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胥东  蒋瑜  李勇 《山东饲料》2015,(5):61+138
油田在开发过程中,注水井分层注水工艺配套技术是必不可少的一项专业工艺技术,是保证油田稳产的必要工艺技术措施之一。随着油田开发难度的不断增加,常规分层注水测调工艺已不能完全满足油田开发的需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分层注水工艺技术和测调一体化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和提升。  相似文献   

2.
油田进入注水开发后期,精细分层注水成为提高采收率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保证分层注水效果,需要对每层注水量进行测试调配,使之适应地质要求.传统的测调工艺非常繁琐,工作量大、分层合格率较低.空心调试一体化技术在注水井实施应用后,显著提高了注水井的分层合格率,改善了水驱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3.
胜利油田的开发进入二次采油的后期,注入水的质量决定了采出油的产量。油田分层注水主要采用空心配水、偏心配水,注水井分层定量配水是通过配水嘴来实现的,常规调配需要用流量计反复测试、反复投捞堵塞器调换水嘴,有时一口分注井测调3天左右,才能达到地质方案的配注要求,该方法测调时间长、成功率低、合格率低。测调一体化技术在期望值调节模式下,通过闭环控制系统实现井下分层流量自动适时地控制和调节,使各偏心注水层的流量达到地质方案配注要求。根据东辛油田注水层段合格率较低的现状,胜利油田引进了同心与偏心测调一体化技术。  相似文献   

4.
分层注水技术与传统的油气田开发技术相比,优势突出,因其配套齐全,所使用的设备性能也十分优良,所以不仅提高了测试的效率,同时也提高了测试的精确度.早期此种技术应用在我国一个油田中,现如今已经有很多油田应用了此种技术,反馈效果都非常好.本文主要通过对中国油气田开发分层注水工艺技术现状的概述,探讨了其发展趋势,希望能够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5.
卫城低渗油藏1982年先后投入滚动勘探开发,一直保持较高水平,但近年来,由于事故井增多,注水调控效果变差,含水上升加快,递减加大,开发效果变差。本文通过对水驱开发效果变差的原因进行系统剖析,提出改善开发效果的思路和对策,应用成熟配套工艺技术,建立了高效井网系统,提高了分层动用,实现了油田高效开发。  相似文献   

6.
随着注水井注水层级别的增加,常规测调技术已经很难满足高级别注水井的测调。自动测调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势在必行,在不久的将来,必将取代传统的常规测调技术。  相似文献   

7.
林樊家油田埋藏浅、压实程度差,导致地层容易出砂,同时受注水系统压力波动,地层返吐砂严重。随着注水工作的持续深入及油田开发难度的增加,林樊家油田注水要实现新的突破仍面临着一系列难点。结合多年水井管理工作经验的积累,以出砂原因为切入点,从固化油层———井筒机械防砂———井口、注水泵站等工艺方案优化和系统、支点科学运行以及设备保养管理等方面入手,积极摸索出一套水井出砂原因、诊断、治理、预防的"闭环式"注水管理体系,全面提升了林樊家油田水井管理水平,为同类型油藏提高水井管理提供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8.
注水系统是油田开发的重要环节,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注水量大幅度增加,注水耗能也随之增加,采油成本日趋上升;同时,新形势下降低采油成本、加强成本控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如何优化注水系统,实现节能降耗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针对注水站地面注水系统的现状,分析注水系统的能量损失,提出油田注水系统节能降耗的对策.主要从提高效率、节约能源的两个角度,对注水系统能量的损失进行阐述.从选择注水泵、提高注水水质和降低管网沿程摩阻损失等方面降低整个地面注水系统能量损耗,达到节约能源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前言油水井是采油和注水的唯一通道。随着油田开发进入中后期,由于地层出砂、腐蚀、高压注水、高压措施施工频繁及地层泥岩膨胀、地层应力变化等众多因素的影响,油水井套管损坏数量日益增多,严重影响了油田的正常开发生产。一般而言,错断和弯曲,修复难度较大,成功率较  相似文献   

10.
油田化学剂作为油田开发中后期配套工艺技术应用的必备产品,一直倍受石油界业内人士重视.在胜利滨南厂单家寺油田单5东超稠油、单113特超稠油、单83馆陶稠油等低品味油藏开发过程中,油田化学剂的应用及质量控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本文就油田化学剂在钻井工艺、油层保护、配套防砂、注汽质量及井筒降粘等工艺技术中的应用情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相似文献   

