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58.搞好牛舍卫生 目前有不少奶牛场(户)牛舍卫生消毒工作不到位,粪便得不到有效处理,舍内空气污浊,奶牛长期在这种环境下饲养,不仅有损健康,而且严重地影响产品质量和人的健康,最终造成更大的经济损失。为此必须尽快加以整治。  相似文献   

2.
1强化对牛场卫生防疫的管理搞好牛舍、挤奶厅、运动场的卫生,及时清除粪便垃圾,并存放到指定的垃圾场。牛舍内要在人畜进出的走廊上设紫外线灯,进行照射消毒。在奶牛舍的设计过程中要尽可能考虑增加阳光的直射面积和时间,充分利用太阳紫外线对牛舍消毒。对不明病因的死牛要送到无害化处理场进行焚烧、深埋处理,对异  相似文献   

3.
1奶牛乳房的护理运动场应保持平整、干燥,清除污物,如砖块、石头、炉渣、废弃塑料袋等,防止对奶牛的伤害。经常保持牛舍、牛床、奶牛体表及乳房的清洁,牛舍、牛床内的粪尿及时清扫,防止奶牛卧床污染乳房。  相似文献   

4.
1奶牛乳房炎1.1预防1.1.1创造良好的卫生环境良好的卫生环境是预防乳房炎的关键。切断乳房炎感染途径,具体应该做到:牛舍、运动场要设计合理,保持阳光充足,牛床要保持清洁、干燥,排便尽量落入尿粪沟,减少粪便污染牛床,及时清理粪便、积水。垫草应干、软、清洁、新鲜,并且要经常更换。要定期对牛舍和运动场进行消毒(可每隔15天用消毒液喷雾消毒1次),乳房炎高发季节应加强消毒。  相似文献   

5.
(上接 2 0 0 4年第 1期 76页 )第十讲 奶源管理1 个体奶农1.1 做好牛只、牛舍环境的清洁卫生保持牛只、牛舍的清洁卫生 ,提倡牛舍硬圈饲养 ,及时清除牛粪尿 ,更换铺填稻草或木悄 ,给牛创造舒适、松软、干燥、卫生的居住环境 ,有利于牛只的健康 ,同时又可以减少环境对原料奶的污染。环境中的微生物会影响牛只的健康和原料奶的风味 ,给养牛户带来风险和不必要的损失。牛舍空气中的含菌量通常为每立方米 5 0~ 10 0万个 ,卫生条件差的可达数百上千万上 ;其中主要是芽胞杆菌和球菌 ,其次为霉菌和酵母菌等。应建立牛舍、场地的清扫消毒制度。1…  相似文献   

6.
1加强牛舍管理保持牛舍干燥,及时清理粪污,避免圈舍潮湿。及时清除运动场上的石子等硬物,防止牛蹄受伤,同时提高卧床、运动场的舒适度。2营养调控2.1为防蹄叶炎发生,要按奶牛对能量和蛋白质的需要量进行饲喂,不能随意改变日粮配比。干奶期应少喂精料,多给优质粗饲料,奶牛产后精饲料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7.
高产奶牛的居住环境问题是能否保证其持续高产的关键问题.因此.高产奶牛舍的设计要更加精细.在牛舍环境的控制上计算要更加准确.而牛舍的环境控制主要是控制牛舍的温度,湿度以及及时清除粪尿.研究表明,奶牛最适宜的温度范围是:4~24℃,温湿度指数(THI)应小于69.因此,如何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奶牛在最适宜的温湿度范围内是解决牛舍环境的核心问题.同时如何有效地处理奶牛场的粪污排放,也直接影响奶牛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8.
1提高产奶量的常用措施 1.1管理因素 牛舍是奶牛生活的场所。牛舍环境直接影响奶牛的产奶量。干燥、排水良好的牛舍、必要的户外运动,对奶牛健康、增进食欲、促进产奶和提高繁殖率都有益处;刷拭牛体有利于保证牛体卫生、促进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增加产奶量:夏季防暑降温、增加青绿多汁、适口性好的饲料,冬季防寒保温、多饮温水有利于提高产奶量;及时清扫牛舍内的粪便、刷洗饲槽并保持干燥,防止细菌的繁殖,提供柔软、干燥、温暖的垫草,良好的挤奶技术,既可保证奶牛多产奶,又可减少乳房炎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9.
<正>乳房炎是奶牛生产中最常见、最多发的疾病之一,发病率高,降低奶牛产奶量,影响产后发情配种,严重的乳腺变性坏死,失去泌乳功能,养牛户损失较大。对乳房炎做好积极预防和治疗,是奶牛养殖的重要工作,目前经常采取的防治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预防措施1.1制定严格的卫生安全制度养牛场或奶牛户必须有严格的卫生安全意识,制定周密的卫生安全制度。养牛场门口和牛舍门口放有消毒设备,有专人管理;牛舍必须每天清扫,排的粪便和尿液及时冲入尿  相似文献   

10.
1个体奶农 1.1做好牛只、牛舍环境的清洁卫生 保持牛只、牛舍的清洁卫生.提倡牛舍硬圈饲养,及时清除牛粪尿.更换铺填稻草或木悄,给牛创造舒适、松软、干燥、卫生的居住环境,有利于牛只的健康,同时又可以减少环境对原料奶的污染。环境中的微生物会影响牛只的健康和原料奶的风味,给养牛户带来风险和不必要的损失。牛舍空气中的含菌量  相似文献   

