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湘南地区优质烟叶生产的土壤改良与培肥技术体系研究中,2006—2007年连续两年选用稻草还田方式,研究其改良土壤、培肥地力和提高烟叶产量、品质的作用,取得良好效果。稻草还田方法简单,资源丰富。整个烤烟生长期的土壤速效养分监测累计,碱解氮释放量,稻草翻压和覆盖分别比对照增加3.0%、1.3%;速效磷释放量分别增加11.1%、4.9%;速效钾释放量分别增加25.2%、5.7%。总的趋势以稻草翻压>稻草覆盖>CK,由此可知,稻草翻压效果优于稻草覆盖。烟叶产量结果统计,稻草还田对提高烟叶产量效果显著。其中,稻草翻压比对照平均增产12.0%,稻草覆盖比对照平均增产6.7%。且烟叶内在成分基本趋向合理,上、中等烟叶比例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2.
免耕稻草覆盖对土壤肥力及川芎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川芎的轻简高效栽培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通过裂区试验设计,田间控制性小区试验研究了免耕和稻草覆盖对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等肥力指标以及川芎产量和阿魏酸、总生物碱含量等主要品质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①稻草覆盖可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这些肥力因素随稻草覆盖量的增加而提高,在等量稻草覆盖时,切碎覆盖的显著高于整草覆盖的;免耕与旋耕相比有降低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的趋势,但可提高块茎膨大期土壤的有效磷含量.②适宜的稻草覆盖还田能显著提高川芎的产量,以切碎覆盖还田的增产幅度最大;免耕与旋耕的川芎产量差异不显著,但免耕因降低了生产成本,可以提高川芎生产的经济效益.③稻草覆盖有助于提高川芎的阿魏酸和总生物碱含量,特别是切碎覆盖处理;免耕与旋耕相比有降低川芎阿魏酸和总生物碱含量的趋势.④川芎的产量、阿魏酸和总生物碱含量与土壤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正相关.因此,合理的免耕稻草覆盖可提高土壤肥力,从而提高川芎产量和部分品质指标,以免耕374.8 g·m-2稻草切碎覆盖为宜.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灵武长枣优质高效的培肥措施,提高果实品质和果实产量。方法 采用行间生草与树盘覆盖交叉处理,生草草种选用白三叶和黑麦草,树盘处理采用覆盖园艺地布、覆盖稻草、清耕3种模式,以全园清耕为对照,测定枣园果实性状及其产量,分析不同培肥模式对灵武长枣种植园土壤特性和果实性状的影响。结果 与全园清耕相比,行间种植黑麦草、树盘覆盖稻草组合模式可增加果实纵径、提高果实硬度(2.22%)及其产量(38.01%)。行间种植白三叶、树盘覆盖稻草组合模式可有效提高坐果率(66.17%)、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1.95%)和类黄酮含量(29.79%);行间种植黑麦草、树盘覆盖稻草组合模式可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整体孔隙度。行间种植白三叶、树盘覆盖园艺地布组合模式可提高0~20 cm土层的速效磷含量17.68 mg/kg,土壤整体碱解氮含量增加53.44 mg/kg、土壤孔隙度提高了0.09%。行间种植白三叶、树盘覆盖稻草组合模式可提高土壤碱解氮含量52.78 mg/kg、增加土壤整体有效磷含量1.78 mg/kg。结论 行间种植白三叶、树盘覆盖稻草和行间种植黑麦草、树盘覆盖园艺地布2种组合模式可提高灵武长枣果实品质。“黑麦草+稻草”模式降低土壤容重、增加土壤整体孔隙度;“白三叶+稻草”模式提高土壤速效钾、有效磷、碱解氮含量。  相似文献   

