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消毒进鸡前进行鸡舍及环境消毒是搞好净化的重要环节。在平常饲养过程中特别是鸡群发病期间,应注意舍内带鸡喷雾消毒和舍外环境消毒。另外,鸡群饮水的净化、水槽等的消毒工作也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2.
环境净化和消毒是控制猪病发生、传播的重要环节。根据养猪生产的实际情况而制定规模化养猪场环境净化要求与消毒工作程序如下:  相似文献   

3.
消毒工作是保障规模化猪场安全生产的一项非常重要的防疫措施,能彻底杀灭饲养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净化饲养环境,保障猪群免受病原微生物的侵袭,使猪群处于卫生、安全的生活环境之中,保证猪群健康正常生长,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实现养猪生产安全、优质、高效、可持续发展,猪场主必须增强消毒意识,制订消毒程序,购买环保高效的消毒药物,选择正确的消毒方法,切实做好规模化猪场的卫生消毒工作.文章从猪舍消毒、带猪消毒、饮水消毒、环境净化消毒、消毒药物的选择、消毒药物使用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正>一注重环境净化养鸡环境的净化是首要措施,无论是鸡舍的小环境,还是鸡舍外及周围的大环境,都应是净化的范畴。往往养鸡户只注意鸡舍内的环境卫生,清理消毒,而忽视大环境的卫生消毒和污染源的清理,给球虫卵囊留下了存在场所,为感染创造了机会。  相似文献   

5.
无特定病原(SPF)猪场清群后的净化消毒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于市场、疫病、更换品种、调整生产等原因,养猪场往往需要清群。清群后对猪场内外环境及设施进行严密有效地净化消毒,是关系到猪场能安全再生产的重要前提。如何对清群后的猪场进行全面、彻底地净化消毒,深为广大猪场经营管理者所劳神,而且许多细节在净化消毒过程中又很容易被忽视。  相似文献   

6.
消毒是畜禽疾病综合防治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是净化饲养环境的基本措施。而部分饲养管理人员对消毒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在消毒上存在许多误区。  相似文献   

7.
在猪场的疫病防控净化过程中,消毒防疫是一个重要环节。做好消毒防疫工作,首先要正确选择和使用消毒剂,方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否则不仅达不到消毒净化目的,还会造成猪场环境的二次污染。目前,消毒药品的种类较多,适应对象各异,加之各个厂家生产的产品组分和工艺不同,消杀效果与产品质量差异较大。所以在猪场消毒防疫工作中,正确选择和使用消毒剂尤为重要,广大养殖业者应予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在某猪场对臭氧净化消毒与农福消毒剂消毒效果进行了对比试验,探讨臭氧净化消毒对猪场消毒效果、洁净性、方便实用性和经济性。结果表明,臭氧净化消毒明显优于农福消毒。  相似文献   

9.
带鸡喷雾消毒能及时有效地净化空气,创造良好的鸡舍环境,抑制氨气产生,有效地杀灭鸡舍内空气及生活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消除疫病隐患,达到预防疫病的目的.下面谈谈带鸡消毒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消毒是预防感染性疾病,净化畜禽生活环境的重要手段之一。只有坚持合理有效的消毒制度,才能为防疫灭病打下良好的基础,进而达到健康养殖的目的。1消毒的概念消毒就是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的方法杀灭物体中及外界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灭菌是指杀灭物体上包括病原微生物在内的所  相似文献   

