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刘钟瑞 《农业考古》2006,(2):102-103
1990年春,上海湖心亭茶楼在上海率先推出了茶艺表演,至今已是第十七个年头了。而今,上海的茶艺活动已经是相当普及了。一些中小学还专门开设了茶艺课程,社会上各种各样的茶艺班举办了一期又一期。举办茶艺活动,进行茶艺表演早已不是茶馆和茶叶经销商的专利了。由于我平时在喝茶  相似文献   

2.
普洱的魅力     
杨敬芳 《农业考古》2005,(2):334-335
2005年3月18日,我校(南昌女子职业学校)茶艺表演队,应广州市番禺区梅峰茶楼之邀,参加了由番禺梅峰茶楼徐文针总经理总策划的《话说番禺》之《唐诗入画》活动,而我很幸运的成为了此次表演自重带队老师。通过这次活动让我深刻的感到了,我国茶文化的博大精深。更重要的是让我见识了普洱茶的非凡魅力。  相似文献   

3.
舒曼 《农业考古》2007,(5):90-90
二十多年前,台湾出现了中国茶文化复兴的浪潮。台湾民俗学会理事长娄子匡教授首创“茶艺”一词。有人不禁要问:为何叫“中国茶艺”而不叫“中国茶道”呢?关于这一问题,力推“中国茶艺”概念的,且经常来往于海峡两岸的茶文化专家范增平教授是这样解释的:“茶道”虽中国古已有之,但却为日本专美于先,若现在继续使用“茶道”,恐引起误会。而“茶艺”正是有别于“日本茶道”的叫法。按照范先生的逻辑,“茶艺”中还应有“茶道”之概念,从其推崇和主张的“中国茶艺文化学”便可以证明,在此暂且不论。单就“茶艺”两字,却以极快的速度越过海峡,落户…  相似文献   

4.
《农业考古》2007,(5):I0001-I0004
今年6月才成立的我国首家专业性茶艺表演团体“南昌女职白鹭原茶艺表演艺术团”的前身是“南昌女子职业学校茶艺队”,13年来经常应邀赴祖国各地进行演出,并应邀出访法、日、韩、芬、俄等国及港澳台地区,为弘扬中华茶艺事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吴姗 《农业考古》2003,(4):30-31
11月的法兰西,四处弥漫着中国茶的芳香。在法国的“中国文化年”活动中,里昂市专门举办了“中国茶文化节”。我们南昌女职茶艺大专班同学受母校和家乡嘱托,作为中国茶文化传播的使者,来到了浪漫之国法兰西。  相似文献   

6.
茶艺茶道天人韵“艺”与“道”之辨是一个中国文化中古老的哲学命题,消除技术对心智的制约,消除心与手的距离,由技入道,解衣般礴,老庄的疱丁解牛中所阐释的意境常常影响了国人的审美意识,渗透在中国文化的艺术精神之中,茶文化自然也浸润与此。“茶艺”与“茶道”之辨也是茶文化  相似文献   

7.
《农业考古》2004,(4):8-9
(本报讯)南昌女子职业学校茶艺团继去年11月应邀赴法国里昂参加"中国茶文化节"之后,今年6月23日至7月5日又应中国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和法国国际茶文化促进会等单位邀请,赴法国巴黎参加"第一届茶文化周"活动,前后进行了10天50多场次茶艺表演,这是在法国举办"中国文化年"闭幕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引起法国各界人士的热烈欢迎和广泛好评.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同志专门观看了茶艺表演,并给以亲切的鼓励.  相似文献   

8.
论当前茶艺表演中的一些问题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一 .茶艺溯源自从 2 0世纪七十年代台湾的茶人们提出“茶艺”这个概念以后 ,2 0多年来已被海峡两岸的广大茶文化界人士所接受 ,在大陆各地的街头巷尾到处都可看到“茶艺馆”的招牌 ,在各种大小茶文化盛会及茶艺馆中 ,“茶艺表演”也往往成为重要节目。在各种视听媒体中 ,“茶艺”也是一个出现率较高的名词 ,并已逐渐成为人们的日常用语。应该说 ,“茶艺”一词的创造和“茶艺馆”业的形成 ,是台湾茶艺界对祖国茶文化事业的重要贡献之一。依我之见 ,从中华茶文化发展史的角度来考察 ,“茶艺”一词的出现 ,则具有更高的学术意义。众所周知 ,早…  相似文献   