4.
不同覆盖方式对砀山酥梨园土养分及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地面覆盖对砀山酥梨园土壤养分含量及果实品质的影响。【方法】在安徽省砀山县某砀山酥梨园中,设置覆盖地膜、人工生草(人工种植毛叶苕子)、覆盖稻草与清耕(对照)4种处理,分别于试验进行的第3年和第5年,采集0~15 cm和15~45 cm土层土样及成熟后果实样品,测定土壤养分含量及果实的内、外品质,研究不同覆盖方式对梨园土壤养分及果实品质的影响。【结果】覆盖第5年与第3年相比,土壤养分大部分指标有所提高;试验第5年,在15~45 cm土层,人工生草和覆盖稻草处理土壤速效磷含量分别较对照提高了33.51%和65.52%。试验第5年,覆盖地膜处理的果点密度比对照降低了6.29%,石细胞总含量降低了16.75%;覆盖稻草处理果点密度比对照提高了13.62%,石细胞总含量提高了28.17%;人工生草和覆盖稻草处理砀山酥梨单果果锈总面积分别比对照升高了38.14%和96.91%。以上指标差异均达显著水平(P<0.05)。【结论】砀山酥梨园地表覆盖方式以人工生草和覆盖稻草为佳。  相似文献   

5.
不同越冬措施对凉粉草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大田条件下,以露地栽培为对照,研究了稻草覆盖和薄膜覆盖两种越冬措施对凉粉草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覆盖能显著提高凉粉草的株高、茎鲜重、地上部总鲜重和茎叶比,其增幅分别为19.5%、26.1%、15.0%和16.8%;薄膜覆盖能显著提高凉粉草的株高、单株叶长、单株叶宽、茎鲜重、叶鲜重和地上部总鲜重,其增幅分别为52.4%、46.7%、43.8%、42.2%、42.8%和42.6%。说明薄膜覆盖比稻草覆盖更能促进凉粉草的生长,是凉粉草安全越冬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稻草、玉米秸秆和甘蔗渣覆盖对茶园土壤养分的影响,筛选出适宜的覆盖材料,为茶园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成龄茶园中,设覆盖厚度相同(8 cm)的稻草、玉米秸秆、甘蔗渣处理和不覆盖处理作对照(CK),测定不同处理土壤有机质、土壤碱解氮、土壤速效磷、土壤速效钾等含量和土壤含水量、茶鲜叶产量及茶叶理化成分等指标.[结果]覆盖稻草、玉米秸秆和甘蔗渣处理可提高0~60 cm土层土壤有机质、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覆盖稻草和玉米秸秆处理可提高0~40 cm土层土壤碱解氮的含量;覆盖甘蔗渣处理使0~60 cm土层土壤碱解氮含量降低,土壤pH值增高.在夏、秋茶期3个覆盖处理0~6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均高于CK;春茶期,3个覆盖处理0~20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均高于CK,稻草处理的土壤含水量最高.覆盖玉米秸秆和稻草处理的鲜叶产量分别比CK增加13.42%和9.47%,覆盖甘蔗渣的产量较CK降低了5.26%.覆盖3种秸秆处理可使茶叶的茶多酚含量增高,氨基酸含量降低.[结论]稻草和玉米秸秆覆盖可促进茶园土壤养分的供应,提高茶树产量.  相似文献   

7.
秸秆覆盖对植烟土壤酸碱度及养分状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防止植烟土壤养分流失,探索烟草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本试验设置稻草草苫覆盖、稻草草段覆盖、地膜覆盖、露地栽培共4个处理,采用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秸秆覆盖对植烟土壤酸碱度及养分状况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机编稻草草苫覆盖可以使pH值偏低的酸性土壤,逐步改良至适宜植烟的微酸性土壤,且保持大田生育期内的土壤pH值相对稳定。秸秆覆盖能极显著地提高植烟季大田中后期的土壤有机质的含量。机编草苫覆盖能提高土壤耕作层中的全氮和碱解氮的含量,机编草苫覆盖对土壤全氮的增加较为显著,尤其在移栽后90 d增加最多,但到了移栽后120 d,则以草段覆盖最高。覆盖栽培条件下的土壤有效磷的含量总体低于露地栽培处理。稻草秸秆覆盖能提高大田中后期土壤中速效钾含量。总体来看,稻草草苫覆盖和草段覆盖可以作为烟区替代常规地膜覆盖的优先选项之一。本研究结果为烟区植烟土壤保育技术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秸秆覆盖对银杏用材林土壤全量养分和速效养分的影响,为沿海滩涂的土壤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以不覆盖秸秆为对比,分析了不同覆盖材料(小麦秸秆、稻草秸秆和玉米秸秆)以及不同覆盖量(2、4和6 kg/m2玉米秸秆)对林下浅层土壤(0~10 cm)养分的影响。【结果】3种覆盖材料均有提高林下浅层土壤养分含量的作用,其中稻草秸秆和玉米秸秆对土壤的培肥效果相对较好,稻草秸秆对碱解氮、全钾、速效钾含量影响较大,玉米秸秆对全氮、全磷、速效磷含量影响较大。不同覆盖量的玉米秸秆对土壤养分含量的增加效果不同,覆盖量越大,覆盖效果越好。相对于秸秆覆盖对土壤全氮、全磷和全钾的作用,对速效养分含量的增加效果更加明显。【结论】秸秆覆盖能有效提高土壤养分,可用于沿海滩涂银杏用材林土壤的改良。  相似文献   