11.
随着油气田开发的逐步深入,各大主力油田的老油区大部分已经进入到了高含水开采阶段,新钻井中深井、斜井、定向井以及水平井等特殊井越来越多,对油层的分层也越来越细化。在开发后期,找堵水是提高油田采收率的重要工艺措施;机械分层卡堵水采油技术由于可靠及易于实施,成为西部油田普遍采用的方法。与此同时,液压封隔器配合丢手工具的卡水、分层工艺管柱凭借着其封隔器不受检泵等修井作业和不受交变载荷作用的影响等优势,在深井、水平井、斜井、定向井等复杂井况中也越来越广泛地得到应用。从整个丢手工艺管柱来看,丢手工具的性能则是丢手工艺管柱成败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随着国内外油田开发年限的日益增长,注水井浅层套漏问题日益严重,加剧了油田注采井网的不完善程度,影响油田开发效果。本文重点分析了注水井浅层套漏的原因,包括地质、腐蚀、套管本身以及施工作业等原因,为套漏的治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刘伟 《山东饲料》2013,(20):283
在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地层压力始终是衡量地层水驱能量的重要指标。通过对平方王油田地层压力的分析,指出地层条件差异和注采关系差异是造成地层压力分布不平衡的客观原因,并具体分析了造成测压井压力值低于饱和压力的原因,从而指导压力系统调整方向。分析注采比、产液量、井底流压等动态资料与地层压力的关系,针对平方王油田对确定合理注采比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前石油注水井分注工艺无法避免投捞偏心注水器的作业风险,无法实现实时监测与控制,为了提高分注水平,开展了注水技术研究,提出分层注水测控系统的方案,设计了分层注水测控系统井下的控制电路,采用模块化设计方法,便于扩展与移植。  相似文献   

15.
由于新滩油田地层中油水流度比大,区块内稠油油藏普遍具有低含水期短和含水上升快的特点。本文主要介绍了氮气泡沫调剖蒸汽吞吐技术的现场试验情况以及温敏凝胶堵水技术的先导试验情况。在对部分成功和不成功井例试验效果分析的基础上,初步总结了氮气泡沫调剖以及温敏凝胶堵水封堵工艺技术特点和选井规律,以指导下步该工艺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西峰低渗油田的流体渗流具有弹塑性形变等特点,属于具有启动或驱替压力梯度的非达西渗流。经过长期探索,西峰油田开发了一种能够有效改善低渗油田开发效果的技术,即所谓的"超前注水开采技术"。本文重点以西峰低渗油田为例,低渗油田的渗流机理展开了讨论,并对超前注水开采技术的应用进行了分析,对于提高西峰低渗油田开采效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针对ZSG低渗透小断块气顶油藏复杂的地质特征及衰竭式开发生产状况,对油藏开发生产动态特征进行分析,结合剩余油分布规律研究,提出在井网不完善区块部署调整井,提高储量动用程度;在已动用且地层亏空较大区块开展注采试验井组,实现油藏的分层注水开发,改善开发效果;对于储层物性较差区块实施压裂改造增产措施。该研究已取得较好的现场实施效果,对衰竭式开发复杂断块老油田的二次开发有一定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8.
卫城油田低渗油藏是复杂断块油藏,经历三十几年的高效开发,井况变差、事故井增多,注水调控效果变差,含水上升加快,连续四年递减居高不下,开发效果变差的问题,开展了精细构造解释研究、沉积微相研究、相控剩余油分布研究、控制递减挖潜模式研究及配套工艺适应性研究,明确了精细挖潜思路及挖潜对策。实施层间调控工作量116井次、平面调控工作量91井次及日常动态调配工作量186井次,油田开发效果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9.
马恒涛 《山东饲料》2013,(12):280-281
随着开发的进行,低渗透复杂断块的自然递减控制难度越来越大。以商河油田为例,经过三十多年的注水开发,井网遭到破坏,水质不达标、水井欠注严重,开发效果差。针对这种情况,强化了油藏动态分析,实施了分阶段、分类型治理,低渗透油藏开发效果明显改善,自然递减率得到控制。  相似文献   

20.
北31井区为一断块遮挡、边底水活跃的岩性构造油藏,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投入开发,目前共有油水井61口,采油速度0.42%,采出程度21.02%,综合含水83.5%。存在注水井井口压力过高导致注水困难、微裂缝发育窜层严重、压敏现象普遍、上部小层动用率低、采收率低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区块的高效经济开发。本文通过对影响该油田开发效果的各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指出试验使用増注泵注水、平稳合理注水防止速敏体敏问题恶化、补开剩余油富集层完善注采井网等是该油田下步稳产上产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