区春季温度低,故基本不发生苗瘟。  相似文献   

14.
今年水稻稻瘟病在巴彦县大发生,特别是穗瘟发生较重,是1999年水稻叶瘟大流行后发生最重的一年。1发生特点1.1发生面积大:全县稻瘟病发生面积18万亩,占水稻种植面积的64%,其中叶瘟8万亩,穗瘟10万亩。1.2危害程度重:叶瘟发病程度普遍在1级(每株5个病斑以下);穗瘟1级(个别枝梗发病  相似文献   

15.
运用慢瘟性研完方法,以病害进展曲线下面积(A)为指标,研完了72份水稻材料对稻瘟病菌的慢瘟抗性,筛选出一批同时具有广谱抗性的慢瘟材料。这些材料在田间也表现出良好的抗性。通过对原数据作聚类分析,提出A=7.5是区别慢瘟与速瘟的阈值。  相似文献   

16.
<正>水稻稻瘟病又称稻热病,俗称火烧瘟、吊颈瘟,是水稻三大重要病害之一,可引起大幅度减产,严重时减产40%~50%,甚至颗粒无收。针对稻瘟病的发病条件及原因,推广以化学防治为主,与农业防治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技术措施,从而使稻瘟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提高了防效,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一、概述(一)症状识别在整个生育期均可发生,根据被害部位不同,可形成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和谷粒瘟等病害。苗瘟主要发生于幼  相似文献   

17.
通过10年的调查研究,建立了稻瘟病叶瘟发病率和穗瘟发病率之间的关系方程:y=1.0309 2.0619x(其中y表示穗瘟发病率,x表示叶瘟发病率)。通过方差分析对回归方程进行F检验,回归关系极显著,对方程的准确性进行检验,认为该方法是对穗瘟病的一种有效估测手段。  相似文献   

18.
黄河龙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4):1851-1852,1863
鸭瘟是由鸭瘟病毒引起鸭、鹅和其他雁形目禽类的一种急性、热性、败血性烈性传染病,具有流行广泛、传播迅速、发病率高和死亡率大等特点。介绍了鸭瘟病毒和鸭瘟诊断方法及鸭瘟(病毒)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水稻稻瘟病是水稻生产上重要病害之一,发展快、危害重、损失大,在水稻整个生育期都会发生。根据受害时期和部位的不同可分为苗瘟、叶瘟、节瘟、穗颈瘟、枝梗瘟和谷粒瘟等。其中以穗颈瘟对产量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20.
1985-1986年,以“HA-4”、“Ba-90-2”、“红突31”、“HA84494”、“V/38”、“837”及“早选4号”为供试品种,研究了水稻品种的慢瘟抗性。结果表明:病斑大小、单位病斑的产孢量、最终百分病叶面积及病害进展曲线下的面积是慢瘟抗性的4个组分,4个组分间彼此高度相关(r-0.8082~0.9741)。就4个慢瘟组分对8个品种做聚类分析,可将供试品种划为3类。“HA-4”、“Ba-90-2”、“缸突31”、“HA84494”及“1952”是慢瘟品种,“V/38”是中慢品种,“837”与“早选4号”为速瘟品种。以ZC_(15)为代表菌研究的慢瘟品种对ZC_(13)、ZE_3、ZF_1及ZG_(14)个生理小种呈类似的慢瘟反应,在田间自然诱发试验田里,也皆表现为抗病。室内外慢瘟性研究结果高度相关(r=0.997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