9.
覆盖对茶园土壤温度和杂草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井冈山夏季高温季节,采用单因素对比试验,探究了5种覆盖材料在茶园中降低土壤温度、抑制杂草生长方面的效果.结果表明:稻草、谷壳、防草布、黑膜覆盖均可以显著降低茶园土壤温度,减少土温的日较差,并且提高土壤含水量;除了白膜覆盖处理外,其他覆盖处理均能有效地抑制茶园行间杂草的发生和生长,其中防草布和黑膜覆盖处理的防杂效果较佳;黑膜、白膜和防草布覆盖处理的覆盖和防草总费用分别比无覆盖对照降低了10965、6245、5121元/hm2.因此,黑膜覆盖处理的综合效果最好,其次是防草布覆盖处理.  相似文献   

10.
开展马铃薯单垄覆土、单垄稻草覆盖2cm再覆土、单垄稻草覆盖4cm再覆土、单垄稻草覆盖6cm再覆土、稻田免耕稻草全程覆盖6cm、双垄覆土、双垄稻草覆盖2cm再覆土、双垄稻草覆盖4cm再覆土、双垄稻草覆盖6cm再覆土栽培试验研究。结果表明,稻田免耕稻草全程覆盖6cm产量水平最高,单产达2529.5kg/667m2,比单垄覆土增产47%,且薯块破损率、绿薯率较低,但稻草用量大;其次是双垄稻草覆盖6cm再覆土栽培,单产达到2382kg/667m2,比单垄覆土增产38%,薯块破损率、绿薯率低,商品性好、节约用草50%;在稻草覆盖2cm、4cm、6cm三个厚度中,以覆盖6cm产量高,表明采用双垄覆盖6cm稻草后再覆土栽培,既节约稻草,又能解决马铃薯薯块破损、绿薯等问题,可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11.
采用稻草、稻壳、果树枝条、玉米秸秆、松树皮等5种粉碎发酵熟化的有机物,对多年生蓝莓园进行种植行地面覆盖试验,结果表明,在气温最低的1月,所有覆盖处理的蓝莓园地土壤平均温度均高于5℃,而对照低于5℃,各覆盖物处理间土壤温度变化不大;覆盖试验园地土壤含水量变化幅度在20%以下,而对照土壤含水量的变化幅度高达25%;试验园地土壤pH略有升高,土壤容重变化不大;土壤中速效N、P、K的含量变化较大,其中速效N含量高的是玉米秸秆覆盖,最低的是稻壳覆盖,而所有处理的速效P均低于对照,速效K是稻草覆盖最高,高于对照1倍以上,松树皮覆盖处理的速效钾最低;有机物园地覆盖对抑制杂草生长、减少管理成本等具有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以6年生女贞人工林为研究对象,探讨稻草与砂石覆盖和密度调控(50%与75%树木移除)对其光合特性和土壤性质的短期影响。结果表明,树木移除可提高林下土壤和林分内大气温度,降低林下土壤含水量及林分内大气相对湿度,从而提高植物的净光合速率;覆盖对土壤及大气水热状况具有调节作用,其中,稻草覆盖效果最为显著;稻草覆盖和凋落物覆盖可提高林下土壤肥力和微生物量碳的含量。在强度树木移除与稻草覆盖、强度树木移除与砂石覆盖条件下,女贞水分利用率提高效果最为明显。  相似文献   