11.
高产奶牛的居住环境问题是能否保证其持续高产的关键问题。因此,高产奶牛舍的设计要更加精细,在牛舍环境的控制上计算要更加准确。而牛舍的环境控制主要是控制牛舍的温度,湿度以及及时清除粪尿。研究表明,奶牛最适宜的温度范围是:4~24℃,温湿度指数(THI)应小于69。因此,如何采取相应的措施保证奶牛在最适宜的温湿度范围内是解决牛舍环境的核心问题。同时如何有效地处理奶牛场的粪污排放,也直接影响奶牛的生活环境。  相似文献   

12.
正1)做好牛舍卫生及消毒工作,粪污应及时清理干净,避免长时间在牛舍内堆积发酵,产生有毒有害气体。2)加强通风,以降低牛舍的湿度,排除牛舍内污浊空气。对牛舍进行降温,如搭建遮阳网、增加排风扇、对牛体喷水等。3)牛舍门窗安装纱窗网,牛舍内部使用灭蚊灯或粘蝇纸等产品,定期对牛舍内外喷洒药物等,以消灭蚊蝇,减少蚊蝇给牛带来的滋扰。  相似文献   

13.
在生产中,应以预防为主,实行防治结合的原则,以减少奶牛乳房炎的发生。遵循正确的挤奶程序,创造良好的环境,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是减少乳房炎发生的重要措施。  (一)搞好环境和牛体卫生 卫生较差的环境是微生物生长繁殖的场所,也是隐性乳房炎感染的重要途径,因此,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防止细菌的繁殖是预防的关键。牛舍、运动场要清洁、干燥,及时清理粪便、积水、泥泞。垫草应干、软、清洁、新鲜,并且要经常更换。要定期对运动场和牛舍进行消毒(可每隔15天用消毒液喷雾消毒1次),乳房炎高发季节应加强消毒。保证有一个清洁、卫生的环境…  相似文献   

14.
我县的部分鲜牛乳是由农户家养乳牛生产的。牛舍大都紧靠居民区,拥挤不堪,舍内的卫生条件较差,防疫观念淡薄,这些情况严重影响着鲜牛乳的卫生质量。为此本人认为要提高鲜牛乳质量须采取下列措施。1 搞好乳牛的防疫工作 乳用畜身体必须健康,无乳房炎及其他疾病。要求每年3~4月预防接种1次炭疽芽孢杆菌疫苗。每年春秋季进行布鲁氏菌及结核杆菌检疫并及时处理病牛。平时保持牛舍的环境卫生及空气新鲜,每旬1次牛槽消毒,每月1次牛舍消毒。2 搞好挤乳前后的卫生 2.1 每天清晨应清洗牛体,清除牛舍粪便,清洗料槽后给料。每次挤乳前1h,应清洗牛…  相似文献   

15.
1预防1.1保持环境干净搞好环境及牛体卫生,可减少乳房炎的发生。牛舍的设计要合理,保证阳光充足,牛床保持卫生,渗水性要好,定期清除牛床及运动场牛粪。排便尽量落入尿粪沟,减少粪便污染牛床。确保牛床设计合理,大小合适并有足够的垫料。牛舍冬春季应注意保温  相似文献   

16.
1冬春季奶牛饲养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奶牛养殖环境条件差 近期内,笔者随同同事们对全县奶牛布病及结核病监测时发现,我们大多数小规模奶牛散养户,牛舍陈旧,冬季防寒保暖设施难以保证,牛舍设计不合理,光线不充足,奶牛运动场所凸凹不平以及粪便没有及时清理。  相似文献   

17.
为了评估北方农牧交错区奶牛舍的空气环境质量,试验对内蒙古西部农牧交错区大型双坡式奶牛舍内外夏冬两季空气环境质量进行监测与评价。结果表明:夏冬两季舍内NH3含量及微生物数量均显著高于舍外(P0.05),冬季舍内CO2含量显著高于舍外(P0.05),但均未超过卫生学标准,其他各项空气环境指标也符合卫生学标准。说明该种奶牛舍夏冬季节空气环境可满足奶牛生产需要,夏季时可加强粪便清理工作,以减少微生物和NH3产生。  相似文献   

18.
1体表清洁对奶牛要坚持每天刷拭2次,保持牛体清洁卫生,可促进血液循环、新陈代谢。此外,要定期修蹄,减少肢蹄患病,勤换垫草,及时清除牛舍内及运动场上的粪便,以防污染牛体。分娩后,乳房水肿严重,可用40%硫酸镁温水洗涤,并按摩乳房。  相似文献   

19.
奶牛的健康状况、生产能力的发挥、奶质等与奶牛生活的环境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对于牛舍建筑有严格的要求。奶牛的散热能力较差,高温对奶牛产奶量有明显的影响。在某种意义上讲奶牛是“怕热、不怕冷”的动物,牛舍建筑应着重防暑、降温,便于操作,有利卫生。  相似文献   

20.
在奶牛饲养过程中,乳房炎是奶牛常见的疾病之一,奶牛乳房炎发病初期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很容易被饲养人员忽视,乳房炎会导致奶牛产奶量下降,给奶牛养殖业造成经济损失,因此,发展奶牛养殖业首先要做好预防工作。1发病原因奶牛乳房炎具有传染性,牛舍环境温度和湿度过高或过低都对其有影响,乳房炎可在牛舍之间或牛与牛间直接传播,牛舍通风不好,舍内有灰尘,不定期消毒,舍外奶牛粪便乱放,清理不及时,挤奶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