9.
中国人饮茶已有几千年的历史,并形成一门冲泡和品饮艺术——茶艺。为了使这种独特的茶文化得以传播,法国茶文化协会和法国里昂市政府共同举办“中国茶文化节”。茶艺表演在市政厅举行,300多位政府官员和文化名人正襟危坐,  相似文献   

10.
陈文华 《农业考古》2003,(2):301-303
范增平先生将多年来发表过的有关茶艺和茶文化问题的文章结集成书 ,取名为《台湾茶艺观》 ,承蒙错爱 ,嘱我为之写序 ,以我和范先生十多年的交情 ,没有推却之借口 ,只得从命。初识范增平先生是在 1 2年前的福州。 1 991年冬 ,台湾陆羽茶艺中心的蔡荣章先生率台湾茶友赴武夷山参加国际无我茶会 ,路过福州时 ,举办了一次茶艺交流会。当时我正在创办《农业考古·中国茶文化专号》杂志 ,到福州联系印刷封面和彩页事务 ,顺便参加了这次茶会。就在这次会上 ,认识了范增平先生 ,同时还经他引见 ,认识台湾天仁集团的总裁李瑞河先生。在日本茶道表演时…  相似文献   

11.
寇丹 《农业考古》2001,(2):26-32
一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台湾地区使用了中华茶艺这个名词以来不过三十年时间 ,茶艺馆和茶艺表演已遍及国内外的华人区了。江西陈文华先生在他编写的《中华茶文化基础知识》一书中有详细的发展过程综述和对“茶艺”一词不同理解的辑录 ;世纪之末 ,台湾范增平先生在大陆出版了《中华茶艺学》。但他们的著作中都没有专门的章节论及茶艺活动的主题。现在我来谈它 ,也就杜撰了一个名称叫“主题茶艺”。因为研究茶文化的活动 ,就不能不研究茶与人之间结合的形式和内容 ,以及这种结合对人对社会产生的影响。应该说 ,自唐代以来的重大茶会、茶宴都是有…  相似文献   

12.
谈谈茶艺     
林志宏 《农业考古》2001,(2):234-235
近年台湾、新加坡、马来西亚及香港都纷纷开设了茶艺馆 ,我国各大城市更不在话下了。本澳门近日也有爱茶人士举办茶艺讲座 ,并作示范表演 ,爱茶人士闻风而至 ,把展场挤得水泄不通 ,这说明茶艺很受欢迎 ,这是兴起的新潮流吗 ?不 ,这是国粹 ,是我国成千年来的茶文化 ,是良好的传统 ,是生活一部分 ,是应该发扬的。茶为国饮 ,陆羽的《茶经》说 ,“茶发于神农氏 ,闻于鲁周公” ,自从几千前神农尝百草 ,日遇七十二毒 ,得茶而解之的时候开始 ,经唐、宋、元、明、清……至今都不断发展 ,而且各地方都有特色的饮茶方式 ,如潮州人的“工夫茶”、西藏人…  相似文献   

13.
近十年 ,南昌女子职业学校的“茶艺”成为一大特色 ,在国内已有一定知名度 ,其影响已波及海外 ,回顾近十年的历程 ,步步为营 ,稳扎稳打 ,大致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一、创办之始 ,“茶艺”定为选修课学校创建于 1 992年 7月 ,“茶艺”当即作为公关文秘专业的选修课列入教学计划 ,旨在围绕女性特点 ,强化人文素质 ,结合美育教学 ,重在内涵气质。学生初次接触茶文化 ,就表现了浓厚的兴趣 ,由著名茶文化专家陈文华先生任课。二、组建茶艺表演队1 994年 ,由香港茶艺专家、我校茶艺客座教授叶惠民先生亲授“茶艺”正式组建“南昌女职惠民茶艺表演…  相似文献   