13.
吉林省东南部稻区有机水稻栽培的除草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了研究与探索有机稻田的除草新方法,提高有机稻田的除草效果,采用水稻插秧前覆盖可降解膜、插秧后6个时期分别在行间覆盖稻草等措施消除和控制有机稻田的杂草数量,筛选有机稻田最佳的除草措施与时期。结果表明:有机稻田插秧前覆盖可降解地膜对杂草防除效果最好,既达到高效防除本田杂草的目的,又可在不影响有机稻米品质的前提下,提高产量,增加收益。水稻分蘖前期(6月13—18日)和分蘖末期(7月3日)行间覆盖稻草可以有效防除稗草、菵草和野慈姑;秧苗移栽后或分蘖始期(6月8—10日)覆盖稻草可以提高萤蔺的防除效果。插秧前覆盖生物降解膜,缓苗至分蘖末期根据杂草种类分期在行间覆盖稻草,不仅对杂草有较好的防除效果,而且还有明显的增产作用,并且对稻米品质没有明显的影响。行间覆盖稻草还可以达到稻草还田,培肥地力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2006年选择湘南红壤地区稻田植烟土壤,采用稻草还田的方法进行土壤改良技术研究表明:前茬作物烤烟,采取稻草还田翻埋、稻草覆盖对促进烤烟植株生长有良好的效果.且稻草还田翻埋的效果明显优于稻草覆盖.烟叶平均产量:稻草还田翻埋区、稻草覆盖处理分别为2550kg/hm2 、2469kg/hm2 ,分别比对照增产5.8%、2.5%.烟叶平均产值:稻草还田翻埋区为30746元/hm2,比对照增加11.5%;稻草覆盖区为29806元/hm2,比对照增加8.1%.后茬作物晚稻平均谷粒产量:稻草还田翻埋、稻草覆盖处理分别为4889kg/hm2、3667kg/hm2,比对照增产83.3%、45.8%,差异极显著;前者比稻草覆盖处理产量高38.0%,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不同栽培模式对土壤理化性状及马铃薯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为合理推广广西冬种马铃薯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中晚熟马铃薯品种丽薯6号为试验材料,设黑膜覆盖、稻草覆盖和常规种植(对照)3种栽培模式,测定不同栽培模式下土壤的水含量、容重、孔隙度及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同时观察测定马铃薯主要农艺性状,并测定马铃薯发棵期的叶片生理指标和成熟期的块茎品质.[结果]与常规种植模式相比,黑膜覆盖和稻草覆盖栽培模式均可提高土壤水含量和土壤孔隙度,降低土壤容重和固相比例,同时可提高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不同栽培模式对马铃薯株高、茎粗和主茎数均无显著影响(P>0.05,下同),但黑膜覆盖模式可显著增加马铃薯的单株块茎数、单株块茎质量和大薯质量(P<0.05,下同),降低青头薯质量,从而提高马铃薯的商品薯率和产量,其商品薯率和产量较常规种植模式分别极显著提高11.26%和26.67%(P<0.01).不同栽培模式对叶片叶绿素和可溶性糖含量及块茎干物质、淀粉和还原糖含量的影响均不显著,但黑膜覆盖模式的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块茎维生素C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模式.[结论]与常规种植模式相比,黑膜覆盖和稻草覆盖栽培模式在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及提高马铃薯产量和品质方面效果明显,其中以黑膜覆盖栽培模式的效果较优,适合在广西冬种马铃薯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稻草与钾肥配合施用对冬作马铃薯土壤钾素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施钾肥和稻草还田对南方冬作马铃薯土壤钾素状况的影响,在施氮磷肥基础上设计了稻草与钾肥不同组合的盆栽试验。结果表明:相对于仅施氮磷肥,增施钾肥和稻草可显著增加土壤速效钾、有效钾、缓效钾含量,且以氮磷钾肥配施稻草处理对土壤钾素提高的效果明显好于氮磷肥基础上施用钾肥或稻草;至马铃薯成熟期,氮磷钾肥配施稻草处理的土壤速效钾、有效钾和缓效钾含量平均高180.13%、125.16%和10.62%,而且较种植前也有较大提升,土壤速效钾含量平均提高33.33%。钾肥与稻草不同配比中以T5(K3S2)、T8(K2S3)对土壤钾素影响比较明显,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比种植前分别增加69.69%、14.09%和81.98%、10.76%。从节约资源和改善土壤钾素状况综合考虑,在南方早稻-晚稻-马铃薯种植模式下,钾肥和稻草施用量以199.7 kg/hm2和9 000 kg/hm2较佳。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讨渭北旱塬地区苹果园不同地面覆盖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及果实的影响,在10a生‘礼富9号’短枝富士果园设置清耕(CK)、覆膜(Ⅰ)、覆秸秆(Ⅱ)、覆膜覆秸秆(Ⅲ)、覆膜覆秸秆+行间生草(Ⅳ)、覆膜覆秸秆+行间铺砂石(Ⅴ)6个处理,研究不同覆盖方式下土壤水分、养分以及果实产量、品质的差异。结果表明:与清耕相比,覆盖能有效地提高土壤含水量、贮水量、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质量分数;在0~100cm和100~200cm土层分别以处理Ⅴ和Ⅳ保水效果最好,土壤含水量分别比对照提高20.69%和19.89%;处理Ⅴ提高10月份0~80cm土层内土壤贮水量,较CK增加57.98mm;土壤养分以处理Ⅳ效果最好,其0~80cm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钾、速效磷累积量分别较CK增加38.11%、166.36%、72.46%、36.20%;5种覆盖方式均能提高果实产量和改善果实品质,处理Ⅲ果实硬度较CK增加7.84%;处理Ⅳ果实产量、单果质量、维生素C、可溶性糖、糖酸比分别较CK提高20.28%、37.83%、30.48%、18.94%、33.73%;各处理下果实可滴定酸质量分数均有所降低,但差异不显著。综合上述分析认为,覆膜覆秸秆+行间生草处理能够有效地保持和调节土壤水分,改善土壤养分状况,且有利于果实产量和品质的提高,可作为该地区果园管理中切实可行的覆盖模式。  相似文献   