11.
为净化养殖环境,预防控制畜禽疫病,提高养殖效益,消毒是养殖户必不可少的一项工作。每个养殖户都知道消毒的重要性,生产实践中,消毒做的不少,但消毒效果不甚理想。如何进行科学消毒,保证消毒效果,下面结合生产实践浅谈农民养殖户如何科学消毒。1消毒药物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微酸性电解水无害化消毒净化技术在蛋鸡场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蛋鸡高效安全生产的关键瓶颈。无害化消毒净化是预防疫病发生,实现蛋鸡健康养殖,以及减少环境污染的重要途径。微酸性电解水(pH5.5~6.5)是一种安全、高效、广谱、无残留的新型消毒剂,对人和动物的健康及环境无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大量试验研究,总结了微酸性电解水的制备方法,概述了微酸性电解水对蛋鸡场舍内养殖环境和进出车辆等进行消毒净化的研究。结果表明,微酸性电解水喷雾可以有效减少舍内养殖环境和进场车辆表面的微生物,其消毒净化效果高于常用化学消毒剂。微酸性电解水喷雾为实现蛋鸡健康养殖、预防疫病发生以及减少污染物排放提供了新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3.
1消毒药的选择1.1环境净化与消毒包括用3%~5%的来苏儿溶液或0.3%~0.5%的过氧乙酸溶液车辆消毒,道路经常打扫卫生,每月用2%~4%的火碱溶液消毒1次。场地消毒应及时消除猪粪、杂草等,凡堆放过的地方用0.5%过氧乙酸溶液消毒。  相似文献   

14.
猪场消毒的关键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严格设计程序 环境净化与消毒包括车辆消毒(用3%~5%的来苏儿液或03%~0.5%的过氧乙酸溶液)、道路消毒(经常打扫卫生,每月用火碱溶液消毒1次)、场地消毒(及时消除猪粪、杂草等,凡堆放过的地方用0.5%的过氧乙酸溶液消毒)。  相似文献   

15.
消毒是消灭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是切断病原传播途径、预防传染病的发生或阻止传染病继续蔓延的一项重要防疫措施。根据处理性质可分为物理消毒法(如紫外线消毒、热力消毒、机械消毒、自然净化等)和化学消毒法(如喷雾消毒、喷洒消毒、熏蒸消毒等);依据消毒目的可分为预防性消毒和疫源地消毒(根据实施消毒的时间不同,又可分为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  相似文献   

16.
生猪疫病控制过程中,消毒工作的开展,能够将病原体灭杀,并净化饲养环境,促进疫情防控的有效实现。本文就消毒在生猪疫病防控中的重要作用进行阐述,并从物理消毒、生物热消毒和化学消毒这三个方面入手,对生猪疫病控制中的消毒措施进行探究,旨在通过消毒来改善生猪疫病防控工作质量,以供相关人员参考。  相似文献   

17.
1带鸡消毒的重要性定期用消毒药液对鸡舍的空间、笼具、鸡体进行喷雾带鸡消毒,是养鸡成功的关键。带鸡消毒虽不能使鸡舍环境达到百分之百的洁净,由于是项经常性的工作,环境中的细菌含量会越来越少,比起不消毒的鸡舍,鸡群的发病机会会大大降低。2带鸡消毒的作用有效抑制舍内氨气的发生和降低氨气浓度,可很大程度地减少灰尘的弥漫,净化空气;可杀灭多种病原微生物,尤其是能  相似文献   

18.
<正>1严格设计程序环境净化与消毒包括车辆消毒(用3%~5%的来苏儿液或0.3%~0.5%的过氧乙酸溶液)、道路消毒(经常打扫卫生,每月用火碱溶液消毒1次)、场地消毒(及时消除猪粪、杂草等,凡堆放过的地方用0.5%的过氧乙酸溶液消毒)。  相似文献   

19.
万遂如 《养猪》2019,(3):73-76
消毒是生态养猪生产中防控疫病的一项重要工作,是贯彻“预防为主”方针重要的技术措施。养猪场消毒的目的是杀灭与消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与存在于环境中的病原体,以切断疫病传播途径,净化养猪环境,预防和控制猪病的发生与流行。本文就生态养猪场的消毒及其有关问题谈点个人意见,仅供养猪场参考。  相似文献   

20.
<正>消毒工作是杀灭病原体,净化饲养环境的重要手段,是疫病防控的重要环节。做好消毒工作,能够切断疫病传播途径,减少生猪疫病的发生和流行,提高猪肉的质量和养猪生产的经济效益。1消毒工作存在误区1.1未发生疫情不消毒,消毒是处理疫情的措施尽管平时没有发生疫情,也应做好消毒工作。消毒不仅是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