14.
中国茶艺的美学品格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余悦 《农业考古》2006,(2):87-99
群芳满园春意艳,寻幽探胜更适闲。又是春回大地、美不胜收的时节,我们再一次来到日本,与爱好中国茶的朋友们交流,感到非常高兴。去年我讲课的题目是“儒释道与中国茶道精神”,那是棚桥先生的“命题作文”。今年呢,给我的要求非常宽松,随便谈点什么。但是,这种“自由谈”更不好完成。海阔天空,范围太大;信口开河,言不及义。考虑再三,还是谈谈“中国茶艺的美学品格”。为什么呢?中国茶艺存在着“思”与“行”的两个层面。“思”需要理念;“行”需要美感。我在《中国茶韵》一书中提出:中国茶艺的共性和个性的和谐统一,“一是哲理为先”,“二是审美为重”,正好去年谈的是前者,今年就谈谈后者。我想讲五个问题。  相似文献   

15.
2007年金秋,是“南昌女职白鹭原茶艺表演艺术团”喜获丰收的季节。9月上旬,应江西省政府之命,赴莫斯科参加“中国文化年”活动,在会上为俄罗斯友人表演了“将进茶”、“文士茶”等中国茶艺节目载誉归来之后,10月中旬又在北京举办的“第四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举办的“全国茶艺大赛”上以《禅茶》的表演夺得金奖。当场接受了中央电视台的专门采访,众多媒体追踪报道,许多经纪人前来洽谈,有关单位邀请演出,一时间真忙得应付不过来。也难怪,引起人们注目的不仅是节目的编创和她们表演的成功,更在于她们是目前全国(也是世界上)唯一的一个专业的…  相似文献   

16.
为推动茶道艺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市民高雅的文化生活,促使澳门茶艺文化朝纵深方向发展,澳门中华茶道会筹划举办第四届大型茶艺文化活动《镜海茶缘》之“茶韵琴声画意诗情”茶艺文化日,选址在中西融汇、古色古香的庭园——卢廉若公园进行,免费招待市民。除了由澳门中华茶道会担纲的茶艺茶道节目外,还邀请本澳琴家、诗人、书画冢进行一场别开生面的茶与诗书画琴的对话。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南涧彝族罐罐茶茶艺和糊米茶茶艺,概括提炼出南涧民族茶礼,指出南涧民族茶艺和茶礼要突出南涧本土民族——彝族的民族特色,将民族礼仪、民族风俗、民族音乐、民族服饰、民族饮食、茶的保健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奉献出南涧茶艺的精品。  相似文献   

18.
访韩散记     
程光茜 《农业考古》2002,(2):326-333
(一) 2002年5月25日,韩国茶道协会在济州岛西归浦市举办迎接世界杯国际茶文化交流大会,中日韩三国和台湾地区的茶艺表演同台交流,互相观赏各国传统文化,增进彼此了解,也增……  相似文献   

19.
5月26日,2018年京冀职业院校中华茶艺技能大赛(高职组)在我院成功举办.来自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北京劳动保障学院、河北旅游职业学院和我院等京冀7所高职院校9支参赛队的36名参赛选手,欢聚一堂,同台竞技,相互切磋,共同学习.本次茶艺大赛设指定茶艺、茶席设计、创新茶艺及理论试题问答四个部分竞技项目.指定茶艺绿茶、红茶、乌龙茶的表演展示了坚实的茶艺基本功;创新茶艺中“祖孙茶缘”“丝路茶情”“铁观音”“常回家看看”等格局鲜明的主题表演,体现了各队选手对茶文化的深度理解.选手们通过“茶汤质量、茶艺演示、茶席布置”等多方面的展示,向评委们再现中国茶文化的深厚底蕴,最终经过激烈角逐和裁判的严格评判,我院现代服务管理系学生取得前三名的好成绩.  相似文献   

20.
“功夫茶”这种泡饮技艺,经文人雅客、有闲之士发展、完善,其程序虽然较为繁复,却富寓文化,因而为饮者所效仿、沿用。如今的武夷茶艺、闽式功夫茶、台湾功夫茶茶艺等都是在此基础上挖掘、深化、发展出来的,已成了闽、粤、台饮茶之艺术。近几年来功夫茶艺已向中国北方传播,为北国饮者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