18.
本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通过马铃薯常规栽培(不覆盖秸秆)、秸秆覆盖栽培、不同秸秆覆盖栽培、马铃薯播种后盖土盖草和不盖土只盖草、不同基肥水平秸秆覆盖栽培等对比试验,旨在探讨研究马铃薯秸秆覆盖栽培的田间效应。试验表明,马铃薯秸秆覆盖栽培,增产效果显著,商品率明显提高;以稻草覆盖为佳,田间效应播后盖土盖草为佳,以基肥每亩45%硫酸钾复合肥35~40 kg为宜。  相似文献   

19.
稻草不同还田方式对晚稻田土壤供肥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稻草翻压和稻草覆盖免耕2种不同还田方式对晚稻田土壤供肥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稻草翻压和稻草覆盖免耕,在晚稻移栽后18 d内与禾苗争氮作用都不明显,但在18 d后存在明显差异,稻草覆盖免耕处理土壤速效氮含量比稻草翻压高,土壤供氮能力强,有利于晚稻分蘖成穗;二种方式稻草还田的供钾效果十分明显,比较而言,稻草覆盖免耕处理土壤供钾性能较稻草翻压稳定持久,其供钾强度变化趋势同水稻吸钾规律大致相同,有利于水稻对钾的吸收,减少钾素流失.  相似文献   

20.
不同覆盖物应用在花生上的抗旱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旱地花生进行了不同覆盖物的抗旱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地表覆盖可以提高花生的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产量,不同处理的抗旱效果表现为:地膜覆盖>稻草覆盖>纸膜覆盖>不覆盖;稻草覆盖和纸膜覆盖可以有效减少地表径流量;从抗旱效果、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综合考虑,以稻草覆盖处理旱地花生最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